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利息的兌換方式
1. 國債按付息方式分包括什麼
國債利息的支付一般可分為一次性付息 和分期付息兩種。 一次性付息是指發行體在國債的有效期 內,按照規定的利息率,一次性將利息付給國 債持有人並當場結清的支付方式。 分期付息是指發行體在國債的有效期內, 按照規定的利息率,分期將利息付給國債持有 人並逐期結清的支付方式。 分期付息一般按年 付息、按半年付息、按季付息,甚至還有每月 付息一次。分期付息對投資者和發行體都有好 處。 對投資者來說,分期付息可獲得復利收 益,每年均可獲得現金利息以利於流動;對於 發行體來說,分期付息可以減輕集中付息的壓 力,在國債有效的各個時期中,平均分攤利息 負擔。但也並非付息次數越多越好。分期付息 次數過多,行政手續繁瑣,償還費用增加;分 期付息次數過少,則與一次性付息無異。一般 來說,付息次數的選擇要視具體的金融運行狀 況、國債投資者的心理和應支付利息的總額等 情況來確定。 總之,無論是一次性付息還是分期付息, 利息的支付時間應適應於金融的季節變動狀 況。由於分期付息在時間上具有主動性,對金 融市場的季節性變動適應性較強。如果在市場 結算之前支付利息,則市場可以獲得資金融通 的便利,緩和金融的緊張程度;反之,如果在 市場結算之後付息,則既不能緩和金融的緊張 程度,又有可能增強金融的疲憊程度,不利於 經濟的運行。另外,付息時間還應定在征稅期 前。
2. 國債利息支付是如何
分期付息的記帳式附息國債一般每半年或一年付息一次。
交易所一般會在付息日期前幾天刊登支付利息的通知,確定「債權登記日」,投資者要注意債權登記日及付息日期,因為這是決定你是否享有本次利息的關鍵。
付息的方式是由中國結算深圳分公司通過證券商將息款直接轉到投資者資金帳戶上。
3. 國債券怎麼兌換
國債到期分以下兩種情況兌換:
1、憑證式國債的購買
憑證式國債兌付由原售出機構網點辦理。收款憑證只能在同一分行范圍內兌付或提前支取,而卡內國債可在任一網點提前支取。
2、儲蓄國債
儲蓄國債(電子式)兌付資金由原售出機構直接支付至投資者資金清算賬戶。你可以通過銀行資金賬戶提取資金,銀行賬戶的儲蓄卡通常是全國通存通取的。
需要注意:購買不同品種的國債其兌取方法也不同,憑證式國債兌付是需要到原售出機構網點去辦理的。
儲蓄國債(電子式)兌付資金由原售出機構直接支付至投資者資金清算賬戶。
也就是說因為電子式國債在購買時,客戶的銀行結算賬戶(銀行卡或折)已經和您的國債賬戶對接了,所以每年的利息以及到期後的本金都會按時自動劃賬到您的銀行卡(折)上的。
依據《國庫券條例》第六條「國庫券按期償還本金。國庫券利息在償還本金時一次付給,不計復利」的規定,由原售出機構網點辦理,以前年度到期應兌未兌的實物國債,可繼續到當地常年兌付網點辦理兌付。
(3)國債利息的兌換方式擴展閱讀:
國債是債的一種特殊形式,同一般債權債務關系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法律關系主體:
國債的債權人既可以是國內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也可以是某一國家或地區的政府以及國際金融組織,而債務人一般只能是國家。
2、法律關系的性質:
國債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和消滅較多地體現了國家單方面的意志,盡管與其他財政法律關系相比,國債法律關系屬平等型法律關系,但與一般債權債務關系相比,則其體現出一定的隸屬性,這在國家內債法律關系中表現得更加明顯。
4. 國債利息計算方法
投資者提前兌取可獲得資金=提前兌取的儲蓄國債面值+提前兌取應計利息-提前兌取應扣利息-提前兌取手續費
提前兌取應計利息=提前兌取面值金額×執行利率%×自上一付息日起至提前兌取日的實際持有天數/當前計息年度實際天數
提前兌取應扣利息=提前兌取面值金額×票面年利率%×應扣除的天數/當前計息年度實際天數
5. 國債利息如何發放是直接打到銀行卡嗎
利息直接劃到國債帳戶或股票資金帳戶的。
相關知識點延伸:
國債利息是政府發行國債的籌資成本,同時又是認購者的投資報酬。
