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期货 » 国债期货陷阱

国债期货陷阱

发布时间: 2021-08-28 13:47:12

A. 内地买港股

要投资港股可以找我,免费办理开户,点我用户名有联系方式。香港连续十一年最佳券商,国内顶级券商子公司。

开户可投资港股、美股等全球十多个主要股市。24小时交易的外盘期货(各国股指期货、原油期货、美元指数期货、恒指期货、黄金期货、人民币期货、中国A50指数期货等),MT4平台伦敦现货金(有0.1手)、伦敦银,外汇现货,外汇期货、美国债期货,香港投资移民。

B. 工商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有哪些

工行在售理财产品包括灵通快线(LT0801)、e灵通(ELT1401),以及增利、尊利、稳利系列产品,您可以在工行网站(https://mybank.icbc.com.cn)通过“财富广场-理财”功能,点击产品名称详细了解,并选择购买。

(作答时间:2019年5月22日,如遇业务变化,请以实际为准。)

C. 什么是黄金期货

黄金期货主要内容
世界上大部分黄金期货市场交易内容基本相似,主要包括保证金、合同单位、交割月份、最低波动限、期货交割、佣金、日交易量、委托指令。

1.保证金。交易人在进入黄金期货交易所之前,必须要在经纪人那里开个户头。交易人要与经纪人签定有关合同,承担支付保证金的义务。如果交易失效,经纪人有权立即平仓,交易人要承担有关损失。当交易人参与黄金期货交易时,无需支付合同的全部金额,而只需支付其中的一定数量(即保证金)作为经纪人操作交易的保障,一般将保证金定在黄金交易总额的10%左右。保证金是对合约持有者信心的保证,合约的最终结果要么以实物交割,要么在合约到期前作相反买卖平仓。保证金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初级保证金(Initial Margin)。这是开期货交易时,经纪人要求客户为每份合同缴纳的最低保证金。
二是长期保证金(Maintenance Margin)。这是客户必须始终保有的储备金金额。长期保证金有时需要客户提供追加的保证金。追加的保证金是当市场变化朝交易商头寸相反方向运动时,经纪人要求支付的维持其操作和平衡的保证金。如果市场价格朝交易商头寸有利的方向运动时,超过保证金的部分即权益或收益,交易商也可要求将款项提出,或当作另外黄金期货交易的初始定金。
三是应变和盈亏的保证金(Variation Margin)。 清算客户按每个交易日结果向交易所的清算机构所支付的保证金,用来抵偿客户在期货交易中不利的价格走势而造成的损失。

2.合约单位。黄金期货和其他期货合约一样,由标准合同单位乘合同数量来完成。纽约交易所的每标准合约单位为100盎司金条或3块1公斤的金条。

3.交割月份。黄金期货合约要求在一定月份提交规定成色的黄金。

4.最低波幅和最高交易限度。最低波幅是指每次价格变动的最小幅度,如每次价格以10美分的幅度变化;最高交易限度,如同目前证券市场上的涨停和跌停。纽约交易所规定每天的最高波幅为75美分。

5.期货交付。购入期货合同的交易商,有权在期货合约变现前,在最早交割日以后的任何时间内获得拥有黄金的保证书、运输单或黄金证书。同样,卖出期货合约的交易商在最后交割日之前未做平仓的,必须承担交付黄金的责任。世界各市场的交割日和最后交割日不同,投资者应加以区分。如有的规定最早交割日为合约到期月份的15日,最迟交割月份为该月的25日。一般期货合约买卖都在交割日前平仓。

6.当日交易。期货交易可按当天的价格变化,进行相反方向的买卖平仓。当日交易对于黄金期货成功运作来说是必须的,因为它为交易商提供了流动性。而且当日交易无需支付保证金,只要在最后向交易所支付未平仓合约时才支付。

7.指令。指令是顾客给经纪人买卖黄金的命令,目的是为防止顾客与经纪人之间产生误解。指令包括:行为(是买还是卖)、数量、描述(即市场名称、交割日和价格与数量等)及限定(如限价买入、最优价买入)等。

当黄金期货投资者认为价格比较合适时可以入市交易,具体过程如下:
一是开设账户。投资者一般要向黄金期货交易所的会员经纪商开立账户,签署风险《揭示声明书》、《交易账户协议书》等,授权经纪人代为买卖合约并缴付保证金。经纪人获授权后就可以根据合约条款按照客户指令进行期货买卖。
二是下达指令。指令包括品种、数量、日期、以及客户意愿价格。关键性指令有:
1.市价指令。指按当时交易所的价格进行交易。
2.限价指令。这是一种有条件指令,只有市场价格达到指令价格时才被执行,一般买价指令只有在市场价格低于一定水平时才执行,而卖价指令只有在市场价格高于一定水平才执行。如果市场价格没有到达限度价格水平,该指令就不能被执行。
3.停价指令。该指令也是客户授权经纪人在特定价位买卖期货合约的指令。买的停价指令意味客户想在市场价格一旦高于一定价格时,就立即以市场价格买入期货合约;一个卖的停价指令意味着客户想在市场价格一旦低于一定价格时,就立即以市场价格卖出期货合约。
4.停止限价指令。指客户要求经纪人在交易所价格跌至预定限度内的限价卖出,或上涨到预定限度内以限价补进的指令。这一指令综合了停价指令和限价指令的特征,但相对于限价指令来说有一定风险。
5.限时指令。该指令也是一种有条件指令,表明经纪人在多长时间内可以执行该指令。一般情况下,除有说明外,指令均为当日有效,如果一个指令在当日的交易盘中未被执行,那么该指令就失效或过期。
6.套利指令。该指令用来同时建立多头仓位和空头仓位。如对一定数量黄金建立多头仓位和空头仓位,只是期货合约的到期日不同。
三是执行与结果通知:经纪人在收到客户发出的交易指令后,该指令就迅速传送到期货交易厅中。当该指令被执行后,即买卖成功,有关通知会返回经纪人,经纪人一般先口头通知投资者执行情况:价格、数量、期限以及仓位情况。然后于第二天书面通知投资者。

