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名人府開盤
⑴ 介紹山東聊城,例如環境、氣候、就業情況、租房情況......
偶是聊城的,不是我打擊你,在聊城混真沒什麼前途,就向樓上所說,魯西化工和中通汽車還是比較強的,其他就沒什麼了。計算機,我連聽都沒聽過有聊城人在聊城搞計算機的。
⑵ 茌平縣的名人
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逃亡齊國,齊桓公熱情接納,使居博陵(今茌平縣肖庄鄉),為其築「晉台」,並與聯姻。戰國時期,淳於髡、魯仲連與孟子、荀子同列。此後,又有盛唐宰相馬周,北宋九經狀元孫奭,宋代醫學大家成無已,明朝狀元、禮部尚書朱之蕃,清朝翰林、康熙帝師王曰高,皆為茌平先賢。
晉文公:春秋戰國時期國君。
王曰高:清進士,工科右給事中,著有《槐軒集》10冊。
朱之蕃:明萬曆年狀元,書法家、畫家,著有《君子林圖卷》,收藏於故宮博物館。
孟秋:明進士,刑部主事,歷尚寶少卿。
馬定國:翰林學士,生卒年不詳,著有《石鼓辨》、《春秋傳》、《六經考》、《大戴禮辨》等。
耿端義:1188年進士,金著名官員。
賈鉉:1173年中進士,拜參知政事,修《遼史》。
成無己:宋著名醫學家。
孫奭:北宋經學家、教育家。
張鎬:唐名臣,曾做荊州大都督府長史。
馬周:初為常何家臣,後得太宗賞識,拜至吏部尚書、銀青光祿大夫。
石勒:羯族,330年建後趙,位十五年卒,謚明皇帝,廟號高祖。
甘羅:戰國秦左丞相甘茂之孫,曾以言激張唐相燕,又說的趙五成,被秦國拜為上卿。
淳於髡:戰國時期齊國學者。
孟嘗君:戰國時齊國人,門下曾有食客三千。
魯仲連:戰國時齊人,善於謀劃。常周遊各國,為人排難解紛不受酬報。
更多資料參考
⑶ 歷史上比較有名的馬姓人物
1、馬良
馬良(187-222年),字季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三國時期蜀漢官員,馬謖之兄。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政權,任命馬良為侍中。
章武二年(222年),劉備東征東吳,派遣馬良招納安撫武陵一帶的五溪蠻各部,各部首領們都接受蜀漢的印信封號,相繼響應劉備。同年六月,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兵敗,馬良也遇害身亡。劉備封馬良的兒子馬秉為騎都尉。
2、馬建忠
馬建忠(1845年2月9日—1900年8月14日),別名乾,學名斯才,字眉叔。江蘇丹徒(今屬鎮江)人,是《文獻通考》作者馬端臨第二十世孫。清末學者、外交家。
1876年(光緒二年),馬建忠以郎中資格被李鴻章派往法國學習國際法,同時兼任中國駐法公使郭嵩燾的翻譯。這年馬建忠如願以償,考取公費留學法國,研究西方各國文字。他一邊讀書,一邊兼任駐法公使館的法文翻譯。由於有了兩份收入,不但學業無憂,而且有了余錢養家。
3、馬超
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風茂陵人(今陝西興平),伏波將軍馬援之後,衛尉馬騰之子。東漢末年軍閥,三國蜀漢名將,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徵召馬超入京為官,但都被馬超拒絕。而後馬騰入京被封為衛尉,馬超就統領了馬騰的部隊。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月,劉備與曹操爭霸於漢中之地,劉備派馬超與剛剛在巴西大勝張郃的張飛、吳蘭、雷同等將領屯兵於下辯。而馬超卻策動氐族雷定七部萬餘人響應劉備,牽制曹軍先鋒主力。
蜀漢章武二年十二月馬超病逝,年僅47歲。景耀三年,九月,馬超與關羽、張飛、龐統、黃忠被追封謚號,馬超謚號為「威侯」。
4、馬岱