一般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一般利息
一般利息是一種固定利息,指在發行國債時就明確規定了的利息。計算方法包括單利和復利。假如P表示本金額,i表示國債的利率,I表示利息,s表示本利和或償還額,n表示償還期間,則:
按單利法計算的利息額I=P·i·n;
償債額S=P(1十i·n);
按復利計算的償債額S=P(1 + i)n ;
利息額I=S—P=P·[(1 + i)]n -1]
由於復利法實行「利滾利」,即對本金所產生的利息也要計息,因此,在同等利率條件下,其計算出來的利息要比單利法計算出來的利息大。
(二)保值利息
保值利息一般是一種浮動利息,指在通貨膨脹情況下,為提高投資者認購國債的興趣,實行債券利息隨通貨膨脹指標上下浮動並保值的一種付息方式。通貨膨脹已成為世界各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經常出現並難以醫治的「病症」。持續的通貨膨脹必然會不斷降低資本的投資價值。投資者在通脹條件下,必然會要求國債投資能夠補償其通脹風險損失。在此情況下,政府發行的國債利息就由兩部分組成:
國債利息=票面純利息十通貨膨脹補償
即:國債利息=計息年數X(票面利率十平均通貨膨脹率)
(三)貼息或貼水
貼息或貼水指國債以低於面值金額的價格發行,到期按票面金額償還,而票面金額與發行價格之間的差額即為利息。1996年我國第l、3、4、5號國債都是首次採取國際上通行的貼息方式發行的國債-以第3期國庫券為例,每100元面值招標價為97.38元,發行價為97.48元,對普通投資者來說,3月15日投資9了.48元,6月15日就可得到100元,即利息為2.52元(100—97.48);而對政府來說,其採用招標法發行國債籌資97.38元,三個月後卻要償還100元,利息償付額為2,62元(100—97.38)。貼息或貼水國債多適用於短期國債,也是荷蘭式價格招標發行方式較適宜的券種。
(四)剪息或附息
剪息或附息的付息方式指政府在國債未到期前每年(或每半年)支付利息的一種方式。剪息方式有利於使國債付息均勻化,減輕還本付息高峰期的財政壓力。此外,由於其每年付息一次,降低了國債投資的風險,從而有利於吸引更多的潛在投資者。
6. 國債到期怎樣兌付
國債到期有兩種兌付方式:
1、憑證式國債的購買
憑證式國債兌付由原售出機構網點辦理,收款憑證只能在同一分行范圍內兌付或提前支取,而卡內國債可在任一網點提前支取。
2、儲蓄國債
儲蓄國債(電子式)兌付資金由原售出機構直接支付至投資者資金清算賬戶,可以通過銀行資金賬戶提取資金,銀行賬戶的儲蓄卡通常是全國通存通取的。
國債主要特點:
國債是債的一種特殊形式,同一般債權債務關系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從法律關系主體來看:
國債的債權人既可以是國內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也可以是某一國家或地區的政府以及國際金融組織,而債務人一般只能是國家。
2、從法律關系的性質來看:
國債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和消滅較多地體現了國家單方面的意志,盡管與其他財政法律關系相比,國債法律關系屬平等型法律關系,但與一般債權債務關系相比,則其體現出一定的隸屬性,這在國家內債法律關系中表現得更加明顯。
(6)國債利息的兌換方式擴展閱讀:
國債的償還方式
1、分期逐步償還法:即對一種國債規定幾個還本期,直到國債到期時,本金全部償清。
2、抽簽輪次償還法:即通過定期按國債號碼抽簽對號以確定償還一定比例國債,直到償還期結束,全部國債皆中簽償清時為止。
3、到期一次償還法:即實行在國債到期日按票面額一次全部償清。
4、市場購銷償還法:即從證券市場上買回國債,以至期滿時,該種國債已全部被政府所持有。
5、以新替舊償還法:即通過發行新國債來兌換到期的舊國債。
7. 國債未到期怎麼兌換
通常只能由你自己去辦理提前兌換,需要債券印刷的人身份證。
