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影视上市公司加速国际化步伐
A. 淘优卖高层频繁接触多家上市公司,近期有大动作
必须的,肯定是和这些上市公司取经啊,我估计啊,应该是做上市前的准备工作呢。
B. 急求 一个关于无锡经济社会发展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10-12 15:22:48
(2006年2月18日无锡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序 言
“十一五”时期,即2006年至2010年,是无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无锡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入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是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提升战略期,也是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调适整合关键期。
《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根据《中共无锡市委关于制定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的,主要阐明“十一五”期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是无锡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也是编制和实施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专项规划、区县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十五”回顾
“十五”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率先发展统揽全局,以转变增长方式为着力点,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统筹协调为基本原则,以富民为根本立足点,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主动适应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增创发展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建设进程,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05亿元,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番有余,实现了争先进位,“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4.4%;200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和现行汇率计算)达到6314美元。2005年财政总收入达到421.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比“九五”期末提高5.7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81.6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4286亿元,年均增长30.7%。城市影响力扩大,入围中国内地城市综合竞争力十强和十大活力城市、品牌经济城市、最佳商业城市。
产业提升再显新成效。坚持走集约发展之路,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放上先导位置,实施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服务业高地。“十五”期末,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8.3%。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设施农业等新兴产业,通过培育重点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工业向集群化和高端化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3.4%,比“九五”期末提升13.4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层次不断提升,商贸物流业、旅游业、信息服务业、创意产业、房地产业发展迅猛,国家级无锡工业设计园、无锡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启动建设。“十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6%。
改革开放再获新突破。着眼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协议注册外资、到位注册外资和进出口总额三项指标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开放型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十五”期间,累计分别完成协议注册外资和到位注册外资252.6亿美元和99.0亿美元,比“九五”分别增长近4倍和2.1倍;五年引进超亿美元项目48个,海力士-意法半导体项目为全省最大外资项目。2005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291.91亿美元,首次跻身全国十强,其中出口总额达到155.46亿美元,“十五”期间年均增幅分别为37.3%和35.8%。境外投资步伐不断加快,2005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51个,民营企业成为“走出去”的生力军。2005年我市与德国勒沃库森市和意大利维琴察市正式结为友好城市。体制机制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完成了一般竞争性领域654家市属国有(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完成了312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行财政预算制度改革,343家行政事业单位全部编制部门预算。社会事业领域“管办分离”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市医院、学校、文化艺术、体育场馆与训练等4个管理中心正式运行,全市71家行业协会完成“政会脱钩”。资本经营取得新进展,尚德太阳能实现海外上市,上市公司数从“九五”末的13家增加到32家。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22家企业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十五”期末,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1.2%。
