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財攻略 » 我國健康保險市場發展圖表

我國健康保險市場發展圖表

發布時間: 2021-09-04 07:41:43

A. 我國健康保險業的發展趨勢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金融自由化以及信息技術革命的趨勢下,國際保險業呈現出值得重視的發展態勢。
1、以客戶為中心,走金融保險業融合道路,實現業務經營綜合化。近年來國際金融保險業綜合經營的模式不斷深化,各國金融保險企業從最初在組織架構上構建國際化、多元化金融保險集團逐步演進為金融保險產品、服務相互滲透,以統一的品牌向客戶提供多元化金融產品和服務,實現保險產品與銀行產品、資產管理產品的融合,為綜合經營注入了實質性內涵。
2、以價值最大化為目標,通過上市、兼並、重組等資本運作方式,實現經營范圍全球化。保險業是經營風險的行業。在「大數定律」的作用下追求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是保險業突出的經營特點。研究表明,發達市場的國際性大型保險公司大多是通過資本經營提升財務實力,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進而實現其價值最大化的目標。國際性金融保險集團的跨國投資與並購已經成為其開拓海外市場、追逐增長和利潤的主要途徑。
3、以創建核心競爭優勢為目標,通過實施後援集中、共享服務、外包等,實現保險運營模式的不斷優化。
全球性金融保險集團都在世界各地擁有強大的後援服務系統,通過搭建統一、集中、高效的信息技術支持平台,統一作業標准及服務標准,進行後援集中,建立統一的後援中心,在業務品質、成本控制、服務時效等方面體現出明顯的價值。
4、以電話銷售、網路銷售等保險銷售方式變革為突破,新型營銷方式方興未艾。積極發展電話銷售和網路銷售等新型銷售渠道,降低成本,提高經營績效是國際上保險公司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在美,英,韓等保險業發達國家,電話銷售車險已成主流,網路銷售保險發展勢頭強勁,網路保險以其完備的信息,簡便的購買方式和快捷的速度成為保險銷售的發展方向,成為繼個險,團險和銀行保險之後的「第四駕馬車」。
5、以償付能力監管為重點,保險監管越來越嚴格,國際保險監管交流越來越密切。
中國保險市場是全球最重要的新興保險市場之一,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保險業發展的新趨勢將對中國保險業的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中國保險業在經營理念,發展模式,擴張路徑和運營模式等方面發生深刻的變革。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保險業持續快速增長,改革開放深入推進,整體實力,發展動力和內在活力明顯增強。
與此同時,我國保險業不適應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矛盾還比較突出,主要表現在:
1、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能力較弱。我國保險業在社會和人民急需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農業保險,責任保險等業務領域還沒有取得大的突破,在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服務「三農」和構建多層次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遠未充分發揮出來。
2、發展粗放的狀況未得到根本性改變。我國保險業在高速增長的同時,普遍存在重業務規模擴張,輕價值管理和效益增長的傾向,很多公司通過輔設機構,跑馬圈地地實現外延式,粗放型規模增長,產品服務創新不足和經營管理水平不高,費用支出居高不下,盈利能力不強。
3、在金融競爭中的基本格局中處於劣勢。當前我國金融業改革向縱深發展,各類金融機構對金融資源的爭奪日趨激烈,金融市場新格局形成的步伐正在加快。保險業整體規模雖然顯著擴大,但在金融資產增量中獲取的份額仍遠低於銀行業和證券業,競爭實力和業務規模相對薄弱。
隨著我國與世界經濟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日益加深,我國保險市場對外開放不斷深化,以及全球保險業發展模式的不斷變革和演進,我國保險市場將發生深刻的變革。現在我就信息技術在保險業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簡單的談一下。
信息技術將推動保險業的專業化,集團化發展。我國保險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為了更好的適應市場,規模較小的公司可能向專業化經營轉型,而規模較大的公司則可能實現集團化,跨行業發展。專業化保險公司對內必須經歷業務單元優化,流程優化,最終實現企業優化,對外則需要加強與外部夥伴的合作,而內部優化和外部合作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集團化發展的保險企業則可能涉足銀行,證券等各個領域,實現跨行業經營,這就要求在內部不同系統間實現標准化信息傳遞。同時,隨著跨行業數據的高度集中,系統在邏輯架構,穩定性,數據處理能力和安全管理方面也會出現更高層次的要求。這一切,都會對信息技術提出新的挑戰。
強大的信息技術有助於公司開辟新的銷售渠道。未來金融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開辟新渠道。目前,我國保險業已涉足網上銷售,其他的電子渠道也在探索之中,這其中有許多的問題,如交易的安全性,銷售中雙方的交互以及後續服務,都需要依賴信息技術來解決。誰率先取得突破,誰就有可能在未來競爭中贏得主動。
公司只有依靠強大的信息技術,規劃先進的系統架構,建立以數據倉庫為基礎的決策支持系統,實現由聯機事務處理向聯機分析處理轉化,全面多維度地解讀各類信息,深入挖掘其中的價值,才能誰確把握市場,制定符合未來發展態勢的決策,為企業的明天奠定良好的基礎。

