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现货 » 有哪些上市公司实施会计信息质量

有哪些上市公司实施会计信息质量

发布时间: 2021-08-31 16:20:42

㈠ 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评价 怎么分析这个题目

摘 要: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基石,本文从信息披露内涵和信息披露理论基础入手,重点对国内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一、引言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就开始成为了国外研究的对象。我国从文献的检索情况来看,直到1994年起才出现信息披露方面的文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强制性信息披露、自愿性信息披露、分布信息披露等领域从理论到实证都有了较快的发展。但着眼于总体来看,离不开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和制度安排的作用就是要保证契约的正常履行,同时要降低正常的交易费用和尽量避免非正常交易费用的发生。Lee(1987)、Saudagaran和Diga(1997)重点分析了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的重要性。Healy和Palepu(2001)指出信息不仅能帮助解决投资中的不确定性,还能实施有效的资源配置,对投资者和其他股东而言增加了公司内部的透明度。我国证券市场自建立以来,到2005年底,境内上市公司已达到1381家,全年市价总市值为32430.28亿元,总股本为7629.51亿股 [2]。但是我国证券市场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时,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较突出的是上市公司相继出现了一系列违规信息披露的事件,如深圳原野、琼民源、长城机电、红光实业、东方锅炉、 四川红光、银广夏、亿安科技、江苏琼花等,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社会带来了极大负面影响。
二、信息披露涵义和现状
信息披露,在英文中为information disclosure,information起源于拉丁文中informare,有“报告”、“通知”等含义,disclosure有“公开”、“公示”之意。信息披露体现了证券市场的“三公政策”,是投资决策的前提,也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障基础。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已经成为世界资本市场研究界的重大课题,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多年以来一直成立特别研究委员会对此进行整体研究。Schwartz(1991)、Becker(1992)、Biais(1993)、Madhavan(1996)、Angel(1997)、Bloomfield和O’Hara(1999)、Flood(1998)通过实证研究都提出交易信息越充分,市场透明度越高,市场的有效性就越强。Myers和 Majluf(1984)指出假如信息不对称不能解决,对于已有的股东、公司出售股票或发行债券成本将会增加;而提高信息透明度,Barry和Merton(1997)指出会对外部投资者而言就会减少成本,降低投资风险。
我国证监会在1999年10月颁布了《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到2004年1月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期间还实施了其他专项信息披露管理办法。2005年3月1日,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下属技术委员会(The Technical Committee)发布了《加强资本市场防范财务舞弊报告》。2005年11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国人民银行诚信管理局就双方共享监管信息,合作推进证券市场诚信建设等事项进行了安排。本文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的深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资料统计得到(如表1),从最近五年的数据来看,信息披露情况评级为优秀的所占比例成波动趋势,信息披露情况良好的逐年增多,到2003年已超过了50%,2004年达到了61.34%,增幅较大,但2005年又有所下降;信息披露情况为及格的明显下降;不及格的2005年又开始上升,占到7.04%,总体上成橄榄型分布。
表1 2001-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级表
年份评 级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优秀(%) 5.89 7.84 8.07 6.07 8.05
良好(%) 39.49 46.86 52.76 61.34 56.94
及格(%) 48.72 38.82 34.06 30.16 27.97
不及格(%) 5.89 6.47 5.12 2.43 7.04
合计(%)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三、 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理论与国外的经验证据
(一)理论基础
Coase(1937)提出了交易成本的理论,包含了搜寻信息的成本,在信息披露时当管理层拥有绝对的信息优势时,投资者和债权人就要付出甄别和证实信息的成本。Fama(1970)年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包括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和强式有效三种类型,表明有效市场实现的前提是信息的对称性和透明化。Akerlof(1970)提出了汽车市场上信息的不对称理论,在资本市场上表现为管理者处于信息的优势,委托——代理问题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不利于投资者对信息的了解。Jensen 和 Meckling(1976)提出的代理理论为研究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行为提供了理论框架,提出了代理成本主要包括委托人的监督支出、代理人的保证支出和剩余损失。Jae-Cheol Kim(1985)在Akerlof研究基础上,在假设存在多种类型代理人的前提下构建了信息不对称模型。Williamson(1985)提出的交易成本理论也为信息披露质量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从非完全有效市场条件出发,认为自愿性信息披露是委托代理关系的契约构成。
