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價格指數保險山東
⑴ 蔬菜價格
近日,京魯豫等部分地區蔬菜價格迅速下跌引發各方關注。受去年冬季菜價高漲、流通環節成本過高影響,蔬菜市場出現「菜貴傷民,菜賤傷農」的怪圈。對此,商務部昨天緊急部署對策,穩定蔬菜市場,幫菜農尋找銷路。其中包括組織指導大型連鎖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等流通企業直接采購蔬菜,優先銷售滯銷蔬菜。
>>現狀
幾分錢一斤仍然賣不動
全國大部分地區的菜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商務部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11日至17日,全國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比前一周下降9.8%,三周以來已累計下降16.2%。
全國蔬菜種植第二大省河南多個地方的菜農在豐收之後,卻遭遇季節性蔬菜價賤與滯銷。鄭州市中牟縣的芹菜、惠濟區的萵筍及周口市淮陽縣的包菜,價格低至每斤幾分錢都少有人問津。
在目前我國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山東壽光農產品物流園,不少菜商反映,微利對他們來說已經是「萬幸」。「現在白菜在壽光當地根本沒人買,只能運到銀川去賣,每斤賣0.2元。除去包裝錢、人工費、市場管理費幾乎不掙錢。而去年的價格都到了每斤1元。」做大白菜生意20多年的壽光菜農說。
>>怪圈
消費者未感到菜價下降
與此同時,消費者並沒有認為目前菜價有下降趨勢。有報道顯示,在田間地頭收購的捲心菜8分一斤,到市區菜市場賣價就達到8-9毛一斤,近10倍差距主要來自運輸上的各種成本、人工成本、天氣影響下的蔬菜自身消耗成本、菜市場的攤位成本等各種因素。
有專家分析稱,蔬菜從田間地頭的生產到市民餐桌消費,往往要經歷4個環節。隨著物價的上漲,各環節的花銷肯定都要增加,再加上房租等隱性成本的上漲,最終導致高額菜價。
山東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藺棟華分析認為,菜價下跌大部分會由菜農最終承受,而菜價上漲則由消費者買單。流通環節過多,每道加價10%至15%以上,價格必然翻番,有的甚至上漲數倍。
>>探因
「大小年」因素或為主因
日前持續維持高位的菜價近期為何出現「跳水」?
市場分析人員表示,今年出現了幾個蔬菜品種因集中種植、產量過大,導致價格暴跌,這種情況被稱為農民的「大小年」,也就是往往頭一年價格賣得高、賣得好的菜,第二年就有農民大量種植,然後造成價格暴跌,農民就賠錢,最終造成菜賤傷農。加之農民小散戶在蔬菜批發商面前缺乏議價能力,價格走低成為必然。
據了解,有的菜農甚至儲藏了大量白菜等,准備今年上市拋售。另有觀點認為,今年北方天氣異常,「北方菜」提前上市增加供給。這些都加大了今年蔬菜市場供應。
還有分析認為,日本地震並造成核泄漏後,「大葉蔬菜更容易沾染核輻射」的消息,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措施
組織批發市場直接采購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昨天表示,商務部已緊急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商務主管部門採取多項措施維護菜價穩定和市場平穩運行,同時要求商務部門與農業等部門建立密切協作機制,千方百計緩解蔬菜「賣難」。
各地商務部門要主動與農業部門互通蔬菜產銷信息,採取召開產銷對接會、組織大型連鎖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等流通企業與出現「賣難」的蔬菜生產大戶、合作社等建立密切的產銷合作關系,優先銷售滯銷蔬菜。鼓勵當地部隊、學校和集體伙食單位等直接采購滯銷蔬菜。
協調食品加工企業與蔬菜主產區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對滯銷蔬菜進行深加工,製成腌制蔬菜、脫水蔬菜、速凍蔬菜、凈菜與保鮮蔬菜等,緩解集中上市壓力,增加蔬菜附加值,盡可能減少農民損失。
此外,還將發揮地方政府儲備和商業儲備的應急調節作用,臨時收儲一批捲心菜等具備短期貯存條件的「賣難」蔬菜。
為切實保護農民利益,還將支持菜農投保,建立救助機制。協同有關部門研究提出政策措施,推動菜農投保,引導蔬菜生產流通主體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長期穩定的合作機制。
■上海舉措
為菜價「買保險」
記者昨天從上海市蔬菜辦公室了解到,為降低菜農種植風險,保護菜農的經濟效益,上海市已制訂了「夏淡菜價保險方案」,並進一步探索完善全國首創的蔬菜價格保險機制。
據了解,上海已於去年推出了「冬淡青菜成本價格保險」產品,「冬淡」青菜保險面積超過5.7萬畝,共發生賠款424萬元,畝均賠款近80元。相關專家認為,綠葉菜成本價格指數保險,將政策性業務和市場化運作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了農業保險的准公共產品特性,既保障了市場供應,平抑了菜價,又減少了菜農損失,調動了菜農種菜積極性,統籌兼顧了市民和菜農利益,有效緩解了「菜貴傷民」、「菜賤傷農」的問題。
據悉,上海已著手制訂今年「夏淡」綠葉菜成本價格保險方案,市級財政繼續補貼保費的50%,各區縣財政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補貼比例,投保人自繳保費比例不低於10%。相比「冬淡」保險,今年的「夏淡」保險的保險品種進一步擴大到青菜、雞毛菜、米莧等5個品種;計劃保險面積擴大到12.5萬畝次;保險時限進一步延長,從「冬淡」保險期的59天延長到「夏淡」保險期的77天。
