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自信效應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A. 一個高級股市人才應該具備的知識
透視巴菲特式投資心理:招招針對人性弱點
巴菲特法則是沃倫•巴菲特42年成功投資生涯一直秉持的不二法則,核心精髓包括價值投資、邊際安全原則、集中投資組合、長期持有股權等,秉持巴菲特法則的投資者如凱恩斯(Keynesian)、芒格(Monger)等都獲得超越大盤的投資回報。考慮到美國股市在過去20年增長10倍的大牛市背景下,仍然有90%的投資者未能盈利的嚴峻事實,長期獲得超越大盤的投資回報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歷史證明巴菲特法則是投資界的黃金法則。
然而,盡管巴菲特法則為廣大投資界人士所熟知,但成功應用巴菲特法則獲得成功的人還是鳳毛麟角。其原因到底何在?
巴菲特法則執行的最大難點在兩個方面,一是對人類本性的理解與超越,二是對投資價值判斷的專業性。前者涉及人類心理的奧秘,後者涉及對股票背後商業運營的洞察力(將另文論述)。任何投資市場背後都是活生生的人在推動,因而對他們心理的研究是洞察投資市場的獨特視角。
直覺判斷與四大錯覺思維
「我和查理還沒學會如何解決公司的難題,我們的成功在於我們集中力量於我們能跨越的一尺柵欄上,而不是發現了跨越七尺柵欄的方法。」
巴菲特還堅持投資於自己所熟悉的行業,他承認自己不投資於高科技公司的原因是自己沒有能力理解和評價它們
心理學的一個重大發現就是人類的直覺,正如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所說:「心靈活動有其自身原因,而理性卻無法知曉。」人類的思維、記憶、態度都是同時在兩個水平上運行的,一個是有意識和有意圖的,另一個是無意識和自動的。我們的所知比我們知道自己所知的還要多。
直覺是人類在長期進化中基因優化的結果,是人類反應及處理問題時的心理捷徑。股市中恐懼、貪婪、樂觀、悲觀等情緒均是無意識的自動的直覺反映,是人類的本性。為什麼人們會瘋狂地追漲(貪婪)、殺跌(恐懼)?為什麼股市不斷重演非理性繁榮與非理性蕭條的循環?就是因為直覺和本性的原因。
任何事物都存在兩面性,直覺判斷一方面節省了人類的心智資源,另一方面也為人類帶來了錯覺思維。由於直覺存在敏感性、即時性、既定模式反應等特徵,直覺在進行判斷與決策時有著明顯的局限性,從而使人們產生了事後聰明偏見、過度敏感效應、信念固著現象、過度自信傾向等錯誤思維,這在股市投資決策中充分反映了出來。
1.事後聰明偏見
所謂事後聰明偏見是指人們往往傾向於利用事件發生之後的結果去理解事件發生的原因及過程。「事後諸葛亮」就是指這一現象。人們往往會忽視事後理解的天然優勢,而進一步貶低事前決策的復雜性與難度。事後聰明偏見是普遍存在的,是人性的一部分,這一錯覺思維使人們傾向於高估自身的能力,而低估他人的能力。
巴菲特在投資中盡量避免犯這樣的錯誤,事實上20世紀60年代對伯克夏•哈撒韋的投資(當年主要以紡織業為主)給了巴菲特非常大的教訓,20世紀80年代他被迫將持續虧損的紡織業務關閉。這形成了巴菲特非常重要的投資准則,即投資於保持一貫經營原則的公司,避開陷入困境的公司。不要高估自己,指望自己比該公司的經營者做得更好,能夠扭虧為盈。「我和查理還沒學會如何解決公司的難題,」巴菲特承認,「但是我們學會了如何避開難題,我們的成功在於我們集中力量於我們能跨越的一尺柵欄上,而不是發現了跨越七尺柵欄的方法。」
2.過度敏感效應
過度敏感效應是指人們在心理上傾向於高估與誇大剛剛發生的事件的影響因素,而低估影響整體系統的其他因素的作用,從而作出錯誤判斷,並對此作出過度的行為反應。敏感能使人們及時發現異常現象並加快對此的反應速度,但也會加大反應的幅度,使反應過分。
以美國「9•11」事件為例。「9•11」事件後,恐怖分子劫持飛機撞毀紐約世貿雙塔的情景極大刺激了美國公眾的神經,於是人們大大高估了航空旅行的危險性,傾向於選擇其他旅行方式,美國航空業隨之進入大蕭條期。然而,數據統計顯示,即使考慮到「9•11」事件的航空災難,航空旅行也是所有旅行方式中最安全的,其事故率是火車旅行的三分之一。過度敏感效應在股票市場投資中反映得淋漓盡致,在股市上漲時,人們往往過分樂觀,傾向於相信大牛市是永無盡頭的,於是過分推高了股票價格;而股市下跌時,人們往往過分悲觀,傾向於相信大熊市是不可避免的,於是過分打壓了股票的價格。巴菲特認為正是人們的非理性行為使得股票價格圍繞其價值進行過分的波動,為投資帶來機會。他認為好的投資者應當利用這一現象,在別人貪婪時恐懼(1969年當巴菲特發現股票市場中人們已經陷入瘋狂時果斷拋售了所有股票,並解散了投資基金),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1973、1974年美國股市大幅下跌進入熊市後,巴菲特又逢低分批建倉成功抄底)。巴菲特認為,「股票市場下跌在某種情況下不是壞事,投資機會正是從投資退潮中顯露出來。」
3.信念固著現象
信念固著現象是指人們一旦對某項事物建立了某種信念,尤其是為它建立了一個理論支持體系,那麼就很難打破人們的這一看法,即使是相反的證據與信息出現時他們也往往視而不見。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人們越是極力想證明自己的理論與解釋是正確的,就越是對挑戰自己信念的信息封閉。
