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財攻略 » 朱英華健康基金

朱英華健康基金

發布時間: 2021-08-09 09:29:59

Ⅰ 世界著名的私募基金有哪些

1、CVC為全球十大私募基金之一,管理資金逾230億美元。該公司是全球一級方程式賽車(Formula1)的主要股東,過往較為注目的投資包括英國汽車協會(AA)及義大利黃頁(Italian YellowPages)。至於亞洲地區,CVC過去曾投資26個項目,企業價值逾162億美元,與其他著名私募基金如KKR及凱雷齊名。

2、黑石基金:華爾街是世界的金融中心,黑石集團更堪稱華爾街上最知名的私募基金。黑石的成功,離不開史蒂夫·施瓦茨曼的功勞,他靠著一系列眼花繚亂的交易以及破紀錄的並購,被稱作黑石集團的「精神教父」,他被《財富》雜志譽為「華爾街新一代的領軍人物」。

3、凱雷投資集團(Carlyle Group):
成立於1987年,創辦人:大衛魯賓斯坦因。現擁有39隻基金,管理資金總額390億美元,位列世界私募基金公司前茅。業務遍及世界各地。
凱雷號稱「總統俱樂部」。其經營思想是:「如果你把有錢人和有權人聚到一起,有權人能得到錢,有錢人能得到權」,也就是中國人熟知的「權錢交易」。
成員包括:美國前國防部長弗蘭克.卡路西(助凱雷成為美國第11大軍火商);前總統老布希(助凱雷、摩根大通以4.3億美元收購韓國韓美銀行,再以27億美元賣給花旗集團);英國前首相約翰.梅傑(助凱雷在歐洲設立11億美元的凱雷基金),以及菲律賓前總統、美國前國務卿、泰國前總理、德意志銀行前行長以及IBM、雀巢、波音、BMW、東芝等世界最大企業的高官。
2000年凱雷進入中國。到2006年6月,在中國投資21個項目。在中國的投資項目一般不超過5000萬美元,凱雷偏愛和別的投資機構聯合行動以降低風險,偏愛投資行業領先或者技術領先的公司,且有很強的控制欲。
2005年8月,凱雷和軟銀聯手注資順馳置業。2005年,凱雷和保德信以4.1億美元購入太平洋人壽的24.975%(非一次性投入),被質疑為賤賣;入股中國最大的實木地板生產企業安信地板;2006年用2.75億美元絕對控股中國工程機械龍頭徐工機械,遇到全社會抵制。從中獲得的基本經驗是:「項目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關系的搭建」。

4、KKR(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
成立於1976年,是全球私募基金業的開創者。業務主要加拿大、歐洲等地。擅長管理層收購。其投資者包括企業及公共養老金、金融機構、保險公司以及大學基金。30年累計完成146項私募投資,交易總額2630億美元。至2006年9月投資270億美元,獲得700億美元回報。
2006年初,KKR在香港和東京設立了分支機構,投資重點日、中、韓。公司網站宣稱,投資原則是「控股行業中的龍頭企業」。
2006年,在山東濟南鍋爐集團改制並購案中失敗。濟南鍋爐集團為國家大一型企業,在循環流化床鍋爐(CFB)領域國內領先。2005年醞釀改制,在初選戰略合作夥伴名單中列入KKR。後外資公司全部出局,後一家國有企業參股。
在中國聘請的高管:
董事總經理劉海峰:曾任摩根士丹利亞洲部聯席主管,領導蒙牛、平保、南孚、海螺水泥、恆安國際、山水水泥等投案資。
董事總經理路明:曾任摩根大通亞洲投資部合夥人,常駐香港。
JohnBond:曾任匯豐控股主席,現沃達豐集團主席、上海市長國際商界領袖顧問委員會主席、中國發展論壇委員、香港行政長官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
中國區資深顧問:柳傳志(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田溯寧(中國網通前副董事長兼CEO)。

5、華平投資集團 (Warburg Pincus):
號稱美國歷史最久的私募資本之一。1995年至今,華平在20餘家中國公司投資超過5億美元,包括亞信科技、卡森實業、港灣網路、富力地產。2004年12月聯手中信等收購哈葯集團55%股權,創第一宗國際基金收購大型國企案例。2006年投資國美電器和銀泰百貨。2007年以3000萬美元,以股權投資的方式部分買下中凱開發,獲得了一個具備中國房地產開發資質的殼。進一步展開在華地產投資業務。
目前,華平集團在中國及全球范圍內的投資集中在醫葯及生命科學、通訊及高科技、金融服務、製造業、媒體及商業服務、能源和房地產等行業,用於投資的基金包括目前管理的100餘億美元及新近募集的80億美元。

6、德州太平洋集團:
在全球所管理的資金超過300億美元。
旗下的亞洲投資機構--新橋投資,命名為德州太平洋-新橋(TPG-Newbridge)。新橋集團成立於1994年。1999年出資5000億韓元收購南韓第一銀行51%的股權。中國網通收購亞洲環球電訊,新橋投資出過力。收購深發展銀行為中國上市銀行外資並購第一案。參與過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

