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量利分析信息化比賽
A. 什麼是本量利分析如何進行分析
本量利分析是指在對成本按形態劃分的基礎上就成本、業務量、利潤三者之間的依存關系所進行的分析。即以數量化的會計圖形來揭示售價、銷量、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總額以及利潤等有關因素之間內在的、規律性的聯系。
本量利分析是現代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用本量利分析不僅可為企業完成保本、保利條件下應實現的銷售量或銷售額的預測,而且若將其與風險分析相聯系,還可為企業提供化解經營風險的方法和手段,以保證企業既定目標的實現;若將其與決策相結合,可幫助企業進行有關的生產決策、定價決策和投資項目的不確定性分析。此外,本量利分析還可成為編制全面預算和控製成本的基礎。
促使人們研究成本、數量和利潤之間關系的動因,是因為傳統的成本分類不能滿足企業決策、計劃和控制的要求。企業的這些內部經營管理工作,通常以數量為起點,而以利潤為目標。企業管理人員在決定生產和銷售數量時,非常想知道它對企業利潤的影響。
管理人員需要一個數學模型,這個模型應當除了業務量和利潤之外都是常數,使業務量和利潤之間建立起直接的函數關系。這樣,他們可以利用這個模型,在業務量變動時估計其對利潤的影響,或者在目標利潤變動時計算出完成目標所需要的業務量水平。建立這樣一個模型的主要障礙是成本和業務量之間的數量關系不清楚。為此,人們首先研究成本和業務量之間的關系,並確立了成本按性態的分類,然後在此基礎上明確成本、數量和利潤之間的相互關系。
本量利相互關系的研究,以成本和數量的關系研究為基礎,它們通常被稱為成本性態研究。所謂成本性態,是指成本總額對業務量的依存關系。在這里,業務量是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水平的標志量。成本有不同的性態,大體上可以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固定成本是不受業務量影響的成本,變動成本是隨業務量增長而正比例增長的成本。在把成本分解成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後,再把收入和利潤加進來,成本、銷量和利潤的關系就可以統一於一個數學模型。
建立本量利方程式涉及的基本因素包括以下5個,即售價、單位變動成本、產銷量、固定成本總額,目標利潤。依據上述諸因素之間的關系,即可建立有關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方程式。
目標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變動成本總額+固定成本總額)
保本點,是指能使企業達到保本狀態的業務量的總稱。既在該業務量水平上,企業收入與變動成本之差剛好與固定成本持平。
盈虧平衡分析分析
盈虧臨界分析是本量利分析的一項基本內容,亦稱損益平衡分析或保本分析。它主要研究如何確定盈虧臨界點、有關因素變動對盈虧臨界點的影響等問題。並可以為決策提供在何種業務量下企業將盈利,以及在何種業務量下會出現虧損等信息。
我們在後面的案例分析中將主要考慮盈虧臨界點的確定問題,在這里,我們先給出盈虧臨界點的概念和一些基本公式。
盈虧臨界點,是指企業收入和成本相等的經營狀態,即邊際貢獻等於固定成本時企業所處的既不盈利又不虧損的狀態。通常用一定的業務量來表示這種狀態。
利潤=單價*銷量-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固定成本,令利潤等於零,此時的銷量為盈虧臨界點銷售量。
盈虧臨界點銷售量=固定成本/(單價-單位變動成本)
盈虧臨界點銷售額=固定成本/邊際貢獻率
盈虧臨界點作業率=盈虧臨界點銷售量/正常銷售量,這個比率表明企業保本的業務量在正常業務量中所佔的比重。由於多數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力是按正常銷售量來規劃的,生產經營能力與正常銷售量基本相同,所以,盈虧臨界點作業率還表明保本狀態下的生產經營能力的利用程度。
如將成本、銷量、利潤的關系反映在直角坐標系中,即成為本量利圖,因其能清晰地顯示企業不盈利也不虧損時應達到的產銷量,故又稱為盈虧臨界圖或損益平衡圖。用圖示表達本量利的相互關系,不僅形象直觀、一目瞭然,而且容易理解。
B. 本量利分析2000字論文帶具體案例
導師會根據你論文的內容隨意的提問題,並不是規定的問題問學生你只要把論文看熟,他問的問題你要流利的回答。不要回答不出來就可以
C. 本量利分析怎麼運用
前提
1、假定所有成本都以劃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部分,形影的成本習性模型已經存在。
2、假定在一定時期內,業務量總是在相關范圍內變動。它的變動不會改變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所有特徵。
3、假定在多數情況下企業只生產和銷售一種產品;若企業組織多種產品的生產經營,則假定其品種結構不變。
4、假定計算期內產品的生產量和銷售量一致,企業能夠自動實現產銷平衡。
5、假定企業按照變動成本法計算產品成本和按貢獻式程序確定損益。。
6、假定利潤口徑等於營業利潤。
基本關系式
利潤=(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固定成本
進行本量利分析的關鍵
確定盈虧臨界點,是進行本量利分析的關鍵。
所謂盈虧臨界點,就是指使得貢獻毛益與固定成本恰好相等時的銷售量。此時,企業處於不盈不虧的狀態。
盈虧臨界點可以採用下列兩種方法進行計算:
