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周期股市周期
❶ 美國股市的發展和經濟周期有什麼關系
根據戰後美股與經濟周期的研究,股市高峰與經濟高峰時差平均3.5個月,而低谷時差平均5.25個月,所以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
❷ 股市周期與經濟周期有沒有關系,請說明理由
股票市場是整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宏觀的經濟大環境中發展,同時又服務於國民經濟的發展。從根本上講,股市的運行與宏觀的經濟運行應當是一致的,經濟周期決定股市周期,股市周期的變化反映了經濟周期的變動,同時股市的運行狀況也會對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
一、經濟周期對股市周期的決定作用分析
經濟從衰退、蕭條、復甦到繁榮的周期性變化是形成股市牛熊市周期性轉換的最基本原因,而股市的周期變化反映了經濟的周期變化。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
經濟周期對股市周期的決定作用是內在的、長久的和根本的,但這並不代表兩個周期是完全同步的。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市場,股市的波動也存在自身的特有規律,在實際運行中,股市周期反映經濟周期有著獨特的特點,從而造成了股市周期與經濟周期不同步,甚至背離的現象。
原因在於,股市投資具有一定的預期性。買入股票和賣出股票均包含著投資者對未來經濟走勢的預測。因此,往往在經濟過熱還未滑坡時,股市先下跌,而在經濟觸底,還未回升時,股市先反轉。經濟周期決定股市周期這一特性往往是從兩個周期的同向運動與反向運動等不同方面表現出來的:
(1)經濟過熱,股市下跌(反向);
(2)經濟收縮,股市繼續下跌(同向);
(3)經濟觸底,股市上漲(反向);
(4)經濟回升,股市繼續上漲(同向)。
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國,股市周期背離經濟周期的現象是經常發生的。一般而言,股市周期背離經濟周期的運行而大幅上漲,往往是由於股市中的賺錢效應吸引大量資金入市的結果;而股市周期背離經濟周期的運行而大幅下跌,往往是股市中的賠錢效應使大量資金撤離而引發的。此外,宏觀調控政策的松緊變化以及管理層對股市資金管理的松緊變化等等都會對股市的資金供給產生直接的影響,從而影響股市周期的運行。這使股市周期與經濟周期的互動關系在實際中變得更為復雜,需要我們對具體的行情進行具體的分析。
❸ 世界金融危機的周期是多少年
兄弟,你是做什麼的?要問這么深的問題,呵呵,我就自己的理解幫你回答一下吧:應該是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我們偉大的「馬導」馬克思就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和方法,詳細地跟蹤分析和研究了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世界經濟危機,隨後1899年美國的農業產能增長導致的鋼鐵金融危機、1901年美國金融交易危機、1907年美國的金融交易危機、1929年的大蕭條、1948年的美國工業危機、1973年的中東戰爭導致的石油危機、80年代頻發的債務危機、1987年的金融危機、1997年的亞歐金融危機、再到最近的次貸危機。當然馬克思只研究了前幾次金融危機,但從馬克思已經完成的文獻來看,其危機理論中最為關鍵的結論應當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資產階級經濟的一切矛盾的表現,是資本主義各種矛盾充分展開後的結果,是資產階級經濟關系一切矛盾的現實綜合和強制平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一種經濟關系的對立和統一的運動。經濟的正常運轉意味著它的內在要素處於統一的狀態,一旦這些要素彼此分離和彼此獨立,其發展的趨勢就是使這些已經彼此分離和彼此獨立的因素趨於統一,而這種統一的過程就是危機。
我們單以美國為例子分析:自1783年取得了對英國獨立戰爭勝利後,先後分別於1825年、1837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1920-21年、1929-33年、1937-38年、1948-49年、1957-58年、1969-70年、1974-75年、1980-82年、1990-91、1997年—99年、2007年8月份的次貸危機。可以看出美國多次發生過經濟危機。通過對上述歷次美國經濟周期以及世界經濟周期進行觀察,我們發現,時間間隔以10年左右為一個周期規律,而影響金融危機的因素又很多,但我個人斷定:金融危機的產生最根本的問題在於金融流通的無序性,金融危機就是自由經濟的產物。它附著於同期表現活躍的大的經濟體隨經戰爭、政治、外交、投資、消費信心等等每次又呈現出不同的變化特點。解決之道應該在於計劃經濟!有點諷刺的意味,呵呵!自由經濟與計劃經濟的結合調控才是解決金融危機的最佳途徑,以中國為例,改革開發基本上就是承襲了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基本運作模式,但殘留的計劃經濟調控體質又在我們30年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了不起的作用,保障了我們的順利發展,沒有出現大的因過熱的經濟活動引起連鎖金融反應的問題。