D. 上证50etf期权的开户条件

你好,个人投资者50ETF期权开户条件
1、申请开户时托管在其委托的期权经营机构的证券市值与资金账户可用余额(不含通过融资融券交易融入的证券和资金),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
2、指定交易在证券公司6个月以上并具备融资融券业务参与资格或者金融期货交易经历;或者在期货公司开户6个月以上并具有金融期货交易经历;
3、具备期权基础知识,通过本所认可的相关测试;
4、具有本所认可的期权模拟交易经历;
5、具有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
6、无严重不良诚信记录和法律、法规、规章及本所业务规则禁止或者限制从事期权交易的情形;
普通机构投资者50ETF期权开户条件
1、申请开户前20个交易日日均托管在我公司的证券市值与资金账户可用余额(不含通过融资融券交易融入的证券和资金),合计不低于人民币100万元;
2、上一季度末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100万元(新成立的机构取最近净资产);
3、相关业务人员具备期权基础知识,通过交易所期权知识测试;相关业务人员主要是指期权投资决策人员以及下单人员。
4、相关业务人员具有交易所认可的期权模拟交易经历;
5、具有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为“相对积极型”或“积极型”;
6、无严重不良诚信记录和法律、法规、规章及交易所业务规则禁止或者限制从事期权交易的情形。

