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環境成本信息披露論文
A. 我是學會計的,要寫畢業論文,可以給我推薦幾個相關的論文題目嗎謝謝了!
序號 備選論文題
1、Excel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2、Excel在會計中的應用
3、本量利分析在企業中的具體運用
4、變動成本法的應用研究
5、標准成本制度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6、財務風險評價體系
7、財務會計軟體開發與應用探討
8、財務會計現金流量和財務管理現金流量的比較
9、財務欺詐審計風險防範
10、財務軟體發展趨勢問題研究
11、財務總監制度的若干問題探討
12、長期股權投資中成本法與權益法的轉換核算
13、從會計角度看國有資產流失的原因與對策
14、存貨計價的不同方法的研究
15、大型企業並購中的資產評估問題研究
16、電子商務對審計的影響
17、電子商務運行環境下的經濟采購批量的思考
18、獨立審計功能扭曲的原因分析
19、對會計從業資格的考究
20、對企業納稅核算的探討
21、對完善和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探討
22、對我國保險會計的思考
23、對我國會計教育改革的思考
24、對無形資產准則的幾點思考
25、房地產企業財務狀況分析
26、非貨幣交易會計研究
27、改革會計制度,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28、各種成本核算方法利弊之比較
29、工程項目可行性分析
30、工業企業如何加速流動資金周轉
31、股票期權會計研究
32、股票投資的成本法與權益法的比較分析
33、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比較
34、關於成本考核指標的探討
35、關於法定財產重估增值的研究
36、關於改制過程中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思考
37、關於會計政策的探討
38、關於或有事項的研究
39、關於借款費用資本化的探討
40、關於農業無形資產評估相關問題的探討
41、關於期貨會計的探討
42、關於企業價值研究
43、關於提高審計效率的探討
44、關於投資財務標准研究
45、關於資產評估分成法的理論研究
46、管理會計的假設前提與原則
47、管理業績評價體系
48、規范企業價值評估 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49、國企改制中資產評估制度的思考
50、國有企業無形資產評估存在的問題
51、合並會計報表研究
52、壞賬損失核算和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53、環境成本會計研究
54、環境成本控制研究
55、環境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研究
56、環境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研究
57、會計報表表外信息的披露探討
58、會計報表附註對財務分析的影響
59、會計報表附註研究
60、會計電算化的風險與規避研究
61、會計電算化對審計的影響
62、會計電算化與企業信息管理研究
63、會計核算與統計核算的比較研究
64、會計監督體系研究
65、會計師事務所發展模式研究
66、會計師事務所內部管理機制研究
67、會計師事務所職業自律機制研究
68、會計外行為環境與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69、會計信息化人才需求趨勢分析
70、會計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
71、會計信息失真及其克服的法律對策
72、會計准則在企業會計核算中的應用
73、基於經濟增加值(EVA)的企業業績評價體系探討
74、基於企業倫理的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探討
75、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與手工會計信息系統的比較
76、計提減值准備對企業的影響分析
77、加強內部控制 治理信息失真
78、建立我國金融工具會計的探討
79、建立我省資信評估體系的思考
80、經營者薪酬計劃研究
81、具體會計准則問題分析
82、利益相關者對會計信息的需求分析
83、量本利在金融業中的應用
84、論《合夥企業法》的修改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影響
85、論財務風險
86、論財務管理觀念
87、論產品生產成本的控制
88、論長期負債的審計
89、論成本管理方法
90、論成本控制方法
91、論承包經營責任制下會計若干問題
92、論籌資成本與籌資效益
93、論籌資決策
94、論存貨計價問題
95、論房地產項目成本對象確定及成本核算
96、論廢品損失控制途徑及效果評價
97、論高校新園區建設與財務風險
98、論公司治理中的會計信息披露問題
99、論固定資產加速折舊
100、論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審計
101、論環境會計核算
102、論會計誠信缺失原因
103、論會計代理制
104、論會計透明度
105、論會計政策與會計信息
106、論會計職業道德
107、論集團公司財務控制
108、論流動負債審計
109、論旅遊企業財務管理
110、論民間會計
111、論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
112、論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113、論破產清算會計
114、論企業財務報告的改進
115、論企業財務分析與財務會計
116、論企業財務品牌
117、論企業財務制度體系設計
118、論企業成本審計
119、論企業費用審計
120、論企業服務產品核算
121、論企業工資系統設計
122、論企業會計報表系統設計
123、論企業會計誠信教育
124、論企業會計監督
125、論企業會計人員的法律責任
126、論企業理財的目標
127、論企業期間費用的控制
128、論企業人力資本投資的風險與管理
129、論企業如何減少壞賬損失
130、論企業收入審計
131、論企業虛增利潤的檢查方法
132、論企業業績評價
133、論企業資產審計
134、論人力資源會計的計量方法
135、論商務談判中財務提前介入
136、論商業信用與客戶選擇
137、論審計的法律責任
138、論審計的模式及其在我國的應用
139、論審計方法
140、論審計風險
141、論審計職業界面臨的主要問題
142、論稅收籌劃
143、論稅收會計若干問題
144、論稅收政策對房地產業發展的影響
145、論稅務代理
146、論投資風險與投資效益
147、論外資企業避稅
148、論外資企業會計核算
149、論我國的利潤分配政策
150、論我國會計准則的國際化
151、論我國會計准則的重大變革
152、論我國企業管理層收購的財務問題
153、論我國上市公司的關聯交易
154、論物價變動會計
155、論物資采購過程中的審計監督
156、論現金流量表的價值與運用
157、論驗資
158、論應收賬款風險的控制
159、論營銷費用定額標准編制與執行效益分析
160、論營業收入的實現與確認
161、論證券市場與會計信息披露
162、論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163、論注冊會計師審計
164、論資產減值准備會計
165、論資產評估
166、論資產評估的價值類型
167、論租賃會計
168、論租賃經營責任制下會計若干問題
169、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體制研究
170、企業(集團)財務戰略研究
171、企業(集團)財務政策研究
172、企業(集團)股利政策研究
173、企業(集團)投資政策研究
174、企業並購財務問題研究
175、企業並購會計研究
176、企業財務預算編制方法的探討
177、企業環境會計核算問題研究
178、企業會計報表分析
179、企業績效評價中非財務指標的選擇研究
180、企業集團的財務控制問題
181、企業集團母、子公司利益沖突與協調
182、企業經營者業績評價相關問題的探討
183、企業虧損分析
184、企業利潤分析
185、企業生產成本分析
186、企業選擇商品化會計軟體應考慮的因素分析
187、企業業績評價問題的探討
188、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策略
189、企業資金分析
190、淺論關聯方信息披露
191、淺論會計報表附註
192、淺論企業業績評價的非財務指標設置
193、淺談非財務指標在企業業績評價體系中的運用
194、淺談國有企業財務監督機制研究
195、淺談會計電算化的優越性
196、淺談會計電算化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其發展思路
197、淺談評估准則與評估方法
198、淺談企業成本核算與經濟效益之關系
199、淺談如何提高注冊會計師的職業判斷能力
200、淺談應收帳款的事前控制
201、淺談原始憑證失真及其解決辦法
202、淺析對國有企業績效評價體系相關指標的改進
203、淺析通貨膨脹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影響
204、淺議可轉換債券及其會計處理
205、淺議網路審計的挑戰與對策
206、淺議應收賬款的管理
207、淺議政府采購審計
208、人力資本會計研究
209、人力資源會計核算
210、如何加強對外直接投資的管理
211、如何加強國有資產的管理
212、如何加強企業財務管理
213、如何加強企業存貨管理
214、如何加強企業費用預算與管理
215、如何加強企業固定資產的管理
216、如何加強企業生產成本管理
217、如何加強企業資金管理
218、如何加強證券投資管理
219、如何建立和完善責任成本會計體系
220、如何建立和完善資產責任管理體系
221、如何建立企業質量評價體系
222、如何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223、商業企業如何加速資金周轉
224、上市公司財務透明度研究
225、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實證研究
226、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體系的完善
227、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法律思考
228、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229、施工企業如何加速資金周轉
230、試論會計報告披露的范圍
231、試論內部控制評價標准體系
232、試論企業重組及會計核算
233、試論如何運用銀行結算方法
234、試論審計電算化
235、試論通貨膨脹對財務會計的影響及對策
236、收益法和成本法評估公路收費權結果的趨同性分析
237、所得稅會計核算方法的比較與選擇