寫著寫著就煩了,牙痛!呵呵,先說這些吧。有機會好好交流 QQ85877419 。往好的地方看金融危機好似人體的感冒,是個痛的過程但也是人體自己加溫殺毒的自我療傷過程。過熱、無序、虛假等這些問題擴大之後就會導致相應產業的連鎖影響,最終形成危機。金融危機的產生從根本上節制了這種狀況的繼續擴大,讓人們重新選擇。
❹ 美國經濟周期研究的介紹
《美國經濟周期研究:歷史、趨勢及中美經濟周期的協動性》將美國經濟運行的周期波動歷史劃分為產業革命時期、私人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凱恩斯主義時期、里根經濟學時期和新經濟時期五個階段,從經濟史、科技史、制度史和國際關系史的綜合視野和關聯性角度系統分析了美國自工業化以來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經濟周期發展變化的背景、特徵及其原因。在此基礎上,根據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外宏微觀基礎條件變化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探討了新經濟條件下美國經濟周期的演變趨勢。同時還就中美經濟周期的協動性進行了相關性分析,從而揭示出美國經濟波動影響中國經濟穩定運行的程度、性質、特徵和趨勢。
❺ 虛體經濟的《虛體經濟周期理論與美國新周期》
一、經濟現實挑戰傳統周期理論
1991年3月至2000年第二季度,美國經濟處於歷史上最長的連續增長期,且經濟運行態勢形成了「高增長+低通貨膨脹+低失業率」的理想組合。「新經濟」和「新周期」概念正是經濟學家對此次美國經濟增長和周期中有別於傳統周期特徵現象的概括。目前關於此次周期形成的較為公認的觀點可以歸納為:在經濟上升階段,美國經濟模式的更新、新興網路產業的發展使生產率增速加快,經濟高增長、低失業和低通貨膨脹並存成為現實,後來互聯網企業盈利前景暗淡,新型技術創新缺乏,使經濟進入了全面衰退狀態。筆者認為這種描述和解釋忽略了美國現階段經濟社會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即現代金融市場的存在和發展。
事實上,在這一次增長周期中,金融市場的表現尤為引人注目,其迅速攀升與大幅快速回落成為這一輪經濟周期的一個顯著特徵。以處於經濟增長階段的1995-1999年為例,道-瓊斯指數上漲3倍,同大蕭條前1924-1929年間股市的漲幅不分伯仲,而作為新經濟代表的納斯達克指數更是上升了9倍多。再以股票市盈率衡量,1999年底道-瓊斯指數的平均市盈率為45倍,高於1929年最高峰時的水平,而納斯達克100指數的平均市盈率則高達120倍。從2000年第三季度開始,美國經濟持續了10年的穩定增長局面被打破,其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忽然下降到不到2%的水平。金融市場也呈現全面緊縮態勢,各股指數全面下挫,其中納斯達克指數比2000年3月最高峰時縮水了一半以上,目前仍在1200點左右徘徊。
經濟周期中的股市波動現象並不令人感到希奇,但如此大規模的股市波動在歷次美國經濟周期中都是罕見的,金融市場與美國新經濟和新型周期之間的關聯,已經向「傳統」周期理論提出挑戰。直到20世紀80年代的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派,經濟學家仍然墨守MM定理和從生產函數角度推導經濟波動原因的理論傳統及思維定式。而在這樣的框架內金融市場無法被引入經濟周期模型,它的作用往往被簡單化成一個代表資金流向的函數。與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分庭抗禮的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周期論雖然論及金融市場會在周期形成中發揮作用,但有關探討並沒有深入到經濟周期波動機理的層次。也就是說,隨著金融市場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日益凸顯,真實經濟越來越虛擬化,傳統周期理論由於不能為金融市場在經濟周期中的作用提供滿足的解答而亟待改進。為了與傳統周期理論相區別,我們把下文要探討和構建的理論定名為「虛體經濟周期」理論,它根植於「傳統」周期理論框架內,但在構建上以金融市場為切入點和視角,在內容上強調的是金融市場的作用。
