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股票論文分析
1. 跪求一篇關於股票的論文,至少1000字,題目如下,急急急!!!!
最近一份針對中國內地A股投資者的調查發現,70%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正投資一個泡沫,這與多數外國觀察人士的看法相符。
據稱,按照一種標准計算,中國內地A股市場的市盈率高達70倍。更糟糕的是,據說30%的收益來自於投資收益(即股票交易),實際上成了一個巨大的「龐氏(金字塔)騙局」(Ponzi scheme)。
上述問題加上中國內地「有問題」會計操作的名聲,以及未來兩年1.3萬億美元非流通股解禁帶來的威脅,難怪內地A股市場目前從高點下跌了約36%。
那麼,當前A股市場的調整是否只是大規模拋售的第一階段呢?這種可能性不大。
事實上,根本就難以找到有關泡沫的證據。以估值為例:按照2008年的一致收益預期衡量,基準的滬深300指數(CSI 300)目前的市盈率為23倍。這不算便宜,但遠不到我們所認為的泡沫估值,並且低於其30倍市盈率的10年平均水平。既然股價回調25%,70倍市盈率是怎樣跌到23倍市盈率的呢?首先,看跌的股評人士關注的是規模較小、但價格更高的深圳股市,並回顧其過去12個月的表現。其次,2007年的業績增幅為48%,而市場人士普遍預計今年業績將增長32%。
盡管考慮到全球經濟放緩,32%似乎是個雄心勃勃的數字,但其中7個百分點來自於一次性退稅,而中國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15%左右,25%的稅前利潤增幅是可能實現的——當銀行、石油和大宗商品成為主要驅動力時更是如此。
對那些投資收益又該如何看待呢(如今投資收益想必已成虧損)?事實上,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30%的數字帶有誤導性,因為「投資收益」包含所有來自合資公司和關聯企業的營運收益。剔除這些收入,我們發現,僅有9%的非金融收入來自於某種形式的資產重新估值。
我們對於這些數據能有多大的信任度呢?占滬深300指數市值70%以上的成分股公司,目前由「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使用國際財務報告准則(IFRS)進行審計:中國內地的會計過失風險,目前並不高於其它新興市場。
可能令A股市場面臨厄運的最終問題,是非流通股的解禁,以及當前非流通股股東大舉湧向市場所構成的威脅。
不過,迅速檢視一下自2006年以來已經解禁的A股,結果表明僅10%的非流通股確實流入了市場。事實上,75%以上的解禁股屬於政府。他們同時拋售這些股票的可能性非常小。一種可能性大得多的情形是政府本身提供的——即政府將控制股票發行供應量,以繼續培育一個健康發展的市場。
的確,增加股票供應量對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市場至關重要。A股歷來估值水平頗高,因為中國內地流通股市值與GDP和儲蓄的比率,仍遠低於其它新興市場和發達國家的水平。
換言之,相對於來自儲戶的高「需求」,目前股票「供應量」並不充足(特別是考慮到目前實際利率為負的現狀)。未來數年,股票的供求水平均可能迅速上升,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較高的波動性。
這些情況對於國際投資者有影響嗎?鑒於占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中國指數(MSCI China) 72%市值的成分股公司已在香港和上海兩地上市(該比例每月都在上升),答案是肯定的。香港投資者密切關注A股上市公司的價格走勢,近來A股市場回調,是MSCI中國指數相對於其它新興市場表現欠佳的重要原因。
2. 石油期貨的論文的選題目的,意義及寫作提綱
畢業論文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專業應考者完成本科階段學業的最後一個環節,它是應考者的總結性獨立作業,目的在於總結學習專業的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文體而言,它也是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現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義的論說文。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可以分兩個步驟,即選擇課題和研究課題。
首先是選擇課題。選題是論文撰寫成敗的關鍵。因為,選題是畢業論文撰寫的第一步,它實際上就是確定「寫什麼」的問題,亦即確定科學研究的方向。如果「寫什麼」不明確,「怎麼寫」就無從談起。