城乡建设再创新面貌。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市域城镇体系,构筑“一体两翼、七区一体”的发展格局。实施“工业北移、城市南进”战略,适时调整了行政区划,有序推进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市区建成区面积由2000年的101.5平方公里扩大到2005年的193平方公里。积极推进蠡湖新城、惠山新城、锡东新城等重点地区的开发建设,建成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环境工程项目,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积极推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八项重点工作,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五”期间,488个自然村并入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农村公路建设完成480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受益率超过95%。到“十五”期末,城市化水平达到67%,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0.4,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
人民生活再上新水平。大力推进富民工程,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达到小康目标要求。到“十五”期末,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005元和8004元,年均分别增长13.2%和8.8%,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五年;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达到14.4%,恩格尔系数降到37.5%。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三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98%、97.4%、97.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98.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7%左右。
社会事业再有新进步。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社会发展指数连续保持全省首位。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明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2005年全市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1.5%,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8家,专利申请量达到5621件。财政用于社会事业投入持续增长,相继建成市图书馆、体育中心等一批公共设施项目。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05年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比重达到48%。深入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鸿山遗址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无锡成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全面强化公共卫生功能,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禽流感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安全生产工作得到有效加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力推进“活力无锡、富裕无锡、绿色无锡、文明无锡、法治无锡和平安无锡”建设,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都取得显著成效。审计、外事、侨务、对台、接待、人事、人武、双拥、民族宗教、气象、防震减灾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史志、档案、新闻出版、广电、民政、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十五”时期,是无锡发展史上又一个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全市总体上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实现了“第一个率先”的目标。这五年,无锡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是极为显著的,有些是根本性的转变,有些是阶段性的提升。这些历史性的变化,为无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快,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还不完善;资源和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更为明显;城乡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发展还不够协调;体制机制还不能较好地适应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要求。这些问题和矛盾,需要在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中重点加以解决。
表1:无锡市“十五”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十五”计划 “十五”完成情况
1 地区生产总值增幅 % 年均10%以上 年均14.4%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 美元 5000 6314
3 财政收入(口径调整) 亿元 年均增长12% —
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 亿元 2000 4286
5 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 % 34 33.1
6 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增幅 % 年均增长10% 年均增长27%
7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 35 33.4
8 R&D经费支出占GDP比例 % 1.50 1.5
9 到位注册外资(口径调整) 亿美元 累计75 99.0
10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100 291.91
11 出口总额 亿美元 70 155.46
12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 % 45%以上 40.9%
13 城市化水平 % 60%以上 67%
14 家庭电脑普及率 % 30 47.6
15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平方米 (指标内容调整) 30.3
16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 75 70
17 城市绿化覆盖率 % 40 40
18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 年均增长10% 年均增长13.2%
19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 % 年均增长6% 年均增长8.8%
20 人口自然增长率 ‰ 2 0.67
