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貧基金救助就是兜底嗎
Ⅰ 困難群眾只要社會救助就來「兜底」
困難群眾只要求助 社會救助就來「兜底」
民有所呼,必有所應。在「十三五」規劃建議中,包括教育、社保、醫療、就業、物價等領域在內的一批社會民生突出問題將得以破解。
陝西在民生改善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這些工作正在影響著你我的生活。為了能更好地在政府部門和普通市民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華商報特別推出「陝西民生『政』能量」系列報道,甄選省上各廳局涉及民生方面的相關政策進行深度關注,一起來了解那些改變我們生活的民生之策。
如果說社會福利是「錦上添花」,那麼社會救助就是「雪中送炭」。從這層意義上說,家住西安市碑林區的李斌,雖遭遇人生「寒冬」,但因為有民政部門的「炭」送來,他並沒有感到寒冷和無助。
「寒冬」來襲,有「炭」送來
2015年8月,正值酷熱,但李斌和他的家人卻遭遇「寒冬」。
李斌告訴華商報記者,在西安市第四醫院急診室里他昏迷了兩天,搶救過來後轉到省人民醫院,診斷結果一出來,他感覺沒希望了: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李斌一家四口,雖然不富裕,但日子也過得溫馨舒適,突然襲來的大病,讓一家人不知所措。短短一周多時間就花了近5萬元,而後的治療還是個無底洞,一家人陷入困境。李斌說,是社會救助幫他渡過了難關:當時醫保報銷了15000多元,大病救助給他了近8000元,後面又分兩次臨時救助,總共給了1萬多元,整個下來家裡承擔的費用不到10%。回家休養至今,通過臨時救助,他用葯的費用也有一大半通過社會救助的方式消化掉。
救急救難對象從點到面
華商報記者從碑林區民政局了解到,臨時救助是該局從2013年開始在全區試點的一項社會救助政策,去年7月,碑林區還被確定為民政部救急難試點單位。目前全區已有221個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或重大疾病導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在救助下渡過難關。
「從開始的針對特殊人群、特殊事項給予救助,到現在基本上實現只要生活困難,都能給予基本的救助。」碑林區民政局副局長吳燕介紹,只要受助者收入超過最低生活標准,救助行動就相應中斷。
救助范圍擴大 方式創新
不論戶籍和家境,將遭遇突發性、臨時性困難和其他特殊困難而導致基本生活難以維持的家庭全部納入救助范圍,是我省社會救助從2010年至今發生的最重要的一個變化。而這變化的背後是一項一項制度的支持。
以臨時救助為例。2010年,經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廳與省財政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臨時救助制度建設的意見》,明確重點解決城鄉困難群眾突發性、臨時性基本生活困難;2011年,制定出台《陝西省臨時救助暫行辦法》,讓這項惠民政策在具體操作上更加明晰;2015年11月,省政府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完善臨時救助制度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臨時救助的對象范圍、工作程序、工作機制和資金保障等方面的要求。
省民政廳社會救助處副處長郭軍介紹,除了救助范圍做到全覆蓋,在救助服務上也不斷創新,如通過社工進行心理疏導和心理干預,給予他們精神上的慰藉。
奔小康不落下一名困難群眾
目前我省已建立社會救助信息管理平台,通過這個平台,可以把困難群眾的救助需求信息,相關部門的救助資源和救助實施情況,以及社會組織的救助項目等,集中起來實現有效對接。同時,在各鄉鎮、街道辦事處設立了統一的「社會救助窗口」,由社會救助經辦機構負責受理,辦理或轉接具體的救助申請。
在資金支持上,省財政每年安排不少於1億元的臨時救助資金,市縣財政分別按上年度可用財力的1.35%和0.6%將臨時救助資金與醫療救助、五保供養資金一並納入財政預算,幾項統籌使用。
十三五期間,陝西的社會救助將在健全救助體系、提升救助水平以及提高托底能力上將有更多的作為,通過救助兜底,不讓一名困難群眾在奔小康路上掉隊。華商報記者 張小剛
8大類社會救助
1最低生活保障
對象: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家庭且家庭財產狀況符合當地規定
政策:保障標准按照當地居民生活必須的費用確定,按家庭收入與保障標準的差額發給低保金
2特困人員供養
對象: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政策:提供基本生活條件;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給予照料;提供疾病治療;辦理喪葬事宜
3受災人員救助
對象:基本生活受到自然災害嚴重影響的人員
政策:提供必要的食品、飲用水、衣被、取暖、臨時住所、醫療防疫等,災害後生活困難的受災人員給予基本生活救助
4醫療救助
對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特困供養人員;縣級以上政府規定的其他特困人員
政策:對救助對象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個人繳費部分給予補貼;對救助對象經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其他補充醫療保險支付後,個人及家庭難以承擔的政策范圍內基本醫療自付費用,給予補助