教育部自學考試辦公室有關對畢業論文選題的途徑和要求是「為鼓勵理論與工作實踐結合,應考者可結合本單位或本人從事的工作提出論文題目,報主考學校審查同意後確立。也可由主考學校公布論文題目,由應考者選擇。畢業論文的總體要求應與普通全日制高等學校相一致,做到通過論文寫作和答辯考核,檢驗應考者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選擇課題,還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課題中選擇課題,都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切實可行的課題。選好課題是畢業論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課題。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動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因此,畢業論文的選題,必須緊密結合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以促進科學事業發展和解決現實存在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選題要符合科學研究的正確方向,要具有新穎性,有創新、有理論價值和現實的指導意義或推動作用,一項毫無意義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達再完善,也將沒有絲毫價值。具體地說,考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選題。首先,要從現實的弊端中選題,學習了專業知識,不能僅停留在書本上和理論上,還要下一番功夫,理論聯系實際,用已掌握的專業知識,去尋找和解決工作實踐中急待解決的問題。其次,要從尋找科學研究的空白處和邊緣領域中選題,科學研究
還有許多沒有被開墾的處女地,還有許多缺陷和空白,這些都需要填補。應考者應有獨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識去思索,去發現,去研究。最後,要從尋找前人研究的不足處和錯誤處選題,在前人已提出來的研究課題中,許多雖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還有待於豐富、完整和發展,這種補充性或糾正性的研究課題,也是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的。
第二、要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切實可行的課題。畢業論文的寫作是一種創造性勞動,不但要有考生個人的見解和主張,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由於考生個人的主觀、客觀條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選題時,還應結合自己的特長、興趣及所具備的客觀條件來選題。具體地說,考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綜合考慮。首先,要有充足的資料來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缺少資料的情況下,是很難寫出高質量的論文的。選擇一個具有豐富資料來源的課題,對課題深入研究與開展很有幫助。其次,要有濃厚的研究興趣,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可以激發自己研究的熱情,調動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夠以專心、細心、恆心和耐心的積極心態去完成。最後,要能結合發揮自己的業務專長,每個考生無論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業務專長,選擇那些能結合自己工作、發揮自己業務專長的課題,對順利完成課題的研究大有益處。
3. 中石油股票分析論文
中國石油 5月19日,大連LNG項目3號罐外罐底板開始鋪設焊接,標志著大連LNG項目3號儲罐體開始安裝。
大連LNG項目是國家「十一五」LNG項目發展規劃的重點項目,也是中國石油第一批引進海外LNG資源的大型項目。此項目位於遼寧省大連市保稅區大孤山半島鯰魚灣。項目包括碼頭、接收站和輸氣管道三個部分,單台LNG低溫儲罐設計容量為16萬立方米。
目前,大連LNG1號儲罐氣撐工作即將結束,隨後進行內罐邊緣板鋪設焊接工作。2號儲罐內罐壁板安裝焊接已經進行到第三層,預計9月完成。3號儲罐抗壓環預制、外罐襯板預埋件下料工作已全面完成,拱頂塊預制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計劃6月中旬開展拱頂吊裝工作。 中國石油(601857)截止今日
主動大單買入共6650手,占整體成交比例5.54%,對比10:30下降1.19%;
主動大單賣出共26070手,占整體成交比例21.72%,對比10:30下降1.49%;
大單凈量(DDE):-0.07,兩市排名第688,下降57名。
4. 哪位有《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風險分析》這篇論文,麻煩發給我,急~~~!
你找一個在大學的朋友吧,教育網可以下載。別的地方要收費。
5. 論文:原油價格上漲和股票市場的關系
黃金是對沖通貨膨脹的一種產品,有貨幣的角色,同時也是一種投資產品,而原油目前也可以說是種投資產品。目前相對美元而言,原油和黃金是站在同一戰線的!!原油漲能帶動金價上揚,原油跌,黃金同樣跟著跌!但上漲和下跌的幅度各不相同。
6. 股票分析論文 2000字左右
我才寫沒幾天的。。。。。
推薦中國石化,理由如下:
1:中國石化最近半年凈利潤下滑嚴重,上半年年報顯示其營業利潤為-237億,國家財政補貼333億,才得以盈利93億元。中國石化在上半年虧損的原因很簡單,因上半年CPI指數居高不下,發 改委沒有根據原油價格來調整成品油價,只6月20日有一次調價,上調汽油、柴油價格每噸1000元。在7月原油價格在147美圓/桶見頂後,一直回落到目前的60-70美圓/桶的區間內,中國石化的煉油業務已經能正常盈利。