在衡量信息披露质量时,根据国外大量的文献总结来看,包括三种类型:一是采用财务分析师协会(FAF)提供的数据,如Lang和Lundholm(1993)、Farragher (1994)、Welker (1995)和Sengupta (1998),FAF排名时即包括了可测量的数据,也包括了不可测量的数据,打分的专家为该行业分析家和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其缺点是专家的主观性不可忽视。二是构建自愿性披露指数,如Cerf(1961)、Singhvi和Desai(1971)、Botosan(1997)、Miller(1999)、Miller和Piotroski(2000)等,构建自愿性披露指数时,在选取指标和给定权重时会存在着主观性。三是选择信息披露排名,如Welker(1996)、Lang, M., Lundholm, R.(1993)、Botosan(1997)、David.S.(2000)使用投资管理协会(AIMR)的信息委员会公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排名作为研究依据。
(二)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
1.行业特征。Darrough和Stoughton(1990)指出在竞争性较强的行业,上市公司披露信息时会在向市场传达有利信息和限制信息流向竞争者之间作出博弈分析。Clarkson等(1994)证实了Darrough和Stoughton的观点,对1989-1991年加拿大的上市公司的管理层预测报告进行了分析,发现工业企业有较少集中度(用前四大公司销售收入占整个行业的比例作为市场集中度)、低进入壁垒的公司很少提供可观(favorable)的预测信息。Verrecchia(1983)指出竞争性行业中限制自愿性披露的原因在于防止自有信息流向竞争对手。Cohen(1992)表明生物行业倾向于披露相当多的软(nonrequired)信息,原因在于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较大。Newson 和Deegan(2002)通过欧美一些国家的150个机构投资者对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三国的跨国公司调查显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主要目的在于体现公司核心能力和全球竞争化策略。
2.公司规模。理论上,King等(1990)从交易成本的假说表明,公司规模与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原因在于对大公司信息的需求量大,在交易此信息时利润就高。Lang和Lundholm(1993)表明小公司发布信息的成本相对要高,原因在于媒介更愿意发布大公司信息。 实证上,Cox (1985)、Waymire(1985)、Chow和Wong-Boren(1987)、Lev和Penman(1990)、Pownall和Waymire(1990)提出公司规模与信息披露质量成正比。Lang和Lundolm (1993)实证结果发现,公司规模越大,其披露的评分等级就越高,原因在于信息披露成本与公司规模成本负相关。Belkaoui (2001)采用类似的研究方法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3.公司业绩。最早的Bowman和Haire(1975)采用ROE指标衡量公司财务业绩,检验结果表明ROE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成正比。Patell(1976)、Penman(1980)、Verrecchia(1983; 1990)、McNichols(1984)、Dye(1985; 1986)、Jung和Kwon(1988)、Darrough和Stoughton(1990)、Wagenhoefer(1990)、Lev和Penman(1990)、Feltham和Xie(1993)、Kenneth (2001)以及Miller(2002)都提出当上市公司预计有好的经营收益时,信息披露将更加频繁。Smith 和Watts(1992)、Gaver(1993)表明业绩增长的公司信息披露状况较好。
4.公司治理结构。Eng和Mak(2003)考察了在新加坡上市的158家上市公司不同所有权结构和董事会构成对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影响,研究显示公司治理程度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明显正向关系。(1)股权集中度。Craswell and Taylor(1992)、Mckinnon和Dalimunthe(1993)、Hossain , Tan和Adams(1994)、Raffournier(1995)、Alexander和Cohen(1999)验证了股权结构与公司欺诈之间的关系。Schadewitz和Blevins(1998)表明股权集中度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显著负相关。(2)管理层持股。Warfield等(1995)指出管理层持股较高的公司投入回报关系更显著,原因在于信息披露随着管理层持股增加而表现得更加透明。David S.(2000)从代理成本的角度出发,验证了管理层持股与信息披露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实证表明管理层持股较多的上市公司,投资者需要的信息披露越透彻,也就在年报和季报中提供更多的信息。(3)董事结构。Fama(1980)指出从外部引入一定比例的非执行董事将会更好地监管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行为。Forker( 1992)、Malone等(1993)、Cobbl(1993)和Beasley(1996)指出外部董事比例与财务信息欺诈的概率成反比。Chen和Jaggi(2000)信息披露质量与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成正比。(4)监管委员会。Wild(1996)、Mcmullen(1996)指出有监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的可能性较小。Ho和Wong(2001)以香港上市公司为样本,得出是否存在监管委员会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Joseph和Terry(2003)检验了监管委员的独立性与财务困境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实证表明两者存在着正相关关系。Simon 和 Kar(2001)通过对香港上市公司的四个治理指标(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总经理董事长是否两职合一、是否存在监管委员会、董事会中的家族成员比例)来分析影响信息披露质量的情况,发现存在监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对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具有显著正相关。Anderson 和 Mansi(2004)发现监管委员会和董事会是影响财务报告真实性的重要因素。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综述 来自: 免费论文网www.shu1000.com
