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现状
1.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是怎样的
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目前已日益成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做到真实与公允。然而现阶段,会计信息质量普遍不高,据我国财政部1999年抽查100家国有企业会计报表时,有81家虚列资产37.61亿元,89家虚列利润27.47亿元;而在2000年度对159家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抽查中,资产不实的有147户,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利润不实的有157户,虚增利润14.72亿元,虚减利润19.43亿元。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是会计失信的前提
信息不对称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的乔治.阿克尔洛夫提出的,指的是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具有不相同的信息。我们知道,如果会计信息是对称的,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主要指厂商)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投资者)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相同,虚假的会计信息就很容易被识破,那么就谈不上会计失信的问题,甚至会计这种职业也没有存在的必要。现实的经济并非一个有效率的市场,信息不对称始终存在,因此信息的不对称是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前提。
首先是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就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获取时间、内容等方面都存在优势。由于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一般是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控制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拥有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而会计信息使用者由于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结果会计信息制造者就可能出现“道德风险”或进行逆向选择,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其次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我国的会计陷入“囚徒困境”。在不同的会计个体之间,存在三种选择:一个会计主体选择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则该会计主体可能获得好处;两个会计主体都选择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则可能都受到严厉的处罚;两个会计主体都选择提供真实会计信息,则什么益处都没有。由于信息不对称,结果都选择了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同样在会计人员中,也存在三种选择:一个会计人员执行领导授意做假账,另一个不执行领导授意,则执行领导意图的会计人员可能获得好处;二个都拒绝领导授意,则可能面临一起受到不公正待遇;二个都执行领导授意,共同做假账,大家都得不到好处。结果会计人员在现实生活中更多表现为一起执行领导授意而做假账。结果是制造虚假信息者获得好处的机会大,导致会计信息制造者竞相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二)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是会计失信的条件
在日常经济中,我们经常看到会计人员为一分钱的差错折腾半天。会计工作给人们的感觉就是一门非常精确的科学。但事实是会计是一门貌似精确但并不精确的科学。这是因为会计原则或会计标准的选择余地较大,不同的选择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这就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一是会计原则为会计信息虚假提供了操作空间。现代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会计信息制造者就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而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是建立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基础上的,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会计信息制造者很容易借此高估费用和损失、低估收入和利润来操纵利润;另外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都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二是会计政策为企业提供越来越宽的选择范围,制造者总是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自身绩效或其他会计目的的会计政策,如美国的安然公司就是利用“特别目的实体”(SPE)符合条件可以不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政策,将本应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三个SPE排除在合并报表范围外,导致1997年到2000年期间高估4.99亿美元的利润,低估数亿美元的负债,给投资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三是会计工作内容需要凭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来进行,这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方便。会计核算工作就其内容而言,虽然具有客观的一面,但也不能完全脱离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在日趋复杂的经济活动中,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程序的选择及财产价值的评估等,都需要会计人员客观、公正的主观判断。如果会计人员不能完全排除利益的干扰,其主观判断就会失去客观和公正,这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便利。
四是会计准则的滞后性,为会计造假提供了契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的经济事项不断出现,使原有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而新会计政策又不能及时制订及颁布,这就很容易被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准则的空白来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会计政策。