B. 我國健康險發展狀況

——原標題:2018年中國健康保險行業市場分析:行業規模增速回落 互聯網健康保險持續高增長

2018年中國健康險原保費收入增速有所回落 朝「互聯網+」模式發展

隨著我國老齡化人口結構的改變、醫療費用支出的增加以及健康保險意識的不斷提升,居民對於健康險的需求不斷增加。2018年我國健康險原保費收入為5448.1億元,同比增長24%,增速有所回落,但行業規模占整個人壽險保費比例保持繼續增長態勢。

市場普及率方面,行業滲透率仍較低,我國健康險市場仍有待進一步挖掘。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朝「互聯網+」模式發展,健康險行業也不例外,且經過國內上市險企近幾年來的深度耕耘,我國互聯網健康保險保費收入持續實現高增長,其中費用保險型醫療險為主力險種。

1、健康保險分類構成

健康保險作為人身保險中健康風險預防的重要險種,包括重疾保險、醫療保險、失能收入損失保險以及護理保險,這四大險種承擔了我國居民健康各階段的不同功能,互為補充。目前我國健康保險類型較為單一,以重疾險和醫療險為主。其中重疾險的根本目的是為病情嚴重、花費巨大的疾病治療提供經濟支持;而醫療險又包括基本醫療保險、補充醫療保險以及商業醫療保險。

目前中國健康保險分類構成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上數據來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健康保險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C. 我國商業健康保險的現狀是什麼

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推動下,中國商業健康險市場經歷了快速的發展。

2011-2019年,原保費收入從692億元快速增長到706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4%。對比發展較為穩定的壽險和財險,健康險成為保險領域內增長最為迅猛的細分市場。雖然經歷了高速增長,但是由於健康險起步晚、初始規模小,截至2019年健康險原保費收入占保險行業總保費收入的比例只有17%,未來發展空間非常廣闊。2020上半年,中國健康險業務實現保費收入4003億元,同比增速16.43%。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健康保險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D. 健康保險的發展