21 城镇登记失业率 % 5%以内 3.27 %
22 恩格尔系数 % 40%以内 37.5%
23 高中阶段入学率 % 95 96.86
24 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比重 % 45 48
第二节 面临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们面临的将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发展环境。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将向纵深推进,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正在酝酿,使无锡在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上加快经济国际化步伐;从国内看,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加速推进,上海加快国际性中心城市建设,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浦东新区实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些为无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宏观环境;从我市看,将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体制机制的转型、消费结构的升级、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为我市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必须看到,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严峻挑战和突出问题。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和世界经济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将在全面加入国际分工、参与国际竞争方面面临新局面;国内先进城市竞相加快发展,我们将在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方面面临新形势;在经济又快又好、可持续发展方面将面临资源和环境约束的新挑战;在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将面临统筹各种因素、兼顾各方利益的新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牢牢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把握好工业化与城市化、国际化、市场化互动关系,正确有效应对各种挑战,抓紧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六个走在全省前列”,建成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
专栏1:“六个走在全省前列”的含义
市委十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努力实现省委、省政府对无锡提出的“六个走在全省前列”的要求,即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在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民营经济、股份经济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在加快应用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在节约利用能源、集约利用土地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在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城市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在加强“五个统筹”、建设和谐社会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第三节 指导思想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切实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在更高起点上实施科教兴市、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坚持富民强市、能快则快、又快又好发展,把创新发展模式、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主抓手,把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和市场导向、创新导向、规划导向、法治导向作为主要方针,突出转变增长方式、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执政能力三大任务,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体制机制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到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确保经济社会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加快建设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创意设计中心、职业教育中心、旅游度假中心,努力打造最适宜投资创业的工商名城、最适宜创新创造的设计名城、最适宜生活居住的山水名城、最适宜旅游度假的休闲名城和最富有人文特质的文化名城。
第四节 总体要求
“十一五”期间,要高起点、高标准地全面建设“五个中心”、全力打造“五个名城”,确保取得实质性突破和阶段性成效。
构建“五个中心”: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成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若干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专利产品,增强高新技术的集散能力,推进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的形成。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利用地处长三角几何中心的地理优势,加强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的交通和信息联系,构造集聚和辐射功能强、程度高、范围广的区域性商贸与物流中心。区域性创意设计中心。优化整合设计、动漫和影视等优势资源,加强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合作与交流,努力建成以设计产业为主导、以软件产业和动漫产业为依托的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长三角地区创意设计中心。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优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大力提升职业学校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水平,积极拓展职业学校教育与培训的特色和能力,建立面向全社会开放的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努力建成区域性的职业教育中心。区域性旅游度假中心。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加快发展度假休闲产业,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实现由华东旅游目的地到国内外著名旅游度假胜地的跨越。
