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理财期末考试生命周期理论
⑴ 什么是生命周期理论它在个人理财规划中如何应用
生命周期(Life Cycle)的概念应用很广泛,在心理学上主要是指人的生命周期和家庭的生命周期,是指它的出生、成长过程、衰老、生病和死亡的过程。
个体生命周期
提起个体生命周期,首先会想到埃里克森的个体发展的模型,卡特和莫麦戈得里将个人发展纳入到家庭中,提出了具有创见性的个体心理发展阶段模型。[1] (1)婴儿期(0-2岁)共情和协调情感反应的发展,个体大脑被塑造成可以负担终身的情感学习。
(2)儿童早期(2-6岁)对相互依存的的进一步认识,儿童早期接近尾声时,个体获得了共情、关系性,有关依存的知觉和直觉的能力。
(3)儿童中期(6-11、12岁)道德发展,包括智力逻辑和良心逻辑的发展
(4)青春前期(女孩11-13岁,男孩12-14岁)寻找自己的声音,真实性发展的开始。有能力清晰的理解关系,认识到关系中的不正当并对此表示反感。
(5)青春期(13、14岁-21岁)寻找认同,在社会、父母和同伴的压力下,年龄、性别和种族等刻板印象问题继续内化到观点和感受中,学习关注自己与关注他人之间寻找平衡,不在人云亦云。
(6)成年早期(21-35岁)发展与参与深度关系的能力,个体将对家庭的关心和职业的关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发展一个核心的自我,将关于关系、直觉以及道德良心的发展有意识的结合在一起。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
(7)成年中期(35-50或55岁)真正力量的出现,变得更有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在平衡多重任务中能够反思自己的优先需要,能够更多的参与社会活动。
(8)成年晚期(50、55岁-75岁)睿智时代的开始,重新利用互相依存的智慧,为他人提供帮助,将自己的价值观传授给他人,重新倾向于精神原则,并且追求生命、情感和精神方面的和谐。
(9)老年期(75岁以上)悲伤、丧失、重新振作、反思和成长,这是一个反思自己一生的阶段,重新赏析和接受自己。
⑵ 生命周期理论与个人理财有什么关系
个人理财规划是基于人的生命周期而存在的,处于相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人往往面临相似的理财目标,收入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
不同生命周期,不同家庭模型下的理财规划
http://wenku..com/view/d25e01d6b9f3f90f76c61b64.html
⑶ 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个人生命周期收支曲线
多数人偏好一生均衡消费,壮年阶段多余的收入通常用于偿还少年时期的债务或储蓄起来用于养老用公式可以表示为:应该是(1+r)的t次方整个再减去1
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不仅考虑当前收入,也考虑未来收入,即消费是取决于现期工作收入和总资产的函数,C=b[1]Y[d]+b[2] A,
式中:Y [d]为消费者可支配收入,A表示资产,b[l], b[2]为系数。
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支出同它的财产水平之间保持稳定的比率,当各种社会经济等因素使得家庭财产状况发生变化时,其生活水平和消费支出就会受到影响,故生命周期理论也被称为持久财产理论。我们每个人恰恰正在依据生命周期理论所阐述的道理进行着我们日常的消费和储蓄。生命周期理论指出,个人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计划他的消费和储蓄行为的,以在他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也就是说,一个人将综合考虑他现在的收入、将来的收入,以及可预期的开支、工作时间、退休时间等等诸因素来决定他目前的消费和储蓄,以使他的消费水平在一生内保持在一个相当平稳的水平上,而不出现消费水平的大幅震荡,最终实现在一生中的平滑的或者均匀的消费跨期配置。
⑷ 结合个人生命周期过程理论,解释在各阶段的理财重点
金融的伤不起啊
⑸ 为什么说生命周期理论和时间价值理论是我们个人理财的两大理论基石
生命周期理论是时间的两大基石,那是实践的。
⑹ 什么是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对个人理财什么影响
所谓家庭生命周期,其意思就是家庭是由不同的阶段组成。从一对夫妻结婚建立家庭生养子女(家庭形成期)、子女长大就学(家庭成长期)、子女独立和事业发展到颠峰(家庭成熟期)、夫妻退休到夫妻终老而使家庭消灭(家庭衰老期),我们称为一个家庭的生命周期,相应的针对家庭即有家庭生命周期的概念。