目前市面上許多長期健康險均以附加險形式出現,其本質就是將返還型的壽險、養老險產品,和消費型的健康險產品打包組合。雖然健康險本身不帶有返還功能,但是在綜合保障計劃的產品組合中,由於主險仍帶有分紅性質或返還功能,實際上實現了返還效果。同時,作為附加險的健康險可借用主險(通常指壽險)的費用,降低費率。
從行業發展特點來看,多種因素驅動著國內健康保險市場發展。城市化推動下,居民潛在的醫療保障需求,對我國商業健康保險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隨著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商業健康保險在健全我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保障需求方面都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而我國人口老齡化和環境污染帶來的長期醫療護理和健康保健需求支撐著健康保險長期的發展。近年來,我國衛生總費用急劇增加,其中個人支出部分也連年增長,這些個人支出的醫療衛生費用都可以通過商業健康保險形式來籌集。環境污染事故頻發凸顯出了國內環境保護的脆弱,居民對健康保健需求將不斷增長,由此可見,我國健康保險存在巨大的潛在需求。
在1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國商業健康保險保費收入已經從1999年的36.54億上升至2012的862.76億元,平均年增長率高達27.53%。同期,人身險保費收入年均增長速度為20.79%,壽險為20.74%,人身意外傷害險為14.39%,健康保險的成長性可見一斑。
2012年,健康險原保險保費收入達到了862.76億元,同比增長24.73%。2013年上半年,健康險增速再創新高,原保險保費收入達到了586.47億元,同比增長25.80%,延續了2012年以來持續向好的增長態勢。

E. 我國近代保險業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中國保險業的形成。 1、伴隨著外國資本輸入而傳入的。19世紀初,西方列強開始了對東方的侵略,外商保險公司作為保險資本輸出與經濟侵略的工具進入中國。 2、最早在我國經營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是英國商人。於1805年在廣州設立的廣州保險公司。尤其是在鴉片戰爭之後,美、法、德、日等國紛紛憑借與清政府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所給予的種種特權,在中國設立保險公司,控制中國保險市場。 3、外商保險公司對中國保險市場的搶占及西方保險思想的形響,引起華商起而仿效。中國民族保險業的得到發展。 4、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民族保險業受到沉重打擊。 5、1949年10月20日,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於正式成立,該公司的基本方針是「保護國家財產,保障生產安全,促進物質交流,增進人民福利」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成立,標志著新中國保險事業的開始。 6、由於「左」的錯誤思想,1958年10月國內保險業務被迫停辦,中斷20年,直到1980年恢復。 7、88年以前,中國的保險業只有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一家獨攬天下,這種壟斷經營保險業務的保險市場模式,必然阻礙我國保險事業的健康發展。因為這種保險壟斷模式在實踐中顯示出「三重三輕」的弊端: 一,重計劃,輕市場。從是重計劃國家總的計劃下達到層層分解、落實和考核等,各級保險企業都抓得很緊,而在市場對保險需求的變動方卻漠不關心。 二,重發展,輕服務。不少基層保險企業在經營管理中遇到困難,總希望上級領導出面講話,上級領導部門發文,忽視經驗總結與改進服務質量。 三,重眼前,輕長遠。即只注意當前展業、續保,輕市場變動、業務發展趨勢與規模研究等。 8、80年至88年,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是保險市年場唯一的經營者。進入代後期,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和社會對保險的需求,我國保險市場逐漸開放,成立了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中國平安保險公司、新疆兵團保險公司、上海友邦保險公司、安田火災保險株式會社等商業保險公司。保險市場獨家壟斷的格局被打破。 9、96年,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改建為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太平洋保險公司、平安保險公司重組機構;泰康保險公司、新華人壽保險公司、大眾保險公司、天安保險公司、華泰保險公司、永安保險公司、華安保險公司紛紛成立開業。美國友邦保險公司、東京海上保險公司、香港民安保險公司、加拿大宏利保險公司先後獲准在中國個別城市營業…… 群雄逐鹿中華保險市場,構成了我國經濟發展一道璀璨的風景線。 10、截止2007年底,全國共有保險公司107家,其中中資公司62家,外資公司45家。此外,還有專業保險中介機構2297家。2007年,中國保險業原保費收入7000億元。2008年上半年我國保險業原保費收入5617.91億元,其中財產險原保費收入1299.27億元,人身險原保費收入4318.64億元。原保險賠付支出1543.88億元,保險業資產總額達到30235.89億元。 從經濟,人口規模和增長速度來看,中國的壽險市場潛力在全球范圍內是最好,根據保監會統計,中國保險業總保費收入從1999年的1393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4927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23.43%, 其中壽險業快速增長尤為明顯。中壽險業總保費收入從872億元增加到3,697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27.22%。按目前保監會公布最新數據顯示,2006年1至11月份全國人壽保險公司保費收入3731.5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0.66%;而1至10月份保費收入則為3380.12億元。而根據2006年保監會發布的《中國保險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到2010年保險深度(指保費收入總額佔GDP的比重)將要達到4%,保費收入超過1萬億元。保險業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保險業已全面對外開放,吸引了國外競爭者蜂擁而至,但外資保險所佔市場份額依然較小。對民族保險業來說,外國公司的進入,既是壓力又是挑戰,為爭奪保險市場,保險公司間競爭很激烈。中國保險業應抓住這個機會,學習外國保險公司的先進經營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自身服務質量和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在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積極發展我國的保險事業,促進中國保險市場的發展與完善。