信念固著現象是股票投資中非常重要的心理現象,股票投資者往往傾向於預測股市的漲跌與股票價格的波動,各類證券分析機構也通過預測股價波動獲取收益。然而,人們往往會落入信念固著的思維陷阱,在滿倉時忽視下跌信號的出現,而在空倉時忽視上漲因素的累積。巴菲特看透了這一思維誤區,主張理解投資與投機差異,認為應理性投資而不應非理性投機。應當說,這就是巴菲特法則的思想精髓——價值投資。
凱恩斯、格雷厄姆及巴菲特都曾解釋過投資與投機的差異。凱恩斯認為:「投資是預測資產未來收益的活動,而投機是預測市場心理的活動。」對格雷厄姆來說,「投資操作就是基於透徹的分析,確保本金的安全並能獲得滿意的回報。不能滿足這個要求的操作就是投機。」巴菲特相信:「如果你是投資者,你所關注的就是資產——在我們這里是指公司——未來的發展變化。如果你是投機者,你主要預測獨立於公司的價格變化。」以上述標准來看,中國股市目前還是一個投機氣氛濃厚的市場。
4.過度自信傾向
過度自信傾向是指人們在對過去知識進行判斷中存在智力自負現象,這種現象會影響對目前知識的評價和未來行為的預測。盡管我們知道自己過去出過錯,但我們對未來的預期仍然相當樂觀。造成過度自信傾向的主要原因是人們往往傾向於在他們完全正確的時刻回憶自己的錯誤判斷,從而認為這只是偶然發生的事件,與他們的能力缺陷無關。過度自信傾向幾乎影響了每一個人,約翰遜的過度自信造成了美國20世紀60年代陷入了越南戰爭的泥潭,尼克•里森的過度自信造成了百年巴林銀行的倒閉。可以說過度自信傾向是人類理性決策的最大敵人,這一傾向還容易使人們產生控制錯覺,就如賭徒,一旦贏了就歸因於自己的賭技與預見力,一旦輸了就認為「差一點就成了,或偶然倒霉」。而從理性角度來看,進行賭博與購買彩票從概率上來說是一場必輸的游戲,然而還是有無數賭徒與彩民由於控制錯覺而沉迷於此。
真正擺脫過度自信傾向,超越自己是非常不容易的事。絕大多數的股票投資人都堅信自己能夠判斷出大盤的漲跌趨勢,並通過「逢低買入與逢高賣出」來獲取收益,自己的收益將遠遠超出大盤指數的漲幅。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據統計90%的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投資收益落後於大盤指數的增長,盡管這一統計數據是如此明顯的證據,人們還是相信自己有能力成為那部分10%的投資者,而拒絕接受傻瓜似的股指基金組合,認為這是對自我智力的羞辱。巴菲特清楚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認為大盤是無法預測的,能夠把握的是對股票背後公司價值的評價與未來收益的預測,因此他從不期望於通過預測大盤來獲益。
此外,巴菲特還堅持投資於自己所熟悉的行業,他承認自己不投資於高科技公司的原因是自己沒有能力理解和評價它們。在伯克夏•哈撒韋公司1998年年會上他說:「我很敬佩安迪•格羅夫和比爾•蓋茨,而且希望把這種敬佩通過資金支持他們轉化成行動。但是說到微軟與英特爾,我不知道十年後的世界是什麼樣的,而且我也不喜歡玩那種對方占優勢的游戲。我花所有的時間考慮技術,但我仍然可能是分析這個行業的第100、第1000甚至第10000個聰明的人。確實有人能分析這個行業,但是我不行。」
從眾與群體極化
他不僅在投資決策中堅持獨立思考,還在被投資公司中重用抵制行業慣性的經營者
從眾是指人們受他人影響而改變自己的行為與信念。旅鼠行動是經典的從眾案例,這種生長在北極的小動物每當種群繁殖到一定程度就會集體跳海,自殺身亡。社會心理學家所做的從眾研究試驗中,人類也表現出了強烈的從眾傾向。
從眾可以引發群體極化效應,即群體成員的相互影響可以強化群體成員最初的觀點與信念。群體極化效應的產生原因有兩條,一是群體成員傾向於與其他成員保持行為與信念的一致,以獲取群體對他的認可及團體歸屬感;二是群體成員在對需要決策的事件拿不準的時候,模仿與順從他人的行為與信念往往是安全的。
從眾與群體極化效應在人類的投資活動中充分體現了出來。人們的投資行為往往會受到他人的影響,當大多數投資者都陷入貪婪的瘋狂而拚命追漲時,很少有投資者能冷靜而理智地抵制購買的誘惑;而當大多數投資者都陷入恐懼之中而拚命殺跌時,也很少有投資者能抵制拋售的沖動。這種從眾的壓力是非常巨大的,然而,明智的投資決策往往是「預料之外而情理之中」的決策,大家都看中的熱點板塊的投資價值通常已經提前透支了,而聰明的投資者一般會不斷觀察與跟蹤具有投資價值的股票,當它的股價下跌到合理的區間范圍之內時(被大多數投資者忽視),就會果斷吃進。很顯然,這樣做不僅需要專業的價值評估水平,更需要抵制從眾壓力的堅定意志與敢為天下先的巨大勇氣。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曾經教導他要從股市的情感漩渦中拔出來,要發現大多數投資者的不理智行為,他們購買股票不是基於邏輯,而是基於情感。如果你在正確的判斷基礎上獲得符合邏輯的結論,那麼不要因別人與你的意見不一致而放棄,「你的正確或錯誤都不會是因為別人和你不一致,你之所以正確是因為你的數據與邏輯推理正確。」巴菲特遵循了老師的教導,他不僅在投資決策中堅持獨立思考,還在被投資公司中重用抵制行業慣性的經營者,並將抵制行業慣性作為他所歸納的12條最重要的投資准則之一。在對Notre Dame商學院的學生發表演講時,他歸納了37家投資銀行的失敗原因:「他們為什麼有這樣的結局呢?我來告訴你們,那就是愚蠢的模仿同行的行為。」
根據合理的數據與邏輯得出的理性判斷,從不為他人的觀點所動;他只投資於自己搞得懂的產業與公司,在公司調研上親力親為,從不藉助他人的判斷。他將投資活動比喻為打