2:中國石化上半年承擔的是國家責任,但作為一個上市公司,股東利益也是中國石化需要考慮的,因此國家不可能一直讓中國石化賠本賣油,然後財政補貼,保持不虧損略有盈利的狀態。發 改委目前控製成品油價格可以說是走計劃經濟時代的老路,扭曲了市場供求關系,因此在原油價格猛漲而國內成品油不提價之際,國人經常會看到鬧 油荒的現象,這種現象很好解釋,因為煉油企業的煉油成本高於其銷售價,所以以檢修的名義停產,來對政府施壓,從2006年開始,哪一次發 改委上調成品油價之前,沒有鬧過油荒?我相信時代是進步的,發 改委不可能長時間控製成品油價格,成品油市場價格遲早會市場化,這樣中國石化的煉油壟斷地位就會產生巨大的壟斷利潤。
3:費改稅,燃油稅的推出已經拖了數年,涉及各部門之間的利益,導致一直難產。但2008年國家提出節能減排的口號,燃油稅不推出,這個口號基本是空喊。燃油稅推出的前提是,國內油價和國外油價接軌,怎麼接軌?這是一個擺在決策部門面前的難題,2007年初原油在50-60美圓/桶的時候,決策部門猶豫了,錯過一個接軌的最好時機,結果原油一路高漲,最高漲到147美圓/桶,決策部門已經沒有接軌的大環境了,因為高油價的時候接軌,老百姓的生活壓力將急劇增大。目前原油跌到60-70美圓/桶,國內已經有聲音在呼籲這是最後一次機會推出燃油稅了!一旦決策部門拿出燃油稅的時間表,那麼成品油價格體系必然有所松動,可能以後每月根據國際原油價格做一個調整,這些都是可以預見的。這樣的話,中國石化就不會出現虧本賣成品油的困境了。
4:中國石化作為2007年中國企業500強之首,當年營業收入1.2萬億元人民幣。但其凈利潤才549億元,比中國石油差了1345億元凈利潤少了一半還多,而中國石油的營業收入為1萬億元人民幣。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中國石油偏重於上游業務,也就是開采原油,在成品油價格受到發 改委管制的年代,中國石油的盈利能力比中國石化強很多。但中國石化有營業收入1.2萬億元人民幣如此大的基數,只要稍微提高一下毛利率,其營業利潤就能增加很多,相應的每股收益也會增厚,再傳導至其股票價格。
5:個人預計中國石化2008年的每股收益有0.38元,而2009年的每股收益會有0.7元以上,如果發 改委理順成品油定價機制,那中國石化的每股收益還可能更高,而且每年的每股收益會成幾何級數增長。相對應的,如果10倍的市盈率在目前的環境下是合理的,那中國石化的股價從2008年的每股收益上來看,3.8元會是它的一個強力支撐,但2008年馬上結束了,2009年的業績將恢復增長,所以跌到3.8元的可能性極低,在2009年的每股收益上來看,7元會是一個弱支撐。如果把目光再放遠一點,2010年以後,中國石化在弱市的環境下,A股價格不會低於3.8元,而在7元以上的可能性非常大,大盤一旦走好,市場就會給出更高的市盈率,股價也會上漲,因此我建議目前可以逢低建倉,在3.8元-7元這個區間內戰略建倉,持有至2010年以後。
寫於11月6日
7. 我要寫一篇有關中國石油發展的文章論文,不會寫,請求大家幫幫忙急用
中國石油發展現狀及四個戰略研究
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在油氣資源開發、管道建設、煉油化工及 油氣田對外合作、國際化經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資源相對不足,石油儲量增長難度大;主力油田進入穩產後期,新區上產任務重;石油供需缺口加大,進口 依存度進一步提高;石油安全形勢不容樂觀。中國油氣發展的戰略應繼續貫徹「立足國內、開拓國際、油氣並舉、厲行節約、建立儲備」的方針,根據我國資源分布 特點,東部挖潛,延長穩產期;西部加大投入,實現增儲上產。在戰略部署上做到「四個結合」。
一、中國石油的發展現狀
(一)簡要回顧與發展現狀
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一是探索成長階段(20世紀50年代):以1959年發現大慶油田為標志;二是快速發展階段(20世紀60~70年代):主要是1965年結束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實現自給,還相繼發現並建成了勝利、大港、長慶等一批油氣田,全國原油產 量迅猛增長,1978年突破1億噸大關,我國從此進入世界主要產油大國行列;三是穩步發展階段(20世紀80年代):這一階段石油工業的主要任務是穩定1 億噸原油產量。這十年間我國探明的石油儲量和建成的原油生產能力相當於前30年的總和,油氣總產量相當於前30年的1.6倍;四是戰略轉移階段(20世紀 90年代至今):90年代初我國提出了穩定東部、發展西部、開發海洋、開拓國際的戰略方針,東部油田成功實現高產穩產,特別是大慶油田連續27年原油產量 超過5000萬噸,創造了世界奇跡;西部和海上油田、海外石油項目正在成為符合中國現實的油氣資源戰略接替區。
1.油氣資源與開發 根據2000年底的油氣資源匯總情況,我國石油總資源量約1021億t,其中,陸上775億t,海上246億t;預計最終石油可采資源量約為 138~160億噸。天然氣總資源量為47.04萬億立方米,其中,陸上38.9萬億立方米,海上8.14萬億立方米;預計最終天然氣可采資源量為 10~15萬億立方米。截至2002年底,累計探明石油可采儲量63。5億t,探明率為40%~46%;累計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2.22萬億立方米,探明 率為15%~22%;剩餘石油可采儲量23.8億t,儲采比14∶1,剩餘天然氣可采儲量近1.87萬億立方米,儲采比60∶1.我國現已發現560個油 田,193個氣田,建成25個油氣生產基地。2002年生產原油1.69億t,居世界第5位;生產天然氣326億立方米,居世界第18位。值得一提的是, 西部新疆油田2002年原油產量首次突破千萬噸大關,海上原油產量首次突破2000萬t,達到2147萬t,海外原油權益產量首次突破千萬噸。