7、漢鼎亞太:
總部在美國,1985年由徐大麟和Hambrecht &Quist合資成立,總規模約21億美元,管理過19隻基金,投資回報率超過30%,投資星巴克、希爾頓中國區酒店等。2007年初募集到5億美元,成立了亞太增長基金V,用於在大中華區、日本和韓國等北亞地區的私有股權和並購方面的投資活動。

8、貝恩資本:
成立於1984年,資產超過250億美元。已完成200多個股權投資,總值超過170億美元。2006年初以30億美元先進收購著名半導體公司—-德州儀器旗下的感測器與控制器業務部門。
2006年12月,據傳正在募集10億美金的首隻亞洲基金,專注於投資中國與日本。參與海爾收購美泰克。

Ⅱ 基金經理排行榜前十名

1、羅偉冬,賽亞資本,深圳,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4,近五年收益率651.97%。

2、辜若飛,磐耀資產,上海,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31,近五年收益率360.22%。

3、裘慧明,明汯投資,上海,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5,近五年收益率355.85%。

4、解環宇,明汯投資,上海,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5,近五年收益率355.85%。

5、董寶珍,凌通盛泰,北京,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5,近五年收益率310.13%。

6、謝葉強,寧波寧聚,寧波,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7,近五年收益率288.31%。

7、林園,林園投資,深圳,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88,近五年收益率281.35%。

8、韓廣斌,新思哲投資,深圳,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7,近五年收益率277.87%。

9、張曉君,仙童投資,天津,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10,近五年收益率263.95%。

10、李昌民,廣州雪球投資,廣州,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5,近五年收益率250.02%。

Ⅲ 目前比較優秀的基金經理是誰閱歷

何 震

廣發穩健增長基金經理

經濟學碩士,9年證券從業經歷,曾在海南富南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君安證券公司、廣發證券公司工作。2002年8月加入廣發基金管理公司,曾任廣發聚富基金經理助理,現任廣發穩健增長基金經理。

何震掛在嘴邊的投資格言是「先勝而後求戰」。這句話出自《孫子兵法》,何震不止一次對記者提起,但自己具體怎麼理解的,何震一直沒有明說。「其實,就是做投資要先有自知之明。」 何震說,「我的短處是短線交易能力一般,也看不準大勢。所以,我就踏踏實實地研究和選擇企業,做長線。先搞清楚自己什麼不能幹,已經『勝』在戰之前了。」觀察何震的持股,的確是「放長線釣大魚」:上海機場、鹽湖鉀肥、貴州茅台三大重倉股,何震從年初攥到年底。

何震獲得了冠軍,但並沒把原因說得含混玄機:「 一是堅持價值投資理念;二是『先勝而後求戰』;三是適當考慮市場偏好。」

何震解釋說,誰都說要堅持價值投資,可是,2005年市場波動不小,在市場逼近1000點時,恐慌出現了,動搖的人非常多,許多股票被市場「錯殺了」。我們不僅沒有動搖,反而借機買進我們認為值得投資的企業。泥沙俱下,誰值得投資?我們堅持看企業的商業模式,看盈利是否可以復制,看公司的治理結構是否清晰。看準了的,不管市場如何,我們都堅守。至於考慮偏好是指,當有兩個企業發展狀況很接近面臨選擇時,會適當考慮當時的市場熱點在哪裡。

何震在復旦大學讀的研究生,愛打藍球。說到2006年,「經濟增長速度當然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因素,現在各種預測的差距太大了。」當然,僅僅提GDP增速,並不是問題的全部,結構性調整帶來的變化才更值得關注。「2005年我一直看好消費品和資源壟斷類企業,這兩類企業2006年依然值得看好。」怎麼聽,都還是「放長線釣大魚」的思路。

以「凈值論英雄」對否?「除了這個,還有什麼更科學?」何震說:「不是指標有問題,而是不應該只看短期表現,可以每年比凈值啊。」所謂路遙知馬力,這正是十大基金經理值得跟蹤的原因所在。

去年12月30日,上海機場和貴州茅台走勢出現放量陰線,面對基金年末「砸盤」之說,何震笑笑說:「名次相差大的,沒必要;相差近的,即便想砸,可是流通盤那麼大,能解決什麼問題。長期看,基金的業績與此關系太小了。」即便上述兩只股票以陰線報收,何震依然穩獲第一,他的說法不無依據。