F. 我國保險業的發展趨勢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中國保險業前景:總體來看,我國保險業仍處在發展的黃金時期。雖然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勢頭有所放緩,但由於我國的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和世界平均水平仍有較大的差距,中國保險市場的發展潛力很大。而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風險保障意識的日益增強,為保險業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中國保險業是我國金融業「開飯時間」最早、開放力度最大、發展步伐最快的行業。雖然我國的保險業在近幾年中發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與國外發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在目前國內保險業發展中仍存在諸多問題。本文主要從中國保險業的發展歷史角度入手,闡述我國保險業的現狀並對其發展前景做出展望。
保險,本意是穩妥可靠;後延伸成一種保障機制,是用來規劃人生財務的一種工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的支柱。
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等條件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從經濟角度看,保險是分攤意外事故損失的一種財務安排;從法律角度看,保險是一種合同行為,是一方同意補償另一方損失的一種合同安排;從社會角度看,保險是社會經濟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精巧的穩定器」;從風險管理角度看,保險是風險管理的一種方法。

G. 我國保險行業的現狀

工程保險產品、服務和再保險:國際市場VS國內市場-工保網



2、國內工程保險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才通過世界銀行貸款和「三資」建設項目接觸「工程保險」這一重要的現代風險管理手段。相較而言,國內工程保險市場發展時間較短,發展程度不充分,存在:險種發展不均衡,保險覆蓋面窄;缺乏保險服務創新,無法進一步拓展工程保險價值;再保險市場發展緩慢,無法快速驅動直保端工程保險業務拓展。


險種發展不均衡


相較國際工程保險市場,國內工程保險市場的整體發展時間較短,盡管建築業市場對工程質量、施工安全、合同履約、財產保障、職業責任等風險威脅有著較強的保險保障需求,但市場在產品供給方面明顯存在不足,各類工程險種呈不均衡發展特點,無法形成全面有效的工程保險保障。


目前,國內工程保險領域發展應用較為成熟的工程險種主要圍繞在綜合財險與意外傷害保險兩大領域,如建築工程一切險、安裝工程一切險、工程機械綜合保險幾乎是各類項目建設的必投險種,保險責任既包括對工程或機械設備本身的財產損失賠償也包括對第三者造成的人身傷害與財產損失賠償;再如建築工程意外傷害保險,作為首個曾被《建築法》明確要求投保的工程險種,在工程保險市場有著較為廣泛的實踐應用,許多地方將其視作強制險種,非投保不予以准許開工。


除了綜合財險與意外傷害保險,國內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IDI保險)、職業責任保險、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工程保證保險、延遲完工保險等工程險種的市場發展與實踐應用都較為緩慢、不均衡、不充分。其中,如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工程保證保險、安全生產責任保險都是近幾年國內創新引入和研發的新型工程險種,盡管有著較為強力的政策推動,但依舊受市場發展時間影響,在市場推廣與實踐應用方面存在一些問題。職業責任保險與延遲完工保險發展更為遲緩。