E. 基金是不是历史业绩越高越好

结论是否定的,跟踪的历史业绩记录既可能是有帮助的,但也可能是来捣乱的。
从历史业绩进行推断的主要陷阱包括以下几点。
1、潜在风险
历史业绩误导性的主要表现是未知风险。在一个基金的存续期中,投资策略可能对于某个小概率事件进行了风险暴露,而恰巧这段时间没有发生这个事件,因此历史业绩没有反映。在这种情况下,历史业绩是不具代表性的,或者说,具有极强的误导性。这里的核心概念已经在第4章中进行了讨论。
2、数据相关性陷阱
图6-1展示了债券市场在过去30年的强劲上涨。想象一下:在广泛使用的投资组合优化模型中使用债券这个投资标的。在给定的波动率(作为风险度量)条件下,投资组合优化模型会给出一个最高预期收益的投资组合。这个模型的结果是基于历史上各个投资标的的预期收益和波动率,以及它们互相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计算的。一般来讲,债券的上涨势头越强越稳定,在最优投资组合中的占比也就越高。
图6-1美国国债期货主力连续合约
注:期货主力连续合约图表展示了连续持有国债期货多头的净值变化,并考虑了合约展期的价格调整。
在投资组合优化模型中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历史数据是未来决策的可靠依据。这个假设合理吗?具体到债券,过去30年的业绩和未来业绩的相关性有多强?债券市场长期牛市的驱动力来自从1980年开始的商品熊市和同期的低通胀。虽然自2002年开始商品市场触底反弹,但是通胀继续低迷,后者得益于2008年及之后的经济危机。债券的长期牛市(或者说,利率的长期下跌),与自1979~1980年开始的两位数的通胀率下跌到2008年后期不足2%的通胀率的这个大势,是亦步亦趋的。
然而,债券的未来前景与过去的历史业绩似乎并无关联。债券利率已经从1981年的15%跌到目前的3%,无论如何展开想象的翅膀,未来下跌的空间都是极其有限的。对于未来的预测,过去利率的下跌(债券的上涨)不仅仅没有指导性,更是一个“不可能”指标。我们很难想象未来30年,利率可以从3%跌到-12%。相反,利率长期大跌之后,大反转倒是很有可能。得益于快速发展的世界经济带来的强劲需求,商品价格已反转形成长期上涨趋势。到目前为止,由于较高的失业率,尽管商品上涨,通胀还是保持低水平。不过,随着失业率的改善,通胀率似乎也要重拾升势。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的延迟效应叠加了对于债台高筑的担心可能导致未来长期内上升的通胀和利率水平(也就是下降的债券价格)。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过去在牛市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在未来可能是导致熊市的因素。过去的债券牛市是由于长期以来利率从非常高的位置跌落至非常低的位置,而未来的下跌空间已经十分有限,进入上涨轨道的可能性反而会很大。进一步来讲,利率的长期下跌说明利息收入已经充分地下降了。在此背景下,过去30年债券市场的昂扬走势更像是未来债券会持续走低的理由,而不是在一个投资组合中提高债券权重的理由。
历史业绩仅仅在历史能够推断未来的时候有借鉴意义。但是,大部分时候,我们没有理由做此假设。就像债券的例子一样,有时候,过去的历史业绩其实是一个反向指标。在没有搞清楚过去如何推断未来之前,千万不要用历史业绩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3、过高的收益率可能反而是坏事
优异的收益绩效未必就是一个好的指标。有时候,过高的收益率反映了基金经理倾向于承担更大的风险而不是其优秀的管理技能。来看一下1998~1999年股票长/短仓的明星基金经理。那些重仓科技股股票(尤其是互联网股票)的基金经理会大幅跑赢市场。这段时间内,越高的风险暴露——在互联网股票上持有重仓——意味着越高的业绩表现。市场对于持有过高估值,而在基本面上一文不值的股票的基金经理给予了过高的回报,从而导致了这些股票更高的价格。那些小心谨慎、克制自己不过度投机的基金经理大幅跑输市场。因此,在2000年年初选择基金经理的投资人很可能倾向于选择风险最大的投资组合而不是最高水平的管理技能。大多数在1998~1999年表现最好的基金经理在随后2000年3月开始的互联网泡沫中伤亡惨重,整个科技板块巨幅下跌直到2002年。
另一个优异表现来自过高风险而不是管理水平的例子是2003~2007年采用信贷利差策略的对冲基金。擅长高收益债券投资的偏多的对冲基金得益于债权收益和资金成本的价差而表现出色。利用杠杆,价差带来的利润翻了好几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杠杆可以提升利润,但随着信贷利差的收窄或者拉大,资本成本的收益和损失也会同步放大。2003~2007年,高收益债券的信用利差逐步缩窄,意味着资本收益提高了利息收入。那些用了最高杠杆和承担了最高信用风险的基金经理同时受益于利息收入和资本收入(由于利差的原因)。因为信贷息差并未急剧扩大以反映长期暴露的风险,所以由增加杠杆而承担的额外风险并不显著。那些根据过去3~5年的历史业绩,在2007年年中,选择信贷利差对冲基金的投资人很有可能选择了那些承担最大信用风险而不是拥有最高管理技能的机构。可悲的是,信贷利差的急剧扩大,导致杠杆下的成倍损失,那些承担最大信用风险的对冲基金在随后的两年内糟糕透顶。
投资陷阱在于有时候过去优异的业绩其实反映了负面的过高的风险,而非正面的过人的管理技能。如果市场条件十分有利,过高的投资风险将不被察觉—非常合拍的市场条件导致了优异的业绩。而且,某些极端的行情鼓励了投机(例如,互联网泡沫、信贷利差泡沫),而这些狂欢大大加剧了市场往后形成拐点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过去不仅仅没有代表性,还具有严重的欺骗性。投资人必须要理解助力优异业绩的原因并且合理判断未来是否能够延续辉煌。2000年年初重仓互联网股票的基金经理可能会有一个漂亮的业绩曲线,但是理解背后原因的投资者才能对此风险保持警惕。正如保罗·鲁宾(Paul Rubin)指出的,“千万不要被牛市中的光环冲昏头脑”。
4、无可比性
考虑以下两个在策略池中候选的基金,我们以最大回撤作为主要的选择标准。