棒球,他認為投資比打棒球容易,打棒球是沒有選擇地擊打投過來的每一個球,而投資只需要選擇擊打那些最有把握擊中的球就可以了,合適的球沒投過來之前你只需要躺著休息就可以了。可以說,巴菲特是少數有理性與勇氣爬出虛假信息洞穴獲得理性光明的人。
信息洞穴與事實真相
他從不閱讀華爾街的所謂權威證券分析,也不熱衷到處收集影響股市的小道消息
國外一些研究 伊拉克問題的專家指出,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海珊出身平民,精明能幹,通過奮斗奪取了國家最高權力。但他作出了兩次關鍵性的重大決策失誤,導致付出生命的代價。一次是入侵科威特,這是基於美國不會武力干預的判斷;第二次是在核武問題上採取強硬立場,這是基於對自身武裝力量的過高估計。為什麼像薩達姆這樣精明的人會犯這種錯誤呢?專家分析,薩達姆實際上是一個信息洞穴人,他所接觸到的信息都被伊拉克高級官員所壟斷,而這些官員往往或是依據自身利益來歪曲、加工與屏蔽信息,或是投其所好,報喜不報憂,以此保住官位。於是薩達姆呆在虛假信息的洞穴中,看不清洞穴外的事實真相,作出基於錯誤信息的錯誤判斷與決策也就理所當然了。
投資者是典型的信息洞穴人,投資市場上活躍著交易所、上市公司大股東及管理層、公募與私募基金、證券公司、普通股民、投資咨詢機構、媒體、銀行、律師及審計事務所等主體,構成了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每個個體都處於食物鏈的某一個環節,為了各自的切身利益,時常有意識或下意識地發布、製造、誇大、歪曲信息。由於信息發布者「裁剪」信息的內容,不少人被虛假或片面信息所操縱,作出錯誤的投資決策。典型的事例是上市公司高管與莊家相互勾結,配合莊家對股價的操縱而製作財務數據、發布虛假消息,最終受損的是普通散戶。此外,普通投資者對龐雜信息的識別缺乏專業知識的支持,更容易受到愚弄。例如前一階段我國擬發行1.55萬億特別國債的緊縮效應就被高估,而我國今年上半年看似不高的CPI指數(3.2個百分點)使普通投資者低估了通脹的可能性,這主要是由於我國CPI指數的構成比例不合理所致。
巴菲特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他從不閱讀華爾街的所謂權威證券分析,也不熱衷到處收集影響股市的小道消息,同樣不天天緊張地盯著盤面的變化,這使得他的投資工作非常輕松,他有時甚至在家中一邊享受天倫之樂、一邊工作,美國股市上世紀80年代末崩盤的那一天他甚至無暇關注股市。巴菲特只相信自己
如何應對人性的弱點
在可能的情況下延遲投資決策的時間,避免一切沖動情形下的決策行動,應當是保持理性與明智的有效方法
客觀地說,直覺、從眾等人類本性並不是絕對的缺點,我們的主觀體驗是構成人性的材料,它是人類對藝術和音樂、友誼與愛情、神秘性與宗教體驗的感受源泉。但必須承認,上述人類本性會造成錯覺思維、錯誤判斷和錯誤行為,這一現象在投資活動中充分表現出來。巴菲特法則的核心並不是他所創立的12條投資法則,任何所謂投資真經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失靈,只有其背後的真正原則與規律才會永恆,巴菲特在投資活動中對人性心理弱點的克服與利用正是這種永恆的法則與邏輯。人性之所以被稱為人性,就是因其源自於自身並難以克服,但仍然有應對之道,人們可以從態度、反思、試錯與時間四個維度來修煉自己,克服人性弱點,獲取滿意的投資收益。
首先,正確的態度是克服心理弱點的基礎。
我們應當正視與承認人類具有局限性這一事實,這種對人類能力的自謙與懷疑是科學與宗教的核心所在。社會心理學家戴維•邁爾斯對此有精彩的論述,「科學同樣包括直覺和嚴格檢驗的相互影響。從錯覺中尋找現實需要開放的好奇心與冷靜的頭腦。以下觀點被證明是對待生活的正確態度:批判而不憤世嫉俗,好奇而不受蒙蔽,開放而不被操縱。」在投資活動中樹立這一態度同樣是至關重要的,這需要保持中庸避免極端。如果不能保持好奇與開放的心態,就不能最大限度獲取投資決策相關的信息,也就不能及早發現環境的轉變與新的規律的形成,也就不能抓住轉瞬即逝的投資機會;而如果不能以批判的態度對待一切信息,就容易受到他人的蒙蔽與操縱,從而陷入無數的投資陷阱。
其次,反思是克服心理弱點的方法。
正如蘇格拉底的曠世名言所說:「不加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反思與總結是人類進步的源泉,也是提升投資活動與投資決策成功率的重要方法。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認識到,「任何一個單獨的真理都是不充分的,因為世界是很復雜的。任何一個真理如果脫離了和它互補的真理,就只能算是部分真理而已。」世上沒有絕對正確的事情,在做任何投資決策之前,不要先入為主與過分自信,務必從反對這一投資決策的角度進行思考,試著提出反對的道理與理由,或是咨詢其他投資人的意見,尤其重視反對者的意見,這種反思與多重思考會極大地完善、豐富與修正你的投資決策,提高投資決策的質量。
再次,試錯是克服心理弱點的手段。
人類是有限理性的,而投資市場是錯綜復雜與不斷變化的,人們不可能窮盡投資決策所需的一切信息與規律,因此有效檢驗投資決策正確與否的手段就是試錯,對可能的投資方法與對象進行嘗試性投資,將投資手段與方法放到實踐中進行檢驗。對試錯的批評可能在於兩點,一是認為試錯的代價過於高昂,二是投資的時效性,當發現投資機會時該機會已喪失。對第一種批評的對策是將降低試錯籌碼,當確認投資決策有效時再進行大筆投資;對第二種批評的對策是試錯檢驗對象的選擇,不是具體的投資對象(如具體的股票),而是投資的規律與哲學的檢驗(如高科技股票的投資規律)。