Ⅳ 吳階平醫學基金會的創始人簡介

吳階平院士是著名醫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原國家領導人之一,1993年起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七屆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委員,八屆、九屆、十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是九三學社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醫師學院榮譽院士,比利時皇家醫學科學院院士,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師學院名譽院士,香港皇家外科醫師學院院士,清華大學醫學院首屆院長,中華醫學會名譽會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中國醫學科學院名譽院長,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名譽校長,首都醫科大學終身名譽校長,南京大學醫學院名譽院長,以及全國著名大學、學院、研究機構等二十餘家單位的名譽校長、名譽教授,國外著名大學、學院的榮譽院士或榮譽博士。吳階平院士是中國泌尿外科的奠基人之一,為中國泌尿外科和醫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他在1995年被美國泌尿外科學會推選為唯一有貢獻的國外榮譽會員。

Ⅳ Phoogle Asia和Bridgewater Associates旗下基金比起來如何

揭秘全球最大對沖基金布里奇沃特投資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s)

布里奇沃特公司創始人雷.戴利奧嚴守原則的做法,使他在好年景和壞年景都能賺錢。如今,他正在准備應對真正艱難的局面

當前的頹勢僅僅是一次嚴重的衰退,還是我們即將面臨大蕭條卷土重來?這是眼下人人都在問的問題。可是,布里奇沃特投資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始人、號稱當今世上最大的對沖基金經理雷。戴利奧(Ray Dalio)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准備了整整 8 年。2001 年,他讓手下的投資部門給公司計算機系統安裝了一個逐行編碼的「蕭條測量儀」,以便在經濟進入大規模去杠桿化時期後調整公司的投資戰略和風險預期。所謂去杠桿化時期,是指 20 世紀 30 年代波及世界各國經濟,而且此後周期性地大傷市場元氣的那種一旦發生就延續數年的過程。去年 9 月 30 日,就在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倒閉幾個星期後,戴利奧登錄公司系統,發現計算機已經按動了開關。公司的黑匣子這個時候已進入高度警惕狀態。

然而,即使戴利奧眼下要求客戶做好准備,迎接不同尋常、比一般衰退更加嚴重的事態發生,他仍然希望自己的基金大發利市。他直言不諱地解釋道,由於他的運作方法依賴的不是任何具體市場的走向,因此沒有理由認為,他不應該像過去一樣繼續尋找有利的投資機會。既然認為前景不妙,他仍然說出這樣的話來,的確夠有魄力的。

如果是正常年景,我們報道 59 歲的戴利奧的理由,也許就因為他是世上最成功的投資人之一。自從 1975 年在上曼哈頓東側的公寓一間閑置的卧室里辦起布里奇沃特投資公司以來,戴利奧迄今已經把公司發展成一家管理 800 億美元的龐大基金。他的個人資產估計超過了 40 億美元,即便在富得流油的康涅狄格州格林尼治,他也算得上是最有錢的居民之一。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過去 18 年裡,他的旗艦基金、現有資產超過 380 億美元的 Pure Alpha 基金,年均回報率達到 15%(不含各項收費)—安然度過 20 世紀 90 年代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網路泡沫破裂、911 恐怖襲擊和當前的全球金融危機,沒有一年的虧損超過 2%.去年,70% 的對沖基金發生虧損,資產平均縮水了 18%,而 Pure Alpha 的毛回報率依然高達14%。

然而,眼下不是正常年景。戴利奧引人矚目的原因,不在於他已經取得的成就,而是他賺錢的方法,以及他用來了解市場、各種組織、整個經濟乃至生活的精確分析手段。

戴利奧是否認為自己是世上最了不起的投資人之一?「不,」他說。「首先,我不知道『最了不起的投資人之一』的定義是什麼。這是個毫不相乾的問題。我最怕的是亂套。這種擔心迫使我發問:」咦,這種事情會發生嗎?那種事情會出現嗎?既然它在日本發生了,我又怎麼知道它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戴利奧說,自己是一個「極度現實主義者」,意思是說,他迫切想了解主導世界運轉的那些真正規律,同時又不夾雜主觀的價值判斷。「我覺得,他與眾不同的地方是,他不能容忍不充分的回答。」布里奇沃特投資公司聯合首席投資官之一、現年 50 歲的鮑勃。普林斯(Bob Prince)說。普林斯在 1986 年就進入公司。「他會一層一層地剝掉外皮,找到關鍵的真相。」戴利奧一生中的每項活動—從管理公司到狩獵時拿弓箭悄悄接近野豬—推崇的都是採取經過深思熟慮的步驟,以實現自己想要的結果,在做投資決策時尤其如此。「我特別熱衷於尋找明確的原理。」他說。「我不相信本能反應。你在市場上這樣做效果不會好。我做不到。我需要看到前景。我需要一個實施計劃。」為了制定計劃,他通過計算機模擬不同時段和世界不同地區來檢驗這些操作戰略的風險承擔能力,以確保它們能夠「不受時間限制,放之四海而皆準」。這全是小心謹慎—也是高度訓練有素—的概率投資策略。