(1)基金A:最大回撤25%。
(2)基金B:最大回撤10%。
哪个基金的风险更大?许多读者可能认为这是一个幼稚的问题。难道不是很明显基金B的风险更小?错了,未必是!事实上,以上的信息完全不足以回答这个问题。假设我们提供更多信息,如下所示。
(1)基金A:最大回撤25%,历史业绩时间7年。
(2)基金B:最大回撤10%,历史业绩时间3年。
如果更小回撤的基金历史业绩的时间也更短,我们实际上无法判断哪个基金的风险更小。如果基金A在最近3年的最大回撤仅仅5%(相比基金B的10%),那么似乎基金A的风险就更小。这里的问题在于我们不知道基金B如果也有7年历史业绩的话最大回撤是多少:也许会远超过基金A的最大回撤。
公平起见,比较必须基于相同的时间段。正如上例,如果最大回撤是主要的比较标准,比较就必须从两者都有的业绩时点开始,而不是从各自的起始点。对于其他比较标准,也是一样。
假设我们想比较两个偏多股票型对冲基金的平均年化复合收益率。基金A从1995年开始,基金B从2000年开始。如果比较是从各自的起点开始的,那么基金A拥有了巨大无比的优势,因为它在前几年的牛市里面进行了交易而基金B没有。在这个例子里面,拥有更长历史业绩的基金获得了优势;但在另一些例子里面,结果是反过来的。比如说,从1997年中期开始运作的基金会比从1999年初开始运作的基金吃亏许多,因为它经历了1997~1998年的熊市。同样的,我们可以通过将起点对齐,来避免比较上的误区。
对于基金的比较必须基于相同的基准,请记住以下这些原则。
(1)时间段。就像上面例子所讲,如果两个基金是从不同时点开始的,那么统计数据必须要从两者时间段一致的历史业绩中进行计算。
(2)策略风格。比较两个不同策略风格的基金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们的业绩往往取决于对应的市场特征。将偏多股票型对冲基金和固定收益套利基金做比较是不合适的。因为在趋势上涨的市场中,前者占有巨大优势;而在趋势下跌的市场中,后者占有巨大优势。
(3)参与交易的市场。相比管理技能,市场环境对于业绩的影响往往更大。即使两个基金经理是采用同一类交易策略的,但如果交易不同的市场,业绩结果也会大相径庭。举例来讲,假设两个做趋势跟踪期货交易的对冲基金(CTA),一个只交易商品期货,而另一个只交易外汇期货。当一个市场发生了巨大的趋势,而另一个市场窄幅震荡(一种非常难赚钱的市场环境),比较结果其实只反映了市场的趋势特质,而非基金的管理水平。
5、过长的历史业绩往往失去意义
通常认为长的历史业绩会比短的历史业绩更具有说服力。这个常识其实并不一定完全正确。由于以下原因,更长的历史业绩可能并没有实际意义。
(1)策略和投资组合发生了变化。资产管理规模的快速增长会使得投资策略和交易市场发生巨变。举例来讲,长短仓股票对冲基金往往受益于小市值股票的高速增长。随着管理规模的增长,仓位被迫往更大市值的股票迁移;小市值股票的仓位配比被迫降低或者完全放弃。此举可能大大降低该基金的未来业绩。因此,早些年的历史业绩对于当前的管理风格并不具有说服力;或者说,利用太久远的历史业绩可能会高估该基金的未来潜力。
(2)策略效率在衰退。一个基金早些年靓丽业绩的主要驱动力很可能由于市场结构的变化或者竞争对手的进入而发生衰退。因此,由于之前的市场环境更为有利,早些年的收益率会远高于最近几年的收益率。可惜的是,昨日不再来。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做趋势跟踪策略的CTA取得的长期骄人业绩。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趋势跟踪CTA的年化收益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随着更多使用类似策略的CTA基金进入,这类策略的回报/风险比率大大降低。一般来讲,那些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CTA基金在前期的业绩会远高于当前水平。我们经常见到历史业绩中的分水岭,在此之前是光彩熠熠而在此之后平淡无奇。由于助力辉煌业绩的市场环境很难重现,因此把相应的历史业绩作为未来潜力的佐证,似乎是“水中月、镜中花”。
(3)基金经理发生了更迭。拥有长时间历史业绩的基金往往更换了基金经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基金的创始管理人由于成功的业绩,很可能升迁至管理岗位,而雇用或者指派其他基金经理来负责此基金。有些时候,原先的基金经理可能部分或者完全退休。另一些时候,在大机构内,虽然原先的基金经理离开或者被另一个取代,该基金仍然挂在其名下。当一个基金的管理人发生了重大更迭,早期的历史业绩一般是没有意义甚至是捣乱的。
以上任何一个原因都能导致长的历史业绩并没有比短的历史业绩更有说服力。
◆ 投资误区1:利用历史业绩作为未来投资决策的依据是合理的。
真相:正如我们在债券例子中指出的那样,如果有理由相信助力过去优异业绩的历史条件在未来不会重现,那么历史业绩就没有意义。同样的,如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助力过去优异业绩的投资策略会发生衰退,那么历史业绩也不可信。
◆ 投资误区2:中等回撤下的历史高收益,一般是个优点。
真相:有时候,过高的收益率反映的其实是在有利的市场环境下承担过高的风险,而不是高超的资管技能。如果某个风险是小概率事件,而恰恰在基金存续期没有遇到该风险事件,那么历史业绩所展示的证据是不足够的。理解业绩背后的来源对于分析未来的潜力至关重要。
◆ 投资误区3:在定量的评价中,拥有较高回报/风险比率的基金经理比拥有较低回报/风险比率的基金经理来得要好。
真相:经常可以见到,不同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从不同的时间节点开始,而他们的业绩往往是由不交叉重叠的时间段的表现所决定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只比较相同的时间段(而不是从各自的起始点开始)。另外,交易相同市场并且采用类似策略的基金经理之间的比较才有意义。
◆ 投资误区4:越长的历史业绩越有意义。
真相:有时候,如果在管理期发生了重大变更,越长的历史业绩其实越没有意义。事实上,越长的管理期越有可能发生重大变更。

