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金融 » 台泥國際集團股票

台泥國際集團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4-23 00:17:28

Ⅰ 台泥和台塑這兩家台灣知名企業該怎麼區分

兩家完全不同的公司,還要怎麼區分呢?
台塑集團是王永慶創辦的私企,已經上市了。台泥是台灣水泥公司,蔣介石去台灣之後,為進行經濟建設成立的一家建材企業。歷史遠早於台塑。
台泥很早就上市了,但是因為政策的制約、原材料取得成本較高,所以市值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穩步成長。而台塑因為是私企,擴張的腳步迅速,而且涉及的行業更多,包括輕煉廠、塑料行業、汽車行業、煉油行業、加油站、電子行業等等,現在市值早就超過台泥了。不過現在在大陸,不容易查找台灣的相關實際數據。

Ⅱ 英德台泥的薪酬福利

台泥(英德)水泥有限公司為一外資企業(台泥國際集團公司投資),位於廣東省英德市,距廣州市16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山清水秀、交通便捷,民風純朴市區北江蜿蜒,京廣鐵路緊鄰,地扼珠江三角洲、華南地區水泥供應樞紐,公司發展潛力雄厚。 台泥國際集團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在大陸之行銷網遍及北京、沈陽、蕪湖、南京、廣州、柳州、福州、順德、香港等地。
母公司台泥企業團為跨國性的民營企業,總資產高達250億元人民幣,關系企業營業項目包含水泥生產製造加工、發電廠、港口、公路運輸、船舶運輸、機械設計修造、耐火材生產、化工廠、資訊軟體設計安裝、環保、晶片電阻產品等,企業規模龎大。 為因應華南地區建設跳躍性之成長,水泥需求殷切,公司乃訂定發展計劃,預計於2005年在英德市完成兩套日產5000噸電腦自動化操作之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產線五年內將擴增為年產600萬噸熟料水泥之生產基地。

Ⅲ 國民黨實行了哪些政策促進台灣經濟的飛躍

運用經濟手段「和平土改」

為了保證土改順利進行,台灣當局重視和加強對土地改革政策的制定及土改工作進程的組織與管理。台灣設立由國民黨政府代表、知名土地問題專家和美國農業專家共同組成的「中美農業復興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復會」)。「農復會」以美國對台灣援助金額的10%作為該會活動經費,在台灣土地改革中具體負責土地政策制定、土改運動組織、領導等工作。

由於「農復會」分別由美國和台灣高水平的農經專家組成,對土地政策的制定既富有遠見又細致周密,並且由於「農復會」掌握著農業技術創新、土地改革推廣的試驗基金和部分美援的分配權,使「農復會」具有強有力的推動政策能力與資源,「農復會」也為台灣土地改革的順利完成發揮了重要作用。

台灣為了在土地改革中提高運作效率,增加政策透明度,有效制止腐敗現象發生,保證土地改革順利進行,還專門把台灣土地銀行作為「土改」的資金核算單位和政策執行機構。台灣明確規定,土地銀行在土改中負責發行實物土地債券,按徵收地主耕地地價的七成逐筆償付地主,並按10年20期辦理兌付;搭發公營水泥、紙業、農林、工礦四大公司股票,償付地主其餘三成地價;向領地或購地農民按10年20期徵收現金或實物地價,全面辦理農民在土改中的各項貸款等。

與不少國家和地區採用強制性政治剝奪甚至肉體消滅的殘暴辦法來推進土改的做法不同,台灣在土改中貫徹「農民獲地,地主得利」的雙贏方針,採取和平、漸進的方法,先徵收地主保留額以外的耕地放領給農民,然後以協議購買方式由政府貸款予農民,並讓農民購買地主保留額內的土地,以達到全面實現耕者有其田的目的。

為了確保政策公平和社會穩定,在土改中台灣當局堅持對地主耕地的徵收、放領均由政府居間辦理,即由政府向地主徵收土地,再轉放予現耕農,在全過程中,不使地主與佃農有任何直接接觸,耕地所有權在融和氣氛中順利、有序地轉移為耕者所有。台灣當局還特別重視對自耕農的融資支持和法律保護。由於在土改中剛領有土地的自耕農,因地價負擔沉重,經濟基礎尚未穩定,極易喪失其土地,再度淪為佃農。因此,台灣一方面頒定法律,規定承領耕地在地價未繳清前不得轉讓,並防止冒名頂替承領及將承領耕地出租他人等流弊發生;另一方面則設置專項貸款為有需要的農民提供融資支持。