缺乏保險服務創新


傳統工程保險服務主要圍繞「投保」與「理賠」兩大業務埠展開,缺乏必要的現代保後風險管理服務。受限於這一點,我國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工程保證保險以及延遲完工保險等新型工程險種在開展必要的風險管理服務時陷入發展困境:缺乏專業的工程保險風險管理服務技術、人才、管理與服務經驗,無法為相關新型工程險種提供有效的風險管理服務支持,影響著國內工程保險市場的快速、充分發展。


除了相關險種的市場推廣與實踐應用,不成熟的風險管理服務還影響著傳統工程保險業務模式的轉型發展。目前國內工程保險市場業務主要以分散式、組合投保模式展開,在保險辦理成本、保險合同管理、保險保障范圍與風險管理服務方面存在缺陷。CIP保險(Controlled Insurance Programs)是國際工程保險領域常見的一種工程保險模式,其並非某一具體的保險險種,而是涉及建設工程各個實施階段、各個參與主體、各項風險因素的綜合性保險保障方式,有利於降低保險辦理成本,提高保險合同管理效率,擴展保險保障范圍,提高項目風險管理。但開展CIP保險模式客觀上要求保險公司自身具備或能夠藉助第三方機構力量提供專業的質量安全風險管理服務,這成為國內工程保險市場開展CIP保險業務的主要制約條件。


因此,由於缺乏必要、有效的風險管理服務,保險公司始終缺乏進一步參與項目工程管理的業務契機,無法發揮成熟工程保險市場多樣化的保險保障作用。


再保險市場發展緩慢


工程建設活動具有投資資金大、建設周期長、管理難度大、風險因素復雜、風險環節較多等行業特點,因此開展工程保險業務客觀上對保險公司的產品定價、核保核賠、風險管理等保險技術與承保能力等有著較高要求,這就需要再保險公司的業務支持。一方面,再保險業務能夠有效的幫助直保公司分散業務風險,成為直保公司的重要風險管理工具;另一方面,再保險公司都會對直保公司提供各種保險技術支持,幫助其制定產品定價、承保方案,提供各種專業咨詢服務,進而提高直保公司的整體承保能力與管理水平。


工程保險屬於專業性較強的保險領域,目前我國專業性再保險公司較少,國內工程再保險市場業務發展緩慢,大量保費流入國際市場。這也是造成目前國內工程保險市場一些特殊險種(如DSU延遲完工保險)無法有效順利開展,以及一些新型工程險種(IDI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工程質量保證保險)推廣應用緩慢的主要原因。


對比分析國際工程保險市場發展特點,進一步加速完善國內工程保險市場發展,是實現我國建築業對內對外發展戰略的重要保障條件。目前,國內工程保險市場在產品、服務和再保險方面仍面臨一些發展困境,推動傳統工程保險市場轉型發展與國際市場對接依舊任重而道遠。

