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续推量化宽松刺激亚洲股市造好
⑴ 为什么美国的股市屡创新高,中国的股市屡创新低,请高人解说一下,谢谢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自己也问过,为什么呢?
简单的说就是:
美国出台搞乱全世界政策,除美国以外的一切国家美国都要想办法不同程度地搞乱;而在其国内,则故意打击非美企业扶持本国企业,超发美元,打击大宗商品市场包括黄金。所有这一切的目的只有一个——把大量的美元集中供给给美国股市,从而解决“美国的次贷危机”中的大量银行倒闭的问题,从而解决美国的企业生存问题。
中国的出口经济受到严重打击(因为全世界都被美国乱了),整个经济面资金链脱节,地方债发难、房地产市场发难,股市怎么可能涨得起来。
美国之所以能搞乱全世界,因为它手里握着“世界通用货币美元”和它手里握着2战以后的最强军事实力,一句话美国用美元+军事掌控了全世界。
怎么证明以上结论呢?(下面是比较详细的论述!)
第一、中美内因对比:
1、政府债:美国政府债台高筑,中国同样;
2、超发货币:美国超发,中国也超发;
3、房地产市场:美国温和,中国危机重重——这个是唯一最不同的!
4、经济增长率:美国soso,中国减速但任然预计为7.5%。
【总结内因】:如果一定要说不一样,那么就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太不正常。但是,难道这就是股市不涨的原因吗?非也,道理在外因上去找。
第二、中美外因对比:都有些什么外因呢?美国——其他国家——中国。
1、其他国家:这是中美共同的外因。这其他国家都在干什么呢?
(1)欧洲:因为欧债危机,欧洲都快闹到欧元解体的边缘了,经济一片萧条。
谁是始作俑者?答:美国。
(2)非洲:美国、欧洲打利比亚,搞乱叙利亚,非洲相当不太平。
谁是始作俑者?答:美国。
(3)中东:阿拉伯之春,整个阿拉伯世界乱了。
谁是始作俑者?答:美国。
(4)南美洲:也许是美国后院,一切照旧。
(5)亚洲:围绕中国,美国的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搞了个“美国重返亚洲”,结果中国周边乱的一塌糊涂。没哪个周边国家能好受。
谁是始作俑者?答:美国。
(6)澳洲:澳洲的经济基本靠中国的经济发展支撑,中国受影响,澳洲自然不好过。谁是始作俑者?答:美国。
【其他国家总结】:这美国把全世界搞乱,它到底要做什么呢?答:它要让美国看起来独好——看,全世界都乱了,就我美国不乱,于是,资金留在美国,然后,再超发几组货币,这美国股市能不涨吗?
2、美国国内:
(1)推出量化宽松:大量的印发美元,股市自然而然的上涨。
(2)打击非美企业:
例如:打击汽车市场,首当其冲打击丰田,于是2007年后丰田出了一堆的质量门;
例如:打击中国企业,太多了,很多是贸易壁垒式的政策出台。
(3)制造贸易壁垒:中美贸易最典型,美国制造了很多贸易壁垒。
【美国国内总结】美国政府想方设法打击一切跟他们产业严重冲突的非美国企业,为扶持其企业和就业。
3、中国国内:
(1)出口受阻:中国是出口型经济,当周边都不太平以后,还出口什么?!于是中国经济自然出现严重问题。
(2)地方债发难:2007年后,中国出台4万亿救市计划,其目的是一旦世界经济转暖则中国会在这一次“美国次贷危机”后超速发展。但是,由于出口受阻,大量地方债只能靠房地产市场中的卖地来解决。可是房地产市场呢?