5教育救助
對象:在義務教育階段就學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特困供養人員
政策:減免相關費用、發放助學金、給予生活補助、安排勤工助學等
6住房救助
對象:符合規定標準的住房困難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分散供養的特困人員
政策:配租公共租賃房、發放住房租賃補貼、農村危房改造等
7就業救助
對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勞動能力並處於失業狀態的成員
政策:貸款貼息、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培訓補貼、費用減免、公益性崗位安置等,確保該家庭有一人就業
8臨時救助
對象:因火災、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員突發重大疾病等原因,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家庭等
政策:臨時救助標准原則上按照當地1-6月的城市低保標准確定
Ⅱ 兜底脫貧社會救助政策一覽通
2017年第一季度即將過去,為完成今年再次減貧1000萬以上貧困人口的目標,各部門採取了哪些積極行動?政策如何體現精準扶貧的綉花功夫?記者梳理盤點各部門一季度出台的扶貧舉措,並就今年精準扶貧、精準施策等問題采訪了有關專家。松綁扶貧資金:靈活高效找准方向今年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將增長30%以上。當前扶貧工作的關鍵是把錢用好,為此,今年初各部門出台多項政策措施,確保「好鋼用在刀刃上」,在資金精準使用上進一步深化。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2月6日印發《關於做好2017年貧困縣涉農資金整合試點工作的通知》,將試點范圍推開到全部83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連片特困地區縣。這一政策鼓勵試點貧困縣根據脫貧攻堅實際需要,盡可能將納入整合范圍的各類資金「大類間打通」、「跨類別使用」。「政策為扶貧資金『松綁』,可確保資金投向最重要的方向、最關鍵的環節、最准確的對象。」中國人民大學反貧困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貴說。為進一步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率,3月13日,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出台《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明確不再對相關資金支出范圍作具體要求,而是採取負面清單方式,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換句話說,就是「打醬油的錢可以買醋了」。此外,該政策改革資金管理方式,明確提出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審批許可權下放到縣級,強化地方對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管理責任。「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把資金項目的審批許可權下放到縣級非常有必要。」汪三貴說,「要做到因戶施策、因人施策,資金就必須有相當的靈活性。」加大信息公開:為精準施策提供基礎3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明確加大扶貧政策、扶貧對象、幫扶措施、扶貧成效、貧困退出、扶貧資金項目安排等信息公開力度。「加大扶貧信息公開力度,有利於對貧困人口數據的動態掌握,脫貧的及時退出,返貧的及時納入,為扶貧工作精準發力提供堅強有力的信息基礎。」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吳國寶說。扶貧信息「曬」在陽光下,可以加強社會監督,有效防止數字脫貧,扶貧資金「跑冒滴漏」等問題。記者了解到,國務院扶貧辦今年還將加強督查巡查,對去年督查巡查發現的突出問題,進行「回頭看」,對財政涉農資金整合、扶貧資金管理使用、易地扶貧搬遷等情況,開展專項督查。此外,今年政策加大貧困地區信息建設,推動實施網路扶貧行動計劃。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促進移動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明確,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和農村貧困地區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加快推進貧困地區網路全覆蓋。專家認為,互聯網打通了貧困地區與外界的「信息鴻溝」,為貧困地區創業青年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台。補短板:大病保險、關注貧困殘疾人織密保障網汪三貴說:「當前尚未脫貧的人口是自身脫貧比較困難的,政府應在兜底保障的基礎上,再輔以技能培訓等才能脫貧,因病致貧人群、殘疾人等就屬於這類人群。」