二、從金融市場入手構建「虛體經濟周期理論」
從80年代中期開始,大量經驗研究表明金融市場與真實經濟總體波動之間的確存在相關性。這些發現與新古典理論中金融結構無關命題相矛盾,於是在90年代初涌現了一些以真實經濟和金融變數之間相互作用的動態效果為研究對象的文獻。它們沿著兩種不同的思路向前發展:第一條由Minsky首先提出,因受凱恩斯的影響而沒有論及微觀主體理性的思路,其結論難以被證實和推廣;第二條思路以融資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為切入點,認為金融市場摩擦可以為金融對真實經濟行為影響的分析和研究提供微觀基礎,從而解釋了大規模經濟沖擊時經濟也會呈現出大而持久的波動。
沿襲第二條思路的經典文獻是Bernanke和Gertler發表在《美國經濟評論》的一篇論文《代理成本、企業凈值與周期波動》。20世紀90年代中期,許多學者受該文的啟發開始就金融對真實經濟波動的影響展開深層次的探討。他們不斷地對Bernanke和Gertler提出的金融加速模型進行新的修補,嘗試建立一個能將金融市場內含到其中的周期模型,以縮小理論與經濟現實之間的差距,為美國經濟提供一個令人信服的周期解釋框架。
需要說明的是,在虛體周期理論的核心——金融加速模型中,資金的融通是一個籠統而抽象的概念,它涵蓋了直接和間拉融資兩種行為,但為了簡化和便於處理,都以間接融資——「貸款」為所有融資行為的代表而不再進行具體區分。因為從本質上看直接融資雖不涉及還本付息,但其追逐回的目的本身也是一種變相的「還本付息」要求,因此直接融資可以被看做是一種非凡的間接融資。
附圖
圖1金融加速模型中參與人與市場結構
該理論的整體思路很清楚:金融市場上的信息不對稱使企業家只能以自己所擁有的凈值為基礎進行融資,由此產生的連動機制可能使金融市場加速和放大系統受到的外部沖擊。
企業融資局部均衡
首先說明在資本價格、資本預期回外生給定時資金借貸雙方的局部均衡。
企業j在時期t籌劃它在t+1期進行生產時要投入的資本,數量為K,單位價格是Q,假定資本無折舊,並且對於單個企業借貸無杠桿限制,而對整個企業界的借貸行為則存在一定的杠桿限制。企業在t期末的自有資本即凈值為N。資本回受整體和特徵性風險的雙重影響,可以表示為wR,其中隨機變數w代表特徵性風險,R代表整體風險,w是獨立同分布變數,存在連續分布函數F,而且在取值都為正時有E=1。特徵性風險滿足以下條件:
附圖,不難看出對絕大多數分布來說,這個條件都可以得到滿足。由此,企業借入資本的數量可以表示為B=QK-N。
在模型中,存在著一個抽象的金融市場,它是將作為資本來源的居民戶和作為資本需求者的企業連接起來的中介,呈風險中性。由於居民戶是典型的風險迴避者,所以在借貸行為發生時,中介必然要讓企業吸收並承擔市場上的整體風險,而金融市場上每個企業借貸行為所對應的R,在整個市場范圍內的平均值一定比無風險利率R高。同時,由於借貸雙方的信息不對稱,金融中介還要付出監督成本CSV,使自己能夠獲得與資本收益相關的信息。監督成本的存在說明為什麼企業在沒有對借貸合同附加任何限制時外部融資成本比內部融資成本要高,它等同於中介的破產成本。表達式如下:
附圖
附圖代表未預期到的資本回變動。顯然,企業通過金融中介的均衡條件將無法償付時的資金成本進行了內部化。
至此,一個標準的企業借貸架構已經形成,模型的局部均衡可以總結為,在資本回總體風險R和隨機風險w的分布已知、資本價格Q和企業凈值N一定的情況下,這個等式是整個模型的關鍵所在,它代表金融市場上資本的供給曲線,揭示出企業借貸資本與企業凈值之間的關系。在其他條件不變時,S增加,從而也即在均衡時企業的資本收益等於外部融資的邊際成本,該式充分體現在金融市場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企業凈值N對企業外部融資供給的決定作用。
部分價格給定的一般動態均衡
下面將原來僅限於企業和貸款者之間的局部均衡擴展到一般動態的情形,也就是將局部均衡中視為既定的資本價格、資本預期回兩個變數以及狀態變數企業凈值內部化由模型自身決定,目的在於說明資產價格、資本回和企業凈值之間的循環促進關系。
首先應將企業部門對資本和勞動的需求匯集成總量,因為資本的市場總需求在此模型中是一個關鍵變數,從它身上可以反映出金融市場的信息不對稱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同時它也說明企業凈值的變化對資本需求影響的基礎。
企業通常在上期末購買資本為下一期的生產做預備,所購資本與僱傭勞動結合才能有所產出。假定企業生產的規模收益是不變的,據此可得總量生產函數:
Y=AKL
其中,Y代表t期產出,K代表所有企業在t-1期末購買的資本量,L代表勞動投入,A是外生的生產技術系數。
附圖
假設企業將產品直接賣給零售商,零售商相對於生產者的利潤表現為商品的相對價格
企業資本需求和資本供給的動態均衡,即上述兩個表達式的平衡要取決於狀態變數N。N可以被認為是企業家所享有的權益,包括企業家在支付了貸款者本息之後的剩餘——股東權益和企業家的勞動所得。嚴格來講企業家的勞動所得也應該算入總的勞動供給中,於是有L=H。其中H代表居民戶提供的勞動,H代表企業家提供的勞動,我們可以合理地假設企業家的勞動所得對企業家股權收入增長的貢獻很小,因此H可以被標准化為勞動函數形式上的改變實際上並不會影響模型模擬的最終結果。企業家所享有的權益N的具體表達式為:
N=企業家剩餘+企業家的工資=γV+W
V的具體表達式為:
附圖
可見資本回未預期到的1%變動導致企業家股權的百分比變動等於企業所有資本總值占企業家股權的比例,由於財務杠桿的存在,這個比例≥也就是說未預期到的資本回變化導致企業家剩餘的變化要大於等於1。換句話說,資本價格未預期到的變動對企業融資狀況來說至關重要。
企業家的勞動工資由邊際產出決定,即:
附圖
綜合以上生產函數、N、V以及W的決定表達式,並將企業家勞動標准化為就可以得到N的微分形式等式,它和外部融資的資金成本曲線一起勾畫出體現金融加速作用的模型核心表達式:
附圖
式解釋了企業凈值如何內生的問題,式解釋了企業凈值對資金成本的影響。它們共同說明在給定的情況下,批發產品的生產、企業投資、資本形成以及資本價格和凈值如何被決定,那些在這里既定的價格變數該如何被界定,將取決於所採用的經濟系統框架的性質。
附圖
圖2模型沖擊效果
模擬效果與結論
這里省略了對模型的參數定值和沖擊模擬過程,而直接給出沖擊效果圖。以貨幣政策沖擊為例,讓名義利率下降25個基點然後再逐漸恢復,得到如上效果圖。
圖2是在對參數定值的基礎上,金融加速模型描繪的經濟系統對各種沖擊效果的模擬,圖中橫軸時間都以季度為單位,縱軸是各變數在沖擊發生後對各自穩定狀態的偏離。虛線代表將企業外部融資成本升水固定在穩定狀態,而不是讓其隨凈值比例變化時的情形。也就是說,它代表的是與完整的模型有同樣的穩定狀態但金融市場的作用被完全限制住了的情況;實線則代表存在不受限制的金融市場作用的情形。不難看出,在金融市場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各變數在系統受到沖擊時的變動幅度都要大於不讓這種信息摩擦帶來的效果發揮出來的情況。實際上,金融加速理論正是因此而得名,它說明金融市場的信息不對稱能夠放大經濟系統承受的各種沖擊而將之轉化為持續的宏觀波動。
虛體經濟周期的動力機制
在金融加速模型及相關模擬效果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筆者試圖總結出虛體經濟周期的動力機制。
加速器。以市場無風險利率的下降為例說明金融市場如何放大了經濟系統受到的波動沖擊。整個過程類似一個乘數效應的作用過程:利率的下降通過降低資本預期回而刺激了企業的資本需求,企業相應增加的投資使資本價格上升,資本價格的上升又使企業凈值增加,而且企業凈值的變動幅度要大於資本價格的上升幅度。企業凈值的增加導致企業外部融資成本升水下降,進而刺激了資本供給和投資,反過來又使資產價格進一步上升。即使此時利率已經逐漸恢復到原來的水平,這個過程仍將由於企業凈值已經增加而持續。
減速器。金融市場也為經濟系統提供了加速下滑的動力。假設經濟系統碰到了包括貨幣政策沖擊在內的某種負面沖擊,對前景的悲觀使借款人提高了對資本預期回的要求,企業投資需求因此減少,資本價格下跌,企業凈值隨之下降,導致企業外部融資成本升水的上升,抑制資本供給和企業投資,而投資的減少又進一步加劇了資本價格下跌的趨勢。金融加速理論的初始提出者Bernanke和Gertler已經證實企業的初始凈值越小,這種經濟減速效果就越明顯。
虛體經濟周期中同樣蘊含經濟危機。加速器和減速器為以金融市場為動力機制的虛體經濟周期提供了上升和下降階段的解釋。除此之外,我們不難從上述對金融加速模型的分析中得到另一個重要的結論:以金融為動力的經濟周期自身就包含了經濟危機的誘因,如同傳統經濟周期理論也內在地包含了使整個社會生產普遍過剩的可能一樣。
在分析企業最優資產借貸問題時,我們得到一階必要條件:隨借貸資本與N之間比例的上升而上升的限制。正是這個限制給企業進一步融資擴大生產設置了障礙,使虛體經濟周期理論框架內存在著經濟危機的可能。
三、虛體經濟周期理論對美國新周期的解釋
創新的「蜂聚」和樂觀的資本回預期使企業資本需求劇增
如虛體經濟周期理論所揭示的那樣,金融加速器的效果顯現首先是從美國企業對資本的需求在90年代有大幅度和高密度的增加開始的。
90年代是美國創新的「蜂聚」期。企業的資本需求出現激增的根本原因是90年代恰逢美國技術創新的「蜂聚」時期,由於創新難以度量,這里我們用專利申請數作為創新的衡量指標。因為大多數專利在經過一段時間後都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有資料顯示,美國從專利制度正式設立到注冊100萬個專利,整整花了85年的時間,而在90年代從第500萬個專利增長到600萬個專利只用了8年的時間。90年代以來美國年平均專利申請數為80年代的84倍,而80年代是70年代的21倍。專利申請數在80年代非凡是90年代較歷史平均水平有大幅增加的事實表明,這一時期確實是美國技術創新的「蜂聚」期。
美國企業對技術投資回持樂觀預期。從世界經濟發展的角度看,美國長期處在技術開發的前沿,以信息產業為中心的高科技產業已具有世界霸主的地位。1997年,在全球信息市場中美國所佔份額為48%,大大高於歐洲的25%和日本的16%。在軟體方面,美國佔世界軟體銷售的75%的市場份額,僅在1996年一年,微軟公司的利潤就高達34億美元。霸主的地位意味著國際競爭中高額的壟斷利潤和巨額回,而這種預示著資本高額回率的壟斷利益是企業家投資於技術創新活動的一支催化劑。