在市場一派興旺的那些年份里,許多對沖基金經理把大筆杠桿資金用來賭股市看漲,賺得了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後來,少數基金經理因為預見到了經濟衰退也發了大財。這不是戴利奧的風格。(實際上,他討厭被人叫做對沖基金經理。)就此而論,他不會用大量借來的錢加大他的賭注—他的杠桿率約為 4 比 1,遠遠低於其他投資人以往的比率。與想法古怪的肖(D.E. Shaw)和復興科技基金(Renaissance Technologies)的吉姆。西蒙斯(Jim Simons)等同行一樣,戴利奧把自己的見解變成數學公式,然後用功能強大的計算機系統搜索世界各地的幾十個市場,尋找定價有偏差的資產或其他機會。戴利奧和他的計算機不只是關注股票、尋找彼得。林奇(Peter Lynch)所謂的「10 倍收益股票」,而且高度關注貨幣市場和固定收入證券市場,一點一點、穩穩地賺上一倍、兩倍、偶爾會達到三倍的回報。看得出來,這種方法有可能獲得十分豐厚的收益。

布里奇沃特投資公司總部是一幢不起眼的磚石玻璃結構三層樓房,坐落在康涅狄格州韋斯特波特縣一片 22 畝的茂密林地中,在格林尼治海岸以北約 20 英里。公司在附近的其他三座樓里新添了辦公場所,這是因為它管理的資產急劇增加—在過去 10 年裡年均增長率超過了 40%,所以必須出資聘請新員工,增強技術力量。自 2000 年以來,公司員工從不到 100 人發展到 800 人左右,僅僅在客戶服務部里就有 100 多名雇員。

與一般對沖基金不同的是,布里奇沃特投資公司不為富人管理金錢,而是只跟養老基金和主權財富基金等大型機構合作。眼下,公司有 270 個客戶,其中大約一半是美國國內機構,一半在海外。和普通對沖基金一樣的是,它對受託資產收取 2% 的管理費和 20% 的利潤分成。

不過,它與投資人之間的關系不僅僅是從對方的錢財中分得一份。公司的分析師還向客戶提供一系列調研服務。「我喜歡他們做的每日經濟報告。」洛斯公司(Loews Corp.)首席執行官吉姆。蒂施(Jim Tisch)說。「這是我每天必讀的東西。」分析師們還隨時按照客戶的要求提供服務,或者審查客戶的投資組合—甚至包括把資金分流到其他對沖基金。「我不把他們當作服務提供商,而是當作合作夥伴。」柯達公司(Eastman Kodak)養老基金投資主任約翰。蘭恩(John Lane)說。這個擁有75億美元資產的養老金組合自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就投資於該公司。「如果不聽取布里奇沃特公司的意見,我們不會對投資戰略作重大改動。」

盡管資產管理業最近飽受丑聞和倒閉的困擾,蘭恩仍然完全信任布里奇沃特公司。「在與我們合作的所有投資公司當中,」他說,「他們是最值得信賴的。」談到信任問題,戴利奧指出,客戶的錢財都在公司外部保管人那裡,他的機構客戶經常來勢洶洶地審計公司的經營狀況。

戴利奧身高6英尺,體格健壯,不會見客戶時愛穿棉織開領衫和燈芯絨褲子。他的辦公室朴實無華,到處掛妻子和四個孩子的照片,窗外可以看到從林地橫穿而過的索格塔克河。周圍的鄉土氣息令他心情愉快。他是全國魚類和野生動植物基金會(National Fish and Wildlife Foundation)理事會成員,酷愛釣魚和弓箭狩獵活動,獵物從南非野牛到野豬一應俱全。他說自己喜愛戶外運動—他還喜歡用滑雪板滑雪—主要是因為他崇尚大自然的精美絕倫。他說,相比之下,「人類看見或製造的任何東西都過於簡單了。」

為了保持頭腦活躍、富於創意,戴利奧每周要打坐五次左右,每次20分鍾。他說,早在「1968年披頭士們開始這種**時」,自己就學會了。他還是個狂熱的音樂迷,而且什麼音樂都喜歡。他在紐約市的歌劇院里有一個專用包廂,每年長途跋涉去新奧爾良參加爵士音樂節,定期與妻子一起去跳薩爾薩舞,對藍調布魯斯也情有獨鍾。

同許多億萬富翁級的基金經理一樣,戴利奧擁有自己的慈善基金會。過去三年裡,他出資在報紙和電台上打廣告,支持一個名叫「讓我們重新定義聖誕節」的運動,該運動呼籲人們向慈善機構捐錢,而不是沉湎於慣常的炫耀自我的節日消費。

盡管戴利奧說自己讀書不多,但最近在他的辦公桌上摞20幾本有關經濟危機的書,其中有本。伯南克(Ben Bernanke)的《大蕭條論文集》(Essays on the Great Depression)和約翰。肯尼思。加爾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的《1929 年大崩潰》(The Great Crash of 1929)。每本書里都夾便簽紙,書頁空白處有隨手記下的心得。他還在手邊放了一個活頁夾,裡面是他收集的上世紀四個重要去杠桿化時期長達100頁的詳細時間表,這四個時期是:20世紀20年代魏瑪共和國極度通脹、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期間的全球經濟危機、80年代的拉丁美洲信貸危機,以及90年代開始的日本10年衰退。他說,這份時間表提供了「一種有關每個時期應該做什麼交易的虛擬經驗」。