⑺ 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支出同它的财产水平之间保持稳定的比率,当各种社会经济等因素使得家庭财产状况发生变化时,其生活水平和消费支出就会受到影响,故生命周期理论也被称为持久财产理论。我们每个人恰恰正在依据生命周期理论所阐述的道理进行着我们日常的消费和储蓄。生命周期理论指出,个人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计划他的消费和储蓄行为的,以在他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也就是说,一个人将综合考虑他现在的收入、将来的收入,以及可预期的开支、工作时间、退休时间等等诸因素来决定他目前的消费和储蓄,以使他的消费水平在一生内保持在一个相当平稳的水平上,而不出现消费水平的大幅震荡,最终实现在一生中的平滑的或者均匀的消费跨期配置。
----------简言之,个人经济行为与永久收入有关,短期内的税收政策等等变化不会影响其消费储蓄
⑻ 生命周期理论如何用在个人理财领域
在保险领域应用的比较广泛 尤其是人寿保险 他根据人的年龄 性别 职业状况 进行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分析 然后精算出各个年龄段所应交的保费 从而计算出一个合理的范围
想了解更详细的 可以 去下保险公司 或者查一下保险领域的保费厘定规则
目前我所知道的生命周期理论在个人理财领域就保险业应用最多。
⑼ 个人理财生命周期曲线公式
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布伦博格与安多共同创建的。该理论从个人的生命周期消费计划出发,最终建立了消费和储蓄的宏观经济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1)消费者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少年(t[1])、壮年(t[2 ])、老年(t[3 ]);在少年和老年阶段,消费大于收入,而在壮年阶段则收入大于消费;
个人生命周期收支曲线
多数人偏好一生均衡消费,壮年阶段多余的收入通常用于偿还少年时期的债务或储蓄起来用于养老,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式中: ,代表生命周期,r 利率,Y收入,C消费;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不仅考虑当前收入,也考虑未来收入,即消费是取决于现期工作收入和总资产的函数,C=b[1]Y[d]+b[2] A,式中:Y [d]为消费者可支配收入,A表示资产,b[l], b[2]为系数。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支出同它的财产水平之间保持稳定的比率,当各种社会经济等因素使得家庭财产状况发生变化时,其生活水平和消费支出就会受到影响,故生命周期理论也被称为持久财产理论。我们每个人恰恰正在依据生命周期理论所阐述的道理进行着我们日常的消费和储蓄。生命周期理论指出,个人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计划他的消费和储蓄行为的,以在他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也就是说,一个人将综合考虑他现在的收入、将来的收入,以及可预期的开支、工作时间、退休时间等等诸因素来决定他目前的消费和储蓄,以使他的消费水平在一生内保持在一个相当平稳的水平上,而不出现消费水平的大幅震荡,最终实现在一生中的平滑的或者均匀的消费跨期配置。
⑽ 4 理财规划的相关理论知识 4.1 生命周期与个人理财规划 4.2 投资组合理论 4.2.1 风险与风险厌恶 4.2.2
我前几天在中华金融学习网上了解到一些相关信息,但可能记得不全,下面我将与你分享:
EFPTM资格认证教学与考试大纲(2009)
基于2008年金融理财管理师(EFP)资格认证教学与考试大纲和近年来市场的变化,在国际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FPSB China Advisory Panel)的监督和指导下,现代金融理财标准(上海)有限公司(FPSB China)修订了2009年EFP资格认证教学与考试大纲。2009年金融理财管理师(EFP)资格认证的教学和考试大纲分为以下八个部分,涵盖了金融理财管理教学体系的基本知识点与资格考试范围。
备注: E1-EFP了解,E2-EFP理解,E3-EFP掌握。
章节 内容 重要程度
金融理财原理
1 金融理财的概念
1.1 金融理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E1
1.2 生涯规划与理财目标 E2
1.2.1 生涯规划的内容 E2
1.2.2 区分生涯规划与理财目标 E2
1.2.3 理财目标和生涯现金流的关系 E2
1.3 金融理财的定义 E3
2 CFPTM资格认证体系
2.1 EFPTM商标与CFPTM商标、AFPTM商标的区别和联系 E2
2.2 EFP资格认证、AFP资格认证和CFP资格认证的4E认证标准 E3
2.2.1 教育 E3
2.2.2 考试 E3
2.2.3 工作经验 E3
2.2.4 职业道德 E3
2.3 成为CFP专业人士、AFP专业人士和EFP专业人士的路径 E2
3 金融理财师职业道德
3.1 守法遵规 E3
3.2 正直诚信 E3
3.3 客观公正 E3
3.4 专业胜任 E3
3.5 保守秘密 E3