F.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的章节目录

第一卷 我来自燕京 [分卷阅读]
本卷共119522字
一首成名的歌曲,一场扬名的战役。 第一章 时空隧道 第二章 一只蝴蝶 第三章 第一桶金 第四章 古董贩子 第五章 一分也不能少 第六章 幕后老板 第七章 严打后遗症 第八章 长江实业 第九章 谁是雷.戴里奥 第十章 货币管理外包 第十一章 指点戴里奥 第十二章 1984年的大事和移民潮 第十三章 充满机会的1985 第十四章 时金柱 第十五章 省城 第十六章 卷入是非 第十七章 风波(一) 第十八章 风波(二) 第十九章 人生目标 第二十章 金融大杀器 第二十一章 父子夜话 第二十二章 廖承德的大名 第二十三章 如何对待港商 第二十四章 出发,香港 第二十五章 疯狂的开始 第二十六章 小试牛刀 第二十七章 如何立足港岛 第二十八章 招揽 第二十九章 辛酸往事 第三十章 瞠目结舌的收益 第三十一章 期权 第三十二章 投资的逻辑 第三十三章 空间资本的覆灭 第三十四章 八六世界杯 第三十五章 钟意推上前台 第三十六章 保时捷959 第三十七章 黑色星期一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第二卷 第一个十亿 [分卷阅读]
本卷共182063字
席卷全球的黑色星期一和日本股灾,让钟石有了大鳄的资本。 第一章 气功大师 第二章 希望工程 第三章 执行期权 第四章 标普500指数期货 第五章 多空绞杀 第六章 出乎意料 第七章 鸡犬升天 第八章 摩根士丹利 第九章 高盛进场 第十章 高度默契的厮杀 第十一章 投行往事 第十二章 万事俱备 第十三章 伊比利亚火腿 第十四章 东风来了 第十五章 最长的一天(一) 第十六章 最长的一天(二) 第十七章 最长的一天(三) 第十八章 最长的一天(四) 第十九章 最长的一天(五) 第二十章 最长的一天(六) 第二十一章 最长的一天(七) 第二十二章 余波 第二十三章 股指认沽期权 第二十四章 洗劫东京 第二十五章 出境遭遇 第二十六章 唇亡齿寒 第二十七章 深林惊魂 第二十八章 无妄之灾 第二十九章 黄雀行动 第三十章 资本联手 第三十一章 借位炒作 第三十二章 完美的上位 第三十三章 前哨战(一) 第三十四章 前哨战(二) 第三十五章 前哨战(三) 第三十六章 前哨战(四) 第三十七章 这几年的变化 第三十八章 飞来横祸 第三十九章 重拾亲情 第四十章 圣诞战役(一) 第四十一章 圣诞战役(二) 第四十二章 圣诞战役(三) 第四十三章 圣诞战役(四) 第四十四章 圣诞战役(五) 第四十五章 圣诞战役(六) 第四十六章 八九年最后一周的搏杀 第四十七章 成功建仓 第四十八章 流言的威力 第四十九章 奇异期权(一) 第五十章 奇异期权(二) 第五十一章 别有用心 第五十二章 国家需要你 第五十三章 单行证 第五十四章 财团的构想 第五十五章 邀请 第五十六章 移居香港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第三卷 挑战国家 [分卷阅读]
本卷共46171字 第一章 欧洲货币体系 第二章 游艇 第三章 豪借五十亿 第四章 老虎基金 第五章 钟石的困惑 第六章 滨中泰男 第七章 第一次狙击英镑 第八章 索罗斯 第九章 信号来了 第十章 挑战英镑 第十一章 英镑垮了(一) 第十二章 英镑垮了(二) 第十三章 英镑垮了(三) 第十四章 不明资金入场 第十五章 余波未了 第十六章 离岸公司 第十七章 场外期权 第十八章 陈年往事 第十九章 重回大陆 第二十章 国债期货事件 第二十一章 为什么是量子基金? 第二十二章 有点潦倒的纨绔 第二十三章 天下第一庄 第二十四章 再次重逢 第二十五章 地产政策 第二十六章 瑞典失守(一) 第二十七章 瑞典失守(二) 第二十八章 offer来了 第二十九章 半山俱乐部 第三十章 赵少爷 第三十一章 李家 第三十二章 汇丰准大班 第三十三章 接二连三的拜访 第三十四章 收购计划 第三十五章 安全考虑 第三十六章 百富勤的大佬 第三十七章 收购战 第三十八章 芝加哥 第三十九章 被清盘的基金经理 第四十章 一篇奇怪的论文 第四十一章 惊人的前瞻性 第四十二章 易手(一) 第四十三章 易手(二) 第四十四章 易手(三) 第四十五章 易手(四) 第四十六章 易手(五) 第四十七章 入军油指 第四十八章 进场建仓 第四十九章 反手做多 第五十章 重组团队 第五十一章 推高油价(一) 第五十二章 推高油价(二) 第五十三章 高位出逃 第五十四章 高位建仓 第五十五章 仓位曝光 第五十六章 影子银行 第五十七章 外汇双轨制 第五十八章 NYMEX的警告 第五十九章 粤东郑家 第六十章 湾仔之虎 第六十一章 枪击大佬 第六十二章 系统性风险 第六十三章 多头破产 第六十四章 大平仓 第六十五章 美联储加息 第六十六章 成立基金 第六十七章 复杂的期权赌局 第六十八章 招兵买马(一) 第六十九章 招兵买马(二) 第七十章 国债收益率的奥秘 第七十一章 量子基金这一年 第七十二章 日本可以说不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做空债指 第七十五章 反攻倒算 第七十六章 日本人来了 第七十七章 有恃无恐 第七十八章 94伦敦铜 第七十九章 美日激战 第八十章 反向利率债券 第八十一章 筑底期铜 第八十二章 试探(一) 第八十三章 试探(二) 第八十四章 试探(三) 第八十五章 杰夫贝佐斯 第八十六章 期权陷阱 第八十七章 三方合力 第八十八章 疯狂拉升(一) 第八十九章 疯狂拉升(二) 第九十章 疯狂拉升(三) 第九十一章 疯狂拉升(四) 第九十二章 疯狂拉升(五) 第九十三章 期权空头入场 第九十四章 逼出多头的意 第九十五章 报复性上涨 第九十六章 空头妥协 第九十七章 平仓离场 第九十八章 再次进场 第九十九章 期权策略 第一百章 真正的操盘艺术 第一百零一章 陷阱警告 第一百零二章 两分的市场看法 第一百零三章 打破僵局 第一百零四章 用远月换平仓 第一百零五章 不作死就不会死 第一百零六章 现铜的用处 第一百零七章 锤子先生的顾虑 第一百零八章 现铜入仓 第一百零九章 囚徒模型 第一百一十章 第一根阳线(一) 第一百一十一章 第一根阳线(二) 第一百一十二章 第二根阳线(一) 第一百一十三章 第二根阳线(二) 第一百一十四章 第三根阳线(一) 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三根阳线(二)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下一站巴西 第一百一十七章 准备融资 第一百一十八章 借款 第一百一十九章 身家50亿美元 第一百二十章 万事俱备 第一百二十一章 橙县破产事件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卖出比索 第一百二十三章 兑换5亿美元 第一百二十四章 焦头烂额的墨西哥政府 第一百二十五章 农民暴乱 第一百二十六章 自乱阵脚 第一百二十七章 比索正式贬值 第一百二十八章 疯狂出逃 第一百二十九章 自由浮动 第一百三十章 未了的余波 第四卷 第一章 进军风投 第二章 资本游走 第三章 庞氏骗局 第四章 1000泰铢的冲突 第五章 游艇亮相 第六章 附送一条腿 第七章 元沅芷 第八章 重新上市 第九章 曼谷阴云(一) 第十章 曼谷阴云(二) 第十一章 曼谷阴云(三) 第十二章 曼谷阴云(四) 第十三章 进攻泰铢(一) 第十四章 进攻泰铢(二) 第十五章 泰国人的反击 第十六章 昂贵的代价 第十七章 人才 第十八章 财经红人安德鲁 第十九章 表面的胜利 第二十章 识破骗局 第二十一章 重新上市 第二十二章 天域基金出手 第二十三章 加息的反向逻辑 第二十四章 坐山观虎斗? 