戴利奧說,在這四個歷史時期中,當前的形勢與大蕭條最相似,因為其問題具有全球性。不過,他不愛用「蕭條」這個詞。他認為這個詞太嚇人,現在如果用它,會使人聯想到當年遍地的流浪漢和收容失業者的「胡佛村」,並且會分散人們的注意力,不再去關注造成當前態勢的緣由。他想用自己造的詞:「D-過程」(D-process)。

戴利奧說,大多數人認為,蕭條就是一種真正、真正惡劣的衰退;而實際上,兩者不盡相同,但均屬於正常現象。衰退是因為中央銀行採取緊縮銀根政策而造成實際 GDP 下降,此舉通常是為了控制通貨膨脹,待央行壓力減輕時,便會停止實施。不過,D-過程發生在某經濟體出現難以承受的債務負擔、貨幣政策不再有效之際,這通常是因為利率接近於零,央行無力刺激經濟回暖。作為補救,債務的價值必須減記(此舉有引發通貨緊縮的風險),否則央行必須加印鈔票(這是導致通貨膨脹的因素),或者以某種形式雙管齊下。

近幾年來,美國債務水平佔GDP的百分比扶搖直上,達到了20世紀30年代初創下的歷史高點。美聯儲的基準利率眼下一直在略高於零的上方徘徊。因此,在戴利奧看來,這顯然表明 D-過程出現了。「看來很有可能的是,股價會大大下降。」他說。「我們不得不經歷一個重大的債務重組過程,大量的資產會被出售,而且是巨額資產,買家卻寥寥無幾。」

就連對沖基金的投資人也不能倖免。根據布里奇沃特公司的調研結果,對沖基金業的總價值相當於標准普爾500指數的75%,就這個問題,戴利奧迄今已經發出好幾年警報了。「太多的人對經濟正增長懷有一種系統性偏向。」他說。「我認為,我們即將面臨的是經濟態勢繼續惡化,盡管大多數人都期待它會好轉。」他預計,到 D-過程結束時,這種態度很可能會發生逆轉。

戴利奧在紐約長島長大,父親是爵士樂手,母親是家庭婦女,他是家裡的獨子。他父親會吹單簧管、短笛、長笛和薩克斯管,而他從來沒有耐心學習任何樂器。上世紀60年代初他還是個孩子時,便在附近的高爾夫球場里當球童。當時的股市牛氣沖天,12歲的戴利奧聽說了足夠多的炒股高招後,決心去試試水,於是便去找他的叔伯借錢。待到自己買的第一隻股票—東北航空騰飛後,他也上了癮。

從長島大學畢業後,他去哈佛商學院拿了 MBA 學位,接到多米尼克經紀公司(Dominick &Dominick)當了一年大宗商品交易部主任,最後去海登斯通公司(CBWL Hayden Stone),成為桑迪。威爾(Sandy Weill)的手下,具體工作是利用期貨來幫助企業對沖其市場風險。一年後,他自己開業搞咨詢,幫別的公司對沖利率和貨幣風險。作為副業,他用自己的錢做投資,並且開始積累交易「決策規律」—起先是記在筆記本里,後來儲存到電腦里,這些規律可以進行後推檢驗,看看它們在不同時期和市場上是否可行。80年代中期,他靠自己在提供高質量調研方面的名聲,獲得了為世界銀行管理500萬美元固定收入資金的機會,並且利用這筆錢賺取了投機回報。1990年,他用洛斯公司和柯達公司的錢成立了自己的對沖基金投資項目。

布里奇沃特公司的旗艦基金起名叫Pure Alpha絕非偶然,它代表了戴利奧採用的一種投資策略—「可攜阿爾法」(portable alpha),又稱alpha與beta分離法—他當年開始採用此法時,尚屬創新之舉,但如今在華爾街更加曲折的過道里已經司空見慣。「雷。戴利奧認識到,傳統的投資組合模式太不自然。」安傑羅。卡爾維洛(Angelo Calvello)說。卡爾維洛在道富全球顧問公司(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ers)和曼恩投資公司(Man Investments)擔任過高管,在可攜阿爾法方面著述甚豐。「他真正改變了人們過去對投資和分散風險的思考方式。」

從投資的角度看,beta 是一項投資可能從某個基準指數—比如標准普爾 500 股票指數—的上下波動中獲得的被動回報。Alpha 則是衡量經理人回報的標准,即在同等風險下超過 beta 的部分。針對自己的基金,戴利奧開發了一種「alpha 覆蓋」法,使他能夠撥出一定的資金去重復某個投資人選定的基準,然後在其他資產類別之間自由游動,尋找最有可能的「alpha 流」,即回報機會。這是他多年裡總結出來的應用交易公式的完美方法。