5.会计事务所。DeAngelo(1981)、Malone 等(1993)提出大的会计事务所由于客户较多,作假后被吊销执照的成本就比小的会计事务所要大,因而也就有更大的动机去坚持审计的独立性。Craswell 和 Taylor (1992)、Inchausti (1997)发现上市公司聘请的会计事务所排名与信息披露质量成正比。
6.其他因素。Trueman(1986)表明能力较强的经理层倾向于增加自愿性信息披露。Cooke(1998)、Ferguson 等 (2002)指出在国内外都上市的公司会披露更多的信息。Leland和Pyle(1977)、Myers和Majluf(1984)、Ruland 等(1990)、Frankel 等(1992)指出上市公司在融资前会发布更多的信息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
四、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国内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在理论研究上,周红(1998)提出了财务信息披露的三种基本理论模式:财务信息披露的新古典理论、规范理论和实证理论。其中实证理论包括代理理论、公共选择和国家调节理论,以后学者较多引用的是委托-代理理论。王跃堂、张祖国(2001)探讨了西方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理论,包括用户需求观和投资者保护观。吴联生(2001)在其博士论文中从市场有效理论和企业契约的角度研究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对上市公司组织制度(最高权力机构安排、董事会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进行了理论分析。刘媛媛(2005)对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进行了规范性研究,从代理理论、市场的竞争性和信号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机。其他国内学者较多的从理论上主要是立法的角度和政府监管的角度,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成因进行分析。
实证研究上,陈娟(2001)提出公司治理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并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对公司治理结构深入研究。计小青、曹啸(2003)指出引入权威结构来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呈报进行管制,会增加经营状况不良公司进行虚假财务呈报的成本。郑槐淼,朱开悉等(2003)从环境因素、投资者影响因素分析未来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张宗新(2003)引用经济主体行为最优化理论,分析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因,构建了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评分表,揭示新兴市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动机。实证结果表明规模大、效益好、同时海外上市的公司,更倾向于实施自愿性信息披露。李豫湘等(2004)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了自愿性信息披露状况,结果表明自愿信息披露指数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U型关系,与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董事长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无显著相关性;规模大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实施自愿信息披露。闫化海(2004)总结了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衡量方法和影响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综合上述研究,更多的是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角度进行研究,而没有考虑到上市公司的全面信息披露质量;在影响因素的选择上较多地采用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缺乏公司其他特征的探讨;在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上也有待进一步商榷。
五、结论
信息披露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是长期以来,特别是国内研究更多地是对信息披露行为的描述和从政策层面提出如何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因而进一步以中国资本市场研究时,改变以往的“行为”研究,将目标指向 “动因”研究,从根源入手,全面考察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另外国外已建立行业内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排名,而国内除深圳证券市场对上市信息披露有考评机制,其它还缺少必要的定量评定,因此衡量信息披露质量时,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采用专家打分等方法,避免了以年报中获取的本可能存在信息真实问题的资料来构建评分表,以使评定更加客观。最后在衡量信息披露质量时,考虑的内容尽可能全面,不仅包括披露信息的真实性,还要包括披露信息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 崔如波.公司治理:制度与绩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4年PP.296。