238、談會計委派制下的若干問題
239、談現金流量和利潤對企業的影響
240、提高凈資產會計信息質量探討
241、提高企業統計資料准確性之探討
242、通貨膨脹對企業投資決策的影響分析
243、投資評價分析
244、透視我國資產評估執業質量問題
245、外資企業會計若干問題
246、外資企業中外幣業務核算的若干問題
247、完全成本法與變動成本法的比較分析
248、完全成本會計的完善和發展
249、我國國家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250、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現狀與發展思路
251、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問題的探討
252、我國資產評估的制度與市場環境研究
253、無形資產會計的現狀與展望
254、無形資產評估標准化問題研究
255、無形資產評估的重要性及影響因素
256、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與會計監督
257、現代企業制度下的財務監督問題探討
258、現代企業制度下會計職能的探討
259、現金流量表的評價與分析
260、新會計制度下固定資產核算原理和方法設置
261、新會計准則對會計實務處理的影響分析
262、新形勢下中小企業融資與發展研究
263、研究開發費用的會計處理方法探討
264、銀行存款審計方法的探討
265、用經濟增加值指標改善對經理人員的激勵
266、優化資金結構,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267、預算單位報表分析
268、預算會計核算與管理
269、債務重組會計研究
270、中外會計報告比較及啟示
271、中小企業會計核算制度的改革
272、中小企業評價認定方法和應用價值
273、中小企業在實現會計電算化時應注意的若干問題分析
274、注冊會計師如何防範審計風險
275、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問題研究
276、注冊會計師執業獨立性研究
277、注冊資產評估師知識結構和能力框架研究
278、資本結構對上市公司財務管理目標的影響
279、作業成本法在我國的應用研究
B. 關於經濟與環境的論文~~急!!!
在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其時空條件是處在20世紀90年代並向21世紀交替期中的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環境,其目標指向是發達的現代市場經濟。而現代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崇尚經濟法治,把法律作為對經濟運行實行宏觀調控和微觀調節的最主要手段,其他各種手段也都必須納入法制的范圍,並要求整個社會生活的法治化與之相適應。只有這樣,才能確立一整套完備的市場規則,形成和維護高度規范化的市場秩序,保障市場機制的良性運行。所以,現代市場經濟必然是法治經濟。為此,本文特就此主題進行一些法哲學的思考和探索,以期有利於深化對這一重大問題的認識。
C. 2011年最新的會計論文寫哪些方面比較好呢
畢業設計(論文)題目
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防範
我國製造業上市公司籌資方式比較與選擇
加強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思考
淺談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現狀及優化的對策
淺析我國企業負債經營問題
加強我國企業信用管理問題探討
盈餘管理初探
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負債融資的公司治理效應分析
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分析
公允價值計量及其應用問題的研究
我國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研究
企業常見利潤操縱方法的分析與對策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研究
我國民營上市公司債務融資的研究
淺議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
關於公允價值在我國的應用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研究——以揚州市邗江區為例
我國政府會計確認基礎改革的探討
化解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途徑選擇
我國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難點分析
管理者報酬激勵問題探討
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淺析
對會計報表合並問題的探討
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及解決途徑
我國國有企業盈利能力分析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優化淺析
浙江巨化股份公司財務分析
我國上市公司融資偏好淺析
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分析
會計信息失真及其治理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成因與對策探討
企業負債經營的利弊及其風險控制
管理者報酬與公司業績
企業財務困境預測及防範
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探討
中小企業稅收籌劃問題探析
國有企業經營者激勵與約束機制研究
金融危機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研究
我國中小企業的風險管理
試論我國政府采購制度的改革
公允價值在新會計准則中的應用研究
公司治理與會計信息質量研究
公允價值計量與會計信息謹慎性要求的分析與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方法、原因和對策
集團公司內部控制問題研究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
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研究
論企業所得稅收籌劃
淺析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構建
淺議會計信息失真
淺析網路會計市場的建立
我國企業流轉稅稅收籌劃方法探析
上市公司融資結構研究
中西方所得稅會計的比較研究
負債經營、治理結構與公司績效
中小企業籌資問題的分析
應收賬款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治理對策
關於我國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偏好問題的探討
上市公司國有股權研究——國有股權轉讓定價的分析與思考
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思考
論邊際方法與公司理財
企業績效評價方法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現狀與防治
對謹慎性原則及其運用的探討
對國企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探析
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現狀及對策探討
企業過度投資問題研究
由金融危機引發的對公允價值的思考
國有商業銀行公司治理問題研究
關於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研究
會計計量模式問題研究
關於我國上市公示盈餘管理相關問題的研究
上市證券公司資產結構與負債結構對經營績效的影響
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規模化發展問題探討
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原因分析與防治
中小企業融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股票期權制度利弊分析
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基於代理成本的視角
獨立董事、不完全契約與公司治理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增值稅轉型對企業的影響
新稅制下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的探討
新會計准則下對會計職業判斷的思考
企業籌資環境分析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研究
環境會計的研究 ——關於環境會計結構的探討
淺析負債融資的財務風險與對策
論負債經營的利弊及風險控制
公允價值在新會計准則中的應用問題研究
淺談民營企業財務風險
我國中小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問題與對策
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選擇的研究
企業財務風險及其防範研究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淺議企業環境成本控制
內部控制制度在財務管理中的運用
股票收益率的多因素分析
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思考
新舊所得稅會計問題研究
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系統分析
我國民營企業融資問題探討
企業籌資行為的稅務籌劃
我國上市公司盈餘管理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機制問題探討
試論審計重要性
事業單位企業化會計核算問題研究
對物價變動會計的探討
試論企業集團的資金管理
我國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及優化
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防範
淺談我國政府采購制度的改革
企業內部控制評價問題研究
《企業會計准則第12號——債務重組》的研究與運用
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探討
上市公司實施內部控制問題的研究