馬岱(生卒年不詳),扶風茂陵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馬超的從弟。建安十六年,馬岱追隨兄長馬超逆戰曹操於潼關。九月,馬超兵敗,馬岱隨馬超退軍回到隴上郡縣。建安十八年九月,馬岱隨馬超投奔漢中依附張魯。建安十九年,張魯家將楊白等人害怕馬超才能,要迫害他。
馬岱隨馬超奔往蜀,劉備派人迎接馬超軍。馬岱隨馬超圍攻成都,劉璋懼怕馬超,不到十天就投降了。建興十二年,諸葛亮死了以後,魏延、楊儀爭權,馬岱奉楊儀命率軍斬殺魏延。建興十三年,平北將軍、陳倉侯馬岱率眾伐魏,為牛金擊退
5、馬周
馬周,清河茌平,唐太宗時期宰相。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正月九日,馬周逝世,終年四十八歲。太宗為他舉哀,追贈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自從馬周亡故,太宗非常想念他,要憑借方士之術求得顯現他的身影。馬周有隨機應變的才能,善於陳述奏進,深識事理,所陳述的事情沒有不切中要害的。太宗曾經說:「我對馬周,一會看不到便要思念他。」
⑷ 山東臨沂蒼山劉氏的祖籍是哪
我是劉家郭三世老祖,後世20多世了,人比較多就是窩里斗,沒幾個上大學受教育的,走在莊上給人熊樣,出大門就天黑
⑸ 古今中外的孫姓名人
1、春秋戰國時的孫叔敖
孫叔敖:(公元前630~?年),春秋初期,楚王蚣冒之孫蒍賈,蒍賈之子蒍艾臘,也稱孫叔敖,孫叔為其字。著名穿求戰國時期楚國政治家。
2、孫陽:(生卒年待考),字伯樂,秦國人。著名相馬大師。
在歷史上不計其數的孫氏名人中,孫陽可能要算是最早在史書上出現的一位,因以善相馬聞名。孫陽是春秋秦穆公時的人,伯樂是他的字,以善於識別千里馬而聞名,後世也就以「伯樂」來表示一個人的知人善用。
3、戰無不勝的孫將軍,字長卿,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春秋末期軍事家,被古今中外奉為「兵家之祖」。
孫武的曾祖父、祖父都是立過赫赫戰功的名將,他受家教熏陶,自小喜研兵法,而當時齊國又有極為豐富的軍事學遺產,這些有利條件也促使孫武成為博學的軍事人才。
4、孫臏,戰國時期齊國人,孫武後裔,是著名的軍事理論家、軍事指揮家,著有《孫臏兵法》。
5、「葯王」孫思邈,又號孫真人,唐朝最傑出的醫學家,被後人尊為「葯王」,著有《千金方》。
⑹ 中國古代有幾個姓聶的名人啊,能全部列舉出來嘛
1、聶芳,生卒年不詳,西周時期人,姜姓,聶氏,名芳,也稱姜芳。是衛國卿大夫呂高的兒子,曾在衛國為官。承襲封地聶北(也作「乜北」,今山東省茌平縣賈寨鄉),為聶北第三代領主。
2、聶章,生卒年不詳,西周時期人,姜姓,聶氏,名章,也稱姜章。是衛國卿大夫聶芳的長子,曾在衛國為官。承襲封地聶北(也作「乜北」,今山東省茌平縣賈寨鄉),為聶北第四代領主。
3、聶茂,生卒年不詳,西周時期人,姜姓,聶氏,名茂,也稱姜茂。是衛國卿大夫聶章的兒子,曾在衛國為官。承襲封地聶北(也作「乜北」,今山東省茌平縣賈寨鄉),為聶北第五代領主,也是最後一位。
4、聶政(?—公元前397年),戰國時俠客,韓國軹(今河南濟源東南)人,以任俠著稱,為春秋戰國四大刺客之一。
聶政年青俠義,因除害殺人偕母及姊荌避禍齊地(今山東境),以屠為業。韓大夫嚴仲子因與韓相俠累(名傀)廷爭結仇,潛逃濮陽,聞政俠名,獻巨金為其母慶壽,與政結為好友,求其為己報仇。
聶政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後,憶及嚴仲子知遇之恩,獨自一人仗劍入韓都陽翟,以白虹貫日之勢,刺殺俠累於階上,繼而格殺俠累侍衛數十人。因怕連累與自己面貌相似的姊姊荌,遂以劍自毀其面,挖眼、剖腹自殺。
其姊在韓市尋認弟屍,伏屍痛哭,撞死在聶政屍前(一說因悲傷過度,暴死於聶政屍前)。其事跡見《史記·刺客列傳》。
5、聶宣,生卒年不詳,西周時期人,聶氏,名宣。是衛國卿大夫聶茂的長子,曾在衛國為官。到他這一代,家族在衛國中的勢力已開始滑落。
⑺ 姓馬的歷史名人的歷史事跡
1、馬良
