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國際貿易大樓股份有限公司
⑴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的榮譽紀錄
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1986年第八屆中華民國建築師雜志獎」特別獎:沈祖海聯合事務所。
1998年第二十三屆亞洲暨西太平洋營造業公會國際聯合會「建築金牌獎」:互助營造公司。
2002年第三十三屆世界貿易中心協會年會「最佳營運」頭銜:貿易資訊、世貿中心俱樂部、貿易訪問團、展覽設施、會議設施及貿易科技創新(網路)。
⑵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的簡介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英語:Taipei World Trade Center,簡稱台北世貿),位於台灣台北市市中心的信義計劃區,為一座多功能的工商服務展演設施。自1985年12月31日正式落成並啟用以來,已成為台北的重要景點之一,旗下除了展覽大樓以外,另有展覽三館,並且與毗鄰的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台北君悅大飯店、台北國際貿易大樓,合稱「世貿四合一建築」。
雖然台北世貿中心一度曾是世界上使用率第一的展覽館,但為了因應部份國際大展的規模日益提升,台灣地區對外貿易發展協會(以下簡稱外貿協會)開始在台北市南港區的南港軟體園區,建置台北南港展覽館(即「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南港展覽館」,以下簡稱世貿南港館),本館已於2008年3月13日正式營運,可望解決展覽規模不足之問題。
⑶ 世界貿易中心的介紹
世界貿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是位於美國紐約曼哈頓島西南端的一個建築群,由2座110層並立的塔式摩天樓與1座8層、2座9層、1座22層、1座47層的大樓組成。其中世界貿易中心一號樓和世界貿易中心二號樓曾為美國紐約最高的建築物及標志性建築。12001年9月11日,兩架遭到恐怖分子劫持的飛機分別撞向世界貿易中心一號樓和二號樓,兩座大樓在兩個小時內相繼坍塌,導致包括世貿中心其餘5棟大樓、德意志銀行大樓在內的多棟建築物嚴重受損。2002年,一個新的世界貿易中心建築群在世界貿易中心遺址上動工建設。
⑷ 世界貿易中心的建築歷程
世界貿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1973年—2001年9月11日,簡稱世貿中心)原為美國紐約的地標之一,原址位於美國的紐約州紐約市曼哈頓島西南端,西臨哈德遜河,由美籍日裔建築師雅瑪薩基(Minoru Yamasaki,山崎實)設計,建於1962年-1976年。佔地6.5公頃,由兩座110層(另有6層地下室)高411.5米的塔式摩天樓和4幢辦公樓及一座旅館組成,是美國紐約市最高、樓層最多的摩天大樓。摩天樓平面為正方形,邊長63米,每幢摩天樓面積46.6萬平方米。在2001年9月11日的「9.11恐怖襲擊事件」中坍塌。
世界貿易中心由七座建築組成,最明顯的是兩棟110層、樓高417米(北塔)和415米(南塔)的摩天大樓。一號樓天線、尖頂高526.3米,屋頂高417米,最高樓層高412米。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樓。
大樓於1966年開工,歷時7年,1973年竣工(北塔在1972年完工,南塔在1973年完工)。1995年對外開放,有「世界之窗」之稱。整個工程耗資7億美元。它共包括7棟建築物,主要是由兩棟110層的塔樓組成,還有8層樓的海關大廈和22層樓的豪華級瑪里奧特飯店等。世界貿易中心摩天樓採用鋼框架套筒體系,第9層以下承重外柱間距為3米。9層以上外柱間距為1米,標准層窗寬約0.55米,核心部位為電梯井,每座樓內設電梯108部。在第44層和第78層設有銀行、郵局和公共食堂等服務設施。第107層是瞭望層,可通過兩部自動扶梯到110層屋頂。地下一層為綜合商場,地下2層為地鐵車站,地下3層及以下為地下車庫,可停放汽車2000輛。
世界貿易中心是紐約重要的觀光點,平均每年接待大約170多萬遊客。大樓內共有22個餐館和咖啡廳。兩棟樓共有239部電梯,其中最快的電梯每秒鍾升高27英尺。大樓頂部的觀景台對遊客開放。
登上頂層,眺望曼哈頓全景,那蔚藍色海灣中的自由女神像,那高聳入雲的帝國大廈,那橫跨東河的大橋,只有站在這里,你才能領略紐約這座世界金融之城的風采。大樓有84萬平方米的辦公面積,可容納5萬人工作,每天來辦公和參觀的人有3萬左右。
⑸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的2010世貿一館檔期表