打造“五个名城”:最适宜投资创业的工商名城。依托雄厚的工商业基础,继承无锡工商文化精髓,延续和发展工商产业,营造投资创业的良好氛围,打造最适宜投资创业的工商名城。最适宜创新创造的设计名城。弘扬创新创造精神,强化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动漫等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民间艺术,建设最适宜创新创造的设计名城。最适宜生活居住的山水名城。充分发挥濒临太湖的独特优势,以靓山、亲水、扬名、筑城为重点,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人居生活品质,建成最适宜生活居住的山水名城。最适宜旅游度假的休闲名城。充分利用山水、人文等资源,加快旅游休闲区建设,实现传统观光旅游向现代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努力建成最适宜旅游度假的休闲名城。最富有人文特质的文化名城。继承和弘扬无锡的历史文化,凸显吴文化和古运河文化特色,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建成最富有人文特质的文化名城。
第五节 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围绕建成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的要求,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六个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巩固提升无锡的综合竞争力,在省内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努力建成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科教发达、环境优美、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的和谐宜人新无锡。
增长方式不断转变,经济水平明显提升。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在2005年基础上实现翻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按常住人口和现行汇率测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0%;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十一五”期间,到位注册外资和进出口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5%。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基本实现城乡现代化。强化区域功能开发建设,健全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服务和资源配置功能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75%;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到21平方米,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24%;80%左右村(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示范村(镇)。
资源得到持续利用,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人口总规模得到适度控制,人口结构和空间分布不断优化,资源得到循环利用、集约利用和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力争建成国家生态城市群。至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控制在670万人左右;耕地保有量保持在215万亩;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4%,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90。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到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和10%。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到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比2005年翻一番;每万人拥有人才数1900人,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8%;三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分别达到99%和100%;恩格尔系数降到35%以内,每万人拥有执业(助理)医生数达到22人;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5岁。
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初步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推进“活力无锡、富裕无锡、绿色无锡、文明无锡、法治无锡和平安无锡”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全面加强,经济社会管理全面走上法制化轨道,构建和谐社会走在全国前列,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到2010年,每万人刑事案件发案率控制在万分之75以内;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20%。
C. 国内电影市场的竞争将愈演愈烈吗
据报道,近日,多家影视企业发布第三季度业绩预报,业内人士认为,根据已发布的上市公司业绩看,第三季度的整体表现可能只是一般,个别企业有可能脱颖而出,国内市场竞争将愈演愈烈。
目前,大企业已经对市场和势力进行了分割,人才流动性强,也是使整个市场暂时难以形成稳定的原因,影视市场面临重建,未来可能形成与美国市场接近的格局,对于中国电影市场来说,短期内走向国际化的可能性很低,估计国内的竞争会愈演愈烈。
D. 哪些影视企业抱团出海
12月26日,华策影视、华谊兄弟、爱奇艺、京都世纪、大唐辉煌等十家中国影视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在2017中国影视艺术创新峰会上成立了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抱团出海。
周继红透露,此次影视企业抱团,源自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的平台和策划。据悉,实验区于2012年由广电总局批复建立的,目前,位于杭州城西的实验区硬件建设已接近尾声,即将于2018年中正式开园。