2.管道建設 截至2002年底,我國原油輸送管道總長度已達1.21萬km,成品油管道總長2700km,天然氣管道總長約為1.48萬km。原油、成品油管道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華東地區。天然氣管道已初步形成華北、西南、西北三大區域性管網,主要是:(1)華北地區,已建成中原-滄州、大港-滄州、大港-天津、滄州-淄博等輸氣管線和一些地下儲氣庫,初步形成了能夠統一調度的局部天然氣管網。
(2)西南地區,已建成以南、北干線為主,與川渝兩地五大氣源連通的環狀輸氣管網,並以南北干線和各氣源為依託,直供雲南省雲天化、貴州省赤天化等。
(3)西北地區,先後建成了陝西-北京、靖邊-西安、靖邊-銀川、鄯善-烏魯木齊、澀北-西寧-蘭州輸氣管線及新疆和田電站供氣管道等。西氣東輸管道、長慶-呼和浩特輸氣管道正在加緊建設中。
3.煉油化工及產品 經過近兩年石油石化工業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我國煉油工業的生產規模和技術裝備水平進一步提升,總體上進入了世界煉油大國行列。2002年,中國原油一次 加工能力達到2.7億t,居世界第4位;實際加工原油2.2億t,生產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1.32億t,分別比上年增長4.7%和3.9%。國內兩 大集團生產的汽油和柴油基本都達到了《車用無鉛汽油》最新國家標准(GB17930-1999)和柴油國家標准(GB252-2000)。主要化工產品穩 步增長。2002年乙烯產量首次突破500萬t,達到541.4萬t,比上年增長13%;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產量分別比上年增長13.5%、20.5%和11.6%。
4.油氣田對外合作 在對外合作方面,我國不僅引進國外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而且加快了國內油氣勘探步伐,提高了油田開發水平。截至2002年底,在陸上,中國與國外 45家石油公司簽定合同51個,合同區面積近25萬平方千米,引進外資近13億美元。目前正在執行的合同13個,與外資合作生產原油年均220萬t。在海 上,中國與18個國家和地區的70家石油公司簽訂了154個石油合同和協議,目前正在執行的合同有32個,合同區面積近12萬平方千米,直接利用外資超過 90億美元,建成海上合作油氣田共13個。
其中,中海油與菲利普斯公司合作開發的蓬萊19-3油田,是繼大慶油田之後的中國第二大整裝油田
5.國際化經營 中國石油國際化經營,經過90年代中後期的大發展,現在已經從低風險單項油田開發,轉向油田生產與技術服務、煉廠建設與管道施工等綜合項目開發,從生產經 營轉向資本經營,從投入轉向回收階段。形成了北非、中亞-俄羅斯、南美和南亞4個戰略發展區。截至2002年底,中國石油企業與26個國家累計簽訂石油合 同項目40個,其中:陸上石油勘探開發、技術或商務項目31個,海上石油勘探開發項目5個,管道項目2個,煉油和化工項目各1個。2003年三大石油公司 又新簽定了十幾個油氣項目合同,其中僅中國石油集團就有10個。2002年油氣作業產量2250萬噸油當量,比上年增加600多萬噸,油氣權益產量 1700萬噸油當量,同比增長80%以上。
(二)存在問題
1.資源相對不足,石油儲量增長的難度大 我國的最終石油可采資源量即使按160億t計,只佔全球的3.9%;人均擁有石油最終可采資源量和產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5左右。而且,可采資源約有 3/5有待探明。據推測,其中分布在中、新生界的白堊系和第三系的資源占總資源量的70%,粘度大的重油和低滲透石油資源占總資源量的43.6%,這些資 源埋藏較深,工藝技術要求高,勘探技術難度很大。從近幾年儲量增長的構成看,約65%的增量來自於已開發油田的老區,增長潛力有限,儲量接替難度較大。
2.主力油田進入穩產後期,新區上產任務重。我國的原油生產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佔全國產量 的2/3.但其主力油田已進入高含水(88%)、高采出程度(75%)和高採油速度的「三高」階段。特別是大慶油田原油產量連續27年超過5000多萬 噸,2002年在5013.1萬t的產量水平上劃了句號,計劃今後將逐年遞減。西部和海上原油產量這幾年呈快速增長態勢,但原油產量只佔全國的1/5;海 上原油產量只佔全國的1/8.從近期看,這兩個區域的產量增長難以彌補東部的遞減。
3.石油供需缺口加大,進口依存度進一步提高 我國石油消費增長速度明顯高於原油產量增長速度,供需缺口越來越大。2000~2002年,石油消費量年均增長4.91%,高出產量增長速度近3.1個百 分點,年均增加1104萬t;石油消費彈性系數達到0.7,比石油生產彈性系數高0.436.石油「一高一低」現象導致國內石油供不應求,缺口從2000 年的5637.73萬t增加到2002年的7236.41萬t,石油凈進口量從2000年的6962萬t增長到7184萬t,10年增加了7倍多。預計 2003年石油凈進口量將突破9000萬t,進口依存度達到35%以上。