於是,戴利奧毫無諷刺之意地說,他發現了投資之道的聖杯,「我的意思是,如果你發現了這種東西,你就能發財,投資就能成功。」不幸的是,這個聖杯不是一般人能碰巧得到的法寶,而是一個公式:15 個或 15 個以上彼此不關聯的回報流,有 beta 流,也有 alpha 流。根據戴利奧的說法,這種投資可以降低 80% 的風險。當然,難就難在首先能否找到一大批可靠的、彼此無關聯的賺錢機會。(假如容易的話,豈不人人都能做到。)而且,它需要冒的風險遠遠超過資本的限制。如今,布里奇沃特公司的計算機在大約 100 個不同類別里搜索世界各地的機會—從針對工業金屬價格的定向投資,到針對兩個新興市場國家利率對比的相對投資。對基金進行如此寬泛的多元化經營,減少了一錘子買賣的風險—同時也制約了 Pure Alpha 基金對任何一個市場可能產生的影響

布里奇沃特公司對 Pure Alpha 系統信心十足。就在幾年前,戴利奧做了一件華爾街上罕見的事—把錢拒之門外。2005 年底,戴利奧和手下覺得已經到了自己投資能力的極限。他們決定不再接新項目,全力以赴搞他們的最佳戰略。他們當時管理的資金有許多被分流到—比如說—運用更加傳統方法的環球債券風險投資項目上,而不是 Pure Alpha 基金。這樣,他們讓客戶可以選擇把資金轉到 Pure Alpha 基金—如果客戶認為可攜 alpha 法不符合其機構投資理念的話,也可以選擇把錢取走。

結果,布里奇沃特公司的確損失了幾個客戶,但卻為現有客戶擴大資金投入提供了空間。眼下,除了 Pure Alpha 基金擁有的 386 億美元之外,布里奇沃特公司還在一個名叫「全天候」(All-Weather)的投資項目里擁有 179 億美元,後者起初是戴利奧為他的家庭信託基金創立的。全天候是一個「被動」基金,旨在提供的長期回報率相當於 60/40 股票-債券投資組合,但風險更小(去年降低了 20%)。對於寧願多擔風險的投資人,還有一個 Pure Alpha II 期基金,其投資方法與旗艦基金完全一樣,但波動幅度要小一半。

幾年前,戴利奧仔細研究了正在快速發展的公司,認為必須制定自己的價值體系,使之成為公司的運轉和管理的模式。於是,他坐下來,想寫一份有關這些原則的大綱,結果卻成了一份長達 62 頁、不同凡響的文件,要求公司每個雇員都得學習。(趣例舉隅:「公司雇員必須推崇追求真理的精神,甚至甘心為此受辱。」)

「假如把五位組織心理學家關在一個房間里,要求他們為公司文化設計一份完美的藍圖,他們最終拿來出的大概就是這樣的東西。」退休咨詢顧問鮑勃。艾興格(Bob Eichinger)說。艾興格過去 50 年裡一直致力於研究企業人才管理,目前在布里奇沃特公司兼職。「他想設計出一種使人才得到自由發揮的文化。」

與一般公司的氛圍相比,這種設想的結果顯得很激進。為了保持自己極度現實主義的形象,戴利奧堅持搞全透明管理。比如,每次會議都錄音存檔。要求員工經常做出直言不諱的反饋,包括召開「刨根問底」會議,討論員工沒能完成任務的原因。如果員工不在場,經理們不許就對方的表現進行評估。戴利奧認為,錯誤是學習的有力工具,因此每當出現問題,員工都必須在所謂的「問題日誌」里寫一份備忘錄。戴利奧熱衷於英才管理的理念,他鼓勵下屬與上司爭辯—也要求上級鼓勵下級這樣做。「我們討厭自以為是。」他說。

如果年輕雇員—公司辦公樓里四處可以看到最近從名牌學校畢業的高材生—需要了解這種英才管理可能帶來的機遇,他們只要看看 34 歲的格雷格。詹森(Greg Jensen)就可以了。詹森現任研究部主任,在公司每周一次的投資戰略會議上,他是僅次於戴利奧和普林斯的第三位最有發言權的人。詹森從達特茅斯學院畢業後直接來公司當了一名實習員工,並且很快就得到逐級晉升。「我喜歡這里,因為你的貢獻能得到一種合乎邏輯與原則的評價,而不是憑當權者的好惡。」他說。