(三)公司制度缺陷是我国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会计信誉度低的根本原因是目前我国公司制度缺陷。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由国企改制而来的,由于改制不彻底,上市公司未能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因此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现象严重,由于我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仍在推进的过程中,许多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其他股东不可能真正意义上对大股东形成约束,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容易成为形式;二是董事会、监事会存在缺陷,表现为缺乏必要机制来保障全体董事严格遵守义务,维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董事未能履行诚信义务、不勤勉尽责的现象时有发生,独立的非执行董事缺乏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能力与动力,过分突出董事长的地位和作用,与董事会以集体身份起作用的特征相矛盾;三是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财务、资产、机构、业务上没有实现真正分开,与控股股东之间关联交易不规范,导致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从而造成控股股东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
2.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存在哪些问题优化对策有哪些
真实性不高,利润虚高,企业一大责任就大,尤其上市的,就算亏了也不会轻易做出来,不然就被ST了。对策,强化审计、监督、责任制
3.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是怎样的
那些财务报告,要么注水,要么缩水,没有几家是实秤的。
以前有个说法:上市公司不想说真话,又不愿说假话的时候,就选择遗漏。
大概就这现状。
4. 浅析如何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辛勤(辽宁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会计信息作为信息使用者进行投资时赖以决策与分析的基础,其真实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它不但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上市公司的社会形象,而且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积极性,使信息使用者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感觉。因此,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对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现状,剖析质量薄弱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现状;对策
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现状
1.1 信息披露不真实。信息披露不真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润造假。上市公司为了自身利益,常常采用多提多摊的手法,把本不该列入本期的成本费用列入本期;一些上市公司甚至还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实现账面上的扭亏为盈,诱导投资者。二是盈利预测弄虚作假。很多公司为了尽可能在上市时募集资金,常在盈利预测方面做虚假陈述,甚至故意操纵盈利预测,发布误导性信息。三是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一些上市公司在披露会计信息时,常采用手段发布虚假的会计信息披露。
1.2 会计信息披露不够及时。若不及时公布,信息的相关性就会降低。在证券市场上,若信息披露及时,投资者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准确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相反,如果信息披露不及时,不仅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而且还可能有一些内幕人员利用时间差进行内幕交易、牟取暴利。目前上市公司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上市公司将有利的会计信息提前披露,而将不利的会计信息延迟披露。
1.3 信息披露不充分。会计信息充分披露要求信息披露当事人依法充分完整的公开所有法定项目的信息,不得有遗漏和短缺。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上市公司通报有利的消息而隐瞒不利和消息,常常隐瞒部分事实,误导投资者。主要表现有偿债能力、或有事项、关联交易等信息披露不充分。
2 造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薄弱的原因分析
2.1 会计法规不完善。在我国,虽然已相继修订了《会计法》、《公司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但由于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有关规定不配套,执法环境欠佳及执法者本身素质低下,对违规违纪者惩罚不力等因素,会计法律规范的执行仍不理想。就现有会计管理法规、会计管理体系而言,还存在理念滞后,规定内容空泛,监管手段不明确等局限。
2.2 社会监督力度不够。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社会监管,主要是由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独立审计来完成的。其他社会机构或组织,虽然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监管也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并没有相关的法律将其纳入监管主体的范围,赋予其监管责任。以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独立审计为主的会计信息社会监管,能够促使上市公司强化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从而有利于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但是,从目前的监管效果来看,并不令人满意,这种社会监管机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2.3 上市公司内部有意进行违规操作。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处于利益驱动,失实披露会计信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在现代股份公司中,股东和受托管理公司的经济利益倾向于提高利润,并往往借助于会计上的技术处理达到自己的目的。此外,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证券市场也成为展现企业形象的一个重要舞台,公司的盈利以及其它有利好消息,有利于吸引投资者。因此提高公司的股票价格,有利于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使公司在竞争中立于有利地位。而且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建立的时间不长,一些成熟的观念和意识还没有建立起来,许多上市公司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做法也不很成熟,这样制作出来的信息常常不能完全符合规范的要求。