4.石油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我國的石油安全問題,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來自社會各界的擔憂有增無減。一是出於石油進口來源方面的安全考慮。2002年我國從中東進口的石油占進口總量的一半(2001年為56.6%)。美伊戰爭結束後,美國加 強了對中東的控制,實際上間接控制了我國進口石油的資源地。另一方面,我國運輸石油的路線缺少選擇性,85%以上要經過印度洋-馬六 甲海峽-南中國海航線,極易遭到封鎖和控制。近年來,美國在東亞沿日本群島、台灣島和菲律賓群島,精心構築「太平洋鎖鏈」,擬形成對中國的東向包圍;在新 加坡設立軍用港口,擬控制馬六甲海峽;印度全面推行所謂的「有效控制」,試圖將南中國海納入控制范圍。此外,馬六甲海峽經常遭到組織嚴密的海盜襲擊。所有 這些,直接地威脅著中國的對外貿易和石油進口安全。
二是出於戰略石油儲備方面的考慮。雖然我國目前已確定分期建設國家石油儲備庫,但離戰略石油儲備體系的建立尚為時過早。這樣,在資源供應地,因各種不確定因素如政治風波、軍事沖突等,導致國際油價上漲或出現供應中斷時,我國便喪失了儲存進口石油、平抑國內石油市場動盪的手段和能力。
三是出於油價大幅上揚的考慮。目前我國尚未大規模參與世界石油衍生品交易,沒有市場保護屏障,不能對進口石油進行套期保值。無論油價漲幅多大,都只能被動 接受。盡管我國在國外已開發了一些油田,但大多位於敏感地區,易受各種因素干擾,從油價上漲中獲得利益的機會不大。
二、石油形勢與供需預測
(一)當前的石油形勢
近兩年,世界石油環境總的是:國際油價起伏振盪,石油公司兼並重組進入理性階段,石油技術快速發展,石油地緣政治紛爭激烈。主要列舉三個方面:
1.世界油氣資源豐富 據有關資料統計,截至2002年底,全球石油最終可采資源量為4138億t,累計探明石油可采儲量2471億t,剩餘石油可采儲量1427億t,儲采比 40∶1;天然氣可采資源量為436萬億立方米,累計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211萬億立方米,剩餘天然氣可采儲量156萬億立方米,儲采比61∶1.豐富的 石油資源為世界石油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2.未來20年世界石油供需總體平衡,但地區性不平衡加劇 2002年,世界石油消費量為35.23億t,石油產量為35.57億t,供需總量基本平衡。預計到2020年,世界石油需求將以1.98%的速度增長, 需求量達51.8億t。歐美等發達國家石油需求增長放緩,年均增長0.9%~1.0%左右,發展中國家石油需求增長加快,年均增長3.1%。在原油產量方 面,預計2020年前基本上與需求同步增長,產量水平達到51.9億t。但是,地區性不平衡加劇,北美、亞太和歐洲三個地區2002年的石油消費量達29。8億t,佔世界總消費量的84.6%。亞太地區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 區,預計2005年,亞太地區將超過北美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費區。世界三大石油消費國中有兩個在亞太,其中中國已是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 日本排第三。3.一批超大型跨國石油公司左右世界石油工業的格局已經形成 進入21世紀後,世界石油領域的整合開始出現一些新特點。主要是:從多元化經營向產業集中化、專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從油田業和服務業的分割向業務綜合 性、全過程服務,追求產業鏈價值最大化方向發展,並形成了埃克森莫比爾、BP-阿莫科、英荷殼牌等一批超大型石油及石油服務公司壟斷世界石油的格局。據 稱,這些公司擁有世界80%以上的優質石油儲量,控制著30%以上的石油工業產值、50%以上的石油技術服務市場份額、65%以上的國際石油貿易額和直接 投資額以及80%以上的石油石化先進技術。近兩年國際石油領域的兼並重組趨於理性成熟,為了各自的戰略利益和長遠發展,各大公司開始進入內部消化階段。今 後,中國石油的競爭對手和合作夥伴,都是這些跨國石油公司。
(二)中國油氣資源供需預測
1.石油需求預測 在成品油方面,汽油、 煤油、柴油,按0.6的彈性系數,摺合年均增長率為4.2%,預計2020年全國汽油、煤油、柴油消費量為2.5億t;在化工輕油方面,2002年中國乙 烯消費量為1400萬t,進口佔61.3%。預計2020年以前,乙烯需求年均增長率約為5%,2020年乙烯需求總量將達到3370萬t。若按50%的 自給率測算,中國需要生產乙烯1680萬t,按30%的收率測算,屆時需要化工輕油5600萬t。僅這兩項合計,主要成品油需求量將超過3億t,屆時原油加工量大體為3.8億t(按78%的收率計),石油消費量約為4億t。因此,預計2005~2020年中國石油消費量為2.7~4.0億t。
2.石油儲量、產量趨勢預測 國內專家利用年增儲量法和翁旋迴法,預測2020年以前,石油探明儲量處在穩定增長期,平均年新增探明石油可采儲量1.5億t;老油田通過調整措施,每年 可增加可采儲量2000~3000多萬噸。預計2005~2020年中國原油產量為1.75~1.9億t。原油缺口將增加到2020年的2.2億t,進口 依存度提高到55%。