E. 涉足电影业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1、华谊兄弟(300027)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民营娱乐集团,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1998年投资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影片《没完没了》、姜文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
2、华策影视(300133)
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5年10月,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是一家致力于制作、发行影视产品的文化创意企业。2010年10月26日,公司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以电视剧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
3、光线传媒(300251)
除电视剧业务外,公司与卫视仍在积极合作大型电视节目,2013年或将有较多新节目上线,将显著改善目前主营业务踌躇不前的局面,应是公司过去保守的经营风格遭遇瓶颈后的突破。
4、时代出版(600551)
2008年9月18日,经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核准,安徽出版集团以其所持有的出版、印刷等文化传媒类资产,认购科大创新定向发行股份,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在全国率先以出版业务整体上市。上市公司更名为“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出版主营业务净资产收益率最高、极具成长潜力和投资价值的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
5、华录百纳(300291)
创立于2002年,致力于打造以电视剧、电影、综艺三大内容版块为核心的IP联运体系、新文创运营链平台。是国务院国资委主管的中央企业中国华录集团所属专业从事影视策划、投资制作、发行及演艺经纪的影视企业。
F. 深圳珠宝——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罗湖区人民政府
特力吉盟黄金首饰产业园效果图
黄金珠宝产业是深圳市的优势传统产业,是罗湖区的支柱产业之一。深圳市黄金珠宝产业主要集中在罗湖水贝—万山片区。为推动黄金珠宝产业发展,深圳市政府于2004年8月在罗湖水贝—万山片区成立了深圳市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以下简称珠宝基地),核心面积56.63万平方米,加上二期开发面积共110万平方米。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营商环境,珠宝基地发展迅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珠宝基地积极拓宽产业发展空间,倾力打造“深圳珠宝”区域品牌,引导企业提高研发设计水平,加速品牌国际化进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逐步由“中国珠宝制造之都”向“中国珠宝创造之都”转变。
一、珠宝基地产业发展特色
1.集聚效应突出
目前,珠宝基地已集聚1300多家法人珠宝企业,近2000家个体工商户,专业交易市场20多家。珠宝基地已成为全国黄金珠宝首饰的生产制造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展示交易中心。随着珠宝基地知名度的提高,企业的集聚产生了“滚雪球”效应,知名珠宝企业不断涌入。泰国、印度及欧美等国际珠宝企业都在珠宝基地投资设立公司或分支机构,香港珠宝制造业厂商会召集了近30家会员公司在珠宝基地设立香港珠宝制造业厂商会会员馆进行展示交易,以此加强“香港珠宝”与内地业界的合作。泰国最大的红蓝宝石生产商及批发商——YCP Jewelry珠宝集团在珠宝基地成立了御麒麟珠宝(深圳)有限公司。
国内知名珠宝企业也不断涌入珠宝基地。近年来,四大黄金集团中的中国黄金集团、山东黄金集团和招金集团都在珠宝基地投下巨资设立企业;香港知名珠宝品牌金至尊和六福珠宝,“中华老字号”萃华珠宝、上市公司金叶珠宝、全国最大的黄金珠宝专营公司菜百以及时尚设计先锋TTF等都在珠宝基地设立法人企业。
2008年深圳珠宝区域品牌启动仪式
2008 CHINA”国际珠宝大赛模特演绎获奖作品
2.品牌建设成效明显
自2004年第一个中国名牌产品诞生以来,珠宝基地名牌产品不断增多,形成品牌荟萃、蓬勃发展的局面。目前珠宝基地共21个珠宝类“中国驰名商标”,占全国的36.2%;23个珠宝类“中国名牌”,占全国的44%;21个珠宝类“广东省著名商标”,占广东省的67.7%;16个珠宝类“广东省名牌”,占广东省的100%。在单个产品品牌发展的同时,政府积极推动“深圳珠宝”区域品牌建设。“深圳珠宝”区域品牌于2008年完成了商标的全类注册,目前有38家成员单位。“深圳珠宝”区域品牌成立至今,已在沈阳、成都、西安、兰州等城市举行了多场巡展活动。
为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品牌附加值,珠宝基地企业注重加强品牌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目前,已有十多家珠宝品牌签约海内外一线影视明星作为品牌形象代言人,并在央视及各地卫视播放品牌宣传广告,以此来提升品牌形象,扩大市场知名度。如周大生珠宝已签约台湾明星林志玲、吉盟珠宝已签约台湾电影明星吴佩慈、周大金珠宝已签约台湾影视红星贾静雯、金叶珠宝已签约影视新星杨幂、千禧之星已签约舒淇等。众多一线影视明星的加盟将整体提升深圳珠宝品牌的知名度,加快珠宝品牌化发展步伐。
3.产业发展更为高端
经过几年的发展,珠宝基地低端加工制造环节已逐步外迁,产业链呈现向研发设计、展示交易等高端产业链集中的趋势。
在设计研发上,珠宝基地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全国各地专业院校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体系。目前珠宝基地技术创新成果显著,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等各种专利产品1000多个。同时,珠宝基地还强化与国内外高端品牌合作,开拓高端珠宝市场。如吴峰华设计机构引进英国当代顶级珠宝设计大师Theo Fennell,联合做珠宝创意设计;TTF、爱迪尔珠宝分别与国际顶级赛车品牌阿斯顿·马丁牵手合作,共同开发高级珠宝。珠宝基地企业也获得了众多国内外设计大赛奖项,其中星光达、缘与美等珠宝企业获得香港国际珠宝设计大赛的大奖,TTF作品“掌控”获得由国际铂金协会主办的2012年第三届铂金首饰设计大赛男士首饰组第二名,成为亚洲地区唯一获奖的珠宝品牌,还获得2012年首届JNA年度创新企业大奖(制造业),成为中国大陆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珠宝品牌。凭借着出色的设计研发能力,TTF成为继MIKMOTO、BEAUTY GEM之后,第三家永久入驻瑞士巴塞尔钟表珠宝展2.1馆国际顶级展馆的亚洲珠宝企业。在2010年第二届全国珠宝首饰制作技能竞赛中,辖区星光达、TTF、宝怡、吉盟、翠绿、甘露、意大隆、缘与美等珠宝企业共获得24项大奖,占总奖项的46%。
在展示交易上,自2004年成立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以来,珠宝基地交易中心不断增加,已拥有水贝、金丽、金展、宝琳、正福国际珠宝交易中心以及水贝·彩宝基地等20多家国内品牌,涵盖黄金、铂金、K金、钯金、银饰品、翡翠玉石、彩宝、珍珠玛瑙等各种珠宝首饰及配套产品的珠宝交易平台,共计拥有20多万平方米的展示交易面积,汇聚了国内外众多知名品牌珠宝企业,年交易额超百亿元。
珠宝交易中心蓬勃发展
4.珠宝基地影响力广泛