2.4 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有缺陷。具体表现在,一是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来看,存在着严重失衡。股东大会大多是摆摆样子,难以有效监督公司管理人员,大股东干预上市公司日常决策的不规范现象时有所见。二是从公司董事会的结构和功能来看,许多由国有或集体企业改制而成的上市公司,公司的董事长多数仍由原来的厂长或者经理担任,习惯于既管决策,又管经营。三是从监事会的监督来看,其监督功能弱化、缺乏权威,部分监事因缺乏法律、财务等专业知识无法行使职权。许多公司的监事。是由现任董事长或总经理上市前的副职或助手来担任,由原来的上下级关系转变为现在的相互制衡关系,其监督难度可想而知。
3 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3.1 完善会计法规体系。我国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我国会计准则上迈出了较大步伐,但在具体执行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个制定得再好的会计准则,如果得不到有效执行,那就是形同虚设。所以,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同时,不断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建设,从制度层面预防会计违规行为。会计法律法规的作用在于强约束性,通过对具体会计核算业务进行规范性约束,来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结果,最终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3.2 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健全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一是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者责、权、利,建立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强力约束,建立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基于合约的委托代理关系;二是理顺委托方和代理方的利益关系,解决国有股产权主体虚位问题;三是通过权利分配、权利制衡和信息披露等机制,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上减少会计造假的风险;四是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应考虑增加一些涉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等的非财务会计指标,使经营者所得的利益与企业目标约束挂钩;五是改变激励措施,防止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就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措施将长期绩效补偿与短期工薪支付分开。
3.3 逐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会计人员如果缺乏必要的业务水平,很可能会出现会计信息差错。而当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时,那么就算他的业务水平再高,也会出现会计信息舞弊。所以需要以技能培训与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即要经常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素质是规范会计职业的前提条件,职业道德意识的提高是规范会计职业的重要因素,有助于会计人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能够抵制和化解来自外部的威逼利诱,依法办事,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之间的关系,杜绝会计违法现象的发生。
3.4 完善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建立审计委员会。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可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并使董事会这一内部机构适当的外部化,从而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力量,加强了对公司经营活动的监督。同时,在独立董事制度下设置审计委员会有助于对受制于经理层的会计信息进行再监督。鉴于会计信息由管理层负责编制和提供,而管理层的聘任显然受大股东意志的支配或影响,为了防止内部人控制,制衡管理层和大股东在会计信息方面的权利,在公司的治理实务上,设立审计委员会,对受制于经理层的会计信息进行再监督。审计委员会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指导和协调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与外部注册会计师审计,确保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的质量。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建立,可有效摆脱经理层的控制,实现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再监督,从而为资本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3.5 加强执法力度。要明确会计信息失真的责任承担主体,应该将会计信息失真归入企业领导者的约束体制中,而不应让会计人员充当不该充当的角色,否则会适得其反。应该明确会计信息失真的衡量标准,使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成本远远高于其所得的利益,革除目前造假利益大于造假成本的现象,从经济利益上隔断对会计信息造假的偏好。
[2]李翔,冯峥.会计信息披露需求.来自证券研究机构的分析[J].会计研究,2006(3).[3]降琪琦.会计信息的优势分析[J].财会通讯,2006(5).