土改成為台灣經濟騰飛的起點

台灣土地改革改變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和發展了農業生產力,實現了發展生產、降低物價、增加供給、提供工業原料的目的。因此,土地改革從某種意義上改寫了台灣歷史,成為台灣經濟騰飛的起點。

土改使地主階級的經濟實力大為削弱,因為規定政府所征地主土地的地價是十年還清、年息四厘,而50年代台灣通貨膨脹,每年在5%以上,四厘的利息低於通貨膨脹率,征購地主的土地,實際上是強制地主給台灣當局提供低利貸款。地主雖還保留一定的土地,並得到一定補償,但對整個封建地主階級仍是一次沉重的打擊。「土改」後的台灣農村,已是以小私有制為基礎的資本主義性質的個體小農經濟取代了舊時租佃制下的地主經濟。

土地改革使相當一部分農民獲得土地,從而極大地調動農民積極性,促進農業生產發展。由於租稅的大幅降低和土地所有權轉移,使農民對土地的投入,無論是勞力還是資本,都有了顯著的增加,糧食產量從1953~1968年,出現了歷史上少見的長達16年之久的持續增長,年平均增長達5.2%。

土改後,由於農民收入增加,購買力提高,從而刺激了工商業的發展與社會經濟的繁榮。由於農產品出口換取外匯,購買進口設備原料,從而促進了工業的發展。部分農村土地資本轉向工業生產,從而使消費性的土地資本轉變為建設性的工業資本。可見,在土改條件下的農業發展,為培植工業的成長提供了市場、資金、外匯、勞力和原料,土地改革成為台灣經濟騰飛的起點。

土改開啟了台灣公營企業民營化的先河,有效地推動和促進了台灣民營經濟的發展。在土改中,將地主所得的地價由台灣當局搭配給台灣水泥、台灣工礦、台灣農林和台灣紙業這四大公營企業的股票,不但開啟了台灣公營企業民營化的先河,使民營產業開始擁有技術和實力較為雄厚的最早一批骨幹企業,並使相當一部分封建地主成為工業資本家。如後來擔任國民黨中常委和「海基會」董事長、被稱為台灣「政治商人」的辜振甫,原來是台灣有名的封建大地主,土改後成為台泥公司董事長,由封建大地主搖身一變成為大資本家。而且由於台灣當局對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扶植和鼓勵,拉動和誘導了大量農村土地資本和社會閑散資本投資城市產業,從而極大地推動和促進了台灣民營經濟的發展。

上世紀50年代台灣的土地改革,雖然對台灣經濟騰飛發揮了奠基性作用,但在取得巨大成功和歷史性貢獻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性。由於將有限的土地分配給眾多耕種者,從而造成了土地劃分的狹小、零碎和分散,不利於農業集約化經營,也影響了農業機械化、現代化水平的提高。據統計,台灣平均每戶的耕地面積不到1公頃,其中約有40~50%農戶耕地面積不到0.5公頃。這種過小並且零散的農地經營規模,到了上世紀60年代末期以後,已顯露出阻礙農業進一步發展的端倪。有鑒於此,台灣當局於1970年代末開始進行旨在擴大農地經營規模,實行農地重劃,改善農業生產環境為主要內容的第二次土地改革。

揭秘台灣經濟迅速騰飛之謎: 五大因素不可或缺2008年03月18日 15:54【大 中 小】 【列印】台灣經濟發展較快的原因概括起來有如下幾點:
(一)得益於大量的美國經濟援助以及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發展。美國從自身戰略利益出發,從1950年至1965年給台灣的經濟援助共計l5億美元。15年間,「美援平均約佔台灣投資毛額的34%,從而彌補了台灣商品及勞務人超的91%」。美國對台灣的經濟援助不僅限於資金或物資,還包括軍事援助、低利貸款、直接投資、技術轉讓和人才支援等。美援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台灣學者認為,如果沒有美援,「台灣經濟至少要比現在落後20-3O年」。此外,戰後西方國家在60-7O年代的經濟繁榮,給台灣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提供了巨大的市場。

(二)從祖國大陸帶去的財物和人才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國民黨統治集團敗退台灣時,從上海運送黃金80萬兩以及大量銀元、美鈔到台灣,由孔、宋家族將20億美金轉移至美國花旗、大眾等銀行,並帶去了大批各類財經人才。這些資金和人才對台灣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國民黨統治集團還將大量的機器設備運到台灣。