馬良,字季常,襄陽宜城人,三國時期蜀漢官員,馬謖之兄。建安十四年,劉備擔任荊州牧[2],徵召馬良為州從事。建安十六年,劉備進入蜀地,諸葛亮也隨後跟從前去,馬良留守荊州,輔佐關羽。
章武元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政權,任命馬良為侍中。章武二年,劉備東征東吳,派遣馬良招納安撫武陵一帶的五溪蠻各部,各部首領們都接受蜀漢的印信封號,相繼響應劉備。同年六月,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兵敗,馬良也遇害身亡。劉備封馬良的兒子馬秉為騎都尉。
2、馬武
馬武,字子張,南陽郡湖陽縣人。東漢中興名將,雲台二十八將之一。馬武年輕時因避仇,在江夏客居。王莽末年,竟陵、西陽三老起兵於郡界,馬武也參加了,後來進入綠林軍中,於是與漢軍會合。更始立,以馬武為侍郎,隨劉秀在昆陽大戰中破王尋等。
建武四年,與虎牙將軍蓋延等討伐劉永,馬武另擊濟陰,攻下了成武、楚丘,拜捕虜將軍。建武五年,龐萌造反,攻桃城,馬武先與交戰,攻破龐軍;恰好帝車駕到,龐萌於是敗走。
3、馬殷
馬殷,字霸圖,許州鄢陵人,五代十國時期南楚開國君主。馬殷自稱伏波將軍馬援之後,早年家中困苦,以木匠為業。884年(中和四年),秦宗權據蔡州(今河南汝南)叛亂,馬殷應募從軍,成為忠武決勝指揮使孫儒與龍驤指揮使劉建峰的部下,以勇武聞名軍中。
895年(乾寧二年),唐昭宗任命劉建鋒為檢校尚書左僕射、武安軍節度使,馬殷為內外馬步軍都指揮使。不久,蔣勛向劉建鋒求取邵州刺史,被拒絕後,便與鄧繼崇一同起兵攻打湘潭。896年,馬殷平定蔣勛之亂。
4、馬援
馬援,字文淵。扶風郡茂陵縣人。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著名軍事家,東漢開國功臣之一。新朝末年,天下大亂。王莽的堂弟王林任衛將軍,廣招天下豪傑,選拔馬援為掾,並把他推薦給王莽。王莽於是任命馬援為新城大尹。
建武九年(33年),馬援被任命為太中大夫,作為來歙的副手,統領諸軍駐守長安。從新朝末年開始,塞外羌族不斷侵擾邊境,不少羌族更趁中原混亂之際入居塞內。金城一帶屬縣多為羌人所佔據。來歙就此事上書,說隴西屢有侵擾禍害,除馬援外,無人能平。
5、馬謖
馬謖,字幼常,襄陽宜城人,侍中馬良之弟,三國時期蜀漢官員、將領。初以荊州從事身份跟隨劉備入蜀,歷任綿竹縣令、成都縣令、越嶲太守。
魏明帝曹叡得知蜀漢來伐後,派大將張郃總督各路軍馬在街亭阻擋馬謖。由於馬謖違背諸葛亮的作戰部署,放棄水源將部隊駐扎在南山上,部隊分置調度混亂,馬謖的先鋒王平連續多次勸諫馬謖,馬謖不採納他的計謀。
而且馬謖仗恃南山的地勢,不在山下據守城邑。張郃斷絕馬謖取水的道路,發動進攻並大敗馬謖 ,馬謖的士兵敗逃四散。諸葛亮進軍沒有落腳據點,只得攻取西縣百姓一千多家回到漢中。
⑻ 中國歷史上姓馬的名人有哪些
1、馬致遠
馬致遠(約1251年-約1321年至1324年間),字千里,晚號東籬,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著名戲曲家、雜劇家,被後人譽為「馬神仙」,還有「曲狀元」之稱,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作品《天凈沙·秋思》被稱為秋思之祖。
馬致遠是元代曲壇上承前啟後的重要作家,在元代散曲作家中,其的散曲數量最多、流傳最廣,創作的散曲數量比關漢卿、白樸兩人現存散曲的總和還多。其雜劇創作脫離市井,脫離平民,是無根化的創作,因而後世譽之為「馬神仙」。
對於馬致遠的散曲風格,有學者認為是「豪放」的,其實當是「曠」。就像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一樣,馬致遠散曲所表現的,更多的是和蘇軾詞中相似的曠達。
2、馬琬
馬琬是元末明初畫家。字文璧,號魯鈍生、灌園人、西處士。秦淮(今江蘇南京)人,長期寓居松江府(今上海金山呂巷)。有志節,工詩善畫,詩工古歌行,畫長山水,官至撫州郡守。善畫山水人物,工詩能書。詩書畫時號「三絕」。