随着珠宝基地的发展壮大,无论是珠宝基地本身还是区域内的企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日益提升。2005年,珠宝基地被广东省经贸委授予“广东省黄金珠宝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称号;2006年,被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和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联合授予“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称号;2012年,获得“深圳市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称号。同时,珠宝基地已申报“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和“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称号。
2011年深圳珠宝区域品牌中国巡展西安站模特秀
珠宝基地内的珠宝品牌在全国开设了众多品牌连锁店,这既是一种产品品牌的宣传,也是一种地域品牌的宣传。目前,珠宝基地有20多家珠宝企业在全国拥有200家以上的珠宝品牌连锁店,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城市,其中周大生珠宝拥有2000多家品牌连锁店,是全国连锁店最多的珠宝企业。同时,每年约有10万家来自世界各地的珠宝零售商来珠宝基地订货、采购。此外,依托珠宝基地集聚优势,已举办12届深圳国际珠宝展览会,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珠宝展会之一。在2012年的珠宝展和珠宝节期间,有来自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家参展商参展,70多个国家和地区逾4万名专业买家前来深圳参观、洽谈和交易。
5.珠宝基地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效应明显
珠宝基地的发展壮大,促进了珠宝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金融产业等其他产业不断融合,推动了多个产业的互融发展,出现了多方共赢的产业发展局面。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珠宝基地已连续七届作为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分会场并取得很好的成绩,成为文博会重要组成部分,并与深圳工艺美术集聚区一起成为深圳市首推的两个集聚区分会场。从2007年到2012年连续六届深圳珠宝节的成功举办,彰显了深圳珠宝的时尚魅力,提升了珠宝产业的文化内涵,促进了珠宝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紧密结合。同时,珠宝基地也成立了多家大型珠宝文化公司,开发推广了众多文化创意产品。如《富春山居图》1:1艺术黄金合璧典藏版,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核准为“世界上最重的纯金工艺品”;《百泰和合盘》先后荣获“中华民族艺术珍品”称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特别金奖、“北京礼物”称号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在促进金融产业发展方面,珠宝基地企业在本地金融机构各种融资已超过300亿元。其中,由多家珠宝行业龙头企业出资联合成立的行业性担保机构深圳市银联宝投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中金创展投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为珠宝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累计担保额已达100多亿元;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在珠宝基地专门成立珠宝支行,为珠宝企业量身定做,推出“金财宝”“联贷联保”和“借金还金”等多种创新性融资业务,提供融资金额100多亿元。
深圳珠宝节模特秀
2012深圳国际珠宝展暨深圳珠宝节欢迎晚宴
二、珠宝基地发展举措
1.改善基础设施,营造发展环境
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深圳市、罗湖区两级政府大力支持珠宝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珠宝基地的环境改造一期工程已完工,区域周边及内部市政道路已全部整改,区域内30多栋建筑的外立面改造工程已完成,整体营商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物业价值得到很大提高。据统计,从2004年建立珠宝基地以来,珠宝基地物业租金从10~20元/平方米/月,上涨至100多元/平方米/月,临街铺面更是达到400~500元/平方米/月。美国易道公司对珠宝基地所做的“水贝项链”概念规划,其主要节点如黄金步道、水晶广场、翡翠里、洪湖公园的婚庆阁、庆典坡等景观工程也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同时,为给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政府投入1.6亿多元将珠宝基地扩大到周边区域并作为珠宝基地二期建设。扩建后的珠宝基地总用地面积达110公顷左右。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真金白银扶持企业发展
近年来,深圳市、罗湖区两级政府一直秉承“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致力于服务企业,为企业提供宜商环境和政策支持。为促进珠宝基地发展,政府在财政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从2004年8月至今,市区两级政府共投入资金1.48亿元用于珠宝基地一期环境改造,二期改造也将投入1.6亿多元。为给企业提供更完善的公共服务,政府还投入1亿多元建立综合性的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公共服务平台已引进了20多家珠宝行业服务机构进驻,有设计研发机构、培训机构、珠宝文化推广机构、金融服务机构、网络信息机构,还有上海钻石交易所以及6家会员单位,为基地珠宝企业提供了更全面服务。
此外,政府还专门建立了各种扶持黄金珠宝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如罗湖区政府制定出台了《深圳市罗湖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扶持黄金珠宝产业发展实施细则》,在产业转型升级、设计研发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资金支持。同时,为稳定企业发展,根据珠宝基地区域作为老工业区的特点,市区两级政府对珠宝企业在土地使用延期等方面也给予优惠政策。
3.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展会,拓展国内外市场
改造后的深圳珠宝基地一隅——万山珠宝园
为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深圳珠宝品牌的影响力,政府积极组织珠宝企业参加各种综合性展会,并在推广上采纳统一组织、统一形象、统一展示等形式。如2009年,组织36家深圳珠宝区域品牌企业举行“深圳珠宝中国巡展沈阳站”,巡展现场签约金额达31亿元;组织23家珠宝企业参加了第十五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签约项目23个,签约额35.76亿元;组织几十家企业参加第五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签约金额达28亿元。