(三)台灣民眾為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台灣民眾勤奮節儉、吃苦耐勞,對台灣在提高儲蓄率以集聚資本,以及開拓國際市場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農民在工業化過程中作出了犧性,中小企業者成為出口貿易的主角。

(四)台灣當局制定了穩定中求發展等經濟政策。如在發展策略上先發展農業及勞動密集型工業,再發展資本與技術密集工業;先發展進口替代工業,然後發展出口導向工業,較好地結合了台灣的實際情況,並有效地利用了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的契機。

(五)兩岸經貿關系的發展,對台灣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近十多年來,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已具一定規模,互補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祖國大陸已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腹地。台灣每年從兩岸貿易中獲得巨額順差,保證了其貿易收支的平衡,且提高了其在本島的投資能力。大批台灣勞動密集型企業投資大陸,緩解了其在本島發展的困難,並且有利於台灣產業的轉型與升級,特別是有利於高新技術產業的成長。祖國大陸在台灣出口份額中的比重上升,減輕了台灣外貿對美國市場的過度依賴,對台灣經濟的穩定也有重要作用。

台灣經濟雖人均台灣省本地居民生產總值較高,但內需市場狹小,自然資源較少,科技基礎薄弱,井受此制約,形成了「淺碟子經濟」的特點。這一特點主要表現在對海外市場和技術的依賴程度較高。1980年,台灣經濟發展對對外貿易依存度高達95.6%,其中對出口貿易依存度也達47.89%;1995年的依存度雖有所下降,但仍高達81.65%,其中對出口貿易依存度還有42.36%。近幾年來雖然台灣產業升級取得一定成效,但關鍵技術仍然對外依賴性較高,如集成電路晶元產量已躍居世界前列,但其電路設計這一關鍵技術仍主要依靠發達國家。所以,台灣產業升級雖有進展,但整體工業技術並無突破性發展,工業技術自主開發能力不強的基本格局仍未改變。台灣經濟對外依賴程度較高,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和制約較大。近幾年台灣經濟能維持適度增長,新市場開拓、貿易創造效果大於技術創造效果。

長期以來,台灣財政狀況不佳,稅基萎縮,賦稅收入年增長率從1992年19.7%一路下滑到2001年的-6.7%。同時,各級公庫和「國庫」支出增長很快,在支出結構中,軍備開支佔了財政預算的很大比重,如1996年的財政預算中,「國防支出」(未含外購軍備的特期預算)佔了22.1%;若再把行政開支計入,整個財政開支中非生產性開支的比重很大。財政狀況持續惡化,至2002年,台當局總負債已接近4兆新台幣,債務余額佔GDP比重超過30%。

台灣經濟發展還受島內政爭激烈和兩岸關系不穩定因素的影響。近幾年來,台灣政黨之爭異常激烈和頻繁,大大影響了有關政策與法規的制定和執行,也成為行政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再加上「黑金政治」猖獗,使許多重大項目的工程進度和質量受到負面影響。同時,由於台灣當局推行分裂政策,造成兩岸關系的不穩定,影響了台灣民間資本和外國資本在台灣的投資意願。

綜上所述,台灣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均是政治、經濟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雖然台灣當局採取了某些相應措施,其中某些措施不乏助益,但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Ⅳ 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願景

台泥的關系企業營業項目包含水泥生產製造加工、發電廠、港口、公路運輸、船舶運輸、機械設計修造、耐火材生產、化工廠、資訊軟體設計安裝、環保、晶片電阻產品等。經過60年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精益求精,台泥已經成為台灣業界的領導企業,市場佔有率長期保持第一。近年來,台泥將服務范圍擴展到大陸華南地區,已成華南地區第一大水泥公司,並邁向成為全中國大陸前3大水泥業者為目標。

Ⅳ 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怎麼樣

台泥是中國前十大水泥集團之一,公司很大。待遇就不知道了

Ⅵ 台泥的台泥: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簡稱。

台泥創立於1946年,為台泥企業團之領頭事業,主要營業范圍包含水泥、水泥製品之生產與銷售,以及預拌混凝土之產銷。2010年在大中華地區的總產能約為5,000萬噸,在全中國排名第六(引用中國水泥網統計資料)。 台泥為全球主要外銷廠商之一,其高質量在國際間頗負盛譽,先後獲得包括美國加州洛杉磯市政府水泥認證、歐盟水泥CE 認證在內的多項證書。
目前,台泥分別於廣東英德、廣西貴港、江蘇句容、遼寧昌慶、貴州安順、四川廣安、重慶、雲南保山、雲南安寧、台灣和平、蘇澳及花蓮設有水泥廠;於安徽朱家橋、廣西柳州及福建福州及東莞投資或設立粉磨站,總共有14座水泥廠,4座粉磨廠、24座預拌廠及一座水泥專用港分別位於台灣及中國大陸兩地。 為貫徹「環保是責任不是成本」的環保理念,善盡社會公民責任,台泥陸續涉足發電、廢棄物處理等事業,成為一個立足 「水泥、發電、環保」 三大核心的真正環保企業。台泥位於桃園的研發中心,則為產品及製程的創新發展不斷投注心力。