[2] Lee, J.. Accounting infra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1987(6).
[3] Saudagaran, S.M., Diga, J.. Financial reporting in emerging capital markets: Characteristics and policy issues[J]. Accounting Horizons,1997,11( 2).
[4] Healy, P.M., Palepu, K.G.. Information asymmetry, corporate disclosure, and the capital market: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disclosure literatur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1, 31.
[5] Angel, James J.. Tick size, share prices, and stock splits[J].Journal of Finance, 1997, 52( 2).
[6] Myers, S., Majluf, N..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4, 13.
[7] Jae-Cheol Kim. The Market for "Lemons" Reconsidered: A Model of the Used Car Market 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5, 75(4).
[8] Lang, M. , Lundholm. Cross-sectional determinants of analysts ratings of corporate disclosur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3, 31(2).
[9] Botosan, Christine A. Disclosure level and the cost of equity capital[J].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7, 72 (3).
[10] G.S. Miller. Earnings performance and discretionary disclosur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2, 40 (1).
[11] David S. Gelb. Managerial Ownership and Accounting Disclosures: An Empirical Study Review of Quantitative [J].Finance and Accounting, 2000,15.
[12] Joseph V. Carcello,Terry L. Neal. Audit Committee Independence and Disclosure: choice for financially distressed firm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3,11( 4).
[13] Mark Lang, Russell Lundholm. Cross-Sectional Determinants of Analyst Ratings of Corporate Disclosur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3,31(2).
[14] Paul M. Healy, Krishna G. Palepu. Information asymmetry, corporate disclosure, and the capital markets: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disclosure literature[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1, 31(1-3).
[15] Robert M.Bushman. Transparency,financi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Economic Policy Review, 2003, 9(1).
[16] L. L. Eng, Y. T. Mak.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voluntary disclosure[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2003, 22( 4).
[17] 周红.财务信息披露的三种基本理论模式[J].会计研究,1998,(12)。
[18] 王跃堂,张祖国.财务报告质量评价观及信息披露监管[J].会计研究,2001,(10)。
[19] 吴联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理论与证据[D].博士论文,厦门大学,2001年。
[20] 张宗新,郭来生等.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研究[R].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研究报告,2004。
[21] 计小青,曹啸.资本市场财务呈报管制:理论及其对中国实践的解释[J].管理世界, 2003,(2)。
[22] 李豫湘,付秀明等.中国公司治理与自愿信息披露的实证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7(12)。
[23] 闫化海.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及其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0)。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综述 来自: 免费论文网www.shu1000.com