不足為奇的是,並非人人都適應這種氣氛緊張的文化。一位前雇員說:「它既是控制心智的邪教,又是世上最快活的地方,這要看你是否認同它。」即使是一些眼下感到快活的員工,也說初來乍到時需要有一個適應期,並且承認那些咄咄逼人、直言不諱的反饋並不全都那麼有趣。有幾位雇員談到了這種開誠布公的做法能使人充分發揮作用,還有幾個甚至舉例說明,接受這種襟懷坦白的方針後,他們的個人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也許更加說明問題的是,戴利奧的制度帶來了他所期望的結果。他說,他對自己的主張時時受到質疑絲毫不感到難堪。實際上,他巴不得大家這樣做。「我拿出自己的結論,然後對大家說:」請多挑毛病。『人們往往認為我之所以取得成功—或者不管你怎麼叫它—是因為我是個真正善於決策的人。我卻以為,真正的原因是我對決策不那麼有信心。所以,換句話說,我對任何事情從來都沒有把握。一切都有可能發生。「

這就是讓他始終對不斷變化的世事保持警惕的原因。「假如我以前不得不做出許多長期決定,我的成就會遜色得多。」他說。「我處在這個位置上的好處是,我有能力做到明天就改變主意

Ⅵ 什麼在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

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是一個以保護華南虎為主要目標的民間組織,2000年由一名美籍華裔女士全莉在英國創辦,2002年和2003年分別在美國和中國香港注冊。迄今為止,該基金會仍是中國國外唯一一個完全針對中國的老虎及其他瀕危貓科動物的慈善福利機構。

地球上僅剩餘的五個老虎亞種:西伯利亞虎(東北虎)、孟加拉國虎、蘇門答臘虎、印支虎和中國虎,都處在極其瀕危的境地。中國虎(也被普遍認為是華南虎)是所有虎亞種的祖先,但卻是瀕危的5個亞種中最瀕危的,早在20世紀50年代,中國有約4000隻中國虎。但由於人類的捕獵和棲息地的破壞,如今地球上只剩下不到100隻了!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創立的。

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的目的是廣泛引起世界各界對中國虎現狀的關注,通過提供相關信息,讓人們了解中國虎的處境和未來命運。通過公眾教育,把先進的保護模式介紹到中國並加以實踐,籌集資金來支持這些行動,為拯救和保護中國虎而努力。

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致力於將國外的先進野生動物保護概念和模式帶進中國,尋求國際社會的支持,與中國相關組織建立夥伴關系,尋找方法,解決人虎之間的矛盾,使兩者和平共處;幫助在海內外各方面,包括公眾、教育、商業、科技和政府的相關機構和組織之間進行溝通;與現在和未來的組織合作,最大限度地增加通過共同努力取得的成果。

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的工作重點:通過有效的管理,使瀕臨滅絕的華南虎種群數量在中國本土面積較大而又安全的棲息地上逐漸增加。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在中國的工作開始於其創辦之時,即2000年,其保護華南虎的主要項目有老虎野化項目、老虎繁育項目和建立中國虎先鋒保留地。

Ⅶ 中國有名的私募基金有哪些。

1、私募基金:私人股權投資(又稱私募股權投資或私募基金,Private Fund),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用來指稱對任何一種不能在股票市場自由交易的股權資產的投資。被動的機構投資者可能會投資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然後交由私人股權投資公司管理並投向目標公司。私人股權投資可以分為以下種類:杠桿收購、風險投資、成長資本、天使投資和夾層融資以及其他形式。私人股權投資基金一般會控制所投資公司的管理,而且經常會引進新的管理團隊以使公司價值提升。

2、知名私募基金:
1、CVC為全球十大私募基金之一,管理資金逾230億美元。該公司是全球一級方程式賽車(Formula1)的主要股東,過往較為注目的投資包括英國汽車協會(AA)及義大利黃頁(Italian YellowPages)。至於亞洲地區,CVC過去曾投資26個項目,企業價值逾162億美元,與其他著名私募基金如KKR及凱雷齊名。

2、黑石基金:華爾街是世界的金融中心,黑石集團更堪稱華爾街上最知名的私募基金。黑石的成功,離不開史蒂夫·施瓦茨曼的功勞,他靠著一系列眼花繚亂的交易以及破紀錄的並購,被稱作黑石集團的「精神教父」,他被《財富》雜志譽為「華爾街新一代的領軍人物」。

3、凱雷投資集團(Carlyle Group):
成立於1987年,創辦人:大衛魯賓斯坦因。現擁有39隻基金,管理資金總額390億美元,位列世界私募基金公司前茅。業務遍及世界各地。
凱雷號稱「總統俱樂部」。其經營思想是:「如果你把有錢人和有權人聚到一起,有權人能得到錢,有錢人能得到權」,也就是中國人熟知的「權錢交易」。
成員包括:美國前國防部長弗蘭克.卡路西(助凱雷成為美國第11大軍火商);前總統老布希(助凱雷、摩根大通以4.3億美元收購韓國韓美銀行,再以27億美元賣給花旗集團);英國前首相約翰.梅傑(助凱雷在歐洲設立11億美元的凱雷基金),以及菲律賓前總統、美國前國務卿、泰國前總理、德意志銀行前行長以及IBM、雀巢、波音、BMW、東芝等世界最大企業的高官。
2000年凱雷進入中國。到2006年6月,在中國投資21個項目。在中國的投資項目一般不超過5000萬美元,凱雷偏愛和別的投資機構聯合行動以降低風險,偏愛投資行業領先或者技術領先的公司,且有很強的控制欲。
2005年8月,凱雷和軟銀聯手注資順馳置業。2005年,凱雷和保德信以4.1億美元購入太平洋人壽的24.975%(非一次性投入),被質疑為賤賣;入股中國最大的實木地板生產企業安信地板;2006年用2.75億美元絕對控股中國工程機械龍頭徐工機械,遇到全社會抵制。從中獲得的基本經驗是:「項目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關系的搭建」。