3.天然氣需求預測 2002年全國天然氣終端消費量為280億立方米。天然氣消費市場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華北、東北和油田周邊地區。其中西南地區市場銷售量最大。天然氣 銷售量增長最快的是西北地區澀寧蘭管道沿線的青海、甘肅市場,其次是華北地區。天然氣消費結構以化工原料和工業燃料為主,占消費量的比例約70%,增長最 快的是城市用氣。未來20年內,隨著輪南-靖邊-上海、忠縣-武漢、陝京二線和海氣登陸等輸氣管道的建成,將極大地帶動天然氣需求的增長,預計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天然氣需求量分別為600、1000、1500和2000億立方米。
從用氣結構看,發電用氣和城市燃氣需求量增長迅速,在總消費量中所佔比例由2002年的13.6%和19.6%分別提高到2020年的32.5%和 30.8%;工業燃料和化工用氣雖然總量穩定增長,但所佔比例均有較大幅度下降,由2002年的29.3%和37.5%分別下降到2020年的20.7% 和16%。
從消費地區看,長江三角洲、東南沿海及環渤海地區天然氣需求增長較快。預計到2020年,上述三個地區天然氣需求量將達到1070億立方米,佔全國總消費量的53.5%;東北、西北、西南地區天然氣需求量為600億立方米,佔全國總消費量的16.5%。
4.天然氣供需平衡預測 中國的天然氣探明程度很低,可采資源探明程度只有15%~22%,增長潛力巨大。據專家預測,在2020年前後,中國天然氣生產將達到高峰產量,中國的天然氣供需缺口大約為500~700億立方米。
三、中國石油發展的總體思路與戰略重點
(一)總體思路
根據油氣資源和經營環境的分析,中國油氣發展的戰略定位應當是:圍繞國家提出的小康社會建設目標,繼續貫徹"立足國內、開拓國際、油氣並舉、厲行節約、建 立儲備"的方針,要在立足國內石油資源勘探開發,保持和增加國內石油產量的同時,大踏步走向世界,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建立全球油氣供應體系,以 滿足中國經濟對油氣資源日益增長的需求。
立足國內--以國內石油資源勘探開發為主,在保持合理儲量接替和儲采結構的條件下,努力增加石油生產,保障國內石油的基本需求。到2020年,力爭國內石油保障程度達到50%左右。
開拓國際--將國家油氣戰略置於全球大背景下,積極參與分享國外油氣資源,積極進入石油交易市場,多種手段發展國際油氣貿易,以合理的經濟代價,建立長期安全穩定的、全方位的、多渠道的海外油氣生產基地和供應渠道,有效彌補國內油氣供需缺口。
油氣並舉--將天然氣放在與石油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快天然氣的開發利用,逐步改善能源結構。爭取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天然氣在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由目前的2.8%上升到10%以上。
厲行節約--堅持開源與節流並重,把節約放在優先地位,抑制不合理的油氣消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爭取用較少的油氣消耗支持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
建立儲備--逐步建立國家戰略石油儲備,調節國內供求關系,平抑油價起伏不定、增強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保障國家石油供應安全。
根據我國資源分布特點,應按照東部挖潛、延長穩產期,西部加大投入、實現增儲上產的發展思路,在戰略部署上做到"四個結合",即穩定東部與發展西部、開拓 海上相結合;重視石油與加快發展天然氣相結合;發展國內油氣產業與拓展國外油氣供應相結合;開發生產與節約利用石油資源相結合。
(二)重點戰略
1.石油發展戰略
(1)加強東部精細勘探開發,努力保持原油穩定生產。東部地區是中國最重要的石油生產供應基地,集中了一批主力油田,原油產量佔全國的70%以上。但是, 大多數油田已進入開發後期,必須加強精細勘探開發,穩住原油生產。根據油氣資源評價資料,東部資源勘探潛力仍然很大,今後仍是中國的主要產油區。
該地區下一階段石油發展的重點,一是深化老區精細勘探,以富油氣凹陷為主要勘探對象,以尋找可動用優質儲量為目標,採用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尋找新的含 油區塊、含油層系,重點搞好松遼、渤海灣盆地的滾動勘探和二次勘探工作,擴大含油麵積和勘探成果,增加油氣儲量;二是提高原油採收率,以已開發油田的綜合 調整和改善二次採油為手段,積極探索和採用三次採油技術,增加經濟可采儲量,提高難采儲量的動用率,延長油田穩產期。
(2)加強西部石油勘探開發,努力建成重要戰略接替區。目前,西部地區石油資源探明率比松遼盆地和渤海灣盆地低15~30個百分點,處在勘探初期,潛力非常大。加快西部石油勘探開發,力爭獲得新突破,早日實現資源接替,對保障中國石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西部的油氣資源分布較為集中,主要盆地的石油地質條件復雜,決定了儲量增長具有階段性。因此,勘探工作要注重不斷發現,用新思路去認識復雜地質條件。繼續 按照突出石油勘探、推進風險勘探的原則和戰略展開、戰略突破、戰略准備三個層次落實勘探部署。以鄂爾多斯、准噶爾、塔里木、四川、柴達木等盆地為勘探主攻 目標,立爭有大突破、大發現。在開發方面,應用深層和特色技術,適時擴大原油生產能力,盡快在鄂爾多斯油區、新疆油區再找到幾個3~5億噸的大油田或油田 群。