樂觀的資本回預期加上美國技術創新「蜂聚」期的到來等正面因素的累積,使美國企業對資本的需求在90年代初劇增。
「股市奇觀」是資本價格上升和企業凈值增加的結果
強勁的資本需求和全球范圍內不受限制的資本供給相互配合的結果,是融資市場的繁榮和投資活動的踴躍。虛體經濟周期理論中的加速器機制告訴我們,企業增加投資將帶來資本價格上升的結果,資本價格的上升反過來又使企業凈值增加,而且企業凈值的變動幅度要大於資本價格的上升幅度。企業凈值的增加導致企業外部融資成本升水下降,進而刺激資本供給和投資,使得資產價格繼續上升。以上建立在模型基礎上的理論推倒的結果——資本價格的節節上揚,已經被現實中美國股市指數自1992到1999年底的表現所印證。
金融加速良性循環最終表現為超長的持續增長
虛體經濟周期理論告訴我們,金融加速機制具有乘數的自加強效應,這種效應通過如下幾個途徑轉化為經濟增長的動力,造成1990到1999年美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事實。
高消費是主要動力。由表1可見,美國經濟在90年代的三個時期中,經濟增長速度持續加快,同期的消費水平也翻了近一番,而個人儲蓄率卻下滑到1%的低水平,減少了一半有餘。美國私人消費長期以來一直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2/3以上,因此從數字上不難得出結論:美國的高消費和過度消費是支持美國經濟超常增長的主導因素之一。
表190年代美國個人消費指標增長情況%
GDP增長率企業的固定資 消費增長 個人可支配 個人儲蓄
產投資增長率 率 收入增長率增長率
1990-19952.45.0 2.62.17.2
1995-19973.9 10.4 3.53.14.7
1997-19994.2 10.5 5.14.03.1
資料來源: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國民收入和產品賬戶》和2000年美國《總經經濟告》整理。
高投資推波助瀾。股市的繁榮刺激了企業的投資慾望,90年代美國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的增長速度引人矚目。在90年代上半期,投資率穩定在5%,從1995年開始,固定資產投資率翻了一番還多,達到10.4%和10.5%的高水平;1991-1998年,美國總投資每年比上年的增長量為51億、444億、937億、589億、962億、1082億、410億美元。
危機因素的累積
現實中,美國金融市場的發展的確造成了危機因素的累積,使過多資金在持續注入新興產業的同時為企業不能按時「還款」埋下了伏筆,由此在外部不利因素的沖擊作用下,經濟由增長進入到虛體經濟周期的減速階段。
危機因素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美國金融市場的代表——納斯達克股票市場。納指於1995年7月17日首次收於1000點以上,此後不到5年,該指數便突破了5000點,而道-瓊斯工業股票指數實現同樣的突破卻用了23年。這樣的突破速度在以往是根本不可想像的,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美國科技股因此被公認為是全球最大的泡沫所在。除此之外,經計算,1995年,美國紐約股市收益有46%是來自於利潤,54%則來自於資產溢價,從1997年開始由於公司利潤增長停滯,市值飆升幾乎全部來自於資產溢價,且增加幅度並不比1997年前的幅度小。金融資產向信息產業的過度配置還導致了該行業內部不計成本的競爭局面,使整個信息產業的規模在迅速擴大,遠遠超過了現階段的需求。供過於求局面的形成大大降低了信息行業投資的回。因為信息行業是此次經濟周期的主導行業,因此從整個經濟系統的角度來說,代表企業按期「還款」可能的投資回率指標,在該行業的降低意味著虛體經濟周期的危機因素在不斷累積。
危機因素釋放源自系統受到的不利沖擊
不斷累積的周期危機因素最終要尋找途徑進行釋放的,虛體經濟周期的危機因素釋放是以經濟系統受到不利沖擊為突破口的。具體來說,就是以美聯儲連續上調利率為導火索,繼而在經濟系統對這個負面影響因素的不斷放大過程中逐步得到釋放。
從1999年5月到2000年5月,美聯儲數次提高短期利率,從75%上升至5%,共提高75個百分點。此舉雖然是出於遏制經濟過熱的良好初衷,但卻直接帶來股市的下挫和震盪。其背後的經濟原理是:在經濟系統碰到了包括貨幣政策沖擊在內的某種負面因素的沖擊時,對前景的悲觀往往使借款人提高了對資本預期回的要求,企業投資需求因此減少,資本價格和企業凈值隨之下降。納斯達克和紐約股市雖然後來分別在2000年1月及3月創過歷史新高,但隨著利率屢次調高,最終兩者都沒能避免下挫、整理、泡沫破裂的結果。
資本價格下跌使經濟滑入減速階段