A.按實物單位計算,其公式為: 盈虧臨界點的銷售量(實物單位)=固定成本 / 單位產品貢獻毛益
其中:單位產品貢獻毛益=單位產品銷售收入-單位產品變動成本
B.按金額綜合計算,其公式為: 盈虧臨界點的銷售量(用金額表現)=固定成本 / 貢獻毛益率
其中:貢獻毛益率=貢獻毛益 / 銷售收入
貢獻毛益=銷售收入 -- 變動成本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關系
在進行本量利分析時,應明確認識下列基本關系:
1.在銷售總成本已定的情況下,盈虧臨界點的高低取決於單位售價的高低。單位售價越高,盈虧臨界點越低;單位售價越低,盈虧臨界點越高。
2.在銷售收入已定的情況下,盈虧臨界點的高低取決於固定成本和單位變動成本的高低。固定成本越高,或單位變動成本越高,則盈虧臨界點越高;反之,盈虧臨界點越低。
3.在盈虧臨界點不變的前提下,銷售量越大,企業實現的利潤便越多(或虧損越少);銷售量越小,企業實現的利潤便越少(或虧損越多)。
4.在銷售量不變的前提下,盈虧臨界點越低,企業能實現的利潤便越多(或虧損越少);盈虧臨界點越高,企業能實現的利潤便越少(或虧損越多)。
單一品種條件下本量利分析
單一品種條件下本量利分析主要是確定保本\保利點;
1、保本點 是指能使企業達到保本狀態時的業務量的總稱。單一品種的保本點有兩種表現形式:保本點銷售和保本點銷售額。
2、保利點 是指在單價和成本水平確定的情況下,為確保預先確定的目標利潤能夠實現而達到的銷售量和銷售額的總稱。具體包括實現目標利潤銷售量和實現目標利潤銷售額。
3、保凈利點 是指實現目標凈利潤的業務量。具體包括實現目標凈利潤銷售量和實現目標凈利潤銷售額。
多品種條件下本量利分析
多品種條件下本量利分析的加權平均法:
加權平均法 是指在掌握每種產品本身的貢獻邊際率的基礎上,按各種產品銷售額的比重進行加權平均,據以計算綜合貢獻邊際率,進而計算多品種保本額和保利額的一種方法。
D. 什麼是本量利分析模型
本量利分析法是根據有關產品的產銷數量、銷售價格、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等因素同利潤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分析計量而確定企業目標利潤的一種方法。
企業從事生產、經營的目的之一是獲利,對納稅人來說,稅收是支出構成的一部分。因此,就像企業節約費用、節約成本一樣,為了獲利,企業開始節稅,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納稅籌劃。納稅籌劃與管理會計中的基本決策分析方法本量利分析有著許多聯系和共同點。
本文就本量利分析中應關注稅收成本性態影響提一些自己的觀點。 本量利分析,是將成本劃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並假定產銷量一致的情況下,根據成本、業務量、利潤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預測和決策的一種技術方法。
(4)本量利分析信息化比賽擴展閱讀:
前提條件: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成本、銷售數量、價格和利潤之間的關系非常復雜。例如,成本與業務量之間可能呈線性關系也可能呈非線性關系。
銷售收入與銷售量之間也不一定是線性關系,因為售價可能發生變動。為了建立本量利分析理論,必須對上述復雜的關系做一些基本假設,由此來嚴格限定本量利分析的范圍,對於不符合這些基本假設的情況,可以進行本量利擴展分析。
由於本量利分析是在成本性態分析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成本性態分析的基本假設也就成為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設,也就是在相關范圍內,固定成本總額保持不變,變動成本總額隨業務量變化成正比例變化,前者用數學模型來表示就是y=a,後者用數學模型來表示就是y=bx。
總成本與業務量呈線性關系,即 y=a+bx。相應的,假設售價也在相關范圍內保持不變,這樣,銷售收入與銷售量之間也呈線性關系,用數學模型來表示就是以售價為斜率的直線y=px(p 為銷售單價)。這樣,在相關范圍內,成本與銷售收入均分別表現為直線。
E. 什麼是本量利分析
全稱為產量成本利潤分析,也叫保本分析或盈虧平衡分析,是通過分析生產成本、銷售利潤和產品數量這三者的關系,掌握盈虧變化的規律,指導出企業選擇能夠以最小的成本生產最多產品並可使企業獲得最大利潤的經營方案。
F. 本量利分析的運用中注意哪些問題
前提
1、假定所有成本都以劃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部分,形影的成本習性模型已經存在。
2、假定在一定時期內,業務量總是在相關范圍內變動。它的變動不會改變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所有特徵。
3、假定在多數情況下企業只生產和銷售一種產品;若企業組織多種產品的生產經營,則假定其品種結構不變。
4、假定計算期內產品的生產量和銷售量一致,企業能夠自動實現產銷平衡。
5、假定企業按照變動成本法計算產品成本和按貢獻式程序確定損益。。
6、假定利潤口徑等於營業利潤。
基本關系式
利潤=(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固定成本
進行本量利分析的關鍵
確定盈虧臨界點,是進行本量利分析的關鍵。
所謂盈虧臨界點,就是指使得貢獻毛益與固定成本恰好相等時的銷售量。此時,企業處於不盈不虧的狀態。
盈虧臨界點可以採用下列兩種方法進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