第二十五章 维拉旺辞职 第二十六章 消失的流动性 第二十七章 IMF的角色 第二十八章 再遇元沅芷 第二十九章 这个粉丝有点白痴 第三十章 不欢而散 第三十一章 找死的短期套利 第三十二章 道德枷锁 第三十三章 后知后觉的老虎基金 第三十四章 三方合力(一) 第三十五章 三方合力(二) 第三十六章 港灿 第三十七章 买栋楼当洗手间 第三十八章 抢劫 第三十九章 死里逃生 第四十章 独家新闻(一) 第四十一章 独家新闻(二) 第四十二章 独家新闻(三) 第四十三章 泰铢崩盘(一) 第四十四章 泰铢崩盘(二) 第四十五章 泰铢崩盘(三) 第四十六章 泰铢崩盘(四) 第四十七章 牵一发动全身 第四十八章 三则消息 第四十九章 连锁贬值 第五十章 如何进攻香港 第五十一章 大规模调研 第五十二章 索罗斯的演讲 第五十三章 全面布局 第五十四章 KKR计划 第五十五章 该死的政客 第五十六章 这是一场经济战争 第五十七章 老虎出更 第五十八章 两个指标 第五十九章 政协委员 第六十章 冤家路窄 第六十一章 谋划抄底楼市 第六十二章 燕京之行(一) 第六十三章 燕京之行(二) 第六十四章 燕京之行(三) 第六十五章 燕京之行(四) 第六十六章 首长接见 第六十七章 婉拒管理 第六十八章 竖子误国 第六十九章 万塔计划 第七十章 密谋 第七十一章 高丽棒子 第七十二章 酒吧冲突 第七十三章 大宇太子 第七十四章 心照不宣的阴谋 第七十五章 大而不倒(一) 第七十六章 大而不倒(二) 第七十七章 开始唱空 第七十八章 内部整肃 第七十九章 终极愿望和攻击开始 第八十章 第一发:新台币贬值 第八十一章 第二发:黑色星期一十年 第八十二章 尴尬的托市 第八十三章 空头的烦恼 第八十四章 “老虎”的算计 第八十五章 生财之道 第八十六章 集资供股 第八十七章 交叉汇率 第八十八章 我是碟中谍,我是007 第八十九章 第三发:进攻港币 第九十章 大鳄来了 第九十一章 一夜狂抛60亿美元 第九十二章 第四发:暴涨的拆借利率(上) 第九十三章 第四发:暴涨的拆借利率(下) 第九十四章 再次加仓 第九十五章 越级告状 第九十六章 强力反弹 第九十七章 第五发:震撼消息 第九十八章 第五发:震撼消息(二) 第九十九章 接盘侠 第一百章 虎口夺食 第一百零一章 曲终人未散 第一百零二章 围魏救赵? 第一百零三章 汉江的“奇迹” 第一百零四章 汇率本质 第一百零五章 做多的索罗斯 第一百零六章 坑索罗斯一把 第一百零七章 散布消息 第一百零八章 李家的决定 第一百零九章 香港财团 第一一零章 被索罗斯摆了一道? 第一一一章 韩国银行的反应 第一一二章 这个误会有点大 第一一三章 李泽海 第一一四章 惊险的1000大关 第一一五章 论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的重要性 第一一六章 即兴招募 第一一七章 刘伦雄 第一一八章 示威抗议 第一一九章 自毁长城 第一二零章 经济间谍 第一二一章 给总统候选人献计 第一二二章 “狗”咬“狗” 第一二三章 国会激辩(上) 第一二四章 国会激辩(下) 第一二五章 韩元沦陷 第一二六章 一小时狂赚6.5亿刀 第一二七章 “窃听”风云 第一二八章 韩国乱局(上) 第一二九章 韩国乱局(下) 第一三零章 调研印尼 第一三一章 猪一样的队友 第一三二章 抢先卖出 第一三三章 谣言背后的陷阱 第一三四章 震撼消息 第一三五章 初见端倪 第一三六章 和宋凌的交易 第一三七章 大佬的往事 第一三八章 一天亏掉一亿刀 第一三九章 安抚会 第一四零章 挑衅性的平仓 第一四一章 意外的交锋 第一四二章 明争暗斗 第一四三章 联手出逃 第一四四章 韩国的反击 第一四五章 法拉利车队 第一四六章 德鲁肯米勒 第一四七章 大佬联手 第一四八章 游轮酒会(一) 第一四九章 游轮酒会(二) 第一五零章 游轮酒会(三) 第一五一章 游轮酒会(四) 第一五二章 游轮酒会(五) 第一五三章 索罗斯访韩(一) 第一五四章 索罗斯访韩(二) 第一五五章 索罗斯访韩(三) 第一五六章 撤资 第一五七章 瘟鸡 第一五八章 山雨欲来 第一五九章 百富勤危机 第一六零章 爆发禽流感 第一六一章 雪上加霜 第一六二章 后会无期 第一六三章 加倍的进攻 第一六四章 又中圈套? 第一六五章 宋凌求援 第一六六章 你想和我上床吗 第一六七章 这桩交易完了 第一六八章 百富勤的自救 第一六九章 投行的“覆灭” 第一七零章 卑劣的首富 第一七一章 难得的第一次 第一七二章 抓住大老虎(上) 第一七三章 抓住大老虎(下) 第一七四章 只有特首指挥得动 第一七五章 买有上限的拍卖预算 第一七六章 元氏三兄弟(上) 第一七七章 元氏三兄弟(下) 第一七八章 安德鲁巨亏 第一七九章 刺杀总统? 第一八零章 印尼人的邀请 第一八一章 回乡 第一八二章 港商骗子 第一八三章 买官? 第一八四章 量化交易和高频交易 第一八五章 黑卡的邀请 第一八六章 祸水东引 第一八七章 经济顾问 第一八八章 他乡遇故人 第一八九章 印尼林氏 第一九零章 风云再起 第一九一章 印尼的应对 第一九二章 阴谋颠覆 第一九三章 出让货币政策 第一九四章 总统间的对话 第一九五章 哈续明 第一九六章 搭便车 第一九七章 转移矛盾 第一九八章 野心家 第一九九章 党内大佬 第二百章 查理的战争 第二零一章 神秘来客 第二零二章 门牙事件 第二零三章 门牙事件(二) 第二零四章 传媒发威 第二零五章 占领独立广场 第二零六章 占领独立广场(二) 第二零七章 全球尽知 第二零八章 这就是政治 第二零九章 角力(一) 第二一零章 角力(二) 第二一一章 角力(三) 第二一二章 尘埃落定(一) 第二一三章 尘埃落定(二) 第二一四章 尘埃落定(三) 第二一五章 攻克中环 第二一六章 人民币要贬值? 第二一七章 慈善晚会(一) 第二一八章 慈善晚会(二) 第二一九章 慈善晚会(三) 第二二零章 醒悟的港府 第二二一章 毛遂自荐 第二二二章 流泪的财政司长 第二二三章 买下香港 第二二四章 讨价还价 第二二五章 国际炒家再现 第二二六章 继续打击 第二二七章 另一个战场 第二二八章 个人威望的顶峰 第二二九章 买!买!买! 第二三零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上) 第二三一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下) 第二三二章 流言满天飞 第二三三章 重磅消息 第二三四章 只吞不吐 第二三四章 只吞不吐(续) 第二三五章 “港府”救市 第二三六章 铺天盖地的批评 第二三七章 各显神通(上) 第二三八章 各显神通(中) 第二三九章 各显神通(下) 第二四零章 要求惩治港奸 第二四一章 “官”基大战(一) 第二四二章 “官”基大战(二) 第二四三章 “官”基大战(三) 第二四四章 “官”基大战(四) 第二四五章 “官”基大战(五) 第二四六章 “官”基大战(六) 第二四七章 “官”基大战(七) 第二四八章 “官”基大战(八) 第二四九章 “官”基大战(九) 第二五十章 “官”基大战(十) 第二五一章 “官”基大战(十一) 第二五二章 “官”基大战(十二) 第二五三章 “官”基大战(十三) 第二五四章 “官”基大战(十四) 第二五五章 “官”基大战(十五) 第二五六章 “官”基大战(十六) 第二五七章 “官”基大战(十七) 第二五八章 难言胜利 第二五九章 暗流汹涌 第二六零章 最昂贵的要挟(一) 第二六一章 最昂贵的要挟(二) 第二六二章 兔死狗烹(一) 第二六三章 兔死狗烹(二) 第二六四章 兔死狗烹(三) 第二六五章 兔死狗烹(四) 第二六六章 祸不单行(一) 第二六七章 祸不单行(二) 第二六八章 祸不单行(三) 第二六九章 祸不单行(四) 第二七零章 祸不单行(五) 第二七一章 祸不单行(六) 第二七二章 祸不单行(七) 第二七三章 祸不单行(八) 第二七四章 祸不单行(九) 第二七五章 祸不单行(十) 第二七六章 一锤定音(一) 第二七七章 一锤定音(二)