從虛體經濟周期的角度看,美國經濟在2000年第三季度進入了減速階段,主要的表現是2000年第三、第四季度的增速分別是3%、9%,2001年四個季度的增速分別是3%、0.3%、-3%、7%,2002年第一季度增長率雖然有所回升,達1%,但第二季度又回到了1%。經濟之所以下滑,根本原因還在於拉動美國經濟「火車頭」——資本價格出現回跌:美股走勢在2000年下半年發生逆轉,2000年全年納指累計下跌近40%,標准普爾500指數和道指分別下跌超過6%和10%,並且是10年來三大指數首次同時下跌。到2001年3月22日,美國三大股市的指數從上年的高峰分別下跌20%、64%和28%。根據股市下跌幅度超過20%為熊市的國際通用標准,從那時起均已進入熊市,尤其是代表科技股的納斯達克,其下挫幅度已經超過歷史上最慘的一次空頭。加總來看,到2001年中期,美國股市跌掉的市值已經相當於美國總產值的50%,是1987年股市大暴跌時的兩倍。目前,三大股指仍然分別在8500點、1200點、900點四周躑躅不前,美國經濟進入調整階段。
參考文獻
1金志奇:《美國信息產業革命與宏觀經濟目標》,《世界經濟》第5期。
2許永兵、徐聖銀:《長波、創新與美國的新經濟》,《經濟學家》第3期。
3揚帆:《盛極必衰:美國經濟大調整》.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投資與證券》第11期。
4Bernanke,Ben,andMarkGertler:「AgencyCosts.NetWorth.andBusinessFluctuations「,AmericanEconomicReview
79pp.14-3
5Bernanke,Ben,andMarkGertler,SimonGilchrist:「「,NBERWorkingPaper
No.4789,,78.February,pp.1-1
6——:「「,NBER
WorkingPaperNo.645March.
7Carlstrom.Charles,andTimothyFuerst:「AgencyCosts.NetWorth.andBusinessFluctuations:AComputale
GeneralEquilibriumAnalysis「,AmericanEconomicReview,Forthcoming.
8Minsky,H.P.:StabilizinganUnstableEconomy,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
我在網上搜了一個小時看到的這篇論文其中都能看到附圖附圖但就是看不見圖,希望各位詞友如果找到帶圖的這篇論文給他加上
❻ 美國股票市場發展經歷了哪些過程
美國股市近五十年來主流投資理念的演變:價值型投資和成長型投資的周期循環投資理念的發源地來自於最具活力、最具創新精神、最發達的美國證券市場。雖然美國股票市場的發展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但真正的規范化、快速發展時期主要是在1933-1934年的證券法出台之後。戰後推出的養老金制度更是有力地推動了機構投資者隊伍的壯大和大大改變了股市的資金供需結構,五十年代的經濟持續增長和股市投資的財富效應,一起推動著股市指數的不斷攀升。以後的各個年代更是各種新思維、新現象的誕生年代,股票市場的新生事物層出不窮。作為影響力最大的機構投資者,證券投資基金尤其是開放式基金的發展,對於推動理性投資理念的普及和創新,通過引導市場、引導資金的流向而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的增長,到了重要作用。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演進,各種新的投資理念從發源地的里圈向外圍擴散,在傳播到外圍股票市場(歐洲、日本、新興市場、發展中國家等)的過程中,必然會結合不同的市場特殊情況與其它投資理念不斷發生碰撞,誕生出新的投資模式。互聯網和通訊技術的進步更是加快了發源地的新投資理念在全球傳播的速度。20世紀的大部分時期,基本分析學派已成為華爾街等發達國家或地區股市的主流,它發展出的兩個主要分支是內在價值型(Valuestock)投資和成長型(Growthstock)投資。前者認為,投資者投資股票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每年收取現金(股息)紅利,股票內在價值是未來現金流(投資者收到的現金紅利)的貼現。成長型的投資者購買股票的目的主要是獲得價格差而非現金紅利,其前提是假設以往主營收入與利潤增長良好的公司將來也會繼續良好的增長勢頭。歷史經驗表明,在經歷過度熱情追高成長型股票導致最終幻想破滅之後,必然又會走回到穩健的價值型投資的老路上,循環往復,周而復始,投資理念的變化呈現周期性的循環規律。同不同年代的產業發展周期一致,處在高增長期行業的高增長速度的熱門股在股票市場歷史上各時期比比皆是,如19世紀的鐵路股、20世紀早期的鋼鐵股和汽車股、50年代的鋁工業股、60年代的電子股和塑料股、70年代的石油股、80年代的生物制葯股和房地產股、90年代的亞洲四小龍和網路股等等,各領風騷,概念股是成長型投資的必然產物和升華。