(3)加強海域勘探開發,早日實現海上石油快速發展。我國東海、渤海灣、珠江口、北部灣等11個大中型盆地的石油資源量佔全國總資源量的24%以上。到 2002年底,累計探明石油可采儲量3.9億t。從整體上看,海上石油資源探明程度只有7%,儲量替代率達到157%,特別是蓬萊19-3等大型油田的發 現,使渤海海域展現出廣闊的勘探開發圖景。近期的戰略重點,一是加強渤海、南海和東海海域的石油勘探開發,努力增加儲量;二是要合理有效地動用已探明儲 量,特別是加速已發現大型油田的開發,迅速提高原油產量。
2.天然氣發展戰略
根據中國天然氣資源的分布情況,今後10~15年,我國天然氣產業發展的任務是:(1)陸上要立足中部、發展西部,著力形成幾個萬億立方米級儲量的大型天 然氣生產基地;(2)海上要立足南海西部和東海、渤海,著力形成近海海域天然氣儲量和產量增長基地;(3)按照天然氣上游勘探開發、中游集輸、下游市場利 用一體化的發展原則,統籌規劃,合理調配,逐步形成上中下游相互推動的天然氣工業體系;(4)同時要堅持"氣代油、氣發電"的結構優化戰略,促進天然氣在 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從2002年的2.7%上升到2020年的12%左右。 力爭到2010年,天然氣產量達到800億立方米,2020年達到1300億立方米;實現天然氣供應穩定化、氣源多元化、輸配網路化、市場規范化。
天然氣發展戰略重點是:(1)立足中部。中部的四川、鄂爾多斯兩大盆地,成氣地質條件優越,油少氣多,油氣產量當量比為0.57∶1,是近期天然氣增儲上 產的重要地區。中部地區天然氣消費規模已達到80億立方米/年,而且東鄰工業發達地區。因此,加強中部地區的天然氣勘探開發意義重大。川渝氣區已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4456億立方米,是中國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基地。在勘探上,繼續保持儲量增長;在開發與利用上,通過"川氣東輸(忠-武線)"工程,有選擇地建立天然氣化工基地,促進川氣從生產、集輸到應用的良性循環。鄂爾多斯氣區現已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5834億立方米。在中國探明儲量超過1000億立方米的5大氣田中,除克拉2號氣田外,其餘均集中在鄂爾多斯盆地。 該地區橫跨陝、甘、寧、蒙、晉五個省區,屬於經濟欠發達地區。今後的重點是保證北京、環渤海地區和西安、銀川等地區及西氣東輸管道的天然氣供給。
(2)發展西部。包括柴達木、塔里木、准噶爾、吐哈等盆地,現已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6360億立方米,其中有克拉2、迪拉2、澀北三個大型整裝氣田。該地 區雖然地質條件復雜,油氣埋深達3000~5000m,但目前還處於勘探初期,發現大型油氣田的概率大,是我國油氣工業的主要戰略接替區。今後的戰略重點 是保證西氣東輸和澀-寧-蘭輸氣管道有足夠的天然氣源。
(3)強化海上。我國海域天然氣資源前景廣闊,又有靠近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獨到優勢。應該充分利用南海西部和東海盆地的西湖凹陷及渤海灣盆地等近海天 然氣資源,加強勘探開發,積極配合天然氣管網建設,開拓下游利用市場,將資源優勢盡快轉化成為經濟優勢。特別是要盡快將鶯歌海-瓊東南海域發展成為中國近 海天然氣儲量和產量增長的主要基地之一,同時積極開發東海和渤海海域天然氣。力爭到2010年,中國近海海域累計探明天然氣儲量1萬億立方米以上,產氣 200億立方米。
(4)加快輸氣管網建設。圍繞鄂爾多斯、塔里木、四川、柴達木和鶯歌海-瓊東南海、東海6大含氣盆地,按照"合理布局、全面規劃、遠近結合、統籌兼顧"的 原則,建設全國性天然氣骨幹管網,改變中國目前基本上是單一氣源對單一用戶、缺乏足夠配套調峰能力的輸氣格局。天然氣消費市場主要集中在中部、東部經濟發 達地區。因此,我國天然氣供給體系,應形成由東海、南海海域向東南沿岸,西部地區向中部、東部發達區輸送的總體格局,同時,積極建設從俄羅斯到東北、從哈 薩克斯坦中亞到西北的輸氣干線,逐漸形成縱貫南北、橫穿東西、連接海外的天然氣管網。
3.國際化經營戰略 目前,世界石油資源和生產仍處在上升階段,供大於求,且供應呈現多元化趨勢。我國周邊國家石油資源十分豐富,北有俄羅斯,西有中亞和中東,南有東南亞和澳洲,東有南美。利用周邊地緣政治,有利於我國加快發展海外石油業務。
我國石油國際化經營的目標是:逐步建立長期穩定、多元化的全球油氣生產與供應基地,力爭使海外油氣權益產量在油氣進口量中的比例達到1/3~1/2.一是積極開展國外石油直接投資。採用購並、控股等多種方式,參與國外石油勘探開發,重點放在北非-西非、中東、南美、中亞-俄羅斯、亞太等地區,形成一定規模 的海外石油生產、供應基地。
二是擴大國際石油貿易。在來源方面,適當減少從中東地區的石油進口,增加從中亞、俄羅斯等國家的進口;在貿易方式方面,應改變短期合約、現貨交易方式,盡 量多採用中長期合約、期貨貿易、招投標等方式;在品種方面,不僅要進口原油,還要引進管道天然氣、LNG,出口成品油;在進口渠道方面,積極開辟陸上通 道,積極促成俄羅斯安加爾斯克-大慶輸油管道;積極建設俄羅斯東西伯利亞-中國東北、環渤海地區的輸氣管道;積極建設哈薩克-新疆的輸油管道。
三是建立亞太能源安全多邊合作體系。從油氣地緣政治角度出發,加強資源國與消費國的合作,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組織"的作用,加強與俄羅斯、中亞五國的油氣 資源合作,重視與東北亞的日本、韓國合作,在合作中增進了解、減少矛盾,在信任中解決雙邊問題。目前在這方面的考慮較多,主要有:建設中亞-中國-日本、 俄羅斯東西伯利亞-中國-韓國-日本、俄羅斯西西伯利亞-中國的油氣管道,以油氣運輸管網和油氣利益為紐帶,把不同制度的國家緊密聯系起來,並吸引跨國公 司參與管道的建設與經營,從而保證東北亞石油消費國的共同利益。