最後,掌握投資決策時間是克服心理弱點的補充。
人類的心理本性具有極強的時間敏感性,在理性與感性的斗爭中,隨著時間的推移,感性往往由強變弱,理性往往由弱變強。人類大多數的錯誤都是出現在一時沖動的情形下,人們常常會在一時沖動下做了某種行為,事後又追悔莫及。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在事情剛剛發生之時,會誇大導致事情發生的因素,而忽視其他因素的重要性,造成思維偏見與決策失誤。這在人類投資活動中也很常見,大漲與大跌都會在發生之時極大地刺激人們的神經,調動人們的情緒,使人們產生買入與賣出的沖動,而沖動情況下作出的投資決策往往是不明智的。因此,在可能的情況下延遲投資決策的時間,避免一切沖動情形下的決策行動,應當是保持理性與明智的有效方法。
B. 投資者行為為什麼能對股票價格的造成影響 / 股票
股票漲跌的根本原因,是流通股份在二級市場的供需所決定。
比如一個10元的股票,我想買1000手,但是當天最低價的賣單是10.1那麼如果一天都沒有10元賣單掛出來,我要買到只能掛10.1的買單成交,那麼股價就上漲1%,反過來說,如果我要賣出,但是掛的最高的買單只有9.9。如果我以9.9掛單成交,股價下跌1%。
當主力莊家掌握了一定比例的流通股份之後,扣除公司派手中固定不會流動的股票後,實際在市場流通的股票數量就會很少,那麼莊家想拉高股價,不賣出,用很少資金買入就可以,想讓股價跌,直接壓低自己賣出股票的價格就行
C. 如何理解過度自信與歸隱偏差,證實偏差,處置效應,羊群效應等投資現象
2.談談你對過度自信與歸因偏差、證實偏差、處置效應和羊群效應等投資現象
的理解。
①人們有高估自己能力和對成功過分樂觀的傾向,並稱這種傾向為「過度
自信」。投市場上交易越頻繁者,自信程度越高。而且,投資者通常更傾
向於提高交易的頻繁程度,也就是說,會表現得更加自信。
②歸因偏差是指投資者往往將好的結果歸因於自己的能力,而將壞的結果
歸結於不利的外部環境,使得這種糾偏的過程大大減緩。現實中許多投
資者將失敗歸因於中國投資市場不夠成熟、不夠規范,而不是從自身找
原因。
③證實偏差是投資者尋找支持自己立場的證據的傾向。其產生原因是利益
使然,使我們不願意相信和接受與我們對立的觀點,即使這種觀點很可
能是正確的。
④處置效應指投資者在處置股票時,傾向賣出盈利的股票,繼續持有虧損
的股票,即通常的「出贏保虧」。理性的決策應該是,賣出上漲動力較小
的股票,保留上漲動力充沛的股票,而不應以是否盈利作為賣出的標准。
⑤羊群效應就是投資市場中得羊群行為,是指投資者在信息環境不確定的
情況下,行為受到其他投資者的影響,或者過度依賴輿論,而不考慮私
人信息,簡單地模仿他人的行為。
D. 哪些因素對股票的價格和價值產生影響
因素有:
1、政治因素如世界的政局不穩,國內國際穩定的環境對全球的經濟和股票價格有健康穩定作用 。
2、國際的金融形勢會對國內的股市價格也有影響,如08年美國引發的金融海嘯造成中國股市價格跌幅近80%和希臘等政權級別的下調,讓中國股市的價格回調了 10%左右 。
3、中國良好的經濟形勢對股市的健康和股價的攀升也有促進上漲的作用,如今年上半年先於國際 復甦的經濟形勢讓中國的指數從低位上漲達80%。
4、國際趨勢,如低碳性能源全球環境問題也將是今後這些領域股票上漲的又一大趨勢 。
5、政策因素政策走向,都會影響某些板塊股票股票的價格,如09年的汽車刺激計劃,汽車股就表現 不俗,09年12月對房地產房價的抑制,房地產股票股票跌幅達20%左右。
6、上司公司的業績、盈虧、投資、擴張等等都對該股股價有影響 7、還有就是股票的技術走勢調整,都會影響股價,供求關系等也會影響股價。
8、還有就是主力和莊家的控盤操作,都會讓股價產生幫助。
9、就是股市的自然規律,股價一直下跌,下跌到位就一定會上漲,上漲過度就一定會下跌 。
10、還有股票價格一般還會受大盤制約。 所以操作股票要順勢而為。
E. 行為金融學問題
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 finance,BF)是金融學、心理學、行為學、社會學等學科相交叉的邊緣學科,力圖揭示金融市場的非理性行為和決策規律。行為金融理論認為,證券的市場價格並不只由證券內在價值所決定,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資者主體行為的影響,即投資者心理與行為對證券市場的價格決定及其變動具有重大影響。它是和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相對應的一種學說,主要內容可分為套利限制(limits of arbitrage)和心理學兩部分。[編輯] 套利限制 有效市場假說認為理性交易者(也稱為套利者)會很迅速的消除非理性交易者(也稱為雜訊交易者)引起的證券價格對其價值的偏離。行為金融學認為即使當一種資產被廣泛的誤價時,糾正這種誤價的策略可能非常有風險。[編輯] 心理學 行為金融學融匯了心理學基本原理,其主要表現在信仰(過度自信、 樂觀主義和如意算盤、代表性、保守主義、確認偏誤、 定位、記憶偏誤)以及偏好( 展望理論、模糊規避)在行為金融學的應用。行為金融學理論行為金融學是將行為科學、心理學和認知科學的成果運用到金融市場中,「有限理性」與「有限套利」是其兩大支柱。