(3)房地产过热: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到了崩盘的边缘,WHY?因为中国的出口型经济受到严重打压后,整个经济面出现了严重的资金坏账。
(4)中国超发的货币流向:不可能流向股市,只可能流向脱节的地方。
(5)银行坏账:其实,银行+影子银行,坏账太多了,市场上的钱不可能流向股市,只可能流向“填窟窿”,这就是最后股市不涨的核心原因。
【中国国内总结】出口受阻,企业面临严重问题,于是银行业的资金链自然出现“脱节”,于是一环扣一环,地方债发难,房地产市场发难。
4、最后:
股市,永远是市场的晴雨表,中国股市没能涨起来,说明其内部问题重重,非简单问题。需要一次大手术。
【写在最后的题外话】很多人说中国大妈买黄金是亏了——真的未必!!!!起码这些变成黄金的钱找到了避险的地方。
⑵ 美国削减100亿美元量化宽松(QE)规模,是对美股市利好吗为什么
缩减购债规模意味着美国经济复苏动力持续强劲,从而导致美元从新型市场回流,增加
资金流动性
,利好
美股
,推动美股上涨。
⑶ 美联储疯狂购买美国国债进行量化宽松,这一定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吗
美联储目前已经实行了4轮量化宽松,这相当于向市场投放了大量的现金,明显提高了货币供应量。在危机结束之后,如果美联储不能够及时的缩减货币供应量,就有可能造成较大的通货膨胀风险,但虽然如此,量化宽松与通货膨胀之间并不是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两者对应并不线性。
一、量化宽松一般会造成较大的通货膨胀风险。量化宽松是最早由日本央行提出的概念,实施的方法是在市场上大量购买长期国债,压低长期利率,从而在银行系统中挤压出大量的现金投向市场。本质上相当于央行更多的印刷货币,占据银行系统的投资领域,从而把这些领域中原本的投资现金挤压到市场中。
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美联储为了缓解市场上的美元流动性危机,决定进行量化宽松,这也就是大家所俗称的向市场上印钞撒钱。而在今年全球经济在疫情的冲击下陷入明显的衰退风险中时,美联储开启了第4轮量化宽松,并且更加迅速地开启了印钞机。图为第4轮量化宽松相比前三轮量化宽松更为迅速。
最后,虽然这一次疫情提前戳破了美国的金融市场泡沫,但是美国企业债风险却并未爆发,被美联储强大的流动性暂时抑制了,在经济危机结束之后,美国的企业债集中到期才刚刚来临,美联储如果缩减货币,流动性会造成企业债爆发的二次风险,因此美联储将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很难迅速缩减货币供给量,这会对市场的长期通货膨胀预期形成压力。
因此在这一轮经济危机结束之后,美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可能非常巨大。
综上,量化宽松能够造成短时间之内货币供给量迅速增加,但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不一定能够造成通货膨胀,所以量化宽松与通货膨胀之间并非线性的相关性。但是通货膨胀本身确实容易造成通货膨胀风险,并且在本轮危机过后美国的量化宽松有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⑷ 美联储连续缩减量化宽松购买量,是在收紧货币政策吗
美联储在宣布7000亿的量化宽松购买之后,近期连续两次缩减国债购买量。但是这不等同于美联储打算收缩货币政策,而只是提高了宽松货币的针对性,更多越过银行系统向企业端进行货币供给。图为美联储购买国债速度下降。
而这些债券当中,高风险的垃圾债比例不断攀升,可以说在本轮危机结束之后,美国债券市场的风险将成为下一轮经济危机最主要的风险诱因。
综上,美联储目前同时向金融机构和企业端发放流动性,削减量化宽松不代表整体的货币政策开始收紧,而是加强了对企业端更有针对性的流动性释放。但此举也是饮鸩止渴,因为可能会造成债券市场更多的风险积累。
⑸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推高大宗商品价格。
热钱(主要是美元)流入中国,扩大了外汇占款的规模,直接导致了我国基础货币供应的被动增加。在银行高昂的放贷热情下,外汇占款的增加又会引起经济中广义货币M 2供应的快速增长。2010年10月份,我国新增外汇占款5190.5亿元,广义货币同比增长19.3%,增幅为前五个月的新高。
因热钱流入所致的被动增加的货币供应中,一部分流入实体经济,如炒作农产品等,引起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上升;同时,相当部分的货币还会涌入股市、房市等资产市场,导致资产价格的快速上升。虽然资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充当容纳短期逐利资本的“池子”,从而避免过剩的流动性泛滥到整个实体经济中,但显然这种“池子”本身并不保险。相较于实际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资产价格膨胀给经济带来的潜在威胁可能要大得多。更何况资产市场“池子”中的货币难以驾驭,或迟或早会流入实体经济,引起实际物价水平的上升。
未来一段时期,由于人民币升值及与发达国家的息差扩大的压力将持续存在,国际游资流入中国的动力也将持续存在,因此可以预计,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重启,在加剧全球流动性泛滥的同时,也必然加大热钱流入中国的力度和规模,增大我国通货膨胀之压力。
⑹ 美债与美股的关系