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機制研究
對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評價的幾點思考
中小企業融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環境會計研究的起點——環境會計理論結構探討
經濟責任審計若干問題探討
關於會計公允價值的思考
政府會計改革探討
新舊會計准則下長期股權投資的比較研究
淺談會計監督
我國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分析
構建會計誠信體系若干問題的研究
我國國家審計發展戰略研究
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春蘭(集團)公司內部資金集中管理研究
獨立董事獨立性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資產重組行為的分析與探討
試論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中小企業成本管理問題探討
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的探討
電子商務環境下我國稅務問題的思考
稅收籌劃方法及其應用的思考
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測及防範
平衡記分卡應用探討
企業財務困境預測及防範
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控制權的研究
論負債在公司治理的作用
新會計准則體系對企業的影響和對策研究
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微觀影響因素分析
公司治理與會計信息質量
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分析
完善現代企業納稅籌劃探究
我國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問題研究
試論風險導向審計及其應用
會計信息失真及其治理
對我國企業並購問題的思考
淺議會計職業道德
稅收籌劃和財務管理的相關性分析
公允價值在企業會計中的應用
新舊增值稅制改革及其企業財務影響的探討
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防範與控制研究
對我國會計基本准則的認識與思考
對我國CPA行業發展出路的思考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研究
我國民營企業內部控制問題探討
網路環境下的物流管理問題研究
淺論應收賬款的管理
對我國會計誠信缺失的思考
電算化會計檔案管理問題研究
完善政府采購制度的思考
EVA(經濟增加值)價值管理評價體系應用探討
股權分置改革對公司治理結構的影響
國有大型企業公司治理結構問題研究
淺析我國企業財務風險評價體系的構建
基於新會計准則的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分析
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思考
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研究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討
對謹慎性原則及其運用的探討
基於風險管理的內部審計探討
關於農村新型養老保險模式的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探討
企業常見利潤操縱方法的分析與對策
衍生金融工具對傳統財務會計理論的影響及對策
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防範研究
試論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
中小企業融資中的問題及對策
淺談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
我國中小企業實施財務戰略的幾點思考
淺論企業流轉稅稅收籌劃
對我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探討
淺析我國會計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淺析負債融資的財務風險與對策
衍生金融工具的會計研究
我國社保基金管理模式探析
作業成本法在我國的應用及其發展前景
內部審計在企業風險管理中的職責與作用
會計電算化的風險及防範措施
戰略管理會計研究
淺議我國獨立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試論負債經營風險控制策略
新會計准則體系與會計信息質量研究
管理會計理論與應用相關問題的研究
強化民營企業會計基礎工作的思考
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現狀分析與防治
試論平衡計分卡在我國企業績效評價中的運用
關於社會責任會計構建問題的探討
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對策思考
試論稅收籌劃
證券市場會計監管研究
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發展公司債券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的完善
我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我國上市公司融資結構問題探討
產權合約、公司治理結構和會計信息質量
企業質量成本管理研究
我國會計師事務所核心競爭力分析及其培育
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解決途徑
淺談企業實行會計電算化的風險與對策
資產減值對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影響的研究
企業資本運營問題研究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問題研究
完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研究
淺析會計電算化對會計實踐的影響
跨國公司外匯風險管理
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上市公司內部會計控制問題研究
我國商業銀行戰略管理問題的探討
企業籌資方式的比較與選擇研究
對我國上市公司審計失敗問題的思考
新稅制下如何進行企業的納稅籌劃
上市公司內部審計問題探討
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問題研究
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研究
我國上司公司資本結構優化研究:以房地產上市公司為例
淺析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構建
會計師事務所專業化經營探討
淺議上市公司虛假會計信息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會計信息透明度問題研究
企業技術創新的財務支持問題研究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增值稅轉型對企業的影響
對我國開展會計信息化工作的幾點思考
公允價值計量及其應用問題研究
資產評估方法的比較研究以及在我國的應用
論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研究
稅收籌劃在企業中的作用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研究
我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問題探析
我國社保基金管理問題的研究
個人所得稅制度問題研究
金融衍生工具會計問題探討
物價變動與會計信息質量研究
應收賬款管理中問題與對策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舞弊問題研究
基於公司治理的內部控制研究
關於債務融資的風險研究
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
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現狀及對策探討
國有企業改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
中國獨立審計問題研究
對CPA行業發展出路的思考
司法會計相關問題探討
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治理對策
企業企業並購財務風險研究
試述應收賬款的管理
淺談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
試論應收賬款的管理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研究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新途徑
國有資產管理的對策分析
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研究
戰略管理會計探討
我國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問題研究
可轉換債券融資及其風險防範
企業常見利潤操縱方法的分析與對策研究
如何杜絕會計信息失真的探討
企業並購相關問題分析
我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問題探討
淺議國企高管激勵約束機制的有效性
淺析負債融資的財務風險及對策
上市公司債務融資與公司治理
防範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對策研究
我國企業跨國並購問題的研究
我國會計國際化的現狀與對策研究
基於信息化環境的會計檔案管理問題研究
關於民營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的探討
加強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思考
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研究-基於資產專用性的視角
對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思考
基於平衡計分卡的我國商業銀行經營業績評價
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探討