H. 全球健康險市場的發展

1.保險市場體系化。從市場體系架構來看,原保險市場較大,再保險市場很小;市場發展很快,監督和法規發展較慢,保險中介混亂,違規代理嚴重,權力運作、官方管制使各保險主體在市場中處於不平等地位。自1995年《保險法》頒布實施特別是1998年11月中國保監會成立以來的情況來看,建設和完善中國保險市場體系的步伐正在加快,一個體系完整、門類齊全、法規健全的中國保險市場體系正在建立。
2.經營業務專業化。就專業經營水平而言,尤其是同國際上專業化保險公司相比,我國保險專業經營水平還很低,發達國家在產險與壽險領域內都有專門的公司,如專營火災險的公司、專營健康險公司、專營機動車險的公司、專營農業險的公司等等。隨著我國保險體制改革的深化,出口信用保險和農業保險等政策性保險業務將從商業保險公司中分離出來,由國家成立專門的政策性保險公司,與此同時,在未來幾年也會成立專營諸如火險或機動車險業務的專營保險公司。
3.市場競爭有序化。近幾年,中國保險市場處於一種嚴重的無序化競爭狀況,其結果既損害了保險人的利益,也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搞亂了保險市場秩序,從1997年開始,人民銀行從整頓代理人入手調整了航意險、機動車險的退費、手續費,大力整頓保險市場,許多違規行為被制止,中國保監會成立後,進一步強調要逐漸規范市場秩序,加大對違規機構和違規行為的打擊處罰力度,取得顯著成效。最近中國保監會主席馬永偉提出了加強保險監管的一套完整工作思路,這就是:加強保險機構內控制度建設,強化保險業自我約束機制,深化體制改革,完善保險法規和完善保險機構體系與運行機制,切實加強保險監管,防範與化解經營風險。
4.保險產品品格化。隨著我國經濟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商業保險會更加深入人心,企業與居民在逐步提高保險意識的同時,對保險的選擇意識也不斷增強,投保需求呈多樣化和專門化趨勢。它們從自身利益和需要出發,慎重選擇。在這種逐漸成熟的市場里,產品要佔領市場只能靠品牌+價格+服務,這就是品格化。就保險產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資功能、儲蓄功能或產品的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價格水平與服務水平。而保險產品價格在規定的浮動范圍內也將實行市場化。可以預見,名牌產品+合理價格+特色服務將是未來保險市場競爭的剎手鐧。
5.保險制度創新化。從目前的狀況看,我國的保險創新盡管有所發展,但還很落後,積極開展保險創新,既是歷史發展的潮流也是推動我國保險業變革和發展的重要力量。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我國的保險創新內容主要包括產品開發、營銷方式、業務管理、組織機構、電子技術、服務內容以及用工制度、分配製度、激勵機制等方面的創新。通過上述內容的創新,促進我國民族保險業的發展,使國內保險公司在與國外保險公司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6.經營管理集約化。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國內各保險公司都已意識到原來只注重擴大規模、搶占市場的弊端,而紛紛尋求走效益型道路,向內涵式集約化發展,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一方面通過加強資金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經營風險管理和技術創新實現集約化的經營管理;另一方面在國內資本市場逐步完善、保險資金運用政策逐步放寬的基礎上,將大量的准備金所形成的巨額資金通過直接或間接渠道投資房地產、股票、各種債券,實現投資多元,達到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7.行業發展國際化。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我國保險業與國際接軌是必由之路,隨著我國加入WTO後,我國在加快保險市場對外開放步伐接受外資保險公司資本投入的同時,中資保險公司也會到國外設立分支機構,開展業務或者購買外國保險公司的股份,甚至收購一些外國的保險企業。在險種開拓上,積極發展核能、衛星發射、石油開發等高科技險種,在業務經營上,通過再保險分入分出或國內外公司相互代理等形式加強與國際保險(再保險)市場的技術合作和業務合作,積極開展國際保險業務。
8.從業人員專業化。在國內外同行競爭的背景下,客觀上對保險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商業保險公司將更加重視人才的培養,既要培養適應國內保險業務發展需要的核保師、核賠師、精算師、專業人才,更要培養精通國際保險慣例、參與國際保險市場競爭的外向型的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並發展壯大。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熱點內容
利率越低債券價格高 發布:2021-09-10 11:04:26 瀏覽:403
基金交易原則 發布:2021-09-10 11:03:50 瀏覽:464
車險如何網上買保險 發布:2021-09-10 11:03:14 瀏覽:970
英國郵局申根保險價格 發布:2021-09-10 11:03:13 瀏覽:16
果洛網上炒股 發布:2021-09-10 11:01:59 瀏覽:9
股市中的換手率內盤也算在內嗎 發布:2021-09-10 11:01:56 瀏覽:80
60歲老年人保險價格是多少 發布:2021-09-10 10:58:41 瀏覽:606
匯博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信息 發布:2021-09-10 10:57:17 瀏覽:66
河南期貨從業資格成績查詢入口 發布:2021-09-10 10:57:14 瀏覽:422
乙烯期貨價格 發布:2021-09-10 10:55:20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