07-09月 展出日期 展覽名稱 7/2-7/5 第十一屆台北多媒體大展 7/2-7/5 台北數位影音大展 7/2-7/5 2010台灣國際創意文具大展暨第12屆台灣文具展示會、台北樂器大展 7/7-7/10 2010台北秋冬鞋展 7/7-7/10 2010秋冬季台北國際鞋展 7/9-7/12 台北連鎖加盟暨創業大展 7/16-7/19 台灣運動暨休閑產業展 7/16-7/19 進口內銷傢具大展 7/22-7/25 2010第十一屆台灣國際生物科技大展 7/22-7/25 2010第二十二屆台灣國際建材、廚衛、照明大展 7/25-7/25 2010日本留學展(H區) 7/28-8/2 第11屆漫畫博覽會 7/29-7/31 2010台灣國際軌道科技展覽暨研討會 8/5-8/9 台北電腦應用展覽會 8/13-8/16 2010第5屆海峽兩岸台北旅展 8/20-8/23 第十六屆福爾摩沙傢具展 8/20-8/24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8/27-8/30 2010年台灣美食展 9/8-9/10 台灣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展 9/17-9/20 台北傢具寢具暨婚紗婚宴珠寶大展 9/17-9/20 2010年台北國際連鎖加盟大展-秋季展 9/24-9/27 台北3C大展 9/24-9/27 台北佛道教用品展、台北有機素食養生展、台北自然健康生活展 9/30-10/3 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覽會
⑹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的歷史背景
1、計劃時期
1974年3月10日,當時的貿協秘書長武冠雄宣布,美國達拉斯世界貿易中心來台投資計劃確定,並將計劃二─三年間,建置「台北世界貿易中心」,以解決外銷展覽需求問題。
1980年8月28日,鑒於公司法的法規,行政院「台北世貿中心策劃推動小組」計劃組成「台北世界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英語:Taipei World Trade Center Co., Ltd.)」,以利展館與相關計劃的推動,當時已確定籌備會組織的執掌為:副召集人張光世、執行秘書汪彝定、副執行秘書兼秘書組長武冠雄、工務組長嚴孝章,隔日,該公司成立,籌備委員會推舉武冠雄成為首任董事長,其後,也正式獲得位在紐約的「世界貿易中心協會」之會員資格,但因為展館規劃的問題,當時許多展覽仍然在台北松山機場的外貿協會展覽館進行。
2、興建時期
因為位置的問題,興建計劃一直到1981年才解決,最後是決議在基隆路與信義路之間的四四兵工廠舊址進行興建,面積約兩萬坪,但是到了1982年10月16日,可以容納1330個攤位,面積為27080平方米,高七層樓的展覽大樓,才真正開始進行興建,同時,貿協另外規劃了高30層樓的貿易大樓(即「台北國際貿易大樓」)、高22層樓的觀光旅館,作為後續的建設。
1984年1月17日上午,世貿展覽大樓的興建,因為天候不佳的關系,水泥柱松動導致模板掉落,造成工人黃長政當場被掉落的模板壓死的意外,此外,李添丁、郭泰豐、楊明輝、甘登華、李金獅、戴培達、張進發等工程師也分別受到輕傷;其後,台北市政府工務局也追究了承包商「互助營造公司」及監管商「中興工程顧問社」的相關責任。
為了要強化資訊服務提供的功能,世貿中心也計劃在啟用後,向宏碁電腦購置相關電腦設備,以加強外銷訊息的資訊化。
3、啟用初期
1985年12月31日開幕的中華民國資訊月展覽,成為第一個在展覽大樓內舉行,也是展覽大樓啟用前,先行辦理的展覽,同日,外貿協會秘書長江丙坤也在展覽大樓落成當日,宣示了以下重點,希望展覽大樓落成後,能發揮貿易效能:
「 1.以健全之組織與設備為我國業者與外商提供完善之服務
2.設交易市場及外銷樣品展示中心,網羅國內外之優良產品作長期展示
3.舉辦短期之專業展售會,並提供外界租用一樓展場舉辦其他展覽
4.利用國內外傳播媒體並藉專業展寄送邀請函廣泛宣傳」
──1985年12月31日,經濟日報
在展覽大樓正式啟用後,台灣北區郵政管理局也在世貿中心內開設台北市109支郵局,讓參觀展覽的民眾與參展廠商也可以使用郵政業務。
1986年1月2日晚上,剛啟用不久的展覽大樓發生火警,雖然撲救得宜,但卻暴露出消防安全上的缺失。
4、步入軌道
為了提升展覽規模,並加強外銷市場的推展,貿協自辦的展覽也正式提升為國際級展覽,因此,台北國際專業展應運而生。
5、四合一時期
雖然外貿協會旗下的國際觀光旅館尚未驗收,但在國際觀光旅館、國際會議中心、貿易辦公大樓皆順利完工的情況下,外貿協會仍舊在1990年1月8日進行「台北世界貿易中心整體落成啟用典禮」,這也是「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四合一建築的起源。
1991年8月16日,安益實業有限公司與台北世貿中心簽約,正式成為展覽會場攤位工程布置合約的承包商,意即世貿相關展覽,安益公司都會進行裝潢作業。
在第十三屆(1993年)台北國際電腦展進行時,台北世貿中心東側出入口發生磚塊無預警剝落意外,雖然沒有造成人員損傷,但基於安全考量,外貿協會也決定進行外牆重建工程。
6、展館擴增時期
展覽二館在1999年11月26日竣工並啟用,中華民國資訊月仍然成為第一個使用此展館的展覽;其後,隨著國際展覽的競爭日益激烈,外貿協會也計劃在展覽大樓二樓的展示中心,改建成展覽會場,並且讓台北國際電腦展進駐此展區。