G. 财富与梦想的分集剧情

第一集:伟大的选择
○ 主题含义:
中国人对资本市场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认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二是争论不断,在争论中往前走;三是全社会认可股市财富,股市推动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崛起。但是对资本市场的选择,其实是对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选择,决定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回头看,是一个伟大的选择。
○ 重要事件:
股份制改革试点风起云涌
第一张股票发行 邓小平送美国人股票
北京联办成立上海成立交易所三人领导小组
证券市场差一点胎死腹中
上交所、深交所成立
姓社还是姓资讨论小平南巡
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股份制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之一
……
第二集:前进中的阵痛
○ 主题含义:
自诞生起,中国资本市场就进入了各方力量就开始了博弈,在博弈中寻找自身的生存之道。刚开始的时候,参与市场的各方还是带有一定的理性,力量集合在一起推动了市场的壮大,但是当利益越来越大,各方在中国股市这个博弈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在将对手击打在地的同时,也将自己带向了毁灭。最终,蛮荒时代结束,教父和猛人走下神坛,恐龙最终灭绝,中国股市进入了法治时代。
○ 重要事件:
深圳810事件:中国股市第一次全民疯狂追逐财富引发的恶性事件,引发了游行,惊动了中央。
国债期货327事件:中国股市历史上一个最大的悬案,证券教父入狱、上交所总经理离职,多少人的命运被改变。
基金黑幕、上市公司造假包括蓝田神话、银广夏陷阱等
证券法的出台
中国股市是否是赌场的大争论,吴敬琏一言毁市,五大经济学家奋力反击。股市要不要推倒重来?
……
第三集:风雨兼程
○ 主题含义:
政府与市场的博奕贯穿了中国股市,也倒逼了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 市场早期的混乱和无序引发了政府对社会稳定的担忧,政府因此对股市各方进行调控,并逐步走上了监管与法治的道路,在这条路上,充满了政府与市场各方力量的博弈,也同时存在着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利益的博弈,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利益的博弈等等。但不管怎么样,政府监管的角色已经非常明确和清晰,政府是不是应该成为市场利益博弈的一方还存在争论。
○ 重大事件: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香港政府救市;
1994年,中国证监会出手拯救低密的市场;
中央政府主导的时代:1997年7月2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划归中国证监会管理两次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1996年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1999年519行情股权分置改革;中国股市的第二次革命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中国中央政府出手救市
……
第四集:贪婪和恐惧:适者生存
○ 主题含义:
记录并分析中国资本市场公司和投资者生死存亡的历程,寻找中国股市各方力量在博弈进化中生存下来的基因。生存下来的原因是什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在股市这个博弈场中,有着怎样的进化法则?个人投资者在中国股市的的艰难生存历程:适者生存。二十年是什么原因让一些上市公司消失?什么原因让一些上市公司长期保持了竞争力?
○ 重大事件:
1992年认购证 1992年放开股价股市风险交易有投资者自杀
中国股市第一个亿万富翁:申华公司前董事长瞿建国
中国股市最牛的散户:万科个人投资者刘元生。
1997年长虹和深发展神话
2000年以后法人股暴富机会:法人股大王刘益谦揭密
2007年投机狂潮:死了都不卖。2008年金融危机:悲喜两重天
……
第五集:回归本源:我们的股市
○ 主题含义:
对前四集的回顾,对中国股市的回顾、反思和展望。分为几个小主题。
○ 重大议题:
中国投资者的贡献:是不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英雄?
中国股市是不是赌场?
中国股市是不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股市的本源到底是什么?谁是中国股市的基石?
……

H. 中国期货市场为何没有把现货当成主要交易对象

你说的这个问题,正是期货的魅力所在。
期货有现货作为标的物,他之所以有合约月份,因为涉及到现货交割。如果你是现货商,那你持有的期货合约和远期现货合同是差不多的,而且他更规范、不会发生违约。
你所说的外汇黄金交易不是期货交易,国外的外汇期货和黄金期货也是分合约月份的。
如果你想做个长期趋势,你可以建立远月的合约,这样就算你想持有1年以上,也只要移仓一两次即可,一般做长期趋势的,对于月间价差应该不会很在意吧。