如果投資者持有兩期國債不滿6個月提前兌取不計付利息,滿6個月不滿24個月按發行利率計息並扣除180天利息,滿24個月不滿36個月按發行利率計息並扣除90天利息;持有第二期滿36個月不滿60個月按發行利率計息並扣除60天利 息。此外,提前兌取將被收取本金0.1%的手續費。
兌換流程:銀行於付息日和到期日將儲蓄國債利息或本金自動存入您指定的資金賬戶,無需您上門辦理。如需提前兌取,請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及債券交易介質,填寫《債券交易憑證》,到銀行的任一開辦儲蓄國債業務的網點辦理相關手續,並按兌取本金的1‰繳納手續費。
溫馨提示:儲蓄國債在付息日和到期日前規定時間內將停止辦理提前兌取、非交易過戶等一切與債權轉移的相關業務。
8. 憑證式國債的計息方式
發行期內購買的憑證式國債的到期兌付日與購買日是月對月、日對日相對應的。
只能在發行期內購買持有到最後計息日內才能拿到全額利息,所以只能在13日到27日內購買;如果你是15日買的,兌付日就是第二年的15日;如果你是29日購買,超出了發行規定日,而最後計息日是27日,你就不能持滿一年,差2日;那麼利息就只能分段計息,按不足一年,滿半年的利率段計息。按今年的發行利率就是是0.36%,而持滿一年是2.60%。所以,差2天,利息收益就差很多!
如果你持滿了一年,過了兌付日去兌換,超出的時間不計算利息,只計算一年的。
參考資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貝請註明出處!
9. 國債利息支付方式
目前我國儲蓄的種類主要有以下七種:
(1)活期儲蓄存款。1元起存,由儲蓄機構發給存摺,憑折存取,開戶後可以隨時存取。這種方式最為方便,只要手中有零錢,就可以及時存入銀行。
(2)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一般50元起存,存款分三個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和八年。本金一次存入,由儲蓄機構發給存單,到期憑存單支取本息。這種儲蓄最適合手中有一筆錢准備用來實現購物計劃或是長遠安排。要注意安排好存款的長短期限,避免因計劃不當提前支取而造成的利息損失,因為提前支取,銀行按活期存款利率付息。
(3)零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一般5元起存,存期分一年、三年、五年,存款金額每月由儲戶自定固定存額,每月存入一次,中途如有漏存,應在次月補存,未補存者,到期支取時按實存金額和實際存期計算利息。這種方式對每月一定固定收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最好的積累財富的方法。
(4)存本取息定期儲蓄存款。一般5千元起存。存款分一年、三年、五年,到期一次支取本金,利息憑存單分期支取,可以一個月或幾個月取息一次。如到期取息日未取息,以後可隨時取息。如果儲戶需要提前支取本金,則要不按定期存款提前支取的規定計算存期內利息,並扣回多支付的利息。
(5)整存零取定期儲蓄存款。一般1千元起存,本金一次存入,存期分一年、三年、五年。支取期分為一個月、三個月、半年一次,利息於期滿結清時支取。
(6)定期兩便儲蓄存款。一般50元起存,由儲蓄機構發給存單,存單分記名、不記名兩種,記名式可掛失,不記名式不掛失。存期一般有四個檔次:一是不滿三個月,二是三個月以上不滿半年,三是半年以上不滿一年,四是一年以上。各個存款的利息均不同。
它兼有定期和活期儲蓄之長,即有活期的方便,靈活,定期的利率。一般為定額存單式,存單的面額一般有20元,50元,100元和500元等幾種,儲戶存儲時,銀行按其存款金額開給相應面額的存單。
(7)華僑(人民幣)定期儲蓄。華僑、港澳台同胞由國外或港澳地區匯入或攜入的外幣、外匯(包括黃金、白銀)售給中國人民銀行和在各專業銀行兌換所得人民幣存儲本金存款。該存款為定期整存整取一種。存期分為一年、三年、五年。存款利息按規定的優惠利率計算。該種儲蓄支取時只能支取人民幣,不能支取外幣,不能匯往港澳台地區或國外。存款到期後可以辦理轉期手續,支付的利息亦可加入本金一並存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