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研究
對會計信息失真及其治理的思考
上市公司盈餘管理的研究
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對建立與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問題的探討
試論風險導向審計
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現狀與治理
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的研究
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
企業實施平衡記分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論中小企業存貨管理
論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與公司治理
淺論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
淺談企業激勵約束機制
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
企業並購的財務風險及防範措施
淺談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
淺論企業稅收籌劃
企業財務目標的選擇與實施途徑
淺淡我國會計誠信缺失
我國上市公司財務管理目標研究-基於產權契約的視角
企業過度投資的治理對策研究
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研究與探討
會計電算化的風險及其防範措施
D. 上市公司資產重組會碰到哪些會計問題
畢業設計(論文)題目
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防範
我國製造業上市公司籌資方式比較與選擇
加強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思考
淺談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現狀及優化的對策
淺析我國企業負債經營問題
加強我國企業信用管理問題探討
盈餘管理初探
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負債融資的公司治理效應分析
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分析
公允價值計量及其應用問題的研究
我國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研究
企業常見利潤操縱方法的分析與對策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研究
我國民營上市公司債務融資的研究
淺議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
關於公允價值在我國的應用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研究——以揚州市邗江區為例
我國政府會計確認基礎改革的探討
化解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途徑選擇
我國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難點分析
管理者報酬激勵問題探討
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淺析
對會計報表合並問題的探討
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及解決途徑
我國國有企業盈利能力分析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優化淺析
浙江巨化股份公司財務分析
我國上市公司融資偏好淺析
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分析
會計信息失真及其治理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成因與對策探討
企業負債經營的利弊及其風險控制
管理者報酬與公司業績
企業財務困境預測及防範
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探討
中小企業稅收籌劃問題探析
國有企業經營者激勵與約束機制研究
金融危機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研究
我國中小企業的風險管理
試論我國政府采購制度的改革
公允價值在新會計准則中的應用研究
公司治理與會計信息質量研究
公允價值計量與會計信息謹慎性要求的分析與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方法、原因和對策
集團公司內部控制問題研究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
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研究
論企業所得稅收籌劃
淺析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構建
淺議會計信息失真
淺析網路會計市場的建立
我國企業流轉稅稅收籌劃方法探析
上市公司融資結構研究
中西方所得稅會計的比較研究
負債經營、治理結構與公司績效
中小企業籌資問題的分析
應收賬款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治理對策
關於我國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偏好問題的探討
上市公司國有股權研究——國有股權轉讓定價的分析與思考
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思考
論邊際方法與公司理財
企業績效評價方法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現狀與防治
對謹慎性原則及其運用的探討
對國企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探析
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現狀及對策探討
企業過度投資問題研究
由金融危機引發的對公允價值的思考
國有商業銀行公司治理問題研究
關於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研究
會計計量模式問題研究
關於我國上市公示盈餘管理相關問題的研究
上市證券公司資產結構與負債結構對經營績效的影響
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規模化發展問題探討
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原因分析與防治
中小企業融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股票期權制度利弊分析
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基於代理成本的視角
獨立董事、不完全契約與公司治理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增值稅轉型對企業的影響
新稅制下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的探討
新會計准則下對會計職業判斷的思考
企業籌資環境分析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研究
環境會計的研究 ——關於環境會計結構的探討
淺析負債融資的財務風險與對策
論負債經營的利弊及風險控制
公允價值在新會計准則中的應用問題研究
淺談民營企業財務風險
我國中小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問題與對策
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選擇的研究
企業財務風險及其防範研究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淺議企業環境成本控制
內部控制制度在財務管理中的運用
股票收益率的多因素分析
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思考
新舊所得稅會計問題研究
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系統分析
我國民營企業融資問題探討
企業籌資行為的稅務籌劃
我國上市公司盈餘管理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機制問題探討
試論審計重要性
事業單位企業化會計核算問題研究
對物價變動會計的探討
試論企業集團的資金管理
我國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及優化
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防範
淺談我國政府采購制度的改革
企業內部控制評價問題研究
《企業會計准則第12號——債務重組》的研究與運用
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探討
上市公司實施內部控制問題的研究
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機制研究
對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評價的幾點思考
中小企業融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環境會計研究的起點——環境會計理論結構探討
經濟責任審計若干問題探討
關於會計公允價值的思考
政府會計改革探討
新舊會計准則下長期股權投資的比較研究
淺談會計監督
我國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分析
構建會計誠信體系若干問題的研究
我國國家審計發展戰略研究
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春蘭(集團)公司內部資金集中管理研究
獨立董事獨立性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資產重組行為的分析與探討
試論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中小企業成本管理問題探討
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的探討
電子商務環境下我國稅務問題的思考
稅收籌劃方法及其應用的思考