4、KKR(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
成立於1976年,是全球私募基金業的開創者。業務主要加拿大、歐洲等地。擅長管理層收購。其投資者包括企業及公共養老金、金融機構、保險公司以及大學基金。30年累計完成146項私募投資,交易總額2630億美元。至2006年9月投資270億美元,獲得700億美元回報。
2006年初,KKR在香港和東京設立了分支機構,投資重點日、中、韓。公司網站宣稱,投資原則是「控股行業中的龍頭企業」。
2006年,在山東濟南鍋爐集團改制並購案中失敗。濟南鍋爐集團為國家大一型企業,在循環流化床鍋爐(CFB)領域國內領先。2005年醞釀改制,在初選戰略合作夥伴名單中列入KKR。後外資公司全部出局,後一家國有企業參股。
在中國聘請的高管:
董事總經理劉海峰:曾任摩根士丹利亞洲部聯席主管,領導蒙牛、平保、南孚、海螺水泥、恆安國際、山水水泥等投案資。
董事總經理路明:曾任摩根大通亞洲投資部合夥人,常駐香港。
JohnBond:曾任匯豐控股主席,現沃達豐集團主席、上海市長國際商界領袖顧問委員會主席、中國發展論壇委員、香港行政長官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
中國區資深顧問:柳傳志(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田溯寧(中國網通前副董事長兼CEO)。

5、華平投資集團 (Warburg Pincus):
號稱美國歷史最久的私募資本之一。1995年至今,華平在20餘家中國公司投資超過5億美元,包括亞信科技、卡森實業、港灣網路、富力地產。2004年12月聯手中信等收購哈葯集團55%股權,創第一宗國際基金收購大型國企案例。2006年投資國美電器和銀泰百貨。2007年以3000萬美元,以股權投資的方式部分買下中凱開發,獲得了一個具備中國房地產開發資質的殼。進一步展開在華地產投資業務。
目前,華平集團在中國及全球范圍內的投資集中在醫葯及生命科學、通訊及高科技、金融服務、製造業、媒體及商業服務、能源和房地產等行業,用於投資的基金包括目前管理的100餘億美元及新近募集的80億美元。

6、德州太平洋集團:
在全球所管理的資金超過300億美元。
旗下的亞洲投資機構--新橋投資,命名為德州太平洋-新橋(TPG-Newbridge)。新橋集團成立於1994年。1999年出資5000億韓元收購南韓第一銀行51%的股權。中國網通收購亞洲環球電訊,新橋投資出過力。收購深發展銀行為中國上市銀行外資並購第一案。參與過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

7、漢鼎亞太:
總部在美國,1985年由徐大麟和Hambrecht &Quist合資成立,總規模約21億美元,管理過19隻基金,投資回報率超過30%,投資星巴克、希爾頓中國區酒店等。2007年初募集到5億美元,成立了亞太增長基金V,用於在大中華區、日本和韓國等北亞地區的私有股權和並購方面的投資活動。

8、貝恩資本:
成立於1984年,資產超過250億美元。已完成200多個股權投資,總值超過170億美元。2006年初以30億美元先進收購著名半導體公司—-德州儀器旗下的感測器與控制器業務部門。
2006年12月,據傳正在募集10億美金的首隻亞洲基金,專注於投資中國與日本。參與海爾收購美泰克。

熱點內容
利率越低債券價格高 發布:2021-09-10 11:04:26 瀏覽:403
基金交易原則 發布:2021-09-10 11:03:50 瀏覽:464
車險如何網上買保險 發布:2021-09-10 11:03:14 瀏覽:970
英國郵局申根保險價格 發布:2021-09-10 11:03:13 瀏覽:16
果洛網上炒股 發布:2021-09-10 11:01:59 瀏覽:9
股市中的換手率內盤也算在內嗎 發布:2021-09-10 11:01:56 瀏覽:80
60歲老年人保險價格是多少 發布:2021-09-10 10:58:41 瀏覽:606
匯博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信息 發布:2021-09-10 10:57:17 瀏覽:66
河南期貨從業資格成績查詢入口 發布:2021-09-10 10:57:14 瀏覽:422
乙烯期貨價格 發布:2021-09-10 10:55:20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