明洪武三年(1370),馬琬出任江西撫州知府。八年後,貝瓊看到他在撫州的近作《雲林隱居圖》,為之題跋,稱它「視南宮未可優劣」,並說他在畫上的詩「有歸老之志焉」。著有《灌園集》。約卒於明洪武年間。
3、馬注
中國清初伊斯蘭教著名學者,清代雲南第一位穆斯林學者。出身於一個小知識分子家庭,自稱系穆罕默德45世後裔,聖裔元代賽典赤·瞻思丁15世孫。
康熙八年(1669年)30歲時開始學習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專攻伊斯蘭經訓典籍,對佛學和伊斯蘭教義頗有研究。明末清初著名伊斯蘭教學者,用漢文譯注的開拓者之一。
4、馬歡
馬歡,回族,字宗道,號會稽山樵,浙江會稽(今紹興)人,信奉回教,明代通事(翻譯官)。曾隨鄭和在1413年、1421年、1431年三次下西洋,親身訪問占城、爪哇、舊港、暹羅、古里、忽魯謨斯、滿剌加、亞魯國、蘇門答剌、錫蘭、小葛蘭、柯枝、古里、祖法兒等國, 並到麥加朝聖。
馬歡是鄭和下西洋船隊中的文職人員,擔任鄭和使團中通事和教諭之職,通事是外事翻譯,通曉外國語言文字,進行不同語種的語言、文字的翻譯;教諭負責教化番人,傳播中華文化。
5、馬良
馬良(187-222年),字季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三國時期蜀漢官員,馬謖之兄。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華名氣,而馬良是五人中最為出色。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稱白眉馬良。因此有「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贊譽。
建安十四年(209年),劉備擔任荊州牧,徵辟為州從事。馬良與諸葛亮關系友善,曾奉命出使東吳,受到孫權恭敬接待。
⑼ 山東省歷史最悠久的縣城是哪一個,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在我們國家的過去的歷史中,有一個可以出現很多名人的省份,那就是山東省,這個省份由於地處太行山東面,因此叫做山東,又叫“魯”,濟南是省會。這里主要發展的是儒家思想,其思想的主要領導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的墨子,軍事家吳起都出生在山東,這里有2個副省級市(濟南,青島)15個地級市。以及不僅時間久遠,其中一個縣,叫做莒,這個名字,一般人很容易讀錯。看看你中招了嗎?
最後,元朝這一歷史階段,茌平縣屬東昌路總管府。明清時期,茌平縣屬東昌府。“東昌”一詞起於封號,現在,泛指山東魯西的東昌府聊城市。到了1914年,茌平縣屬東臨道。1925年,茌平縣屬東昌道。1928年,茌平縣直屬於山東省。1967年3月,茌平縣屬聊城地區。1997年8月,撤銷聊城地區,設立地級聊城市,茌平縣屬之至今。
⑽ 馬氏的名人
1. 馬氏名人和典故
歷史名人
馬姓-始祖
馬 融:東漢右扶風茂陵人,著名哲學家。
馬 良:東漢文士,學問好,才氣又高,文章動人。
馬 援:東漢扶風茂陵(今陝西省光平東北)人,東漢名將。
馬 武:南陽湖陽(今河南省唐河南)人,一代名將,新莽末,參加綠林起義軍,歸劉秀,被封為揚虛侯。
馬 騰:右扶風茂陵人
馬 超:字孟起,馬騰之子,右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東北)人。
馬謖:字幼常(190-228),襄陽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南)人。
馬鈞:扶風(治今陝西省興平東)人,魏時機械製造家,因改革綾機而聞名,曾製造翻車,指南車等,其所用機械原理比國外早七、八百年。
馬周:博州茌平(今屬山東省)人,唐代大臣
馬殷:許州鄢陵人(今屬河南省),五代時楚國的建立者,在位二十七年。