㈡ 近三年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参考文献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刘洋:《商业时代》 2012年第3期上;刘冬冬;;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2年10期

㈢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是怎样的

那些财务报告,要么注水,要么缩水,没有几家是实秤的。
以前有个说法:上市公司不想说真话,又不愿说假话的时候,就选择遗漏。
大概就这现状。

㈣ 近几年有哪些典型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案例,请把具体案例描述并分析一下

建议去网络文库详细看一下具体案例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例分析:
http://wenku..com/view/58be9cc389eb172ded63b79c.html
案例: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揭秘
http://www.e521.com/cksw/alfx/358857.shtml

下面是3个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案例
1、万福生科
典型例子,当数万福生科(5.940,0.18,3.13%)(300268.SZ)。2012年10月25日晚间,万福生科公告称,2012年半年报中虚增营业收入1.88亿元、虚增营业成本1.46亿元、虚增利润4023.16万元,未披露公司上半年停产事项。
但其造假显然不仅存在于2012年上半年。2013年3月2日,万福生科又公告称,公司自查发现,2008年至2011年累计虚增收入7.4亿元左右,虚增营业利润1.8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1.6亿元左右。此前,公司披露其2012年半年报中虚增营收1.88亿元。这意味着,这家于2011年9月27日挂牌上市的公司,目前披露的累计虚增收入,已高达9.28亿元。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的特点,更因为其账务被农业公司的行业特点遮盖。“农业公司交易方式有的很原始,即使真的业绩造假,单看调整后的业绩报表也不容易识破。”一位接近深交所人士告诉记者。
有保荐人士认为,万福生科存在难以被发现的虚假采购模式:公司将已实际入库的粮食运出,以农户的名义再次卖给粮食经纪人,后者再卖给公司,即一批粮食多次入库,每次都有实际的入库记录。
比较久的两个案例:
2、紫光古汉
而更让市场震撼的,无疑是与万福生科同属于湖南地区的上市公司紫光古汉(000590.SZ)。3月12日,公司披露其财务造假等多项违法事实及证监会的处罚决定——2005年至2008年间,紫光古汉连续四年累计虚增利润5163.83万元,占其对外披露利润累计额达87.04%。公司遭证监会警告并处50万元罚款,前董事长郭元林等7名时任高管被证监会警告并处累计39万元罚款。
紫光古汉的财务造假手法更多是通过关联企业实现。其关联公司湖南紫光药业、衡阳中药公司在紫光古汉虚增营业收入的不归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3、绿大地
绿大地于2007年12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首次发行股票并上市,募集资金达3.46亿元。
2004年至2009年间,绿大地在不具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情况下,登记注册了一批由绿大地实际控制或者掌握银行账户的关联公司,并利用相关银行账户操控资金流转,采用伪造合同、发票、工商登记资料等手段,少付多列,将款项支付给其控制的公司组成人员,虚构交易业务、虚增资产、虚增收入。
其中,在上市前的2004年至2007年6月间,绿大地使用虚假的合同、财务资料,虚增马龙县旧县村委会960亩荒山使用权、马龙县马鸣乡3500亩荒山使用权以及马鸣基地围墙、灌溉系统、土壤改良工程等项目的资产共计7011.4万元。绿大地还采用虚假苗木交易销售,编造虚假会计资料,或通过绿大地控制的公司将销售款转回等手段,虚增营业收入总计2.96亿元。绿大地的招股说明书包含了上述虚假内容。

㈤ 谁能给几个会计信息失真治理成功的上市公司的案例啊拜谢!急用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
1、会计制度和会计法规不完善。
2、会计行业管理体制的缺陷。
3、管理者“利益驱动”的影响。
4、会计人员素质的影响。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原因
1、虚报收入,少列支出,达到增加盈利体现个人政绩的目的。
2、转移支出项目,将应列支出数据转记其他项目,转移有关费用的计提基数。
3、巧立名目,编造经济事项,超范围及标准开支;设立小金库,账外设账,达到逃避检查、监督的目的。
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绩效评价观
(二)加强法制建设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三)强化法人代表的会计责任
(四)加强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及后续教育,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
(五)推行会计委派制,定期进行交流
(六)切实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七)加强外部监督检查
(八)实现会计电算化
(九)加大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

你可以看一下大型的上市公司的会计管理方面的治理方案及措施,综合总结一下,可以不用写失真治理成功的案例,可以写人家怎么预防和管理好会计信息的完整、真实、可靠等方面,希望对你有用。

㈥ 财政部2009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有多少上市公司被检查

40户上市公司。
财政部网站监督检查局分站 首页>政务信息>检查公告 下面有各期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其中 第十八号提到:“2009年,财政部组织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专员办)对78户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和43户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进行了检查。此次检查重点包括:……二是跟踪新会计准则执行情况,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检查的78户企业中包括上市公司40户”。

㈦ 求会计论文 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基于3的年报数据

上市公司在上市申请阶段需要提供最近三年的报表,需要达到“证券法”里硬性规定的各种指标,比如:主营业务收入总额,资产总额,利润总额。还需要一些列的守法证明。我觉得些这样的论文,需要对证券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只是融汇贯通。我建议你可以看看新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然后联系理论。

㈧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存在哪些问题优化对策有哪些

真实性不高,利润虚高,企业一大责任就大,尤其上市的,就算亏了也不会轻易做出来,不然就被ST了。对策,强化审计、监督、责任制

㈨ 近三年内,会计信息披露出现问题的上市公司有哪些毕业论文分析用的,非常感谢!

O(∩_∩)O~,是作为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吗?找了一些中英文的,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加油哦

[1] 徐舒韵. 加强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制的几点建议[J]财务与会计, 2000,(07) .

[2] 杜兴强. 公司治理演进与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博弈分析与历史证据[J]财经研究, 2004,(09) .

[3] 周晓苏. 法国会计模式的特色和借鉴[J]财会月刊, 2000,(14) .