经济增长和通胀变化会影响两者间的关系可以对比一下1950年代和1970年代。在1950年代末,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2.5%上升至3.77%,当时标普500也一路走高;而在1970年代,由于通胀上涨,收益率上升,但同时股票却在下跌。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在1950年代,经济增长复苏,通胀亦并未引起市场的担忧。而在70年代,美联储就没有压制住愈演愈烈的通胀,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生产下降和失业率猛增,这令债券收益率上涨,股市承压。
宏观经济的冲击,比如说重大的金融危机和债务违约资深的投资者可能都会记得美股和美债在80、90年代的大牛市,从1982年起,通胀开始大幅下滑,美联储也开始降低联邦基金利率,令债券收益率大幅下滑。同时,美国经济从1983年开始强劲反弹。所以这段时间里,股市上行伴随债券收益率下滑,此时美股和美债是正相关关系。但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随后1998年的的俄罗斯债务违约令情况突然出现变化。一开始,受到避险情绪的影响,美债收益率下跌,股票价格下滑。美联储迅速降息,但随后为了不落后于通胀马上又再度加息。这令美债收益率持续走高(直接至在2000年2月触顶),股市在反弹后因经济仍然强劲而继续走强。
美联储的政策,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为了刺激经济复苏,美联储开始了降息周期当利率降至零水平之后,由于已经不存在降息空间,美联储启动了一系列的量化宽松政策(购买债券),包括QE1、QE2和QE3,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一部分,也就是所谓的“直升机撒钱”。具体操作就是,美联储印发更多的货币,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大量美债,从而向市场注入更多的流动性。美联储的购债举动直接推升了美债价格。
另一方面,由于在QE期间,企业的借贷成本非常低,帮助其利润实现强劲增长,虽然这个时候整体经济仍然偏弱。有了央行作为后盾,投资者大胆追逐风险,押注股票价格走高。而且,机构投资者也得以极低的保证金购买股票。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股市走高。在美联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期间,美债收益率下跌,股市上涨。
⑺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股市有何影响
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说白了就是美国继续实行美元泛滥的举措,为的就是稀释各国对美债权。也可以这么理解,在未来的一段时期里,美元贬值预期将继续持续或者加速。从这点看,那么就是针对中国、印度等国近期加息的举措而做出的反应,目的很明显:“人民币被低估,其升值的幅度还很大”。说到底,实际上就是要加速稀释中国等国所持有的庞大美元债权,以便在汇率反差上吃掉中国等国拥有的美国债。
那么,回头看下,A股自国庆后至此的这波行情,根源上可以理解为受货币政策上的预期变动而推动。其表现是热钱大量涌进A股,促使煤炭、有色等具保值性投资的资源类股票大幅暴涨,当然这也是因为全球通胀预期及国际商品价格大幅上扬所造成的。资源股的暴涨带动了金融、地产等蓝筹股上涨,指数也快速反弹到接近今年4月份顶部的高度。但其他大部分中小盘股等却表现为回调走势,市场表现为个股两端分歧走。而至近期大盘指数盘整时,个股才开始实现整体相对协调的走势。
11月4日,在获悉美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各国股市表现整体上涨。5日,A股跳空高开小幅低走,量能也有所放出,而前期4月19日的缺口已然毫无悬念的被突破。
对于这一美政策,从短期看,我的觉得只能算是带给A股一个小小的震荡,而A股目前的指数也需要一个平台去消化早前的套牢盘。但是从中长期看,我们应该看到该政策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推动作用,而只要人民币升值且是大幅升值的预期还在,那么国际上的热钱,主要是欧美的热钱就会继续涌进中国资本市场,而股市作为一种虚拟的投资市场,其套利与投机是必然存在的,那么从这点看,A股的中长期上扬空间依然还在。
另,鄙人认为,如果中长期行情是真,那么在指数有陡然向上走迹象的时候,煤炭、有色等资源股及蓝筹股还是可以积极参与,而在指数盘整与稳态的时候,消费与新兴产业依然还是主流,这是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所使然的。
⑻ 为什么美联储缩减量化宽松政策会导致股市一片利好呢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本身就是个争议的政策,好处是以期刺激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复苏,提振美国经济,进而带动全球经济的回暖。
而有些经济学家认为这项政策将导致通胀失控。目前来看这项政策是利好美国股市的,投资者已预料美联储将采取行动。自伯南克两个月前暗示将采取进一步货币宽松政策以来,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上涨12%。