5. 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评价 怎么分析这个题目
摘 要: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基石,本文从信息披露内涵和信息披露理论基础入手,重点对国内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一、引言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就开始成为了国外研究的对象。我国从文献的检索情况来看,直到1994年起才出现信息披露方面的文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强制性信息披露、自愿性信息披露、分布信息披露等领域从理论到实证都有了较快的发展。但着眼于总体来看,离不开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和制度安排的作用就是要保证契约的正常履行,同时要降低正常的交易费用和尽量避免非正常交易费用的发生。Lee(1987)、Saudagaran和Diga(1997)重点分析了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的重要性。Healy和Palepu(2001)指出信息不仅能帮助解决投资中的不确定性,还能实施有效的资源配置,对投资者和其他股东而言增加了公司内部的透明度。我国证券市场自建立以来,到2005年底,境内上市公司已达到1381家,全年市价总市值为32430.28亿元,总股本为7629.51亿股 [2]。但是我国证券市场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时,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较突出的是上市公司相继出现了一系列违规信息披露的事件,如深圳原野、琼民源、长城机电、红光实业、东方锅炉、 四川红光、银广夏、亿安科技、江苏琼花等,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社会带来了极大负面影响。
二、信息披露涵义和现状
信息披露,在英文中为information disclosure,information起源于拉丁文中informare,有“报告”、“通知”等含义,disclosure有“公开”、“公示”之意。信息披露体现了证券市场的“三公政策”,是投资决策的前提,也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障基础。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已经成为世界资本市场研究界的重大课题,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多年以来一直成立特别研究委员会对此进行整体研究。Schwartz(1991)、Becker(1992)、Biais(1993)、Madhavan(1996)、Angel(1997)、Bloomfield和O’Hara(1999)、Flood(1998)通过实证研究都提出交易信息越充分,市场透明度越高,市场的有效性就越强。Myers和 Majluf(1984)指出假如信息不对称不能解决,对于已有的股东、公司出售股票或发行债券成本将会增加;而提高信息透明度,Barry和Merton(1997)指出会对外部投资者而言就会减少成本,降低投资风险。
我国证监会在1999年10月颁布了《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到2004年1月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期间还实施了其他专项信息披露管理办法。2005年3月1日,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下属技术委员会(The Technical Committee)发布了《加强资本市场防范财务舞弊报告》。2005年11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国人民银行诚信管理局就双方共享监管信息,合作推进证券市场诚信建设等事项进行了安排。本文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的深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资料统计得到(如表1),从最近五年的数据来看,信息披露情况评级为优秀的所占比例成波动趋势,信息披露情况良好的逐年增多,到2003年已超过了50%,2004年达到了61.34%,增幅较大,但2005年又有所下降;信息披露情况为及格的明显下降;不及格的2005年又开始上升,占到7.04%,总体上成橄榄型分布。
表1 2001-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级表
年份评 级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优秀(%) 5.89 7.84 8.07 6.07 8.05
良好(%) 39.49 46.86 52.76 61.34 56.94
及格(%) 48.72 38.82 34.06 30.16 27.97
不及格(%) 5.89 6.47 5.12 2.43 7.04
合计(%)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三、 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理论与国外的经验证据
(一)理论基础
Coase(1937)提出了交易成本的理论,包含了搜寻信息的成本,在信息披露时当管理层拥有绝对的信息优势时,投资者和债权人就要付出甄别和证实信息的成本。Fama(1970)年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包括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和强式有效三种类型,表明有效市场实现的前提是信息的对称性和透明化。Akerlof(1970)提出了汽车市场上信息的不对称理论,在资本市场上表现为管理者处于信息的优势,委托——代理问题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不利于投资者对信息的了解。Jensen 和 Meckling(1976)提出的代理理论为研究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行为提供了理论框架,提出了代理成本主要包括委托人的监督支出、代理人的保证支出和剩余损失。Jae-Cheol Kim(1985)在Akerlof研究基础上,在假设存在多种类型代理人的前提下构建了信息不对称模型。Williamson(1985)提出的交易成本理论也为信息披露质量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从非完全有效市场条件出发,认为自愿性信息披露是委托代理关系的契约构成。
在衡量信息披露质量时,根据国外大量的文献总结来看,包括三种类型:一是采用财务分析师协会(FAF)提供的数据,如Lang和Lundholm(1993)、Farragher (1994)、Welker (1995)和Sengupta (1998),FAF排名时即包括了可测量的数据,也包括了不可测量的数据,打分的专家为该行业分析家和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其缺点是专家的主观性不可忽视。二是构建自愿性披露指数,如Cerf(1961)、Singhvi和Desai(1971)、Botosan(1997)、Miller(1999)、Miller和Piotroski(2000)等,构建自愿性披露指数时,在选取指标和给定权重时会存在着主观性。三是选择信息披露排名,如Welker(1996)、Lang, M., Lundholm, R.(1993)、Botosan(1997)、David.S.(2000)使用投资管理协会(AIMR)的信息委员会公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排名作为研究依据。