璟唐国际投资——专业期货研究团队

并非开展业务,纯粹宣传,望见谅

I. 孙阿姨炒股记的目录

前言
第一篇
我的炒股经历
我差点就不姓孙了
差点命丧伊拉克
下岗了,天塌了
初涉股市,吃到第一口肉
揣着3万元,想在陆家嘴买房
难忘的“红马甲”事件
“淘”认购证的年代
有钱了,还是要买房子
“3·27”国债期货事件让我不敢碰期货
我拿儿子的奖状去找工作
冬天深夜,吃着冷馒头等“高手”
赚钱,再买房子
大牛市,闭着眼睛赚了两年
疯狂的权证
我在“5·29”那天清仓
朋友为“炒股”付出大代价
逃顶,不再单靠运气
绕开“奥运行情”这个陷阱
紧跟“4万亿”投资方向找股票
疯狂,并让人费解的创业板
看好新兴产业板块
兔年的股票很难做
第二篇
我的投资心得
你适合投资股票吗?
牛市,为什么还会亏钱?
要管住自己的钱
牛市炒股千万别借钱
迷信“专家荐股”,不如去打新股
炒股,一定要抓学习
选股,还是选时?
善买不如善卖
不计较一股得失,但要防止赌徒心理
对“便宜”贪还是不贪?
如何判断成长股?
别舍不得止损,也别舍不得获利了结
赚钱的原因有很多,亏钱的原因只有一个
如何对待“消息”?
“群众基础”不等于“概念股”
控制仓位,就是给自己留余地
长期投资要多长?
“放过”连续涨停的股票
尽量回避新股炒作
后记

J. 为什么说中国股市还不成熟

中国股票市场不成熟因为不规范需要调整的地方很多
主要表现在: 近年来我国已制定了《公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然而证券交易的基本法规《证券交易法》尚未制定,证券法规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导致证券交易的某些环节无法可依,加之对已颁布的法规执行不力,证券交易的违规和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我国1995年发生的“三.二七”国债期货的严重事件,主要原因就是证券法规不健全、监管不严造成的。 1) 证券市场规模过小。以股票市场为例,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从总体规模看,与国外还有相当大差距,参与股票投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全世界平均为8%左右,发达国家的比例则更高,如英、美均在20%以上。我国目前股市投资者为3 300万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7%。我国股市规模较小,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较大差距,同时也可以看出在我国扩大股市规模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2) 资本市场主体缺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而目前我国企业主体地位非常脆弱。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约束无力、活力不足仍然是我国企业的主要特征,企业主体地位残缺。另外,我国资本市场主体残缺还表现在投资主体主要是个人,其投资的质和量均较低,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比重明显不足。相比之下美国等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其机构投资者主要有年金基金、商业银行信托部、保险公司、共同基金等。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机构性投资者发展滞后,这使得仅靠若干家大机构和数以万计的小股民散户所支撑的股市投机盛行,股价暴涨暴跌难以避免,阻碍了股市的健康发展。 3) 市场分割,整体性差。首先,一级市场的发行仍然按地区分配额度,限制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债券地区性发行市场也是按省分派额度(企业债券发行)和按银行分支机构分派额度(政府债券发行)。至于二级市场分割则更为明显,把股票市场划分为A股、B 股和H股,构成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中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即使在A股中,国家股流通与转让只限于极少部分,而且A股不允许在沪、深两个交易所交叉挂牌,限制了全国性市场的发展。在股票市场中呈现出A股与B股、H股分割;个人股、内部社会个人股与内部职工股分割,个人股市场与法人股市场分割。如此繁杂的分割,不但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也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惯例接轨。 4) 市场中介机构不完善。证券中介机构从广义上讲就是在证券市场上为参与各方提供服务的机构。我国目前的中介机构主要包括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虽然其业务已涉足证券的承购包销、发行、交易、自营、财务顾问等内容,但与国外投资银行业务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功能缺陷,例如投资银行核心任务之一的购并业务对于我国中介机构来说几乎还未曾涉及。西方国家的公司购并活动大多由投资银行策划完成,投资银行起着搭桥牵线、筹划交易过程、为交易筹措资金和参与交易谈判等重要作用。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中介机构,这就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重组活动的顺利开展。 5) 资本市场交易工具品种单一、结构残缺。在发达的资本市场中,资本市场工具保持多样化趋势。以香港资本市场为例,目前国际市场上的金融衍生工具中80%以上已被其采用;在股票市场上,不仅出现了期指、期权、认股权证等投资品种,而且这类衍生工具的交投大有超过现货市场之势。香港上市公司在债券市场上的集资形式更为多样化,在债券、票据和存款证3种形式的基础上,先后出现了浮息工具、变息工具、可换投股债券、信用卡应收债券等多种形式,目前在联交所挂牌买卖的债务工具已增至129种。相比之下,我国大陆的资本市场除股票外,5年以上的交易工具几乎没有,而1~5年的交易工具又受到种种限制,这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6) 证券市场制度不健全。证券市场制度是支撑证券市场高效、公平运转的基础,包括信息披露制度和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等。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无论从制度本身还是从执行上看都存在信息公开不够的问题,表现在一些重大信息披露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极大挫伤了股民、债券投资者的信心。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是指证券投资者在获取有关信息后,被给予证券投资期收益以必要的保障和实现的制度。我国证券市场的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很不健全,使投资者面临的市场风险过大,严重措伤了股民的投资积极性。

热点内容
利率越低债券价格高 发布:2021-09-10 11:04:26 浏览:403
基金交易原则 发布:2021-09-10 11:03:50 浏览:464
车险如何网上买保险 发布:2021-09-10 11:03:14 浏览:970
英国邮局申根保险价格 发布:2021-09-10 11:03:13 浏览:16
果洛网上炒股 发布:2021-09-10 11:01:59 浏览:9
股市中的换手率内盘也算在内吗 发布:2021-09-10 11:01:56 浏览:80
60岁老年人保险价格是多少 发布:2021-09-10 10:58:41 浏览:606
汇博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信息 发布:2021-09-10 10:57:17 浏览:66
河南期货从业资格成绩查询入口 发布:2021-09-10 10:57:14 浏览:422
乙烯期货价格 发布:2021-09-10 10:55:20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