2010年,组织珠宝企业参加第六届中国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交易会取得圆满成功;组织以深圳珠宝区域品牌为主的36家珠宝企业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展品价值超过10亿元,签约金额达到95亿元。
2011年,组织珠宝企业参加中国(深圳)国际黄金珠宝玉石展览会、2011瑞士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第28届香港国际珠宝展以及深圳珠宝区域品牌2011中国巡展沈阳站和西安站。
4.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为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发展高端产业链,珠宝基地积极实施“腾笼换鸟”措施,引导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在区外建立珠宝产业园,以承接区内珠宝生产加工环节转移。目前,在政府的引导下,珠宝基地部分珠宝企业投资15亿元在龙岗南湾街道李朗社区建立了一个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0多万平方米的李朗珠宝产业园。甘露、吉盟、周大金、瑞麒等40多家珠宝企业将生产加工环节搬入园区。
另外,珠宝基地企业还在惠州市惠阳区建立了一个规划占地面积为158万平方米的金玉东方珠宝产业园,首期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已建成39栋厂房、33栋宿舍、5栋公寓以及6栋商住楼,被珠宝基地企业如吉盟、TTF、星光达、周大生、魅力饰、宝怡、爱迪尔、意大隆等30多家大型珠宝企业全部认购。其中行行行、缘与美、TTF、魅力饰、爱迪尔、铭生、博艺等珠宝企业已将部分生产制造环节搬迁至该园区。珠宝首饰低端生产加工环节的转移将为珠宝基地发展总部办公、品牌营销、展示交易、高端定制、设计研发等高端产业链腾出更广阔的空间。
5.积极营造珠宝设计氛围,促进设计研发发展
为促进珠宝产业向设计研发高端产业链发展,政府积极营造设计研发氛围,鼓励企业加大设计研发投入。从2007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设计大赛,极大地推动了珠宝基地设计研发的发展。如举办2007中国珠宝“先锋奖”国际创意设计大赛、2008中国国际珠宝首饰设计大赛、2009“神韵东方”亚洲珠宝设计邀请展、2010中国国际珠宝首饰设计大赛、2011第一届深圳玉雕石雕“玉鹏奖”设计大赛、2012中国国际珠宝首饰设计大赛等。另外,为鼓励独立设计师发展,凝聚设计师力量,提高珠宝设计整体水平,珠宝基地积极推动成立深圳市珠宝设计师行业协会。深圳市相关部门已同意设立协会,已有60名珠宝个人设计师作为发起人,并在办理有关手续。设计师协会的成立将为珠宝产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坚实的后盾。同时,为珠宝基地培养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人才的专业珠宝学校已经开始动工建设,预计将于2013年完工。
6.加强行业标准化及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为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政府积极促进珠宝企业进行标准化建设。2009年4月,由百泰、宝福、吉盟、甘露、宝怡、星光达、翠绿7家珠宝基地龙头企业发起成立的贵金属企业标准联盟,现已拥有14家成员单位。该联盟已主导制定了《铂、钯饰品合金成分》、《贵金属饰品加工企业安全生产要求》、《贵金属饰品制造工艺术语》、《贵金属镶嵌饰品爪镶牢固度》、《足金手镯配件技术要求》、《硬金饰品》等15项各类标准。其中《铂、钯饰品合金成分》在轻工网公示为行业标准,《贵金属饰品加工企业安全生产要求》在广东省质监局网站上公示为广东省地方标准,《贵金属饰品加工企业安全生产要求》已获批准成为深圳经济特区技术规范。
深圳珠宝基地公共服务平台
为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政府积极推动企业建立质量管理认证体系。自珠宝基地成立以来,珠宝企业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在珠宝基地龙头企业中,有46家企业先后通过了ISO9001:2000的认证;有36家企业先后通过ISO14001:2001、ISO14001:2003、ISO14001:2004的认证;有5家获得“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级企业”荣誉;有30家企业加入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百泰、钻之韵、星光达、宝怡、缘与美等一批珠宝公司先后通过了国家测量管理体系(ISO 10012)最高级3A认证。
2010中国(深圳)国际珠宝首饰设计大赛新闻发布会现场
三、珠宝基地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1.加强产业形象推广,倾力打造“深圳珠宝”区域品牌
积极借助深圳国际珠宝展这个舞台,大力推介深圳珠宝;进一步办好深圳珠宝节,开展相关博览、竞赛评比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深圳珠宝”区域品牌建设,通过举办珠宝时尚周、全国巡展、开设专卖店、媒体报道等多种方式宣传区域品牌,将“深圳珠宝”打造成全国知名、国际有影响力的珠宝品牌;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加强对知识产权知识及相关保护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快对生产仿冒产品等侵权行为处理的速度和力度,为企业创名牌提供更好环境;创新销售模式,利用“三网融合”的契机,积极鼓励企业建设多功能销售平台,推行珠宝网购、邮购、电视导购等多种销售渠道。
2.建立水贝·中国珠宝价格指数,提升珠宝基地发展质量
为扩大珠宝基地影响力,为企业规划发展提供导航,同时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更好的依据,珠宝基地正在研究建立水贝·中国珠宝价格指数。根据珠宝基地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水贝·中国珠宝价格指数拟由四级指数构成,包括一个综合价格指数、三个二级价格指数(板块指数)以及若干三、四级指数;采用分层加权合成指数编制方法进行编制。其中,二级指数根据珠宝行业主要交易状态进行划分,三级目录将根据产品和服务分类引用《珠宝玉石及贵金属产品分类与代码》中的珠宝玉石材质分类;四级指数中产品和服务分类引用《珠宝玉石及贵金属产品分类与代码》中的珠宝玉石品种分类。这些指数从个体到综合类,再从综合类到整体产业,从而形成全面的水贝黄金珠宝价格指数体系,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珠宝基地生产和销售的变化情况。
3.着力培育一批上规模的龙头企业,推动有条件的企业上市
围绕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这个中心,推动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重点培育一批上规模、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使这些企业成为在国内市场中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领先企业。培育一批在消费者心中较有美誉度的名牌产品,形成一批管理优良的龙头企业,建成集散效应更加明显、服务配套更加完整的交易市场体系。
大力支持本土黄金珠宝企业上市融资,对企业的上市活动给予积极的推介和配合。积极做好与省、市相关部门的政策协调工作,开辟绿色通道,帮助企业解决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并安排适当的上市配套资金,确保企业上市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4.全力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产业高端化