馬鈺:宋代進士。
馬遠:祖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濟縣附近)人,南宋時著名畫家。
馬 琬: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人,元末明初畫家,曾官至撫州巡府。
馬 註:雲南保山人,明末清初伊斯蘭學者,回族,對佛學和伊斯蘭教義頗有研究,著有《臣權》、《樗樵》、《清真指南》。
馬 歡:今浙江紹興人,明代航海家
馬 荃:清女畫家,字江香,江蘇省常熟人,馬逸妹,龔克和妻。
馬 可:當代作曲家,音樂學家。江蘇徐州人 。生於1918年6月27日,1976年7月27日卒於北京 。
馬師皇:黃帝時代著名獸醫,善醫馬,又喜醫龍,據說「乘龍仙去」。他被後世尊為獸醫始祖。
馬皇後:馬援之女(39-79),明帝的皇後。
馬瑞臨:今江西省樂平人,宋元之際著名史學家。
馬致遠:今北京市人,元代著名的雜劇和散曲作家,為「元曲四大家」之一。
馬皇後:名秀英(1332-1382),朱元璋妻,朱稱帝時封後,生於宿州市北70里閔子鄉新豐里。
馬建忠:浙江省丹徒人
馬敘倫:浙江省餘杭(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馬君武: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學者、詩人。
馬寅初:浙江省嵊縣人,著名經濟學家、教育家。
馬連良:當代京劇演員,工老生。字溫如(1901-1966 ),北京人,回族。
趣事
光武帝
〖畫虎類犬〗
「畫虎類犬」源於《後漢書·馬援傳》。
東漢馬援為國帶兵打仗,屢建奇功,光武帝劉秀封他為伏波將軍。他不僅治兵嚴謹,打仗有方,還非常重視自己家族中子弟的教育,以免他們走上邪道。有一天,他聽說侄兒馬嚴和馬敦結交俠客,認為這樣下去會耽誤學業,就寫信勸告他們說:希望你們聽到別人說壞話,就要像聽見自己父親的名字一樣,盡管別人在叫,但自己不能跟著去叫。龍伯高這個人厚重謹慎,謙遜廉儉,為人正派,是我最敬重的,我希望你們學習他。杜季良豪俠行義,能為人解憂,也是我敬重的人之一,但我不希望你們學習他,因為你們很難學到。學龍伯高不成功,還不失為一個謹慎忠厚的人,這就是「刻鵠不成尚類鶩」,如果學杜季良不成,就會成為輕薄之徒,那就成了「畫虎不成反類狗」。因為「狗」在古代也稱作「犬」。後來,人們把「畫虎不成反類狗」寫成畫虎類犬,用來比喻學習技能而學得不像的人。
馬融
〖馬融絳帳〗
東漢扶風人馬融,字季長(或作「常」),他博治群經,而生性曠達,不拘禮節/他愛好音樂,彈琴、吹笛,並得其妙。著名學者盧植、鄭玄都出自他的門下。他常坐在高堂之上,懸掛著綠色紗帳,帳前教授學生,帳後排列婦女樂。見《後漢書·馬融傳》。後因以「馬融絳帳」等指講壇或老師。柳亞子《四月十六夜徐老特立羔訪奉呈一首》:「馬融絳帳多英傑,屈子《離騷》未寂寞。」
〖車水馬龍〗
「車水馬龍」這則成語是從馬太後詔書中的話簡化而來,它形容車馬往來繁華熱鬧的場景。
這個成語來源於《後漢書.明德馬皇後紀》,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倉頭衣綠,領袖正白,顧視御者,不及遠矣。
東漢名將馬援的小女兒馬氏,由於父母早亡,年紀很小時就操辦家中的事情,把家務料理得井然有序,親朋們都稱贊她是個能乾的人。十三歲那年,馬氏被選進宮內。她先是侍候漢光武帝的皇後,很受寵愛。光武帝去世後,太子劉庄即位,就是漢明帝,馬氏被封為貴人。由於她一直沒有生育,便收養了賈氏的一個兒子,取名為劉旦。公元60年,由於皇太後對她非常寵愛,她被立為明帝的皇後。
馬氏當了皇後,生活還是非常儉朴。她常穿粗布衣服,裙子也不鑲邊。一些嬪妃朝見她時,還以為她穿了特別好的料子製成的衣服。走到近前,才知道是極普通的衣料,從此對她更尊敬了。
馬皇後知書識理,時常認真地閱讀《春秋》、《楚辭》等著作。有一次,明帝故意把大臣的奏章給她看,並問她應如何處理,她看後當場提出中肯的意見。但她並不因此而干預朝政,此後再也不主動去談論朝廷的事。