針對因病致貧人群和殘疾人群,普遍存在醫療費負擔沉重這一情況,今年初,各部委出台針對性措施,重點解決醫療救助和減少貧困殘疾人醫療康復費用剛性支出等問題。民政部等6部門2月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救助與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有效銜接的通知》,立足於發揮醫療救助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保障困難群眾基本醫療權益的基礎性作用。2月,中國殘聯、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6部門和單位印發了《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行動計劃(2016-2020年)》,通過全面落實保障制度,減少貧困殘疾人醫療康復費用剛性支出。鞏固扶貧成果,防治老少邊窮地區地方性疾病是治本之策之一,為此,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日前聯合印發《「十三五」全國地方病防治規劃》,確定到2020年持續消除碘缺乏危害狀態等7種地方病防治目標。這有利於徹底拔掉致貧病根,確保精準扶貧成效。
Ⅲ 兜底扶貧是什麼意思
是指低保的最低保障標准。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扶貧開發工作取得重要成就,6億多人口擺脫貧困,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在中國基本實現,中國成為全球最早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
但是迄至目前,農村扶貧開發工作依然面臨一些問題和困難,任務艱巨繁重。難點之一,在於以往底數不清、情況不明、針對性不強、扶貧資金和項目指向不準的問題,目前依然存在。
而根據國家統計局2015年2月26日發布的數據,按照2011年制定的年人均收入2300元的農村扶貧標准計算,2014年中國農村貧困人口還有7017萬人。
將「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作為精準扶貧的一項內容,在脫貧攻堅中發揮兜底保障作用,這就需要實現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的有效銜接,充分發揮兩個政策在脫貧攻堅中有機結合的重大作用。
2016年的全國民政工作會議提出,現有大多數低保標准低於扶貧標準的地方,要逐步提高低保標准,到2020年全部達到國家扶貧標准。
至於如何實現二者有效銜接,已有國辦、扶貧辦等的文件出台,學界也有諸多討論,這里不再贅述。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納入社會保障兜底脫貧對象認定范圍:
1、無勞動力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家庭。家庭成員主要是老年人(60周歲以上)或16周歲以下未成年人且無經濟收入來源的;或其贍養、撫(扶,下同)養義務人均因病、因殘喪失勞動能力,或家庭主要勞動力因服刑、強制戒毒、失蹤等原因,無法履行贍養、 撫養義務 的家庭。
2、因殘重度貧困的家庭。家庭主要勞動力是一、二級殘疾人,或三、四級智力、精神殘疾人,或一戶多殘,或老殘同戶且無其他經濟來源的特殊困難家庭。
3、因災或意外事故造成重度貧困的家庭。因災害、突發性事件造成家庭主要勞動力死亡、重殘等致貧且無其他經濟來源的家庭。
Ⅳ 202002期縣級衛生扶貧救助基金是什麼
202002期縣級衛生扶貧救助基金是就貧困人員
Ⅳ 貧困戶醫療兜底基金是什麼意思
兜底 指政府制定政策保障貧困戶基本的生產生活要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住房兜底、醫療兜底,保障病有所醫、扎實開展醫療衛生精準扶貧,在提高醫療保險待遇的同時,加快完善巜醫療救助實施辦法》,全面落實醫療救助制度,構建醫療綜合保障體系,實現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和兜底保障相互銜接。
Ⅵ 什麼是兜底保障
兜底保障是一項社會保障制度,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民生領域,「兜底」指的是政府制定政策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的生產生活需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住房兜底、醫療兜底、教育兜底、養老兜底。
1、住房兜底,保障群眾住有所居。城鄉貧困人口由於自身經濟條件的限制,在市場經濟大環境下沒有能力購買住房,只能依靠政府「兜底」來解決。
2、醫療兜底,保障群眾病有所醫。扎實開展醫療衛生精準扶貧,在提高醫療保險待遇的同時,加快完善《醫療救助實施辦法》,全面落實醫療救助制度,構建醫療綜合保障體系,實現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和兜底保障相互銜接。
3、教育兜底,保障學生學有所教。堅持城鄉統籌,構建覆蓋全社會的留守兒童關愛體系和教育扶貧結對幫扶體系,加大對貧困家庭大學生的救助力度建立保障貧困家庭學生入學的長效機制。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在辦好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的同時,重點辦好職業教育。