它用「前景理論」描述人的真實性,認為金融市場中的投資者是不具有長期理性行為的,至多擁有「有限理性」。短期來看,在某個具體的決策上,投資者可能是理性的、正確的;但從長期來看,投資者不具有統籌的、連續性的最優投資決策,不能嚴格按照「貝葉斯規則」行事,其投資行為是非理性的,甚至是錯誤的。 (一)理論基礎 1.期望理論。期望理論是行為金融學的重要理論基礎。Kahneman和Tversky(1979)通過實驗對比發現,大多數投資者並非是標准金融投資者而是行為投資者,他們的行為不總是理性的,也並不總是風險迴避的。期望理論認為投資者對收益的效用函數是凹函數,而對損失的效用函數是凸函數,表現為投資者在投資帳面值損失時更加厭惡風險,而在投資帳面值盈利時,隨著收益的增加,其滿足程度速度減緩。期望理論成為行為金融研究中的代表學說,利用期望理論解釋了不少金融市場中的異常現象:如阿萊悖論、股價溢價之迷(equitypremiumpuzzle)以及期權微笑(optionsmile)等,然而由於Kahneman和Tversky在期望理論中並沒有給出如何確定價值函數的關鍵--參考點以及價值函數的具體形式,在理論上存在很大缺陷,從而極大阻礙了期望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2.行為組合理論(BehavioralPortfolioTheory,BPT)和行為資產定價模型(BehavioralAssetPricingModel,BAPM)。一些行為金融理論研究者認為將行為金融理論與現代金融理論完全對立起來並不恰當。將二者結合起來,對現代金融理論進行完善,正成為這些研究者的研究方向。在這方面,Statman和Shefrin提出的BPT和BAPM引起金融界的注意。BPT是在現代資產組合理論(MAPT)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MAPT認為投資者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整個組合,最優的組合配置處在均值方差有效前沿上。BPT認為現實中的投資者無法作到這一點,他們實際構建的資產組合是基於對不同資產的風險程度的認識以及投資目的所形成的一種金字塔式的行為資產組合,位於金字塔各層的資產都與特定的目標和風險態度相聯系,而各層之間的相關性被忽略了。BAPM是對現代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的擴展。與CAPM不同,BAPM中的投資者被分為兩類:信息交易者和雜訊交易者。信息交易者是嚴格按CAPM行事的理性交易者,不會出現系統偏差;雜訊交易者則不按CAPM行事,會犯各種認知偏差錯誤。兩類交易者互相影響共同決定資產價格。事實上,在BAPM中,資本市場組合的問題仍然存在,因為均值方差有效組合會隨時間而改變。 (二)投資行為模型 1.BSV模型(Barberis,Shleffer,andVishny,1998)。BSV模型認為,人們進行投資決策時存在兩種錯誤範式:其一是選擇性偏差(representativebias),即投資者過分重視近期數據的變化模式,而對產生這些數據的總體特徵重視不夠,這種偏差導致股價對收益變化的反映不足(under-reaction)。另一種是保守性偏差(conservation),投資者不能及時根據變化了的情況修正自己的預測模型,導致股價過度反應(over-reaction)。BSV模型是從這兩種偏差出發,解釋投資者決策模型如何導致證券的市場價格變化偏離效率市場假說的。 2.DHS模型(Daniel,HirsheiferandSubramanyam,1998)。該模型將投資者分為有信息和無信息兩類。無信息的投資者不存在判斷偏差,有信息的投資者存在著過度自信和有偏的自我歸因(serf-contribution)。過度自信導致投資者誇大自己對股票價值判斷的准確性;有偏的自我歸因則使他們低估關於股票價值的公開信號。隨著公共信息最終戰勝行為偏差,對個人信息的過度反應和對公共信息的反應不足,就會導致股票回報的短期連續性和長期反轉。所以Fama(1998)認為DHS模型和BSV模型雖然建立在不同的行為前提基礎上,但二者的結論是相似的。 3.HS模型(HongandStein,1999),又稱統一理論模型(unifiedtheorymodel)。統一理論模型區別於BSV和DHS模型之處在於:它把研究重點放在不同作用者的作用機制上,而不是作用者的認知偏差方面。該模型把作用者分為「觀察消息者」和「動量交易者」兩類。觀察消息者根據獲得的關於未來價值的信息進行預測,其局限是完全不依賴於當前或過去的價格;「動量交易者」則完全依賴於過去的價格變化,其局限是他們的預測必須是過去價格歷史的簡單函數,在上述假設下,該模型將反應不足和過度反應統一歸結為關於基本價值信息的逐漸擴散,而不包括其他的對投資者情感刺激和流動性交易的需要。模型認為最初由於"觀察消息者"對私人信息反應不足的傾向,使得「動量交易者」力圖通過套期策略來利用這一點,而這樣做的結果恰好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過度反應。 4.羊群效應模型(herdbehavioralmodel)。該模型認為投資者羊群行為是符合最大效用准則的,是「群體壓力」等情緒下貫徹的非理性行為,有序列型和非序列型兩種模型。序列型由Banerjee(1992)提出,在該模型中,投資者通過典型的貝葉斯過程從市場雜訊以及其它個體的決策中依次獲取決策信息,這類決策的最大特徵是其決策的序列性。但是現實中要區分投資者順序是不現實的。