馬相伯
〖馬相伯三戲袁世凱〗
馬相伯(1840-1939),原名志德,又名建常,改名良,晚號華封先生,丹徒(今鎮江市)人,他學貫中西,睿智過人,是清末維新派知識分子,曾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的幕僚,李鴻章辦外交、搞洋務主要倚重於他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和愛國人士。
1862年入耶穌會,後獲神學博士學位。1869年升神父。曾任上海徐匯公學(現徐匯中學)第一任華籍校長、清政府駐日使館參贊。1903年創辦震旦學院。1905年創辦復旦公學,並兩度擔任該校校長(監督)。1907年參加梁啟超組織的政聞社。1913年,應教育總長蔡元培之邀,擔任北京大學校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不顧92歲高齡,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35年後與宋慶齡一起領導「救國會」奮勇抗日,被譽為愛國老人。1937年被任命為國民黨政府委員。遺有《馬相伯先生文集》。
馬皇後
〖大腳馬皇後〗
馬氏腳大,隨夫行軍方便,她不僅為丈夫掌管文札,而且還經常出謀劃策,甚至朱元璋沒料到的事,她都預見到了。一次,朱元璋主力渡江,「後多智,恐元兵躡其後,必相隔」,於是馬氏便立即帶領眷屬和後勤也隨之渡江。「而元兵果扼渡,如後慮」,馬氏的足智多謀使義軍避免了一場慘重的損失。大軍過江,占據了江寧(今南京)。朱元璋戎馬倥傯,戰無虛日。兵將席不暇暖。馬氏親自率領將士眷屬給士兵縫洗漿補,有時徹夜不眠。士兵們很受感動,打起仗來都以一當十拚命向前。
洪武元年(1368 年),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冊封馬氏為皇後。
馬後共生五子,教子很嚴。一次,因小王子頑皮,不聽管教,老師李希顏一氣之下,不慎用筆管戮傷了他的額角。小王子哭著跑去告狀,朱元璋聽後勃然大怒,馬皇後忙從旁勸解:「幾有使制錦而惡其翦者;夫曲謹婦輩之愛也,而以責師傅可乎?」朱元璋聽了,覺得有道理,不但沒有懲辦老師,反而把他提升為左春坊右贊善。朱元璋對馬皇後十分敬重和信賴,要求女史官把她的見解、建議記入史冊,用來教育後代。
洪武十五年馬皇後病故,終年51歲。後與朱元璋合葬在南京鍾山南麓明孝陵。
文化典故〖白馬馱經〗
相傳東漢明帝派人去西域求佛經,印度僧人竺法蘭、摩騰用白馬載佛經至洛陽,後在洛陽建白馬寺,為中國佛寺之始。見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谷水》。清丘逢甲《歲暮雜感》詩之一:「黃犀入貢非今日,白馬馱經異昔時。」
〖〖老馬識途〗
相傳春秋時,齊桓公與大臣等仲、隰朋進攻孤竹國,回來時迷了路。管促說:老馬能識途。於是讓老馬在前面走,大家跟著,果然找到了歸路。見《韓非子·說林上》。後以「老馬識途」等喻富有經驗或富有經驗的人。汪趙執信《為求書者所苦戲題長句》:「諸君且休共和談,老馬識途猶尚堪。」
〖指鹿為馬〗
秦權臣趙高,為試探大臣們對他的態度,在秦二世面前,指著一隻鹿,硬說是馬。二世笑著說:「丞相錯了,這是鹿。」問左右人,有的怕趙高,說是馬,有的不說話。也有說是鹿的,後者都遭到趙高的暗算。從此群臣都怕趙高。見《史記·秦始皇本紀》。後以「指鹿為馬」等比喻顛倒黑白。《醒世恆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東床已招佳選,何知以羊易牛;西鄰縱有責言,終難指鹿為馬。」
顧大媽 於 2008-09-15 09:52:52 發表: 歷史名人 馬姓-始祖馬 融:東漢右扶風茂陵人,著名哲學家。馬 良:東漢文士,學問好,才氣又高,文章動人。馬 援:東漢扶風茂陵(今陝西省... 引用此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