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測及防範
平衡記分卡應用探討
企業財務困境預測及防範
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控制權的研究
論負債在公司治理的作用
新會計准則體系對企業的影響和對策研究
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微觀影響因素分析
公司治理與會計信息質量
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分析
完善現代企業納稅籌劃探究
我國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問題研究
試論風險導向審計及其應用
會計信息失真及其治理
對我國企業並購問題的思考
淺議會計職業道德
稅收籌劃和財務管理的相關性分析
公允價值在企業會計中的應用
新舊增值稅制改革及其企業財務影響的探討
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防範與控制研究
對我國會計基本准則的認識與思考
對我國CPA行業發展出路的思考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研究
我國民營企業內部控制問題探討
網路環境下的物流管理問題研究
淺論應收賬款的管理
對我國會計誠信缺失的思考
電算化會計檔案管理問題研究
完善政府采購制度的思考
EVA(經濟增加值)價值管理評價體系應用探討
股權分置改革對公司治理結構的影響
國有大型企業公司治理結構問題研究
淺析我國企業財務風險評價體系的構建
基於新會計准則的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分析
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思考
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研究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討
對謹慎性原則及其運用的探討
基於風險管理的內部審計探討
關於農村新型養老保險模式的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探討
企業常見利潤操縱方法的分析與對策
衍生金融工具對傳統財務會計理論的影響及對策
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防範研究
試論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
中小企業融資中的問題及對策
淺談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
我國中小企業實施財務戰略的幾點思考
淺論企業流轉稅稅收籌劃
對我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探討
淺析我國會計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淺析負債融資的財務風險與對策
衍生金融工具的會計研究
我國社保基金管理模式探析
作業成本法在我國的應用及其發展前景
內部審計在企業風險管理中的職責與作用
會計電算化的風險及防範措施
戰略管理會計研究
淺議我國獨立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試論負債經營風險控制策略
新會計准則體系與會計信息質量研究
管理會計理論與應用相關問題的研究
強化民營企業會計基礎工作的思考
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現狀分析與防治
試論平衡計分卡在我國企業績效評價中的運用
關於社會責任會計構建問題的探討
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對策思考
試論稅收籌劃
證券市場會計監管研究
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發展公司債券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的完善
我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我國上市公司融資結構問題探討
產權合約、公司治理結構和會計信息質量
企業質量成本管理研究
我國會計師事務所核心競爭力分析及其培育
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解決途徑
淺談企業實行會計電算化的風險與對策
資產減值對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影響的研究
企業資本運營問題研究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問題研究
完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研究
淺析會計電算化對會計實踐的影響
跨國公司外匯風險管理
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上市公司內部會計控制問題研究
我國商業銀行戰略管理問題的探討
企業籌資方式的比較與選擇研究
對我國上市公司審計失敗問題的思考
新稅制下如何進行企業的納稅籌劃
上市公司內部審計問題探討
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問題研究
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研究
我國上司公司資本結構優化研究:以房地產上市公司為例
淺析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構建
會計師事務所專業化經營探討
淺議上市公司虛假會計信息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會計信息透明度問題研究
企業技術創新的財務支持問題研究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增值稅轉型對企業的影響
對我國開展會計信息化工作的幾點思考
公允價值計量及其應用問題研究
資產評估方法的比較研究以及在我國的應用
論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研究
稅收籌劃在企業中的作用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研究
我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問題探析
我國社保基金管理問題的研究
個人所得稅制度問題研究
金融衍生工具會計問題探討
物價變動與會計信息質量研究
應收賬款管理中問題與對策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舞弊問題研究
基於公司治理的內部控制研究
關於債務融資的風險研究
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
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現狀及對策探討
國有企業改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
中國獨立審計問題研究
對CPA行業發展出路的思考
司法會計相關問題探討
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治理對策
企業企業並購財務風險研究
試述應收賬款的管理
淺談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
試論應收賬款的管理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研究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新途徑
國有資產管理的對策分析
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研究
戰略管理會計探討
我國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問題研究
可轉換債券融資及其風險防範
企業常見利潤操縱方法的分析與對策研究
如何杜絕會計信息失真的探討
企業並購相關問題分析
我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問題探討
淺議國企高管激勵約束機制的有效性
淺析負債融資的財務風險及對策
上市公司債務融資與公司治理
防範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對策研究
我國企業跨國並購問題的研究
我國會計國際化的現狀與對策研究
基於信息化環境的會計檔案管理問題研究
關於民營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的探討
加強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思考
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研究-基於資產專用性的視角
對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思考
基於平衡計分卡的我國商業銀行經營業績評價
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探討
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研究
對會計信息失真及其治理的思考
上市公司盈餘管理的研究
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對建立與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問題的探討
試論風險導向審計
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現狀與治理
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的研究
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
企業實施平衡記分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論中小企業存貨管理
論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與公司治理
淺論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
淺談企業激勵約束機制
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
企業並購的財務風險及防範措施