[4] 耿建新.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 2000,(07) .

[5] 阎达五,谭劲松.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缺陷与改进——一个基于制度分析的研究框架[J]会计研究, 2003,(11) .

[6] 綦好东. 会计舞弊的经济解释[J]会计研究, 2002,(08) .

[7] 陆建桥. 后安然时代的会计与审计——评美国《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及其对会计、审计发展的影响[J]会计研究, 2002,(10) .

[8] 中国会计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综述[J]会计研究, 2002,(11) .

[9] 惠尚文. 从美国安然事件看我国会计监管模式的重塑[J]新疆农垦经济, 2003,(03) .

[10] 宋慧. 英国会计界的监管体系[J]审计月刊, 2004,(02) .

[11] 董成. 法国会计模式研究及借鉴[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1,(01) .

[12] 娄权,刘朝晖. 日本会计的新发展及其启示[J]中国农业会计, 2002,(10) .

[1] 肖建华. 群体诉讼与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 1999,(02) .

[2] 胡维波. 金融监管的理论综述[J]当代财经, 2004,(03) .

[3] 叶陈毅,连珂,张侠. 英国会计法规制度及其借鉴[J]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7,(04) .

[4] 李明辉. 信号传递理论对会计的启示[J]广西会计, 2001,(04) .

[5] 王慧,刘宏伟.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几点思考[J]广西轻工业, 2007,(02) .

[6] 徐海燕. 论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制度及其与行政监管的互动关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

[7] 陈建明. 注册会计师行业质量控制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 2004,(03) .

[8] 王咏梅. 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 2001,(04) .

[9] 李艳平. 会计监管:信息披露的理性选择[J]科技创业月刊, 2007,(02) .

[10] 黄世忠,杜兴强,张胜芳. 市场 政府与会计监管[J]会计研究, 2002,(12) .

[11] 顾晓安,卢蕾. 混同均衡与政策制定程序——来自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博弈分析和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 2007,(01) .

[12] 陈杨. 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1) .

[13] 徐经长. 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体系的构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03) .

[14] 乔旭东.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互动:一种框架分析[J]会计研究, 2003,(05) .

[15] 鲁篱. 证券交易所自治地位的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 2004,(05) .

[16] 李华.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05,(04) .

[17] 王俊秋,张奇峰. 公司治理机制与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02) .

[18] 李健. 改进我国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 2007,(08) .

[19] 张玉霞. 对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的思考[J]青海师专学报, 2006,(01) .

[20] 耿东照,孙娜. 国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对我国的启示[J]事业财会, 2005,(05) .

[1] 蒋义宏. 会计信息真实之程序理性观与结果理性观[J]财经研究, 2003,(06) .

[2] 刘婉立.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2,(02) .

[3] 张德容. 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刍探[J]财会月刊, 2002,(09) .

[4] 康均 ,王涛. 独立董事与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研究[J]财会月刊, 2002,(09) .

[5] 潘立新. 我国会计规范实施机制的缺陷分析[J]财经论丛, 2002,(06) .

[6] 马晓芳. 论会计相关性及其与真实性兼容的实现途径[J]财经研究, 2002,(08) .

[7] 王富炜,刘玉兰.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与原因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Z1) .

[8] 贾国涛. 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成本和收益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4) .

[9] 陆竞红. 论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局限性及改进措施[J]华东经济管理, 2002,(03) .

[10] 谷祺,姜英兵. 会计信息复杂性与财务估价修正[J]会计研究, 2002,(06) .

[11] 汤立斌.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法律责任的设定问题[J]会计研究, 2002,(08) .

[12] 罗正英.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会计研究, 2002,(08) .

[13] 赵家保,杨菲菲. 对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的思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2,(02) .

[14] 吴远超. 有效法人治理结构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03) .

[15] 刘立国,杜莹.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 2003,(02) .

[16] 赵晨辉. 财务会计报告应披露的信息[J]山西财税, 2001,(07) .

[17] 肖仲明. 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分析[J]上海会计, 2001,(03) .

[18] 严静,周伟. 刍议未来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J]事业财会, 2002,(01) .

[19] 张炎兴. 论不同财务报告目标下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J]企业经济, 2002,(01) .