戰後繁榮的五十年代:由於剛經歷了1929-1933年的大崩潰,在20世紀30、40年代,小規模的個人股票投資被認為是危險的舉動,個人投資購買股票不多,個人持有普通股熱是從50、60年代開始的,主要是因為當時(尤其是50年代末期)人們很難相信會再次出現大蕭條和股崩、藍籌股比債券表現好以及擔心通貨膨脹侵蝕個人的錢財。1958年,玻璃纖維船股票是當時市場上的搶手貨,它具有完全替代木船的許多優勢,迎合美國50年代的休閑主題。後來的互聯網股票同此時期的玻璃纖維船股票熱非常類似。「電子狂潮」和騰飛的六十年代:其鮮明特徵是後綴有「trons」的公司名稱的流行,是增長股票和新股的狂潮期。在很大程度上,電子工業股熱與當時的美蘇兩國太空軍備競賽有關。成長股是預期有高收益、高增長率的股票,特別是那些與高新技術相聯系的公司股票,如一些生產半導體、速調管、光學掃描器以及其它先進儀器、儀表裝置的公司,這些行業因投資者對其產品強大市場前景的憧憬而股價飛漲。從六十年代開始,多年以來傳統行業的5-10倍市盈率規則被50-1000倍取代。1961年,數據控制公司的市盈率達200多倍,而增長穩健的IBM和德克薩斯儀器公司的市盈率也達80多倍。在此時期,以市盈率倍數為核心、注重未來現金流預測的穩固基礎理論讓位於注重投資者心理因素、「高買高賣、順勢而為」的空中樓閣理論。為滿足投資者對股票的無止境的投資飢渴,1959-1962年發行的新股比之前的歷史上任何時期都多。如同九十年代後期的「.com」,以「trons」後綴命名的公司紛紛涌現。電子狂潮在1962年卷土重來,5個月後終於爆發可怕的拋售浪潮。成長股、績優股同樣被捲入暴跌的災難,超過大盤的平均跌幅。股票市場從動盪中恢復趨向穩定後,進入的下一個運行熱潮便是企業並購浪潮。投資者對公司高增長的預期,如果不能通過高增長或高科技的概念獲得,便需要創造其它新的方法或概念作為接力棒。於是,六十年代中期誕生了專家們稱之為的美國產業發展史上的第三次並購浪潮。該時期企業並購浪潮的主要動力在於兼並過程本身會導致股票收益的增長,其中的技巧便是財務或金融知識而非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1968年,由於該次並購浪潮中的領導者發布的季度公告收益低於預測,引發了市場的懷疑和震動,企業並購浪潮開始急劇降溫。在六十年代,除了上述概念之外,市場還誕生出其它概念股票,施樂公司是概念股票的典型案例,其靜電復印技術的革命性發明吸引了幾乎所有業績優良的基金經理。後來這種概念化投資策略發展到任何概念都行的地步。概念公司經常出現的問題是擴張太快、負債過多、管理失控等,公司的經營管理風險很大,成長的不確定性大。當1969-1971年的熊市來臨,概念股跌幅比漲幅還大,還快。此後很多年,華爾街不再對業績迷信和推崇概念。就像行業或經濟發展有自己的周期一樣,整個六十年代公眾對概念崇拜的理念經過了近十年的洗禮之後,又回歸到周期循環的起點,崇尚績優成長股。到六十年代後期,隨著基金數量和規模的不斷擴大,開放式基金之間爭奪公眾資金的競爭加劇,公眾開始關注基金近期的業績記錄,尤其關注基金是否購買了那些有令人振奮的概念和完整信服歷史的股票。業績投資便開始風靡華爾街。漂亮的中年人所主宰的七十年代:經歷了六十年代的購買小型電子公司和概念股票之後,基金經理和投資者恢復理性和穩健原則,開始投資於有令人信服的增長記錄的藍籌股,這些股票一般有持續增加的股利以及很大的總股本(流動性好)。人們認為這些股票不會像六十年代投機狂熱時代那樣垮掉,人們普遍的心理是購買後開始等待長期收益,被稱為是謹慎的行動。當時的50隻時髦股票主要有:IBM、施樂、柯達、麥當勞、迪斯尼等。人們認為任何時候購買這些已經被歷史證實的成長股都不會錯,被稱為「一錘定音(one-decision)」股。而且,購買藍籌股還能為機構投資者帶來謹慎投資的聲譽(見表一)。狂嘯的八十年代:是生物工程股的好年華,同樣具備許多投機過頭的好股票,它以另一波包括生物技術和微電子在內的新領域的新股浪潮而開場。1983年出現的高科技浪潮是六十年代的極好翻版,僅僅是改變了名稱而已。技術革命喚醒了人們對高科技將徹底改變人類未來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幻想,直接刺激起60年代的概念炒作理念的復甦。幾乎所有的原始新科技股都是搶手貨,新股上市後還會狂漲。再次征服概念股的是以基因工程為基礎的生物技術的革命性突破,驅動生物技術狂熱的是抗癌(後來是抗愛滋病)新葯的問世,華爾街還因此出現了專門針對生物技術公司的新估價方法。最終的結果還是市場自身來消化自己吹起來的泡沫,從八十年代中期到後期,大多數生物技術公司股票跌去3/4,1988年的市場復甦也沒有幫多少忙。激動人心的九十年代:前半期是「亞洲四小龍」熱,當時的背景是基金經理因美國本土經濟的發展速度放緩後而將目光轉向海外,對新興國家市場激動人心的發現和巨大增長潛力的預期,加上人們對該市場的風險知之甚少,直接推動了股票投資的國際化———「亞洲四小龍」熱,後來因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爆發而崩潰。