淺談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
淺論企業稅收籌劃
企業財務目標的選擇與實施途徑
淺淡我國會計誠信缺失
我國上市公司財務管理目標研究-基於產權契約的視角
企業過度投資的治理對策研究
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研究與探討
會計電算化的風險及其防範措施
E. 企業環境成本價值核算和管理控制有哪些途徑
對製造型企業中的環境成本進行核算與控制,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降低企業能源、原材料的消耗,控制和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可以促進企業對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開發和推廣應用,提高企業乃至整個製造業的技術水平。同時,它對我國樹立和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也具有重要意義。
一、企業環境成本的定義及其構成
(一)環境成本的定義
環境成本是社會用於環境治理、生態建設、工業污染末端治理和用於支付環境監督的管理費用等的資源耗費。迄今為止,為國際會計學界所普遍認可並且常被我國會計學界的同仁引以為據的環境成本概念的定義來自於「聯合國國際會計和報告標准政府專家組會議」在1998年通過的《環境會計和報告的立場公告》中的環境成本定義:「環境成本是指本著對環境負責的原則,為管理企業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而採取和被要求採取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業執行環境目標和要求所付出的其它成本。」這個定義中說明了三個相互關聯的問題:「對環境負責」、「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執行環境目標和要求」。這三個問題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聯結成一體,表達了一個完整的意思,即:誰對環境造成了影響,誰就應該對環境負責,從而也應該執行環境目標和要求。從其定義可見,企業是環境責任主體,即對環境造成影響從而應該對環境負責並且執行環境目標和要求的也是企業。也就是說,日益嚴峻的全球生態環境危機是由於以往企業對環境不負責任的行為所造成的,因此,環境問題的解決必須依賴於企業對環境負責的行為,而為了使企業能夠具有這種自覺的責任感並且實際地擔負起這種責任,就應該把在維護、治理和改善環境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消耗統統計入企業成本中。
(二)環境成本的構成
1.如果綜合觀察環境成本,由三個方面內容構成:
(1)獲取自然資源階段的初始環境成本。
(2)投入生產階段的環境成本。
(3)產品轉入流通階段的環境成本。
2.如果從環境成本組成部分區分,其構成可分成以下七個方面內容:
(1)獲取原材料過程中的保護資源成本。
(2)生產過程的環境負荷成本。
(3)生產過程的環境預防成本。
(4)銷售產品過程的環境污染的處置成本。
(5)產品研發中的環保開發成本。
(6)改善企業周圍環境的成本。
(7)其他環保支出。
二、企業應用環境成本核算與控制制度的困境
(一)環境法規的不完善
環境法規可以規范企業的經濟行為。在經濟社會中,利潤是企業經濟活動的第一導向作用力或內在基本動力,沒有來自社會的環境法規壓力,環境成本會計不可能在企業內部自然生成,即使許多自覺計量環境影響後果和披露環境信息的大型跨國公司,也是在其長遠經濟發展戰略的指導下行事,綠色(環境保護)形象與企業長遠利益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各個國家的環境法規都會逐漸增多。我國從1979年先後制定了以《環境保護法》為核心,由《海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環境污染防治法和《森林法》、《草原法》、《礦產資源法》、《水法》和《野生動物保護法》等自然資源保護法所組成的比較健全的環境法律體系。盡管這些環境法規的力量對保護環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這些法律法規的覆蓋面還不全面,各項實施細則也有待明確,與實務操作有很大的差距。
1993年,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制定了一系列環境管理標准體系(ISOl4000系列),在ISOl4000系列標准中,現已正式頒布的有8個標准,其中最重要的有5個,包括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規范及使用指南》;ISO14004《環境管理體系——原則、體系和支持技術指南》;ISO14010《環境審核指南——通用原則》;1SO14011《環境審核指南——審核程序》以及ISO14012《環境審核指南——環境審核員資格要求》。這些標准對企業環境管理做出了原則性的框架性規定,對如何達到這些環境規定的要求提供了一種環境管理的指南和模式,在實務上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從ISO14000系列標准對環境成本問題的闡述可以知道,這些標准都沒有明確企業必須進行環境成本核算,對環境成本的標准也未作規定,使得企業環境成本的核算沒有一致性和可比性。因此,環境法規的不完善可以導致企業實施環境成本核算與控制的困境。
(二)會計法規的不健全
目前《會計法》中還沒有環境會計的相關條款,環境會計准則也沒有制定,這方面的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對環境會計對象、環境會計基本原則、環境會計假設、環境成本計量、環境信息披露等問題,方法上還沒有統一。正因為對環境會計的處理沒有統一的標准,企業對環境成本的會計處理、環境成本報告以及環境成本分析,均按適合於自己的方法進行,同行業間沒有可比性。可以說,環境會計問題是會計界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其困難之處在於:既要適應不斷增加、變化的環境法規(國際的、國家的、地方的),又要建立、健全有關的會計標准,同時還與環境監測與計量技術有關。
(三)環境審計基本空白
環境審計是由會計師事務所或其他法定機構對適用於環境要求的有關業務經營及活動所進行的系統的、有證據的、定期的、客觀的檢查。我國環境審計尚處在理論探討的初級階段。目前進行的與環境相關的審計主要是合理性審計,即主要鑒證企業的經濟活動是否遵守了現有的環境保護法律和地方頒布的環保法規,如污染物的排放是否超過了規定標准,是否按照規定的要求及時上交了各種費用等。而對國務院所屬的環保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進行審計監督、地方政府管理的環境保護專項資金進行審計監督、對國家在國際履約方面進行審計監督、對政府環境政策進行審查監督等內容基本上是空白。隨著我國加入WTO與世界經濟接軌,中國企業被迫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如何注重生態環境保護,以「綠色理念」經營,建立有效的綠色經營系統,實施環境成本核算與控制制度;如何防止國際貿易「綠色壁壘」、防止發達國家將「不夠綠色」的產業商品轉移或銷售到中國來;開展對大型製造型企業和上市公司的有關自然資源、環境成本報告的真實性、合法性再監督等問題都亟待解決。但目前我國的審計監督體系中還缺少這一塊,我國環境審計理論研究及實務遠遠落後於國外的現狀,急需國家有關部門重視此項工作的開展。
(四)環境稅收不完善
我國目前專門針對資源與環境的稅收有資源稅、土地增值稅、耕地佔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但各稅種的徵收目的主要是調節級差收入或增加收益,未能與保護資源環境很好地結合起來。例如對於資源稅,目前,我國的資源稅只對六類礦產品及鹽徵收,目的主要是調節這些資源因開采條件不同而產生的級差收入,征稅范圍較窄,未將急需保護的水資源、草原資源、森林資源、土地資源劃入資源稅的征稅范圍;同時徵收標准一般偏低,不足以補償資源損耗,對稀缺資源、非再生資源沒有課以重稅。現行的稅制並不是一個對環境十分「友好」的稅制,它沒有單獨設立環境稅,沒有把環境成本納入到有關的稅目和稅率中。
(五)成本量化困難
企業環境成本包括:資源耗減成本、環境降級成本、資源維護成本和環境保護成本四種。對後兩種形式的環境成本量化相對比較容易,但由於資源的破壞程度和類型的確定困難,可利用的技術以及恢復標準的不確定性因素,使得資源耗減成本和環境降級成本難以量化。比如對水污染損失成本進行量化時,有毒污水排到河裡,使漁業受損失,人們飲用水導致生病、精神上受損失以及迫使人們到很遠的地方去尋找新的飲用水源,這些損失都要計入水污染損失成本中,但在實際中對這些成本的量化比較困難。可以說,環境成本的計量問題是困擾環境成本會計發展及應用的關鍵問題。
三、環境成本核算與控制制度應用於企業的途徑
(一)完善環境成本法規制度
必須完善包括環境方面的法規和會計方面的法規及其它相關的法規制度。相關環境法規與會計法規的不完善,是環境成本核算與控制的法規制度進入實務操作的一個主要障礙。我國有關環境成本核算與控制的法規制度建設可借鑒美國、歐盟、日本、國際標准化組織等國家或國際組織的做法。1.建立和完善環境法規體系。2.完善環境會計法規主要包括:修改會計法規,增加有關環境會計的內容條款,以法律形式確立環境會計的地位和作用;建立環境會計准則或環境會計制度,將涉及環境的內容列入會計要素,並制定具體的環境會計准則或環境會計制度;完善環境審計制度,將涉及環境的內容列入環境審計框架內,制定專門的環境審計准則和行為規范。3.建立和完善環境成本控制的經濟制度,主要包括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排污收費制度、許可證交易制度,生態補償制度、環境稅收制度、綠色GDP核算制度等。
(二)建立環境成本核算體系
企業建立環境成本核算體系的作用在於規范企業環境成本核算工作,為環境成本報告、環境成本審計、環境成本控制和綠色國民經濟核算工作提供基礎數據資料。這一體系至少應包括如下內容:環境成本的定義、環境成本的分類、環境成本的確認、環境成本科目設置、環境成本的計量與記錄、環境成本的會計處理等。與財務成本核算相比,環境成本核算更加復雜,尤其是環境成本的計量,由於涉及環境外部損失的計量和非市場價格因素,其計量方法多種多樣,目前並沒有取得一致性結論。因此,只有加強對環境成本核算體系的研究,才能逐步建立科學、規范、完善的環境成本核算體系。
(三)實施環境成本報告制度
環境成本報告作為環境成本會計的一部分,在完善環境會計理論體系、調整國民經濟核算指標、滿足有關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環境成本報告在西方發達國家企業中運用較早,特別是一些國際組織和社會組織的積極推動,使得環境成本報告在報告形式、報告內容等方面都逐漸成熟,並逐步規范化。在我國企業中,也要逐步實施環境成本報告制度。對於環境成本報告的形式,建議單獨編制環境成本報告,與財務會計報告共同構成企業年度報告的一部分;對於環境成本報告的內容,建議由環境成本項目、環境成本政策和其他說明事項這三部分構成。
(四)加強環境成本審計工作