而在2003年9月18日,信義計劃區A21用地所建置的「台北世貿三館」正式啟用,台北市電腦公會與外貿協會聯手主辦的「第二十三屆台北國際電腦展」成為第一個進駐該展館的展覽,因為展覽三館的交通較二館有利,加上展覽二館鄰近土地租近的問題,進而讓貿協選擇承租三館,並將二館經營權於2004年6月7日轉手給台北市政府。
⑺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的重要展覽
台北國際書展(Taipei International Book Exhibition)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台北電腦應用展(Taipei Computer Application Show)
台灣資訊月(IT Month)
台北國際旅展(Taipei International Travel Fair)
外貿協會台北國際專業展(Taipei Trade Shows)
⑻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的場館介紹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南港展覽館整體建築為雙層式展覽館,建築面積約35600平方公尺,佔地十分廣大,樓高40公尺共有地上7層、地下2層,總樓地板面積約144000平方公尺;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南港展覽館整體展場共可規劃大約2628個攤位,規模為台北世貿一樓展場了2倍大,除了可作為展覽場地以外,還可成為室內體育館以及演藝活動的空間,是十分多元化的設計;在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南港展覽館西側大樓則設計為機關辦公、會議以及餐飲、店家等機能性空間,東側大樓則為
特色場館
機電設備的空間。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南港展覽館中規劃相當完備,有『展覽場』、『戶外展場』以及『會議室』:展覽場分為上、下兩個展廳,上展廳位於4樓,可容納約1300多個攤位,也可當作室內體育區以及演藝活動場所;下展廳位於1樓,總面積較為上展廳大,是專屬的攤販區,上、下展廳間有電扶梯互通,增加便利度;戶外展場是1樓西北入口露天廣場,未來將會在此展示體積較大、高或是辦理戶外的展覽活動,讓民眾欣賞不一樣的展覽氣氛;會議室在4樓和5樓各有5間和6間,最高可容納1600人開會,其中一間會議室最為特別,是階梯式設計,可容納360人,規模屬一屬二。另外在地下1樓和2樓分別是計程車招呼站、停車場以及捷運連信道,3樓設有餐廳供民眾飲食。
⑼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的設立緣起
1970年7月1日,為了推展台灣地區的國際貿易活動,外貿協會在台灣經濟發展並迅速成長的情況下成立,當時,外貿協會並沒有一個專門針對外銷商品進行展示的展覽館,而只是在1974年3月,圓山大飯店首度進行第一個台北國際專業展─「台灣外銷成衣展售會」後,在台北松山機場成立外貿協會展覽館,此時也暴露出展覽規模的問題。
雖然催生展館的台北世界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依照行政院在當時公布的公司法成立,但因建築規劃的問題,許多展覽仍只能在信義路上的臨時展館、或台北松山機場的外貿協會展覽館進行展出。直到1981年,台當局「行政院」核可四合一的建築計劃,1982年優先興建,並於1985年完工後,展覽無定所的問題才得以解決,盡管台灣已經獲得世界貿易中心總會的會員資格。
1985年12月31日,台北世界貿易中心第一個展覽—台當局資訊月開幕,也宣告展覽大樓「正式啟用」。隨後國際觀光旅館(1987年完工)、國際貿易大樓(1988年完工)、台北國際會議中心(1989年完工)陸續啟用,於1990年1月8日開始,正式讓「台北世界貿易中心」走入「現代四合一建築」的時代。
⑽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的旗下設施
現在的台北世貿共有四大建築,分別為:
·商品展覽大樓(即「展覽一館」,1986年率先啟用,二─七樓為貿易展售間)
·台北國際貿易大樓(因該大樓共有33層樓,外貿協會又稱此為「國貿三三」或「貿易辦公大樓」)
·台北國際會議中心
·台北君悅大飯店(前身為「國際觀光旅館」)
另外為滿足國內外龐大的展覽需求,1996年也開始啟用展覽二館(現為台北展演二館),但由於交通因素,2003年展覽一館二樓H區、世貿三館(位於台北101前)陸續啟用後,展覽二館交由台北市政府經營,作為民營的展覽館。
至今,因無法滿足眾多大型展覽(如:台北國際電腦展、台北國際汽機車零配件展、台北國際自行車展)的規模需求、加上展覽二館租金的問題,外貿協會也計劃建設新的展覽館。就在世貿三館開幕的同一年,行政院核定世貿南港館的興建計劃,該展館規模,預計比台北世貿一館多出一倍,2008年啟用後可望解決大展規模不足之問題。
台灣最主要的貿易推廣機構—外貿協會本部亦設於此,同時也是台北世貿的管理單位。除租借場地外,外貿協會也定期舉辦或協辦一系列的國際性專業展覽會(一年約25個),統稱為「台北國際專業展」(Taipei International Trade Sh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