因而這一假設在實際金融市場中缺乏支持。非序列型則論證無論仿效傾向強或弱,都不會得到現代金融理論中關於股票的零點對稱、單一模態的厚尾特徵。 (三)實證檢驗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與現代金融理論相矛盾的實證研究不斷涌現,主要體現在投資策略的改變上。下面介紹幾種典型的行為金融策略: 1.小公司效應。小公司效應是指小盤股比大盤股的收益率高。Banz(1981)發現股票市值隨著公司規模的增大而減少的趨勢。同一年,Reimganum(1981)也發現了公司規模最小的普通股票的平均收益率要比根據CAPM模型預測的理論收益率高出18%。最近Siegl(1998)研究發現,平均而言小盤股比大盤股的年收益率高出4.7%,而且小公司效應大部分集中在1月份。由於公司的規模和1月份的到來都是市場已知信息,這一現象明顯地違反了半強式有效市場假設。Lakonishok等(1994)的研究發現,高市凈盈率的股票風險更大,在大盤下跌和經濟衰退時,業績特別差。市盈率與收益率的反向關系對EMH形成嚴峻的挑戰,因為這時已知的信息對於收益率有明顯的預測作用。 2.反向投資策略(contraryinvestmentstrategy)。就是買進過去表現差的股票而賣出,過去表現好的股票來進行套利的投資方法。一些研究顯示,如選擇低市盈率(PE)的股票;選擇股票市值與帳面價值比值低、歷史收益率低的股票,往往可以得到比預期收益率高很多的收益,而且這種收益是一種"長期異常收益"(1ong-termanomalies)。Desia、Jain (1997),Ikenberry、RankineStice (1996)也發現公司股票分割前後都存在著正的長期異常收益。行為金融理論認為反向投資策略是對股市過度反應的一種糾正,是一種簡單外推的方法。 3.動量交易策略(momentumtradingstrategy)。即首先對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設定過濾准則,當股市收益和交易量滿足過濾准則就買入或賣出股票的投資策略。行為金融定義的動量交易策略源於對股市中間收益延續性的研究。Jegadeeshkg與Titman(1993)在對資產股票組合的中間收益進行研究時發現,以3至12個月為間隔所構造的股票組合的中間收益呈連續性,即中間價格具有向某一方向連續的動量效應。事實上,美國價值線排名(valuelinerankings)就是動量交易策略利用的例證。動量交易策略的應用其實就是對EMH的再次否定。 4.成本平均策略和時間分散化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指投資者根據不同的價格分批購買股票,以防不測時攤低成本的策略,而時間分散化指根據股票的風險將隨著投資期限的延長而降低的信念,隨著投資者年齡的增長而將股票的比例逐步減少的策略。這兩個策略被認為與現代金融理論的預期效用最大化則明顯相悖。Statman(1995),Fisher、Statman(1999)利用行為金融中的期望理論、認知錯誤傾向、厭惡悔恨等觀點對兩個策略進行了解釋,指出了加強自我控制的改進建議。 (四)行為金融的發展前景 行為金融學起源於對金融市場「異象」的解釋。Kuhn(1970)指出,歷史地看,對於顯著的異象存在三種回應。第一,一開始出現的異象可以隨即在原有的理論框架下解釋。第二,認為現有的知識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留給未來的研究者去解決。第三,理論基礎發生改變,使得異象在新的框架下被解釋。顯而易見,行為金融的研究努力就是第三種回應。行為金融在試圖解釋異象的時候,藉助於心理學研究中的人類心理和行為模式,從而使得其理論的前提假設逼近現實,即是改變了現代金融理論的理論基礎。 目前成型的行為金融學模型還不多,研究的重點還停留在對市場異常和認知偏差的定性描述和歷史觀察上,以及鑒別可能對金融市場行為有系統影響的行為決策屬性。由於人類決策心理是多樣化的,僅僅根據某一或某幾種心理效應來解釋特定的市場現象是遠遠不夠的。Frankfurter and McGoun(2002)認為,行為金融的反駁是無力的,最終要被現代金融吸收同化。筆者並不贊同這種觀點。因為目前行為金融研究雖然比較鬆散,但這是最終建立具有系統解釋能力的統一的行為金融理論所不可逾越的階段,只有經過這一階段的積累才可能最終建立統一體系。目前已經鑒別的具有潛在公理地位的心理決策屬性包括:決策者的偏好一般是多方面的,對變化是開放的,並且常常形成於決策期間本身;決策者是適應性的,決策的性質和環境影響決策過程和決策技術的選擇;決策者追求滿意的而非最優的解,等等。因此,繼續將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應用於金融研究之中,以期建立一個統一的、系統的決策心理框架,根據這個框架發展出完整的行為金融理論,這將是行為金融研究的一般過程和發展方向。並且,隨著這一過程的終結,行為金融將自然而然地取代現代金融理論而成為金融理論的主流。 現代經濟學發展的一個明顯趨勢就是越來越注重理論的微觀基礎,越來越注重對個體行為的研究,如博弈論、信息經濟學和企業理論的發展所揭示的那樣。行為金融學打開了傳統金融理論中所忽視的決策黑箱,從人類真實的心理和行為模式入手,對於傳統金融理論而言優勢是明顯的。並且由於它是一門邊緣學科,隨著心理學、社會學、行為經濟學、決策理論等其他學科的進一步發展,其發展前景將是十分廣闊的。