(二)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
1.行业特征。Darrough和Stoughton(1990)指出在竞争性较强的行业,上市公司披露信息时会在向市场传达有利信息和限制信息流向竞争者之间作出博弈分析。Clarkson等(1994)证实了Darrough和Stoughton的观点,对1989-1991年加拿大的上市公司的管理层预测报告进行了分析,发现工业企业有较少集中度(用前四大公司销售收入占整个行业的比例作为市场集中度)、低进入壁垒的公司很少提供可观(favorable)的预测信息。Verrecchia(1983)指出竞争性行业中限制自愿性披露的原因在于防止自有信息流向竞争对手。Cohen(1992)表明生物行业倾向于披露相当多的软(nonrequired)信息,原因在于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较大。Newson 和Deegan(2002)通过欧美一些国家的150个机构投资者对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三国的跨国公司调查显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主要目的在于体现公司核心能力和全球竞争化策略。
2.公司规模。理论上,King等(1990)从交易成本的假说表明,公司规模与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原因在于对大公司信息的需求量大,在交易此信息时利润就高。Lang和Lundholm(1993)表明小公司发布信息的成本相对要高,原因在于媒介更愿意发布大公司信息。 实证上,Cox (1985)、Waymire(1985)、Chow和Wong-Boren(1987)、Lev和Penman(1990)、Pownall和Waymire(1990)提出公司规模与信息披露质量成正比。Lang和Lundolm (1993)实证结果发现,公司规模越大,其披露的评分等级就越高,原因在于信息披露成本与公司规模成本负相关。Belkaoui (2001)采用类似的研究方法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3.公司业绩。最早的Bowman和Haire(1975)采用ROE指标衡量公司财务业绩,检验结果表明ROE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成正比。Patell(1976)、Penman(1980)、Verrecchia(1983; 1990)、McNichols(1984)、Dye(1985; 1986)、Jung和Kwon(1988)、Darrough和Stoughton(1990)、Wagenhoefer(1990)、Lev和Penman(1990)、Feltham和Xie(1993)、Kenneth (2001)以及Miller(2002)都提出当上市公司预计有好的经营收益时,信息披露将更加频繁。Smith 和Watts(1992)、Gaver(1993)表明业绩增长的公司信息披露状况较好。
4.公司治理结构。Eng和Mak(2003)考察了在新加坡上市的158家上市公司不同所有权结构和董事会构成对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影响,研究显示公司治理程度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明显正向关系。(1)股权集中度。Craswell and Taylor(1992)、Mckinnon和Dalimunthe(1993)、Hossain , Tan和Adams(1994)、Raffournier(1995)、Alexander和Cohen(1999)验证了股权结构与公司欺诈之间的关系。Schadewitz和Blevins(1998)表明股权集中度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显著负相关。(2)管理层持股。Warfield等(1995)指出管理层持股较高的公司投入回报关系更显著,原因在于信息披露随着管理层持股增加而表现得更加透明。David S.(2000)从代理成本的角度出发,验证了管理层持股与信息披露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实证表明管理层持股较多的上市公司,投资者需要的信息披露越透彻,也就在年报和季报中提供更多的信息。(3)董事结构。Fama(1980)指出从外部引入一定比例的非执行董事将会更好地监管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行为。Forker( 1992)、Malone等(1993)、Cobbl(1993)和Beasley(1996)指出外部董事比例与财务信息欺诈的概率成反比。Chen和Jaggi(2000)信息披露质量与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成正比。(4)监管委员会。Wild(1996)、Mcmullen(1996)指出有监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的可能性较小。Ho和Wong(2001)以香港上市公司为样本,得出是否存在监管委员会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Joseph和Terry(2003)检验了监管委员的独立性与财务困境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实证表明两者存在着正相关关系。Simon 和 Kar(2001)通过对香港上市公司的四个治理指标(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总经理董事长是否两职合一、是否存在监管委员会、董事会中的家族成员比例)来分析影响信息披露质量的情况,发现存在监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对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具有显著正相关。Anderson 和 Mansi(2004)发现监管委员会和董事会是影响财务报告真实性的重要因素。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综述 来自: 免费论文网www.shu1000.com
5.会计事务所。DeAngelo(1981)、Malone 等(1993)提出大的会计事务所由于客户较多,作假后被吊销执照的成本就比小的会计事务所要大,因而也就有更大的动机去坚持审计的独立性。Craswell 和 Taylor (1992)、Inchausti (1997)发现上市公司聘请的会计事务所排名与信息披露质量成正比。
6.其他因素。Trueman(1986)表明能力较强的经理层倾向于增加自愿性信息披露。Cooke(1998)、Ferguson 等 (2002)指出在国内外都上市的公司会披露更多的信息。Leland和Pyle(1977)、Myers和Majluf(1984)、Ruland 等(1990)、Frankel 等(1992)指出上市公司在融资前会发布更多的信息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