⑼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会给中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在美联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作用下,2009年以来流入中国的短期国际资本呈现出加速的态势。按照错误与遗漏的方法测算,2009年上半年短期国际资本流入228亿美元;按照残差法的测算,2009年上半年短期国际资本流入达452亿美元。<br><br>未来一段时间里,随着国际金融机构“去杠杆化”进程的结束,美联储向金融市场注入的大量流动 ,通过各种渠道流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同家。同时,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降至接近零利率的水平,日前中国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经过四次降息话为2.25%,远高于美国联邦基准利率水平,短期内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中美利差倒挂的局面将继续维持。在这种情形下,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趋势还将持续。<br><br>然而,一旦美国经济进入持续复苏,美联储必将逐步退出量化宽松和逐渐收紧银根,美国拆借市场利率和联邦基金利率将会上升。这将使美元升值,并使部分套利交易平仓。一旦美元企稳走强,国债利率上扬,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资产泡沫可能随之而破裂。大量投机性资金撤出中国,造成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给中国的金融稳定埋下巨大的隐患。20世纪90年代东亚国家的资产泡沫破裂并引发金融危机的教训不可不引以为鉴。<br><br>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加大了美元汇率的波动,增加了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难度。2005年7月21日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水乎也发生了明显变化。<br><br>然而,从2008年7月到2009年3月,金融危机急剧恶化,避险情绪升温,国际金融机构和企业纷纷将资金撤回美国或兑换成美元资产,导致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保持升值。在这一背景卜,人民币事实又重归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幅度维持在6.82~6.84之间。2009年3月下旬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导致美同通胀预期上升、国债融资风险增加和美元融资套利交易活跃,加上全球经济反弹使得美元作为避险工具的需求大大减弱,以美元资产保值的资金重新追逐高收益资产,美元呈贬值趋势。随着美元走弱,人民币汇率自2009年3月份后连续7个月呈贬值态势,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各贬值9.17%和7.67%。<br><br>在美元贬值和短期国际资本涌入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压力再次显现,中国政府不太可能选择大幅升值的策略。首先,在大幅升值方式下,热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获得升值带来的收益,热钱获利的成本将大大降低。其次,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均衡汇率点,无法计算怎样的升值幅度为一个合适的水平。采取大幅升值策略,人民币汇率很可能出现超调,资金流向逆转的风险很大,或者是一次性大幅升值以后如果没有升到位,可能还会有下一次的升值预期,造成过多的游资流入。无论是哪一种情形,都会造成资金大进大出,产生宏观金融风险。再者,大幅升值对出口型企业将带来较大冲击,经济可能出现大幅下滑,进而引发严重的失业问题。<br><br>美国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对中国货币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中国被动跟随美国进行调整。如果中国不跟随美国和全球的量化宽松政策,人民币将可能产生更大的升值压力,带来更多的资金流入。如果中国跟进美国的政策,由于中国的家庭和金融机构并不存在去杠杆化的问题,那么中国货币供应量将十分充足。因此,无论中国跟随还是不跟随美国的货币政策,都会出现流动性充裕的情形,这将推动资产价格泡沫的出现。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储蓄大于投资、贸易顺差居高不下且处在人口红利期,这些因素在较长时期内难以改变。从短期来看,在热钱流入、国外补库存带动中国出口增加的推动下,全球资金流向中国,中国外汇储备正重新加速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流动性过剩可能再次上演,推高物价水平。由于人民币重归“盯住”美元的机制,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在资本跨境流动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中国央行要部分丧失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货币政策将追随美国货币政策的凋整。当美联储讯息信号非常明确甚至是宣布加息之后,中国央行才会提升存贷款基准利率。在通货膨胀显现的初期,中国货币政策的凋整将更多的依赖于数量工具 ,宏观调控政策紧缩的顺序很可能是从窗口指导和审慎监管开始,再到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这中间可能会伴随收紧项目审批,最后才是进入加息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