F. 股票的價格波動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越詳細越好!!! 感激不盡!
一、股票漲跌原因與其它的商品一樣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其原理是一樣的。
二、1、一般情況下,影響股票價格變動的最主要因素是股票的供求關系。在股票市場上,當某種(支)股票供不應求時,其股票價格就可能上漲到價值以上;而當種(支)股票供過於求時,其股票價格就會下降到價值以下。同時,價格的變化會反過來調整和改變市場的供求關系,使得價格不斷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當然供求關系,莊家、大戶和機構是可以進行操縱的。
2、股票在交易市場上作為交易對象,同商品一樣,有自己的市場行情和市場價格。由於股票價格要受到諸如公司經營狀況、供求關系、銀行利率、大眾心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其波動有很大的不確定性。3、外界的政策影響對股票價格也有波動,因外界的政策影響對某種(支)股票的方向有調控的作用。
三、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與其它的商品一樣,受到價值規律的作用。
1、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
2、價值規律作為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同其他任何規律一樣,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3、股票的價格圍繞股票的價值上下波動正是價值規律作用的表現形式。因股票的價格雖然時升時降,但股票的價格的變動總是以股票的價值為軸心。另外,從較長時期來看,股票的價格與股票的價值的偏離有正有負,可彼此抵消。因此總體上股票的價格與股票的價值還是相等的。
G. 投資者情緒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投資情緒對股票價格影響很大,主要是股票的熱度,大家對股票的認可度。
投資情緒高漲,你會發現交易量會暴漲,整個市場非常活躍,此時好像買什麼都能賺錢,因為大家願意投資,也想趁機賺一筆,此時股票價格大漲,此時最受機構歡迎,也是他們盈利的方式。
當機構盈利賣出後,股票開始下跌,大家都有賠錢,心情不好,投資情緒低,不願意再拿錢出來投資,股市就非常安靜,交易量少,股票價格也不會有什麼起色。機構也賺不到錢,總結投資情緒對股票價格影響較大!
H. 影響股票價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五大因素:經濟、政治、公司本身、行業市場、投資者心理等因素,還要講一些因素具體對股價有何影響?
一、經濟因素:主要從兩個方面講起,對於股票市場我們常常稱其為社會經濟的晴雨表,主要是因為股票市場是隨著經濟周期的變化而變化的,但是股市變化一般要早於經濟變化,主要還是投資者對於整個市場的關注程度,一旦發現經濟市場有衰退的苗頭股價就會下跌。
1. 經濟繁榮時期:一般這種時候,整個股票市場的總體趨勢是上升的;
2. 經濟衰退時期:反之亦然,這是股票市場的整體行情是不太好的,處於一種行情下降的狀態;
這些經濟的組成都有:金融環境、國家匯率調整、國家財政狀況等,這些因素都是社會存在的客觀規律一般是無法避免的,盡量不要在市場不景氣的時候進行風險較大的投資。
而且如果國家財政狀況引起了社會較大的通貨膨脹,股票價格就會下跌,相反如果財政支出增加,就會股價上漲。
二、政治因素:也就是說那些重大的國家政治事件,就比如國家領導人的變化、行動等,最近特朗普的推特事件就是一件典型的案例,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著整個美國股票市場的變化。所以對於市場上的投資者來說,也表示散戶一定要多多關注社會信息、政策的頒布等,可以去關注幾個財經類的網站就比如:贏家財富網。
三、市場上的公司自身因素:上市公司在市場上發行股票來籌集資金,而在一定程度上股票自身價值決定了股價為多少,所以最初的影響因素就是公司本身,一般是公司的經營業績水平、本身的資產信用、股息紅利的設定、外來的發展前景等等都可以影響本公司的股票價格變動。
四、行業市場因素:不同的行業在市場上最初的發展前景就是不同的,一般市場上股票價格較好的公司都是時下有發展前景的行業。一般市場上出現了新行業且潛力較好,這個行業下的任公司股票在一般情況下都是有前景的,市場上的投資者不同階段的意向、投資方向、進行套利行為等都會某一些類型的股票造成影響,最容易出現市場供求關系不對等,造成市場供大於求股價就會下跌。
五、就是比較個人化的因素了,投資者心理因素,因為現在國內市場上散戶居多,有的經驗並不是太足就容易盲目跟隨市場上的大戶,進行搶購或者大量拋售的行為最後造成損失已導致於心態失衡情緒變動,最後就會導致股票市場大漲和大跌等情況。
~~~~~~~~~~~~~~~~~~~~~~~~~~~~~~~~~~~~~~~~~
以上的都是理論!!
特別是奇特的A股!
之所以稱之為股市!!股市故事也!!都是逗你玩!!
順勢而為才是王道!
I. 金融投資中認知與行為偏差有哪些類型,在實際的投資中有什麼意義
投資者的認知與行為偏差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過度自信的認知偏差過分自信如何影響投資者的決策?
投資股票是一項困難的工作。它需要收集、分析信息,並在這些信息的基礎上做出決策。然而,過分自信會導致我們高估信息的准確性和我們分析信息的能力。這樣就會導致錯誤的投資決策,經常表現為過分頻繁交易、冒風險和最終的投資損失。
A、過分自信的投資者會頻繁交易。他們的過分自信會使他們非常確信自己的觀點,從而增加了他們交易的數量。投資者的觀點來自於他們對所獲得的信息的准確性的確信程度,以及他們分析信息的能力。一般而言,投資者會高估他們所獲得的信息的准確性,而且對信息的分析判斷也會存在偏見。,過分自信的投資者會更加強烈地相信他們自己對一種股票的價值的判斷,而不太在乎別人的想法。
心理學家發現,在較男性化的任務范疇(比如財務管理)方面,男性比女性會有更高程度的過分自信。』在做投資決策時,男性會比女性表現得更加過分自信一些。因此,男性投資者要比女性投資者交易得更頻繁一些。
過分自信不僅導致你交易太多而把金錢浪費在傭金上,而且還會導致你賣出好股票而買入差股票。
1、 B、過分自信還會影響投資者的冒險行為。理性的投資者會在最大化收益的
同時最小化所承擔的風險。然而,過分自信的投資者會錯誤判斷他們所承擔的風險的水平。想想看,如果一個投資者深信自己所挑選的股票會有很高的回報率,哪裡還會意識到風險呢?