Ⅶ 什麼是 台泥效應

台泥集團今年繼續擴大在大陸廣西的投資。台泥(廣西貴港)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全4月1日向中新社記者透露,貴港台泥將立即展開建設全長超過30公里、目前全世界最長的水泥運輸皮帶機系統等項目。

台泥近兩年在廣西投入35億元人民幣,興建廣西貴港合計年產量900萬噸水泥廠,逼近台灣一年1100萬噸的水泥市場規模。2009年是台泥貴港公司正式投產的第一年,公司全年生產水泥(熟料)720萬噸,銷售700萬噸,納稅1.1億元。

「以前在台灣花了50年才做起來的產能,在廣西僅兩年就做到了。」經營台泥將近20年的台泥董事長辜成允,曾如此盛贊廣西投資環境,並看好廣西的發展前景。

王建全介紹,對於當前台灣各界熱議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台泥董事長辜成允表示,這是台灣避免在區域經濟中被進一步邊緣化的契機。辜成允認為,ECFA平台建立後,未來台灣與大陸甚至與他國洽簽自由貿易協議將更容易,ECFA平台建立後所延伸的效果更大。

王建全說,由於台灣內需市場規模相對較小,產業外銷始終為台灣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大多數台灣民眾希望盡速簽署ECFA,以促進兩岸共榮共利。擁有19億消費者的中國—東盟自貿區於今年初建成,為擴大與大陸及東盟國家的貿易往來,台灣工商人士希望能在相同稅率下公平競爭,更殷切企盼盡速簽訂ECFA。

王建全說,2009年大陸廣西、四川、江蘇等省市經貿考察團先後訪台,均受到台灣業界、官方及民間的熱烈歡迎,不論采購交易、投資項目等均有具體實現。「今年廣西等經貿團再次赴台考察交流,將再度掀起高潮,繼續推動兩岸經貿和文化的良性互動。」

廣西位於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前沿,近年來廣西的台商投資額以年均35%以上的速度推進。截至2009年12月,廣西累計批准台商投資項目1319個,合同投資額49.6億美元。目前,台灣在大陸西部投資的排位中,廣西已躍升第一位。

亞泥上市帶來更大的經濟效應,也被稱為亞泥「影子股」

Ⅷ 華潤水泥全國第幾名

華潤水泥位列2015年水泥上市公司綜合實力排名前三位。

海螺水泥、中國建材、華潤水泥控股依然位列前三甲,
前十強還有:冀東水泥、中材股份、華新水泥、山水水泥、金隅股份、台泥國際集團和中國天瑞水泥。

Ⅸ 香港上市水泥股有哪些

香港上市水泥股有:

中材股份(1893)
安徽海螺(0914)
中國建材(3323)
北京金隅〔2009〕
山水水泥 〔0601〕
亞洲水泥(中國)〔0743〕
華潤水泥控股 〔1313〕
嘉新水泥中國〔0699〕
台泥國際集團 〔1136〕

熱點內容
利率越低債券價格高 發布:2021-09-10 11:04:26 瀏覽:403
基金交易原則 發布:2021-09-10 11:03:50 瀏覽:464
車險如何網上買保險 發布:2021-09-10 11:03:14 瀏覽:970
英國郵局申根保險價格 發布:2021-09-10 11:03:13 瀏覽:16
果洛網上炒股 發布:2021-09-10 11:01:59 瀏覽:9
股市中的換手率內盤也算在內嗎 發布:2021-09-10 11:01:56 瀏覽:80
60歲老年人保險價格是多少 發布:2021-09-10 10:58:41 瀏覽:606
匯博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信息 發布:2021-09-10 10:57:17 瀏覽:66
河南期貨從業資格成績查詢入口 發布:2021-09-10 10:57:14 瀏覽:422
乙烯期貨價格 發布:2021-09-10 10:55:20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