四是大力發展海權。國家要通過發展海權,來維護長期、穩定的海上貿易利益,增強對開發主權范圍內海洋油氣資源的實際影響力或控制力。
4.國家石油儲備戰略 世界上主要消費國家不僅多方開辟石油生產、供應基地,而且建立大量的儲備,以穩定供求關系、平抑市場價格、應對突發事件。美國的石油儲備是4個月,日本是3個月。IEA規定90天凈進口量為石油儲備量標准。目前,我國還沒有戰略石油儲備,現有的原油、成品油儲罐屬企業儲備,不能用作戰略儲備功能。我國在"十五"發展計劃中明確提出:"建立國家戰略石油儲備,維護國家能源安全"。國家石油儲備已於今年正式啟動,初選一期建設地址在大連和青島黃島,預計到2005年底,將建成1600萬立方米儲備規模。建立國家戰略石油儲備體系,應實行國家儲備與企業儲備相結合,以國家儲備為主的方針,爭取建成相當於90天石油進口量的國家戰略儲備能力。國家儲備由中央 政府直接控制和管理,保證穩定供應;企業儲備是生產經營使用的周轉性石油儲備。國家儲備與企業儲備應嚴格分開,以保證國家儲備庫的石油在數量和質量上准確 無誤。
5.節約與替代戰略 目前,我國石油利用效率明顯偏低。據統計,現在每千美元國內生產總值的石油消耗,中國為0.26t,是日本的3.3倍,美國的2倍,印度的1.2倍,這說 明中國提高油氣利用效率、降低石油消耗的潛力十分可觀,應致力於走低耗、節約型的石油消費新路子。從長遠來看,在解決中國石油供應短缺的問題上,應積極采 取石油替代戰略,主要有:合理開發和利用國產優質煤炭替代石油;加快發展核電替代石油;努力培育天然氣利用市場、提高天然氣產量替代石油;積極發展煤層氣產業替代石油。
8. 當前股票市場分析的論文要怎麼寫,集體幾大要點
受周四美股暴跌,油價持續低迷和國內加息預期等影響,7日股市延續昨日大跌態勢。滬指跌破2700點關口,收於2688.38點;深指下跌276.14點,收於10146.4點。滬指本周下跌6.35%,創下年內最大周跌幅,兩市成交量較上周顯著縮小。自本輪調整以來,短短十多個交易日里,滬指跌下近500點,且仍未有企穩跡象,A股緣何跌跌不休呢?目前希臘等歐洲國家經濟再度趨於惡化,隨著外圍市場的波動,A股市場出現了一浪緊似一浪的調整行情。二是樓市政策調整。雖然外圍股市也在跌,不過領跌的還是A股,A股下跌有更個性的原因--- 樓市調控。樓市一直是被定義為「經濟支柱」產業的,此次樓市調整新政環環相扣,大有調整不到位不罷休的態勢。使得房地產產業鏈的相關個股出現了急跌,而受其拖累,金融股也出現急跌。采訪中,大摩卓越成長基金何濱女士告訴記者:房地產調控和政策收緊預期等因素繼續起作用之外,投資者情緒也似乎也開始出現變化。不僅前期估值水平高高在上的中小板開始大幅度補跌,就連具有防禦功能的消費類行業和政策扶持的新興產業也開始出現補跌走勢,市場情緒開始變得惶惑不安,市場整體重心在政策緊縮與一種恐慌環境中逐漸開始下移。三是緊縮政策出手,盡管存款准備金率年內已經三度上調,但本周3年期央票的發行量令市場大為驚訝,資金面的擔憂有所加劇。3年期央票發行量從首期150億元已放大至本周的1100億元,體現出央行資金回籠力度加大。何濱認為,在整體貨幣供應寬松的前提下預計未來收緊政策還有可能陸續出台。對於後市,采訪中,天相投顧分析師認為,近期A股和H股股價已非常接近,多數權重股的股價呈現倒掛現象,因此大盤的向下空間可能較為有限。不過,由於經過大跌之後震盪築底仍需時間,狀態的修復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出現逆轉,由於擔憂情緒難以改善,市場企穩的可能性仍相對較低。一旦股市企穩,低位布局是明智之舉。對於具體板塊,中郵核心主題擬任基金經理劉霄漢告訴記者,盡管從4月份以來市場表現來看,金融、地產等周期性行業正在調整,但其他板塊和行業仍存不少機會,把握好投資主題,選擇具有高安全邊際、高成長性的主題股票,仍可獲良好投資收益。新型戰略產業主題、消費者與升級概念主題及區域經濟發展主題或可很好應對市場震盪。而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金鷹基金分析人士則更加具體地闡述:前4月大盤藍籌股集中的鋼鐵、房地產、採掘業和金融保險等板塊位列跌幅榜前四名,跌幅分別達到24.47%、21.55%、19.55%和14.56%。而與此同時,中小板個股和創業板股票漲勢強勁,與大盤藍籌股持續下跌形成鮮明對照,中小板指數甚至逼近歷史新高。傳播文化、醫葯和電子三大板塊在前4月表現最強,其中傳播文化板塊整體漲幅高達17.63%,這些板塊有可能會在本輪下跌中率先起穩。
股票趨勢線研判要點:
1、上升趨勢線由各波動低點連成,下降趨勢線由各波動高點連成。
2、上升趨勢線是股價回擋的支撐點,當上升趨勢線被跌破時,形成出貨信號。下降趨勢線是股價反彈的阻力位,一旦下降趨勢線穿破,形成進貨信號。(股市馬經 http://www.goomj.com)
3、無論向上突破還是向下突破,均以超過3%方為有效突破,否則為假突破。
4、向上突破須佐以成交量放大,而向下突破無需量的配合,但確認有效後成交量方會增大。
5、如果突破以缺口形式出現的話,則突破將是強勁有力的。
6、在上升或下降趨勢的末期,股價會出現加速上升或加速下跌的現象,所以,市況反轉時的頂點成底部,一般均遠離趨勢線。
9. 本人急需一篇關於股票(中國石油、或中方投資)的論文
去FT中文網找靈感
10. 中石油HSE論文。3000字
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