四、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国内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在理论研究上,周红(1998)提出了财务信息披露的三种基本理论模式:财务信息披露的新古典理论、规范理论和实证理论。其中实证理论包括代理理论、公共选择和国家调节理论,以后学者较多引用的是委托-代理理论。王跃堂、张祖国(2001)探讨了西方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理论,包括用户需求观和投资者保护观。吴联生(2001)在其博士论文中从市场有效理论和企业契约的角度研究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对上市公司组织制度(最高权力机构安排、董事会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进行了理论分析。刘媛媛(2005)对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进行了规范性研究,从代理理论、市场的竞争性和信号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机。其他国内学者较多的从理论上主要是立法的角度和政府监管的角度,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成因进行分析。
实证研究上,陈娟(2001)提出公司治理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并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对公司治理结构深入研究。计小青、曹啸(2003)指出引入权威结构来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呈报进行管制,会增加经营状况不良公司进行虚假财务呈报的成本。郑槐淼,朱开悉等(2003)从环境因素、投资者影响因素分析未来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张宗新(2003)引用经济主体行为最优化理论,分析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因,构建了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评分表,揭示新兴市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动机。实证结果表明规模大、效益好、同时海外上市的公司,更倾向于实施自愿性信息披露。李豫湘等(2004)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了自愿性信息披露状况,结果表明自愿信息披露指数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U型关系,与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董事长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无显著相关性;规模大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实施自愿信息披露。闫化海(2004)总结了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衡量方法和影响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综合上述研究,更多的是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角度进行研究,而没有考虑到上市公司的全面信息披露质量;在影响因素的选择上较多地采用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缺乏公司其他特征的探讨;在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上也有待进一步商榷。
五、结论
信息披露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是长期以来,特别是国内研究更多地是对信息披露行为的描述和从政策层面提出如何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因而进一步以中国资本市场研究时,改变以往的“行为”研究,将目标指向 “动因”研究,从根源入手,全面考察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另外国外已建立行业内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排名,而国内除深圳证券市场对上市信息披露有考评机制,其它还缺少必要的定量评定,因此衡量信息披露质量时,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采用专家打分等方法,避免了以年报中获取的本可能存在信息真实问题的资料来构建评分表,以使评定更加客观。最后在衡量信息披露质量时,考虑的内容尽可能全面,不仅包括披露信息的真实性,还要包括披露信息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 崔如波.公司治理:制度与绩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4年PP.296。
[2] Lee, J.. Accounting infra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1987(6).
[3] Saudagaran, S.M., Diga, J.. Financial reporting in emerging capital markets: Characteristics and policy issues[J]. Accounting Horizons,1997,11( 2).
[4] Healy, P.M., Palepu, K.G.. Information asymmetry, corporate disclosure, and the capital market: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disclosure literatur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1, 31.
[5] Angel, James J.. Tick size, share prices, and stock splits[J].Journal of Finance, 1997, 52( 2).
[6] Myers, S., Majluf, N..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4, 13.
[7] Jae-Cheol Kim. The Market for "Lemons" Reconsidered: A Model of the Used Car Market 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5, 75(4).
[8] Lang, M. , Lundholm. Cross-sectional determinants of analysts ratings of corporate disclosur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3, 31(2).
[9] Botosan, Christine A. Disclosure level and the cost of equity capital[J].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7, 72 (3).
[10] G.S. Miller. Earnings performance and discretionary disclosur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2, 40 (1).