依托珠宝基地的改造,重点建设功能齐全的黄金珠宝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以此促进产业的发展,打造全国黄金珠宝产业的高地。黄金珠宝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六大主体功能:一是行业交流平台。重点引进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珠宝机构在公共服务平台中设立地区总部或办事处,以及国内各种行业机构等。二是研发设计平台。下设珠宝首饰设计实验室、珠宝设备研发实验室、3D首饰设计研究室、国内外著名独立设计师工作室、贵金属材料实验室等。三是网络信息平台。重点建立珠宝首饰行业专业网站、珠宝首饰行业数据库等,同时,加强企业资源优化和仓储、成本管理自动化工程等相关软件的开发应用。四是珠宝文化及旅游推广平台。内设文化创意中心、珠宝旅游中心等,负责构建珠宝文化创意研究开发平台。五是产业孵化平台。设立若干间建筑面积50~100平方米的独立办公间,免费或廉租提供给拟进入罗湖的国际知名机构和其他企业,作为其临时办公场所。六是区域品牌管理中心。负责区域品牌的日常管理及推广工作,加强“深圳珠宝”区域品牌建设。
5.加强产业区域合作,做强做大黄金珠宝产业
重点加强与珠三角及香港间的产业合作与交流。珠三角是全国重要的珠宝产业基地,番禺、花都、惠阳、揭阳等地都是珠宝重镇。深圳珠宝基地与深圳周边地区惠阳、番禺等地重点是在产业分工领域的合作,即引导部分生产环节向这些区域转移,而将销售、结算等总部功能留在深圳;与揭阳等地的合作,则重点在于加强玉石原材料的来源,保障原材料的供应;与香港的合作,则重点在技术交流层面,加强在珠宝设计方面的学习、交流和合作,包括共同举办珠宝设计大赛等。同时要加强珠宝基地和深圳其他珠宝片区的产业联动,形成完整的珠宝产业链条,共同建设深圳这个国际珠宝之都。
2011年深圳珠宝海外推广活动
6.加快重大项目的建设进程,拓展珠宝产业发展空间
为给珠宝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提升珠宝基地形象,积极推动珠宝基地进行更新改造。目前已有特力吉盟黄金首饰产业园和水贝国际珠宝广场两个旧改项目获批。其中特力吉盟黄金首饰产业园位于贝丽北路与布心路交叉口,由吉盟首饰公司与深圳特力集团共同投资的深圳特力吉盟投资有限公司牵头建设,园区占地5.04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9.2万平方米,一期项目已动工,投资估算为2.5亿元。水贝国际珠宝广场位于布心路石化工业区西侧,占地2.7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总投资17亿元。待以上两个旧改项目建成后,珠宝基地将新增近50万平方米产业发展空间。除了以上两个项目外,还有水贝村、原一汽展场、贝丽花园、金威啤酒厂、布心工业区等多个旧改项目正在办理相关手续。这些旧改项目的建设将为珠宝基地的发展带来更加广阔的空间,并提升珠宝基地的整体形象。
7.依托珠宝学校的建设,加强珠宝人才的培养
加强与中宝协、国土资源部合作,加快珠宝学校的建设。珠宝学校建设包括贝丽中学、珠宝学校和地下公共停车场的建设,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47亿元。在学校管理模式上,将引进现代企业制度和运作机制,将其办成一所高水平有活力的新型职业学校,为珠宝基地培养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人才。
鼓励珠宝企业与专业学校、研究机构等科研院校合作,进行多种类型的培训,包括:技工、检验检测、营销人员、高管等的培训。组织珠宝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的培训,培养一批熟悉市场运作、有开拓能力、善于管理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培养一批适应技术进步需要,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能解决高难工艺问题的高级技工。同时,对于大型企业引进急需的各类人才,政府在入籍、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
深圳珠宝区域品牌38家成员单位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之路
G. 有没有影视公司这样的上市公司
中视传媒
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注册于上海浦东。作为中央电视台控股的一家传媒类A股上市公司,公司主营影视拍摄、电视剧节目制作和销售、影视拍摄基地开发和经营、影视设备租赁和技术服务、媒体广告代理等业务。
中视传媒成立九年来,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影视、旅游、广告"三大主业齐头并进,在北京、上海、无锡、广东四地设有分支机构,公司实力与影响力与日俱增。公司在江苏无锡、广东南海拥有3000多亩影视拍摄基地,景观纵跨中国魏晋、唐宋、明清、民国等历史年代,集古今精华,年接待摄制组30余个、游客200万人次。
公司拥有各类影视设备总资产2亿多元,包括引领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清晰度摄像设备、后期制作设备及包装工作室,是国内最早进入高清晰度电视制作领域的公司。拥有《大校的女儿》、《绝对隐私》、《上书房》等数十部高清电视剧和纪录片,3000多小时高清节目量。2005年9月,公司以强大高清节目资源优势,与中数传媒合作开播运营中国首个高清电视频道-央视高清影视频道。截止2005年年末,公司累计独资或合拍影视剧110余部,电视栏目9300余期,包括高清栏目30余期。2005年,公司投拍的电影《生死劫》先后获得美国"2006年金片盘最佳故事片奖",印度第10届喀拉拉邦国际电影节金雀奖,纽约翠贝卡电影最佳故事奖;电影《我们》获金鸡奖最佳电视电影片奖;电视剧《国家使命》获中国人民解放军"金星奖"一等奖;电影《银饰》获第二届东京数字电影节最佳技术奖。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投拍的文献纪录片《抗战》、纪录片《儿女英雄传》引起社会高度反响。公司与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合作运营的大型文艺栏目《欢乐中国行》全年录播52期。
公司广告业务发展顺利,独家代理CCTV-10科教频道全部广告,CCTV一套、八套黄金时段电视剧片尾标版广告,以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创新服务理念,先后为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服务。
H. 多家影视上市公司亏损,今年的电影行业有多难
今年的电影行业非常困难,几乎所有的影视公司都是处于亏损的状态。更有近万家电影公司都已经倒闭了。因为今年疫情的缘故,电影院迟迟都不能开门。所以大众没有办法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因此,这一部分的亏损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我们也会发现,今年新出的影片非常少。原定今年就会上映的电视剧也因为疫情的原因往后推迟了。因此,要想让电行业重新复兴起来,估计就要等到疫情结束之后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等一切都结束,再痛痛快快的看个够。
I. 超1800家公司关停,影视行业到底怎么了
1800家公司关停,影视公司关停,这主要是有三个原因:需求下降、热钱退出、监管趋严。现在税收紧了,实打实地纳税,利润空间就低了,赚大钱赚惯了,小钱没意思因为现在的影视公司鱼龙混杂,拍的很多影视片鱼龙混杂误导观众起到很差的舆论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