3.6 专业精神 E3
3.7 克尽职守 E3
4 标准理财规划流程
4.1 理财规划标准流程的六个组成部分 E3
4.2 引导客户需求的TOPS原则 E2
4.3 需要收集的客户信息主要内容 E1
4.4 确定理财目标的SMART方法内容 E2
4.5 检验理财目标可行性的四种方法 E1
4.6 规划方案报告书的四方面内容 E2
4.7 理财规划方案执行阶段主要工作内容 E2
4.8 理财规划方案监控和调整的主要内容 E2
5 货币时间价值
5.1 单期终值和现值 E3
5.2 多期终值和现值 E3
5.3 利率(折现率)对现值和终值的影响 E2
5.4 “72法则” E3
5.5 计算投资回报率和投资期限的方法 E2
5.6 年金现值及终值 E3
5.7 永续年金的现值 E3
5.8 增长型年金的现值和终值 E2
5.9 增长型永续年金现值的计算 E3
5.10 期初年金与期末年金之间的关系 E3
5.11 净现值与内部回报率 E2
5.12 名义利率和有效利率 E3
6 查表法的运用
6.1 复利现值系数表 E3
6.2 复利终值系数表 E3
6.3 年金现值系数表 E3
6.4 年金终值系数表 E3
7 理财规划原理
7.1 财务目标可行性分析的四种方法 E3
7.2 目标基准点法 E3
7.2.1 目标基准点法的原理 E3
7.2.2 识别目标基准点 E2
7.2.3 运用目标基准点法实现退休、住房和教育金目标的具体思路 E2
7.3 目标顺序法的原理 E2
7.4 目标并进法的原理 E2
7.5 目标现值法的原理 E2
8 家庭财务报表分析
8.1 流量和存量科目 E3
8.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E1
8.3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分析 E2
8.4 收支储蓄表的编制 E1
8.5 收支储蓄表的结构分析 E2
8.6 储蓄和净值的关系 E3
8.7 资产成长率的计算 E2
9 居住规划
9.1 租房和购房的优缺点 E1
9.2 租房和购房的年资金成本构成 E2
9.3 租购决策的影响因素 E3
9.4 购房规划的年收入概算法 E2
9.5 换房规划 E2
9.6 房地产估价的三种方法及其适用性 E1
10 教育金规划
10.1 子女教育金规划的必要性 E3
10.2 子女教育金负担比的概念 E2
10.3 子女教育金规划的工具及其优缺点 E2
11 客户属性分析
11.1 家庭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及理财重点 E3
11.2 人生不同阶段的保险需求 E2
11.3 四种典型理财价值观 E2
11.4 根据客户属性确定适当的理财和营销模式 E3
11.5 风险承受度、风险承受能力与风险承受态度 E2
11.6 根据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和态度,对投资组合选取合适的资产配置 E3
12 信用与债务管理
12.1 杠杠投资净值报酬率的计算 E3
12.2 住房净值贷款、抵利型房贷和反按揭 E2
12.3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E2
13 特殊理财规划
13.1 夫妻财产制度 E1
13.2 共同财产和一方财产的确定 E3
13.3 离婚案例的规划重点 E1
13.4 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 E2
13.5 离婚时对共同财产和一方财产的处理 E2
13.6 离婚时对公司股权和房屋的分割 E3
13.7 子女抚养权和抚养费 E3
13.8 子女抚养费的核定水平 E1
投资规划
1 投资与投资规划的基本概念
1.1 投资的含义与类别 E2
1.2 投资的适宜性 E2
1.3 投资规划的内容与步骤 E2
2 投资工具概览
常见投资工具的风险与收益特征 E2
3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
3.1 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 E2
3.2 主要金融机构的角色 E2
3.3 证券交易的场所与交易机制 E2
3.4 证券市场的监管与自律 E2
4 投资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4.1 投资信息的重要性 E2
4.2 获取信息的渠道 E2
4.3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E2
5 收益的类别和测定
5.1 收益率的定义 E3
5.2 几何平均与算术平均收益率 E3
5.3 必要收益率、名义收益率与真实收益率 E2
5.5 期望收益率的含义与计算 E3
6 风险的类别和测定
6.1 收益率的不确定性 E2
6.2 风险溢价的含义 E2
6.3 风险的来源 E2
6.4 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的含义 E3
6.5 方差、标准差的定义与含义 E3
6.6 风险厌恶假设(均值—方差准则) E2
6.7 收益率的分布 E1
7 投资组合理论
7.1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的定义与含义 E2