九十年代後半期至今的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概念股的狂飆及退潮,人們對此至今記憶猶新,同樣也經歷了一個從狂妄到恐慌、最終到崩潰的完整過程和結局。追溯美國股票市場近五十年投資理念演變的歷史,大致按以下線索在展開,其中又蘊涵著某種周期性的循環規律:電子、半導體股(60'S)———績優藍籌股(70'S)———生物工程股(80'S)———亞洲四小龍、網路股(90'S)———傳統行業績優藍籌股(目前仍處在回歸過渡期)。在每一周期中,投資者對證券評價的風格和方式在證券定價中起關鍵作用,從而也就奠定該時期的主流投資理念。概念股興起時期,以內在價值型投資為基礎的穩股基礎理論屈從於空中樓閣理論,藉助於投資大眾的從眾化情緒和過度反應,將憧憬美好的空中樓閣演繹得登峰造極。在概念股崩潰之後,受傷的弱勢群體和投資大眾追求安全和穩健的觀念又深入人心,以內在價值作為股票投資價值的心理底線牢不可破,從而矯枉過正地走向另一個極端,回到有看得見的收益增長和分配現金紅利的傳統產業,直到下一輪周期新的振奮人心的概念出現。我們發現,市場投資理念的周期性變化同股票市場籌碼結構的調整過程驚人的一致,只有當被低估的市場籌碼(成長型股票熱時必然導致市場大量拋售價值型股票,持續一段時期後必然導致價值型股票被低估),在經過成長型股票熱的高峰之後,逐步被調整到更積極、堅定的投資者手中,且一旦這種市場籌碼結構轉換的調整完成或時機成熟之後,新一輪市場熱點或周期的啟動就不遠了。這種周期性在任何國家和地區的股票市場都是合乎邏輯的,因為它與股市零和博弈游戲的利益矛盾或盈虧結構相一致。我們同樣還發現,基金引導著市場主流的投資理念。無論是向新型行業投資、向高成長的新興市場投資(國際化浪潮),還是向國內績優藍籌股投資,基金始終伴隨著先進的產業理論、管理思想的武裝,走在經濟發展和改革的最前沿,領先於經濟周期。正是資本的驅利性和對投資領域的高度敏感,資本才始終能夠率先找到流動的方向,引導社會資金(資源)流向回報最高、最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產業和公司,而一旦遇到阻力便開始自動調整,證券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參考資料 http://www.xslx.com/article1/messages02/2315.html
❼ 關於美國經濟周期的問題
從前幾年美國經濟相對繁榮,到現在的次貸危機,可以看出經濟周期在美國還是存在的。
美國政府很努力,但實際上他們希望的「經濟長期穩定溫和增長」這一願望,在自由經濟體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
任何政府想要的其實只是「當下經濟的高增長」,往往隨著經濟的過度繁榮,危機的苗頭就潛伏其中,直到危機來臨。
而隨著經濟復甦,大家又開始忽視這個「可能發生的東西」,因為當前的增長才是看得見的,於是又一個循環開始醞釀...
所以,在現有的經濟體制下,經濟周期是一個個必然的循環。
❽ 中國和美國的股市牛市時間怎差那麼長
中國股市的根本問題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不公平
今年股市的問題,股評家可以列出很多,但所有的利空都應該可以被一個利好消化:中國30年來每年以10%的速度快速發展!
但實際上這個利好沒有用處!中國投資人只能是「看見的是發展,享受的是貧窮」,或者說「看見的是盈利,享受的是虧損」。為什麼呢?因為投資人想要的東西,被投資人所不能左右的另外一種力量拿走了,並且還把投資人不想要的東西給了投資人。這個力量是最大的利空。這個力量是不勞而獲的大小非。
大小非沒有解決前,任何利好都沒有用,支撐不了股市。有什麼利好比得上30年持續發展這個利好?
大小非是什麼?大小非是我們大家名義上的共同財富,但實際上還遠不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具體財富。實際上大小非是一塊無人看管的乳酪,是一座理論上人人可以超規模深度攫取,但實際上只有極少數人才有條件接近並瘋狂開採的金礦。這的確是座金礦,但是是與投資人無緣的金礦,不僅無緣,它還是投資人的地獄。
也就是說,在當前中國股市,不公平作為利空,可以吃掉30年高速發展的利好。相反也可以認為,實現真正的公平,比30年高速發展這個利好還要好。只有高層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股市才能迎來真正的春天。
❾ 為什麼二戰以後,美國的經濟周期時間縮短
主要是因為二戰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確立了美元霸主地位,以及戰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的建立一方面加快了全球市場的建立和各國經濟的聯系;另一方面,國際市場的快速發展和國際金融的發展,也使得經濟不穩定性增加,經濟周期縮短。另外,第三次科技革命帶來的全球互聯網的發展加速了經濟的發展也加快了經濟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