環境成本審計的作用在於提供公證,有助於保證企業環境成本報告中信息的可信度,使環境利益關系人從中獲得可靠的信息進行決策。在企業中加強環境成本審計工作,1.國家應完善環境成本審計的依據,即完善環境法律法規和環境標准(包括環境質量標准、污染排放標准、環境方法標准等);2.應對環境成本審計的目標、范圍、審計證據、審計風險、審計責任、審計程序等做出明確的規定,有關部門應加快制定環境成本審計的准則。
(五)建立並實施環境成本超前控制模式
環境成本超前控制模式是主動型的環境成本控制模式,它以可持續發展戰略為指導,依託於產品壽命周期環境評價,關注企業流程再造、產品重新設計等方面的機會,致力於不斷改進產品壽命周期設計、綠色ERP系統以及綠色供應鏈管理,以最大限度地、有效地降低環境損害成本,在對環境負責的同時,追求盈利能力。超前控制模式具體包括產品壽命周期設計模式、綠色ERP系統設計模式、綠色供應鏈管理模式。建立並實施環境成本超前控制模式,1.要開展產品壽命周期設計,開發綠色ERP管理系統,探索綠色供應鏈管理模式,將綠色觀念貫穿於產品設計、材料選擇、產品製造、產品銷售及回收的全過程和整個行業,追求企業和環境整體效益的最優化;2.要付諸實施,包括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選擇適當模式、制定實施計劃和方案等。
(六)以點帶面,推廣應用環境成本核算與控制制度
環境成本核算與控製作為一項新的制度,在我國企業中的應用還面臨很多難題,但在經濟全球化和環境問題全球性的背景下,我國政府將更為重視環境事項。隨著各種環境與會計法規政策的不斷完善,我國企業承擔環境保護責任的外部壓力將與日俱增,環境成本核算與控制制度將得到進一步發展與應用。因此,要加快環境成本核算與控制的試點工作,在5年之內,選擇一批環境污染比較嚴重、對國民經濟影響比較大的國家重點建設行業或製造企業如礦業、化工、石油、造紙、鋼鐵等企業作為試點;未來5-10年,再制定出較為完善的環保法律法規,並充分發揮執法效力,利用市場經濟手段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使資源產品形成合理的價格體系,反映出消耗的自然資源價值,使環境成本核算與控制制度的應用具有強有力的保證。
F. 關於 環境成本核算的研究 方面大家有什麼新的視角百度的文章就不要發了,給一些合理的建議,謝謝1
在會計學領域討論環境問題的歷史還不長。自80年代起環境會計(亦稱綠色會計)作為一個新的會計分支而興起並逐漸擴大影響。進入90年代以後,一些國際組織積極推動環境管理、環境會計及環境審計方面的研究,制訂和發布有關規則或標准。伴隨著國家、區域或國際的有關法令和法規的建立、頒布與實施,環境會計在歐美發達國家的理論建設上有了初步框架,在會計審計實務中也有所進展。本文主要針對發展中國家建立環境會計體系的若干基礎問題談一點看法。
一、環境問題與環境會計
(一)環境問題與環境會計在環境與社會經濟領域,有再次重要的國際會計具有里程碑性質:一次是1972年的聯合國人類與環境會議,另一次是1992年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這兩次由世界各國元首或政府首腦參加的會議之重要性在於,人們開始認真思考環境與經濟增長之間以及環境與社會發展之間的相互關系,環境問題成為政府議事日程中的重要項目之一,各國在解決環境問題上開始協調行動。
在近30年中,環境問題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各階段都有若干主要標志:第一階段,1968年羅馬俱樂部發表著名的《增長的極限》一書;1972年聯合國舉行人類環境會議。第二階段,1987年被確定為歐洲環境年;聯合國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第三階段,1992年聯合國舉行環境與發展大會;英國政府發布著名的《綠色經濟計劃》。第四階段,英國頒布世界上第一部有關環境管理制度的國家標准文件BS77 50,歐共體頒布第一部有關環境管理和環境審計制度的國際性標准文件EMAS;國際標准組織開始起草全球性環境管理和環境審計的標准文件ISO1400系列。由上所述可見,國際上對環境與經濟、環境與社會之關系問題的關注,正在日趨具體化和標准化。
在環境會計領域,首先進入實務的是環境信息披露(環境報告),即披露公司各種活動對環境產生影響的信息。在80年代中期,首先提出的披露方式是在公司年度報告中的「管理分析與問題討論」部分,以後成為年度報告的一個獨立組成部分,並最終成為獨立的年度環境報告。最近幾年中,聯合國關於國際會計和報告標準的政府間專家工作組(ISAR)對跨國公司的環境信息披露問題作了連續的追蹤調查和分析,並將其作為每屆會議的主要議題之一。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UNCTAD)秘書處每年發布的國際會計與報告專題年度評論,在19 96年就是以環境會計作為主題。
以斯堪的那維亞(北歐)航空集團公司(SAS Group,由瑞典、挪威、丹麥三個國家的若干航空公司組成,均為上市公司)為例看,1995年SAS單獨編制並發布其第一份年度環境報告,該報告涵蓋其航空運輸業的機場、機上貿易業務的相關環境信息(旅館業務的環境信息另外處理),與公司的年度報告同時發布。這份年度環境報告的內容非常詳細,主要包括:(1)SAS的環境戰略;(2)SAS在飛行,機上服務,地面服務的各種活動對環境的影響(環境平衡表,分為投入與產出兩方);(3)總裁就環境事項的年度總結;(4)董事會就環境事項的年度總結;(5)分別各種業務的環境信息;(6)對大氣影響的專題分析;(7)公司環境管理實務;(8)為減少對環境的不良影響而進行的新技術開發工作;(9)各種有關的知識欄目;(10)公司環境管理機構及通訊聯系,等等。
我們知道,公司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其年度報告,其中與財務會計有關的內容均需經過注冊會計師進行獨立審計並出具審計意見書(審計報告)。由此,對於公司發布的環境信息(特別是與財務會計有關的環境信息),就順理成章地提出了環境會計法規及環境審計問題。
(二)環境會計與相關法規 當環境信息披露(環境報告)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除了引伸出環境審計問題以外,也引伸出了對公司在環境治理、保護、預防、管理等方面費用支出的會計處理(包括確認、計量等)問題。環境會計問題較之環境報告要涉及到更多的方面,如環境會計對象、環境會計基本原則、環境成本計量等,並且最終會落實到是否需要專門訂立環境會計准則。可以說,環境會計問題是目前會計界面對著的最大的挑戰之一。其困難之處在於,既要適應不斷增加、變化和完善著的環境法規(國際的、國家的、地方的),還要建立和健全有關的會計標准,同時還與環境核測和計量技術有關。
二、環境成本之界定及計量
對於環境成本,很難給予精確的定義(從國內外文獻資料看,討論環境成本時往往有其特定的立足點),可是在會計領域討論成本項目,又不能不給出較為明確的界定。這里首先從不同的視角對環境成本概念加以闡釋,進而討論其確認與計量。
(一)不同空間范圍的環境成本 不論怎樣界定環境成本的內容,從一個企業看,總是可以區分為內部環境成本和外部環境成本。這種區分是基於當期(會計期間)是否由本企業承擔可計量的環境成本。這里的「是否應當由本企業承擔」,並不是一個會計問題,而是一個法規問題。內部環境成本指應當由企業承擔的環境成本,包括那些由於環境方面因素而引致發生,並且已經明確是由本企業承受和支付的費用,比如排污費、環境破壞罰金或賠償費,環境治理或環境保護設備投資,等等。
內部環境成本與外部環境成本相比較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對其已經可以作出貨幣計量(盡管並非一定合理和精確),從而才可能作為內部成本。外部環境成本是指那些由本企業經濟活動所引致但尚且不能精通計量,並由於各種原因而未由本企業承擔的不良環境後果。正是由於對這些不良環境後果尚未能作出貨幣計量,所以盡管已經被認識,卻不能追加於始作俑者,因而還不能稱之為會計意義上的「成本」。但不可否認的是,社會環境質量確實已經受到了影響甚至破壞,即事實上已經發生了環境成本。
環境成本的「內部」、「外部」之分,並不是絕對的,對此可以從下述幾點理解:
第一,某些情況下內部和外部環境成本同時並存。譬如「排污費」是由於本企業向外部排放有害氣體、污水中廢棄物質而向環境管理機構交納的費用,由本企業負擔,因而屬於內部環境成本。但是外部環境成本亦同時存在:從數量上說,計算交納排污費是按照環境管理機構制定的標准,在實務中,這種標准往往偏低,不足以彌補環境污染引致的各種損失。從性質上說,即使全部排污費都用於治理環境,也存在污染和恢復之間的一段滯後期。在這段時間內,環境污染的破壞作用已經漫延開來並導致新的更大的環境成本。
第二,某些情況下內部環境成本會早於或晚於外部環境成本而發生。譬如,本企業考慮到某經濟事項對環境的潛在損害可能性而提取准備金,在會計處理中先發生了內部環境成本,而外部環境成本此時尚未發生。再譬如,對環境污染受害者的賠償金,往往由於法律程度而耽延一段時間,而會計處理總是要等到實際賠償時才作為內部環境成本,這時顯然已經晚於外部環境成本。
第三,從會計配比原則講,外部環境成本最終都應當轉為內部環境成本。但是在會計實務中,兩種環境成本之間既存在「轉化時間差」,還存在「轉化數量差」。而且象空氣污染導致酸雨以及生態破壞等引發的社會環境成本,幾乎不可能做到「會計配比」。因此,究竟外部環境成本在多長時間內和有多大比例可以轉化為內部環境成本,取決於環境法規的完善程度及環境會計標準的可操作程度。從這個意義上說,環境法規的建設與環境會計體系的建立具有同樣的重要意義。
(二)不同時間范圍的環境成本
著眼於對環境成本的會計處理與其實際發生的時間吻合性,可以將環境成本作三種類別劃分:過去環境成本,當期環境成本及未來環境成本。換句話說,在會計期間內作為環境成本而確認處理的有關費用支出項目,其所補償的可能是以前的環境損失,也可能是當期環境損失,還可能是預見到的將來環境損失。
1.對過去環境成本的當期支出,指本會計期間內發生的環境性費用是基於清理以前造成的環境污染或補償以前造成的環境損失。當具有追溯效力的新環境法規或會計法規生效時,這種會計事項就會增多(有時也可能是法律訴訟的結果)。也就是說,企業以前的經濟活動在當時並未與環境法規不合,或者在當時的環境檢測水準下企業經濟活動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並不明顯,但是在今天的新條件下情況有了變化,企業不得不為過去的負面「產出」承擔後果。在會計處理中,這就引出了兩個問題。第一,會計盈虧是分期計算的,當期因為以前若干年的經濟活動之不良環境影響而增加了了環境性費用,事實上的結果是當期的和以前的會計盈虧都不完全符合實際,那麼怎樣評價企業的財務業績才為合理?第二,企業當期的經濟活動及產品都可能與以前年份有所不同,如產品已升級換代,甚至已轉產完全不相同的產品,這在實務中會有千差萬別種情況,那麼在實施會計配比原則時,當期的環境支出怎樣與以前的活動及產品相對應?可見,對過去環境成本的當期支出,既引發了財務會計方面的經營業績計量甚至稅賦疑問,也引致了管理會計方面的業績考評疑問。
2.對當期環境成本的當期支出,指本會計期間內發生的環境性費用是基於清理當期環境污染或補償當期環境損失。從一般意義上說,在會計實務中不會對此產生認識上的疑問,可能存在的難點是怎樣在測定環境影響的基礎上合理地分配和歸集環境性費用。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具備較好的的環境管理和會計計量基礎。
