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公允价值变动利息
Ⅰ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公允价值变动后,如何确认实际利息
一、按新的账面价值来算这个利息的,实际利息就是票面利率来乘票面金额,名意利息就是摊余成本乘利率。
二、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公允价值变动后实际利息按如下方法计算:
1、当公允价值变动时,不需要调整摊余成本,还是按没有发生公允价值变动时该怎么计算投资收益就怎么算;
2、当发生减值时,是以减值后的价值也可以说是摊余成本*原实际利率计算投资收益。这样产生的利息调整是因为按面值计算的应收利息和按减值后的价值*原实际利率计算投资收益的差,该利息调整在后期处置该项投资时一并转出。
三、公允价值上升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其他资本公积
四、公允价值下降
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资本公积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债券公允价值变动利息扩展阅读: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核算:
一、日常核算科目
本科目应当按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有类似之处,但也有不同。具体而言:
⑴初始确认时,都应按公允价值计量,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应计入初始入账金额;
⑵资产负债表日,都应按公允价值计量,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不是计入当期损益,而通常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Ⅱ 为什么债券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只需要按公允价值计量变动,不考虑其面值和利息调整的问题;而划分为可
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是短期投资,把每一次变动直接计损益里,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中长期投资,需要逐笔摊销
Ⅲ 各类金融资产当中,公允价值的变动如何计算
不好意思。刚看到。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金融资产被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情况下。其他类型的不会出现,股票交易性和可供出售差不多。分录不同而已。搞的是债券。以下以债券为例:
划分持有至到期投资:不管题目给没给公允价值。一律都是用期初摊余成本+本期短期计提利息(期初贪欲成本*实际利率)-本期收到利息(票面*票面利率)算账面摊余成本之后去和未来现金流现值去比差额提减值准备。
划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题目一定给资产负债表公允价值。这个时候摊余成本还是用初摊余成本+本期计提利息(期初贪欲成本*实际利率)-本期收到利息(票面*票面利率)算账面摊余成本,只不过减值准备计提数或者期末计量是和资产负债表公允价值去比较。而不是未来现金流。
期初10 实际利息2 票面 3 公允价 20 未来现金流现值8
第一种:10+2-3=9 未来现金流8 减值1
借:资产减值损失1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1
摊余成本=9-1=8
第二种:10+2-3=9 公允价值 20 上升11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变动11
贷:其他综合收益11
又比如公允下列并且持续 一样是摊余成本和公允去比提减值。
账面价值=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摊销;
账面余额=资产的账面原价;
账面净值=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摊销。
Ⅳ 债券的公允价值变动会计分录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都属于损益类账户,借方记减少,贷方记增加
比如如果金融资产升值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金融资产处置或减值时,必须转入投资收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Ⅳ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公允价值变动怎么计算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涨跌并不是真正的实实在在的投资收益,因此为了区分投资收益,涨跌都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投资品处置时公允价值变动都要转入投资收益中去。
1、公允价值变动额的确定,则是上一期的该资产的公允价值,也就是账面价值或账面余额与本期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2、假设上一期公允价值,也就是账面余额或账面价值是2550,而本期上升到了2580,这个上升的额度,及这两个差额1280-1250=30,这个就是因为公允价值上升而形成的,所以这就是公允价值变动额,也就是说,本期的账面余额大于上一期的账面余额,大了30。
3、公允价值下降的问题,其原理是一样的,即当期的公允价值,假设账面余额或账面价值是2560了,而上一期是2580,这回是下降了,下降额=2580-2560=20,所以就是本期的账面价值或账面余额或公允价值小于上一期的,小了20。
4、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会计科目分类中属于损益类科目,这类科目增加时,要计入到贷方去,减少时,计入到借方。
Ⅵ 为什么债券会有公允价值比如有些债券会升值,但是债券的利息回报不是固定的么
上市的债券都有交易价格,有时低有时高,企业债券利息固定,一年派发一次,但是一年中总有人觉得它贵或便宜,想脱手或买进。国债倒还好。可转债因为含有期权,价格变动更大。城投债地方债什么的就是个杯具。
Ⅶ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什么在计算它的公允价值变动的时候,要【加上利息调整的数呢
因为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比较,利息调整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明细也就是其账面价值的一部分,因此这里是需要加上。
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公允价值变动后实际利息按如下方法计算:
1、当公允价值变动时,不需要调整摊余成本,还是按没有发生公允价值变动时该怎么计算投资收益就怎么算;
2、当发生减值时,是以减值后的价值也可以说是摊余成本*原实际利率计算投资收益。这样产生的利息调整是因为按面值计算的应收利息和按减值后的价值*原实际利率计算投资收益的差,该利息调整在后期处置该项投资时一并转出。
Ⅷ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怎么计算
已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000,说明之前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应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00
现在是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将处置时的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银行存款 886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82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00
投资收益 36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00
贷:投资收益 3000
冲回计提债券利息:
借:投资收益 2400
贷:应收利息 2400
处置时按差额确认投资收益,不再考虑处置时的公允价值变动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Ⅸ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是否引起利息变动
交易性金融资产就是公允价值计量的模式,即使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是债券。
即使利息发生了变动,也是完全包含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中了,谈不上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会引起利息变动。
Ⅹ 关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还是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吧。
假设某企业10月1日在证券市场上购入某挂牌上市债券2万份,每份价格110元。该债券距到期日还有三年,而企业准备于近期出售还非长期持有至到期。当年12月31日,该债券收盘价格为115元/份。次年3月31日,企业以每份118元的价格全部出售该债券。在不考虑相关税费的情况下,该企业应当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假设该企业没有其他业务发生):
1、10月1日购买债券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 200 000元
贷:银行存款 2 200 000元
2、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调整债券账面价值 20 000 * (115 - 110) = 100 000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000元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000元
结转损益类科目余额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000元
贷:本年利润 100 000元
至此:
“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期末借方余额 = 2 200 000 + 100 000 = 2 300 000元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期末余额 = 100 000 - 100 000 = 0元
3、次年3月31日出售该债券
取得出售价款 = 20 000 * 118 = 2 360 000元
出售价款与账面价值之差 = 2 360 000 - 2 300 000 = 60 000元
借:银行存款 2 360 000元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 200 000元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000元
贷:投资收益 60 000元
从该笔分录看,确认的出售债券的收益为60 000元。然而,如果从债券的购入至出售整个过程来看,该债券真正的出售收益应当为:20 000 * (118 - 110) = 160 000元,与该分录中确认的投资收益相差100 000元(160 000 - 60 000),正好为12月31日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因此,为了正确反映出售债券所取得的实际收益,应当补确认100 000元的投资收益,即将原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100 000元(该数额一般不直接取自“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而是取自“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转入“投资收益”科目。则: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000元
贷:投资收益 100 000元
结转损益类科目余额
借:本年利润 160 000元
贷:投资收益 160 000元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000元
贷:本年利润 100 000元
至此,次年3月份确认的当期损益为60 000元(160 000 - 100 000),其中:投资收益160 000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 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