[20] 秦志全,董维庄. 浅谈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改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2,(01) .

1] Easton, P, and T Harris. Earnings as an explanatory variable for return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1,29, 29 :19-36 .

[2] Hayn, C.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Losse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5, (20) :123-153 .

[3] jiri Yuji. Theory of Accounting Measurement[J]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1975, .

[4] Brom wich Michael. The Possibility of Partial Accounting[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0, (2) .

[5] Ball,Brown.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68, (3,) :P32-P34 .

[6] Beaver,Clarke,Wrigh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unsystematic security returns andthe magnitude of earnings forecast error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79, (3) .

[7] Becker.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nnual Earnings Announcements Empirical Research in Accounting: Selected Studi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68, (6,) :P44-P47 .

[8] Kormendi,Lipe. Earnings innovations,earnings persistence and returns[J] .Journalof Bisiness, 1987, (60) .

[9] Warfield ,Ohlsonj. Book value and dividends in equity valuation[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5, (1) :P16-P23 .

[10] LaPorta,Francis,Schipper. Have financial statements lost their relevanc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9, (3,) :P31-P35 .

[11] Collins,Maydew,Weiss,Healy,PalePu. Changes in the value-relevanceof earnings and book values over the past forty year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7, (24) :P15-P19 .

[12] Steven , M H Wolman. Value-relevance of financial reporting disclosures in an emerging capitalmarket: the case of B-shares and H-shares in China[D] .The University of HongKong, 1998 .

[13] SEC. Testimony of Arthur Levitt . .

[14] SEC. Concept Releas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 .

[15] Tara Vishwanath,Daniel Kaufmann. Towards Transparency in Financial and Governance .The World Bank,SSRN working papers. 1999 September, .

[16] Jenson,Maliolo. Cross-sectional,capital market research and modelspecification[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8, (64) :P23-P24 .

[17] Christie, Andrew A. On cross-sectionnal analysis in accounting research[J] .Journal of Accounting&Economics, 1987, (9) .
好吧,我把题目给你....很多....
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如下:

浅谈佛山零售业发展及竞争对策
对非货币性交易的几点探讨
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的思考
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角度强化企业内部控制
浅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论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的认识与治理
EPR在会计中的应用
浅谈上市公司重组的财务问题
论计算机环境下会计信息舞弊
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论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及其防范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实证研究
网络会计的实践与思考
对我国电算化审计发展的思考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目标
税务筹划有关问题探讨
浅析我国增值税的运行问题和解决方法——建立双向运行机制,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变
论如何加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
金融衍生工具下的财务会计创新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中国汽车工业的成本管理创新战略
我国会计电算化普及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我国企业偷逃增值税现象的思考
长虹四十亿应收账款背后凸显的问题—浅议应收账款的管理
浅析商誉会计的若干问题
论企业多元化战略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研究—议CPA诚信危机
中外个人所得税的比较与启示
从中国家电业的现状谈我国家电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
关于“知识资本化”的人力资源会计思考——解深圳华为技术公司的发展之谜
我国公司治理的缺陷——以银广厦为例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及审计防范
浅谈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关联交易的问题与规范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论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规避策略
企业资金短缺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浅谈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内部审计外部化对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关于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思考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浅谈企业所得税改革
浅谈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实行家庭课税模式和合理的扣除标准
关于广东省中小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发展问题的思考
“人力资源会计”之我见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之法律思考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从安然公司看关联交易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及其防范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
浅谈现代企业成本管理
企业并购战略的剖析与研究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与措施研究
试论本量利分析法的局限性
企业并购、整合理论在青岛啤酒的实践
EVA薪酬激励模式在我国电信行业中的应用探讨
对我国政府内部控制有关问题的思考
浅论我国MBO股权的定价问题与对策
从委托代理理论看国有企业改革
佛山会计师事务所的现状与发展
对现代企业负债经营的探讨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利用现金流量表探究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研究
试论企业并购的文化整合
对作业成本法的再思考
浅析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制
论内部会计控制及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框架构建
揭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秘密面纱”——上市公
司财务报表粉饰手段、动机以及防范体系的建立
浅析个人所得税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
浅谈衍生金融工具对我国传统会计的影响
对我国《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思考和探索
浅谈衡量企业价值的方法和因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财务报表粉饰的主要手段及其识别与防范
企业资本经营战略浅析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佛山市资产减值准备政策执行情况分析
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可行性分析
应用税收公平理论分析我国涉外税收的不平等现象
浅谈股权分置改革对价支付的相关会计处理
关联方交易发展新趋势
对人力资源的会计确认及其在我国推行的可行性
浅议企业所得税改革的迫切性和可行性
浅谈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治理对策
加快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对策的探讨
肯德基的价值链管理
税务代理,路在何方——完善我国税务代理问题的思考
偷税行为的博弈模型与多重博弈模型分析
试论广东省税务代理业的发展
浅议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
浅谈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与风险导向审计
浅议企业负债经营效益与财务风险的控制
会计委派制有关问题探讨
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和赊销政策研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会计探析
并构与重组——企业迅速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捷径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治理模式研究
人力资源会计及其管理运用
关于企业人力资源招聘成本的思考
我国法务会计建设及人才培养
中小企业内控制度的落实与完善
会计政策在纳税筹划中的运用
关于兼并重组的问题分析
关于佛山陶瓷行业在反倾销问题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要以人为本——透析“万家乐”败局
从个性心理的角度分析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对策
浅析中小企业绩效评价制度的建立
经济特区企业避税的方法对策研究
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思考
品牌国际化——中国建陶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物流——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案例分析——以佛山TF公司为例
新时期新方式——浅谈博客营销
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改革措施
浅议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
从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角度看管理培训生的投资成本
试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浅谈在小规模企业中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浅谈农村税费改革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浅谈审计证据及其证明力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实证分析
企业第三利润源——物流成本的核算与分析规划
对我国审计市场现状的研究
试论价值链会计的创新及应用
对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问题的探讨
责任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基于钢铁行业的分析
试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冲击
论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
成本管理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
未来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
财务分析的完善及其指标的改进
债务重组准则的变迁及原因
优化控制企业的营销成本
公司控制权市场及法律机制浅析
略析衍生金融工具对我国财务会计的影响
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及其防范措施问题的探讨
现代管理会计的成本核算方法——变动成本法的优越性
浅谈我国电算化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人民币的升值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关系
对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制的探讨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我国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论无形资产评估
关于我国农业税制改革的思考
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恒美电热器具有限公司成本管理的实证研究
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理论与证据
农村土地征用赔偿问题的经济分析——基于顺德的实地调查
审计风险:成因与控制
论人力资源会计——同济环境工程公司的案例研究
人力资源会计在中国的可行性分析
二十一世纪会计新领域——法务会计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框架问题探讨
对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思考
投资会计制度变迁研究
固定资产会计制度变迁
无形资产会计制度变迁及经济影响
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
我国电算化审计及对策分析
论债务重组准则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会计处理
战略存货管理
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实证研究
紧扣企业核心能力,推行企业多元化战略
浅析人力资源会计
论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外购商誉会计论
我国税务会计有关问题研究
我国税务筹划若干问题探讨
浅谈审计的独立性及影响其的几个因素
审计风险刍议
AIA国际会计师公会,作为国际性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及认证机构,AIA因其受到英国政府的官方认可,成为当今世界最高标准的会计资格考试之一,AIA专业资格证书是会计行业中炙手可热的执业资格证书。p

热点内容
利率越低债券价格高 发布:2021-09-10 11:04:26 浏览:403
基金交易原则 发布:2021-09-10 11:03:50 浏览:464
车险如何网上买保险 发布:2021-09-10 11:03:14 浏览:970
英国邮局申根保险价格 发布:2021-09-10 11:03:13 浏览:16
果洛网上炒股 发布:2021-09-10 11:01:59 浏览:9
股市中的换手率内盘也算在内吗 发布:2021-09-10 11:01:56 浏览:80
60岁老年人保险价格是多少 发布:2021-09-10 10:58:41 浏览:606
汇博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信息 发布:2021-09-10 10:57:17 浏览:66
河南期货从业资格成绩查询入口 发布:2021-09-10 10:57:14 浏览:422
乙烯期货价格 发布:2021-09-10 10:55:20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