3.對將來環境成本的當期支出,指本會計期間內發生的環境性費用是基於對將來環境污染和損失進行清理和補償的經費准備。就會計處理特點而言,這使我們聯想到了各種會計准備金(如壞賬准備金),因而或許可以為了敘述的方便而暫且稱其為環境成本准備金。
在會計處理中,設立環境成本准備引出了兩個問題。第一,由於環境成本准備金是以對將來不良環境影響的估計為基礎,當期並沒有發生真正意義上的會計支出,而環境成本准備金列為費用成本項目,會影響當期盈虧進而影響納稅,所以需要有可操作的法規依據。如果企業是以納稅以後凈利潤中的一部分提取作為環境成本准備金,則需要以企業內部法規(如章程,董事會或股東會決議等)為依據。第二,當期環境成本准備金的數額提取之估計,與各種經濟活動或產品的配比對應,既需要環境測量標准,也需要合理的會計處理方法。可見,對將來環境成本的當期支出,並不僅僅是一個會計問題,還涉及到環境法規和企業規章,並且與如何判斷將來的環境事務趨勢有關。
(三)不同功能的環境成本 著眼於企業所發生的環境性支出的功能,可以將環境成本作三種類別劃分:彌補已發生的環境損失,維護環境現狀、預防將來可能出現的不利環境影響。這種功能分類也可以表達為基於環境支出動因的分類。
第一種彌補已發生的環境損失所引致的環境性支出,所彌補的可能是以前時期的環境破壞後果,也可能是當期的環境破壞後果。一個共同的特點是環境損失已經發生。企業所支出的環境性費用,其目的僅在於或只能夠用於彌補已經發生的損失(現實中往往不足以彌補!),而不可能形成任何資產增量或收入增量。針對實物的支出只是對因污染而導致的物質耗損的彌補,針對人的支出則是對因污染而導致的健康耗損的補償。可見其補動性支出的明顯特點。
第二種用於維護環境現狀的環境性支出,與不良環境影響是同步發生的,用以維持環境現狀而不致於惡化。從會計處理看,應當認識到這樣兩點:其一,這類環境支出雖然不會形成企業的生產能力增量,但是會形成其他資產增量或收入增量:用於環境保護設施或環境治理設備時增加了資產存量,用於環境保護人員的工薪支出則增加了人員收入。其二,當支出是針對環境保護或治理設施(備)時,本會計期間應當承擔的應當只是其一部分,即會計處理中的費用化與資本化之區分問題。總起來看,這類環境支出仍然是被動性支出,但已經具有了一定程度的主動性。
第三種用於預防將來可能出現的不良環境後果的環境性支出,是發生在環境損失出現之前,並不是專門用於彌補性項目,所以屬於主動性支出。會計處理中需要考慮到這樣三點:其一,這類環境支出不但會形成資產增量或收入增量,而且可能會增加或改善生產能力(比如購置了有助於改進產品環境屬性的設施或設備)。其二,對於形成的物持資產增量之會計處理,顯然會有分期攤銷或折舊計提,這時會與環境法規及會計法規有關。其三,總起來看這類環境性支出更象是一種投資行為,只是其目標具有特殊性,既不屬於生產能力投資,又不屬於非生產性設施投資。
G. <關於財務報表的造假問題研究>的論文
關於財務報表的問題主要有幾個方面
一個是未能公允的反應企業在一個時期內的營運狀況,還有的就是存在虛假的信息,例如虛增收入等等。還有的就是編織者有存在重大過失或者影響的財務報告。
H. 哪裡有原創論文題目
1.我國中小紡織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建設研究
【關鍵詞】 中小紡織企業; 會計信息系統; 構建和實施; 管理和拓展;
【作者中文名】 章潔;
【導師】 馮岑;
【學位授予單位】 蘇州大學;
2.我國實施人力資源會計的現狀與完善對策研究
【關鍵詞】 人力資源會計; 現狀分析; 價值計量; 完善對策;
【作者中文名】 柳毅;
【導師】 李端生;
【學位授予單位】 山西財經大學;
3.價值鏈會計在農業企業的應用研究
【關鍵詞】 價值鏈管理; 價值鏈會計; 農業企業;
【作者中文名】 王威然;
【導師】 李桂蘭;
【學位授予單位】 湖南農業大學;
4.基於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內部會計控制研究
【關鍵詞】 內部會計控制; 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環境; 控制環境; 風險評估;
【作者中文名】 孫世玲;
【導師】 辛茂荀;
【學位授予單位】 山西財經大學;
5.新會計准則下盈餘穩健性研究
【關鍵詞】 新會計准則; 盈餘穩健性; 實證研究;
【作者中文名】 韓娟;
【導師】 劉英男;
【學位授予單位】 沈陽工業大學
6.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銜接
【關鍵詞】 會計集中核算制度;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 銜接;
【作者中文名】 許春霞;
【導師】 楊有振;
【學位授予單位】 山西財經大學;
7.關於上市公司執行股份支付會計准則的研究
【關鍵詞】 會計准則執行; 股份支付; 股權激勵;
【作者中文名】 張薇;
【導師】 呂長江;
【學位授予單位】 復旦大學;
8.論會計目標的多元定位和實施對公司治理的影響
【關鍵詞】 會計目標; 公司治理; 信息; 利益相關者; 多元化;
【作者中文名】 藍莎;
【導師】 田廣研;
【學位授予單位】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9.施工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研究
【關鍵詞】 施工企業; 內部會計控制; 控制環境; 信息溝通; 監督評價;
【作者中文名】 熊文傑;
【導師】 毛洪濤; 曾永林;
【學位授予單位】 西南財經大學;
10.論金融工具會計准則對我國上市商業銀行會計的影響
【關鍵詞】 金融工具會計准則; 銀行會計目標; 公允價值; 信息系統; 風險管理; 銀行監管;
【作者中文名】 熊英;
【導師】 方萍;
【學位授予單位】 西南財經大學
11.新會計准則下對會計職業判斷的再認識
【關鍵詞】 新會計准則; 會計職業判斷; 能力; 再認識;
【作者中文名】 吳曉燕;
【導師】 方萍;
【學位授予單位】 西南財經大學;
12.會計信息穩健性與上市公司過度投資行為控制
【關鍵詞】 會計穩健性; 過度投資; 資產減值准備; 計提; 轉回;
【作者中文名】 王寧;
【導師】 楊丹;
【學位授予單位】 西南財經大學
13.公允價值理念下的財務會計目標研究
【關鍵詞】 公允價值; 財務會計目標; 會計計量; 會計環境; 會計信息質量特徵;
【作者中文名】 徐麗林;
【導師】 焦薇;
【學位授予單位】 西南財經大學
14.我國企業環境會計應用研究
【關鍵詞】 環境會計; 應用; 環境成本核算; 環境業績評價; 信息披露;
【作者中文名】 孔德明;
【導師】 陳苑紅;
【學位授予單位】 西南財經大學
15.會計師事務所特徵與會計報表重述關系分析
【關鍵詞】 會計師事務所特徵; 會計報表重述; 公司治理;
【作者中文名】 宋剛;
【導師】 蔡春;
【學位授予單位】 西南財經大學;
16.基於權責發生制的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研究
【關鍵詞】 政府會計; 權責發生制; 新公共管理;
【作者中文名】 陳小玲;
【導師】 劉新琳;
【學位授予單位】 西南財經大學;
17.基於數據集中的銀行會計管理模式思考
【關鍵詞】 數據大集中; 會計; 管理模式; 改進;
【作者中文名】 陸亞;
【導師】 方萍;
【學位授予單位】 西南財經大學;
18.新會計准則公允價值運用問題研究
【關鍵詞】 公允價值; 新會計准則; 應用; 歷史成本;
【作者中文名】 宋真真;
【導師】 王幼軍;
【學位授予單位】 西南財經大學 本論文由無憂論文網www.51lunwen.com整理提供
I. 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美國成果
美國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主要來源於有關環境法律的規定。目前,基本形成了一個環境信息披露規范體系,對信息披露的要求繁多而復雜,主要由以下幾個層次組成:
1、較為全面的環境法律法規。
美國上市公司遵守的環境法規包括《清潔空氣法》、《清潔水法》、《資源保護與回收法》、《綜合環境反應、補償和債務法》、《關於地下儲藏箱的規定》、《超級基金增補與再授權法》等一系列涉及環境問題的法律法規。這些法律法規都有專門條款對環境信息的披露做出規定。如《綜合環境反應、補償和債務法》授予聯邦政府擁有從排放污染的有關潛在責任方收回與污染場地認定、評估和清理有關的成本的權利。
2、SEC涉及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要求。
美國要求上市公司在財務會計和報告以及財務分析中考慮環境問題導致成本增加對公司財務產生的影響,要求定量披露環境成本和負債,並有相應的清晰的指導。美國證券法規定,上市公司除了遵循上述法律法規外,還必須按照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ttee,簡稱SEC)的要求披露環境會計信息。例如,第92號專門會計公報是SEC專門就環境會計與報告問題予以說明的一份公報。它涉及到了環境會計與報告中的許多問題,主要包括:(1)在財務報表上分開列示環境負債和可以收到的補償(從保險公司或其他有關方面收到的應收款);(2)確認可能承擔的環境成本;(3)環境負債計量的基礎;(4)對於預計的環境負債的列示;(5)分級管理的企業的環境負債的列示;(6)或有事項、場地清理與監控成本在財務報表中的披露。
3、FASB、AICPA和AAA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規定。
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FASB)為環境會計的處理與披露問題發布准則和解釋公告,為企業披露環境信息提供了指南,這些公告包括:FASB第5號准則公告:「或有負債會計」,FASB第14號解釋公告:「損失值的合理估計」,以及緊急問題工作組公告「石棉清理成本的會計處理」、「清理污染成本的資本化」、「環境負債會計」。1996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AICPA)的會計標准執行委員會發布了關於「環境負債補償責任狀況報告」,提出了企業在報告環境補償責任和確認補償費用時的基本原則,從而為所披露的信息的質量提供了保證。美國會計學會(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AAA)所成立的專門組織行為環境影響委員會,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有關問題進行了專門研究。AAA認為,企業編制反映環境影響主要由內部報表和外部報表兩張報表構成。關於內部報表,委員會建議利用多維方法收集財務與非財務信息,利用新模式處理與環境有關的問題;關於外部報表,AAA建議,在資產負債表中單列用於環境控制的資產和相關的折舊費,在損益表中單列一行揭示用於環境控制的費用。
綜上所述,美國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屬於法規披露項目,企業特別是大規模的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需要對環境會計信息進行披露,使企業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企業,制定合理決策,同時滿足信息需求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