4、養老兜底,保障群眾老有所養。進一步強化老年人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完善高齡津貼、養老服務補貼和護理補貼制度。加強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探索建立醫養融合養老新模式。
5、兜底保障對象:主要成員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家庭(即納入農村低保一、二類對象的家庭);無法依靠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脫貧的家庭;因病因學造成剛性大額支出且符合農村低保一、二類對象條件的困難家庭;農村特困救助供養人員;困難家庭供養的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
Ⅶ 為什麼大病救助只給精準扶貧戶和底保戶
大病扶助本來就是只給精準扶貧戶和低保戶的。她們大多貧窮沒有經濟來源,家裡還可能有殘疾人,老人等。
Ⅷ 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對象和重點是什麼
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對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家庭無經濟收入且無法通過產業就業幫扶脫貧的對象;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家庭有一定經濟收入且無法依靠產業就業幫扶脫貧的對象。
社會救助兜底保障重點:強化社會救助兜底保障。重點關注下崗失業人員、困難企業職工、未就業大學畢業生、農民工、城市靈活就業人員等的生活狀況,對遭遇臨時生活困難的,及時實施臨時救助。
進一步落實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抓緊落實特困人員照料護理標准,加強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定期探訪和照料服務。要規范低保金等社會救助資金發放工作,確保按時足額發放,農村低保金按季度發放的地區要實行季度首月發放。
(8)健康扶貧基金救助就是兜底嗎擴展閱讀:
社會救助關乎困難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直接同老百姓見面、對賬,要經得起檢驗。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認識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重大意義,堅持問題導向,堅持改革創新,立足當地實情,採取切實舉措,不折不扣地把黨中央對困難群眾的關懷落細落實落到位。
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完善主動發現機制,暢通求助渠道,優化救助程序,加快服務轉型升級,打造精準救助、高效救助、溫暖救助、智慧救助。要加強協同配合,落實部門責任,強化政策銜接,推進救助信息聚合、救助資源統籌、救助效率提升。
Ⅸ 大病後醫保報了大病救助扳了還有兜底是什麼意思
就是個人幾乎不花錢,最後民政局還會給你報銷一部分
Ⅹ 健康扶貧三個一批是指什麼
一是大病集中救治一批。組織開展農村貧困家庭大病專項救治工作,對患有大病的農村貧困人口實行集中救治,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結合當地實際逐步擴大集中救治病種;
二是慢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全面建立農村貧困人口健康卡,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為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每年開展1次健康體檢。組織鄉鎮衛生院醫生或村醫,對農村貧困家庭實行簽約服務,對農村貧困家庭慢性病患者依據病情採取有針對性的健康管理。2017年,鄉村醫生簽約服務要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全覆蓋;
三是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完善大病保險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在起付線、報銷比例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積極探索與按人頭付費相結合的門診慢性病管理。加大醫療救助力度,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救助范圍。建立健康扶貧保障機制,統籌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商業健康保險等保障措施,實行聯動報銷,加強綜合保障,切實提高農村貧困人口受益水平。實行貧困人口縣域內住院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即時結算,貧困患者只需在出院時支付自負醫療費用。同時,充分發揮慈善醫療救助作用,動員慈善組織和社會公眾參與,精準對接特殊困難家庭,減輕或免除個人費用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