過分自信的投資者的投資組合會有較高的風險,這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他們傾向於買入高風險的股票,高風險的股票主要是那些小公司和新上市的公司的股票;另一方面因素就是他們沒有充分地進行分散化投資。
過度自信是投資者典型而普遍存在的認知偏差。過度自信在牛市的頂峰達到它的最高點,而在熊市的底端達到最低點。牛市往往導致了更多的過度自信。
人們在獲得收益之後傾向於接受他們以前通常不接受的賭博,而遭受損失之後,他們會拒絕以前通常接受的賭博,這種現象稱為「賭場資金效應」(house money effect)。過長的牛市可能會引起賭場資金效應,即獲得收益者會提高賭注的願望。因為巨大收益使投資者有更多的資金進行更大的投資活動,這時變得不再迴避風險。
2、信息反應的認知偏差
①過度反應與反應不足
股市中對信息存在「過度反應」(over reaction)和「反應不足」(under-reaction)兩種現象。反應不足是指人們對信息反應不準確的另一種形式,也可稱為保守主義,就是指人們的思想一般存在惰性,不願意改變個人原有的信念,即使新的信息來了,人們的反應仍是不足的。反應過度是指人們對於信息的理解會產生偏差,對於某些信息產生過激的反應。特別是最新的信息,甚至是小道消息,使得人們過分關注,在投資決策中給這些信息加上很大的權重,而忽視其他信息。
在股市中,如果近期的收益朝相反的方向轉變,投資者會錯誤的相信公司是處於均值回歸狀態,並且會對近期的消息反應不足。如果投資者得到收益增長的信息,那麼他們會傾向於得出結論:公司正處於一種增長的狀態,並且會過度地導致過度反應的推理趨勢。這些投資者在市場上升時變得過於樂觀而在市場下降時變得過於悲觀。當預測一再失誤時,會對重要的信息反應不足,從而使市場暴漲或暴跌。
過度交易並過度反應會使長期業績受到損害。投資者對難以處理或難以獲取的信息反應不足。總之,過度自信導致投資者誇大自己對股票價值判斷的准確性;自我歸因偏差則使他們低估關於股票價值的公開信息。對個人信息的過度反應和對公共信息的反應不足都會導致股票回報的短期持續性和長期反轉。
②動量效應與反轉效應
動量效應(momenturn effect)是指在較短時間內表現好的股票將會持續其好的表現,而表現不好的股票也將持續其不好的表現。
反轉效應(reversaleffect)是指在一段較長時間內,表現差的股票在其後一段時間內有強烈的趨勢經歷相當大的逆轉,而在給定的一段時間內,最佳股票則傾向於在其後的時間內出現差的表現。
動量效應和反轉效應產生的根源仍然在於投資者對於信息的反應不足與過度反應。例如,當公司公布收益上升的消息後,股票價格首先在短期內表現出持續的走勢,隨後在長期又出現反轉走勢。顯然,這是由於前期投資者對新信息反應不足,過於保守,後期是由於投資者對新信息估價過高,出現過度反應。
③隔離效應
隔離效應(disjunction effect)是指人們願意等待直到信息披露再作出決策的傾向,即使信息對決策並不重要,或即使他們在不考慮所披露的信息時也能做出同樣的決策。隔離效應可以解釋為什麼有時在重要的公告發布之前,出現價格窄幅波動和交易量萎縮,而在公告發布之後會出現更大的波動或交易量的上升現象。
3、損失厭惡的認知與行為偏差
人們在面對收益和損失的決策時表現出不對稱性。人們並非厭惡風險,而是厭惡損失。損失總顯得比收獲更突出,感受更強烈。
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是指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感到損失令他們產生更大的情緒影響。人們發現同量的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損失厭惡與稟賦效應:許多決策是在兩種方案中選擇:維持原狀,或者接受一個新的方案。現狀為參考水平,因為損失比盈利顯得更讓人難以忍受,所以決策者偏愛維持原狀。
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也叫擁有效應,這是指人們不願意放棄現狀下的資產,這是因為放棄一項資產的痛苦程度大於得到一項資產的喜悅程度。稟賦效應告訴我們,同樣一個東西如果是我們本來就擁有的,那麼賣價會較高;如果我們本來就沒有,那麼我們願意支付的價錢會較低。
4、後悔厭惡
後悔厭惡(regret aversion)是指當人們做出錯誤的決策時,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痛苦。為了避免後悔,人們常常做出一些非理性行為。如投資者趨向於等待一定的信息到來後,才做出決策,即便是這些信息對決策來講並不重要,沒有它們也能做出決策。人們對錯誤決定而自責的情緒就是後悔。後悔比受到損失更加痛苦,要為損失承擔責任。
避免後悔和尋求自豪會影響人們的行為,但是它會怎麼樣影響投資決策呢?兩位金融經濟學家赫什?謝夫林(Hersh Shefrin)和邁爾?斯塔特曼(Meir Stat—man)用心理行為來分析投資者的行為。』他們發現害怕後悔和尋求自豪可能會導致投資者傾向於過早賣出盈利的股票,而長時間持有虧損的股票,他們稱這種狀況為「傾向性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