[11] David S. Gelb. Managerial Ownership and Accounting Disclosures: An Empirical Study Review of Quantitative [J].Finance and Accounting, 2000,15.
[12] Joseph V. Carcello,Terry L. Neal. Audit Committee Independence and Disclosure: choice for financially distressed firm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3,11( 4).
[13] Mark Lang, Russell Lundholm. Cross-Sectional Determinants of Analyst Ratings of Corporate Disclosur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3,31(2).
[14] Paul M. Healy, Krishna G. Palepu. Information asymmetry, corporate disclosure, and the capital markets: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disclosure literature[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1, 31(1-3).
[15] Robert M.Bushman. Transparency,financi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Economic Policy Review, 2003, 9(1).
[16] L. L. Eng, Y. T. Mak.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voluntary disclosure[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2003, 22( 4).
[17] 周红.财务信息披露的三种基本理论模式[J].会计研究,1998,(12)。
[18] 王跃堂,张祖国.财务报告质量评价观及信息披露监管[J].会计研究,2001,(10)。
[19] 吴联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理论与证据[D].博士论文,厦门大学,2001年。
[20] 张宗新,郭来生等.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研究[R].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研究报告,2004。
[21] 计小青,曹啸.资本市场财务呈报管制:理论及其对中国实践的解释[J].管理世界, 2003,(2)。
[22] 李豫湘,付秀明等.中国公司治理与自愿信息披露的实证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7(12)。
[23] 闫化海.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及其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0)。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综述 来自: 免费论文网www.shu1000.com
6.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基础分析
⒈信息披露的虚假性:
目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最为严重和危害最大的问题:
⑴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披露不真实;
上市公司必须按照招股说明书所列的资金用途使用其所募集的资金,如果改变募集的资金用途,必须经股东大会批准。可是有些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利用其剧绝对的控股地位,在不征求其它股东意见的基础上,随意改变募集资金的用途,而且不履行该事项的及时公告义务,任意侵犯中小股东的利益,于是上市形成了“圈钱”的工具。
⑵虚增利润;
虚增利润是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最“漂亮”的、最普遍的虚假信息。申请上市、配股资格及终止上市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在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的同时,也在客观上使上市公司产生了追逐帐面利润、进行盈余操纵的动机,致使利润的“注水”现象十分严重。
⑶披露信息内容虚假或具有误导性的信息;
这种行为的动机通常较虚增利润更为复杂;为了上市、为了配股、为了收购成功、为了不被ST或PT等等,上市公司往往就进行各种虚假陈述和信息误导,误导投资者投资。
2、信息披露的非主动性
不少上市公司把信息披露看成是一种额外的负担,而不是把它看成是一种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股东应该获得的权利,因而往往不是主动地去披露有关信息,而是抱着能够少披露就尽量少披露的观念,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使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处于一种被动应付的局面。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上市公司在其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多的不愿让公众知道的暗点,从而对信息披露产生一种害怕和回避的心理。
会计案例失真:浙江JY集团有限公司(下称JY集团)2000年7月,财政部门派出检查组,对JY集团及其下属四个子公司1999年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JY集团财务管理混乱,会计核算不规范,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经检查后调整会计报表,该集团实际资产为20098万元、负债为15667万元、所有者权益为4431万元、利润总额为-3271万元。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分别虚增了126%、74%、308%,利润虚增达3488万元。检查结果被财政部门公告,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强的反响。
所以,上市公司及时、真实、充分、公平地向广大投资者披露可能影响投资者决策的信息是上市公司必须履行的义务。从宏观而言,它有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运转,有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维护证劵市场秩序,促进证劵市场的发展。从微观而言,从企业外部信息需要者角度来看,它有助于保障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从企业角度看它有助于公司的筹资和降低筹资成本,有助于促进公司自身的发展。从企业经营管理者角度看,它有助于落实和考核其经营管理责任。总之,及时、真实、充分、公平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于国家、企业、民众都是大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