7.2 投资组合收益率的计算 E3
7.3 协方差对投资组合方差的影响 E2
7.4 投资分散化的意义 E3
7.5 "风险资产投资组合可行域的形成、有效
边界的含义" E2
7.6 最小方差组合 E1
7.7 资本市场线的含义 E2
7.8 市场组合 E2
7.9 最优资产组合的选择 E1
7.1 分离定理及其含义 E1
8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8.1 可分散风险与不可分散风险 E3
8.2 CAPM的表达及其含义 E3
8.3 beta的含义与应用 E2
8.4 均衡收益率与套利 E1
8.5 CAPM与资本市场线的比较 E1
8.6 CAPM的局限性 E1
9 市场有效性
9.1 有效市场的分类与含义 E3
9.2 有效市场假说的启示 E2
9.3 有效市场的异像 E2
10 行为金融学初步 E2
11 债券市场与债券报价
11.1 债券的基本要素 E3
11.2 债券的分类 E2
11.3 债券市场与报价 E2
12 债券定价与债券收益率
12.1 零息与附息债券的定价 E2
12.2 债券的收益率(到期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当期收益率、应税等价收益率) E2
12.3 影响债券价格的因素 E2
13 信用风险与债券评级
13.1 利率风险结构 E1
13.2 债券评级 E2
14 利率期限结构
14.1 收益率曲线及其形状 E1
14.2 期限与利率的关系 E1
15 上市公司与股票市场
15.1 上市公司的特点 E2
15.2 公司治理结构 E2
15.3 股票分类 E2
15.4 股票的分拆与合并 E2
15.5 配股与增发 E2
15.6 股票分红 E2
15.7 股票市场指数的分类与功能 E2
16 股票定价模型
16.1 资产估值的方法 E2
16.2 红利贴现模型及其应用 E3
16.3 "比率估值方法及其应用
(P/E、P/B、P/sales)" E3
17 宏观经济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7.1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E2
17.2 经济周期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E2
17.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E2
18 行业分析
18.1 经济周期对行业的影响 E2
18.2 行业竞争结构的影响因素 E2
19 财务分析
19.1 "常用财务比率分析与应用(短期偿债能力比率、长期
偿债能力比率、盈利能力比率、经营效率比率)" E2
19.2 杜邦分析 E2
20 技术分析简介
20.1 技术分析的假设前提 E1
20.2 量价关系 E1
21 期权的基本特点
21.1 期权合约的内容 E3
21.2 期权的分类 E2
21.3 期权的实值、平值与虚值状态 E3
22 期权的收益—风险特征
22.1 期权到期日的价格 E2
22.2 看涨期权到期日之前的价格 E1
22.3 期权买卖双方的收益与风险 E1
22.4 影响期权价格的因素 E2
22.5 期权的保险与杠杆功能 E2
23 中国期权类产品介绍
23.1 可赎回债券 E1
23.2 可转换债券 E1
23.3 认股权证 E1
24 远期简介
24.1 远期合约的内容 E3
24.2 远期价格与交割价格 E2
25 期货的基本特点
25.1 期货合约的主要内容 E3
25.2 期货的分类 E2
25.3 期货买卖双方的收益与风险 E2
25.4 期货市场的功能 E2
26 期货的交易与结算
26.1 期货交易与结算的过程 E2
26.2 期货保证金制度 E2
26.3 逐日盯市制度 E2
27 外汇的基本特点
27.1 外汇标价 E3
27.2 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 E3
27.3 外汇市场简介 E2
28 汇率决定理论
28.1 购买力平价理论 E2
28.2 利率平价理论 E2
28.3 国际收支平衡理论 E2
29 证券投资基金的基本特征
29.1 什么是证券投资基金 E2
29.2 基金投资的特点 E2
29.3 基金分类 E2
29.4 契约型基金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E2
30 证券投资基金的销售与费用
30.1 基金的发行方式与销售渠道 E2
30.2 与基金相关的费用与税收 E2
30.3 申购、赎回的方式及其费用计算 E3
31 基金评级与基金投资
31.1 基金分类:投资风格与投资对象 E2
31.2 基金业绩的评价 E2
31.3 如何选择基金 E2
31.4 基金投资的优缺点 E2
32 常见基金介绍
32.1 货币市场基金 E3
32.2 债券基金 E3
32.3 ETF与LOF E2
32.4 指数基金 E3
33 投资组合管理
33.1 投资管理的过程 E2
33.2 投资说明书及主要内容 E2
33.3 投资目标(收益与风险) E3
33.4 与个人生命周期相关的投资需求 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