■北京情況
近20種常見菜批發價不到1元/斤
菜價出現暴跌菜農面臨虧損
昨天,來自北京市各大批發市場的監測顯示,天氣轉暖後,蔬菜大量上市,本市蔬菜價格持續走低,目前市場上常見蔬菜如大白菜、菠菜、油菜等近20種蔬菜價格全部在一元以下。市場分析人員表示,大白菜、油菜、捲心菜等部分蔬菜品種因出現大量集中種植的情況,造成供過於求、價格暴跌,菜農面臨虧損。
⑵ 農產品期貨價格指數保險
從年初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到近日農業部和中國保監會在北京聯合召開的保險服務農業現代化座談會,農業保險正以自己的方式支持經濟社會的發展。作為農業發展的「穩定器」,農業保險已不僅僅是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而是通過改革創新努力成為現代農業的「助推器」。
堅持農險產品創新
目前,我國雖已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二大農業保險市場,但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指出,我國農業保險深度僅0.56%,低於全球1%的平均水平,更低於美國7%的水平,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和潛力。
據中國保監會主席項俊波透露,農業保險發展模式將逐步從供給推動型向需求拉動型轉變,農業保險迫切需要轉型升級。
「我國農業保險已經不僅僅是防範自然風險的管理手段,而且更多地融入到我國現代農業建設各個環節,在農村金融體系建設、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中發揮更多作用。」安信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石健表示。
因此,農業保險產品的創新就顯得更為迫切。根據農業現代化的需求,農險產品的創新要做到超越傳統產品「低保費、低保額」的局限,中央財政的補貼也應該作出相應調整,從補貼傳統農業保險,轉而補貼面向新型農村經營主體的創新產品。
「近年來,受國際農產品市場影響加深,我國農業產品價格競爭壓力加大,目標價格指數保險的探索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路徑。」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庹國柱在接受《農村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標價格指數保險作為農險產品創新的標桿,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鑒。「雖然目標價格指數保險的探索目前主要集中在蔬菜、生豬等,但未來隨著逐步向更多大宗商品的擴展,目標價格指數保險對農產品價格改革將發揮更大作用。」
同時,庹國柱認為保險公司還應積極研究開發各種新型農業保險產品,如天氣指數保險、價格指數保險、產量保險、收入保險、農村小額信貸保證保險等新型產品並積極試點,以探索日益多元化、多層次的農業風險保障需求。
加快農險模式轉變
記者注意到,相較往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有關農業保險的表述今年在延續此前「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增加保險品種、提高風險保障水平」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多首次提及的內容。其中,關於繼續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的備受關注。
事實上,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就提出,「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利用期貨、期權等衍生工具進行風險管理」,鼓勵「探索開展產值保險、目標價格保險等試點」,從政策層面對「保險+期貨」這一金融創新進行支持。
隨著文件的下發與政策的支持,大連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大商所」)與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保財險」)去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首單期貨機構參與農產品價格保險的簽約,標志著「保險+期貨」的金融新模式正式起航。
據悉,人保財險大連市分公司在去年8月推出國內首個玉米、雞蛋期貨價格保險,為錦州義縣51家農戶1000噸玉米提供了216萬元風險保障,為大連普蘭店、黃岡浠水4家農戶的300噸雞蛋提供了320萬元風險保障,並與上海新湖瑞豐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簽署全面合作協議,利用期貨市場轉移農產品價格下跌風險。
截至2015年底,玉米期貨價格保險試點已結束,合計賠款24.11萬元、賠付率達208.2%;雞蛋期貨價格保險首期賠款6.53萬元、賠付率51.04%,有效提高了農戶抗價格下跌風險能力;盡管玉米期貨價格保險賠付率高達2倍,但上海新湖從期貨市場上又挽回了損失,與保險公司合作態度更加積極主動。
對此,方正中期期貨投資咨詢部總經理王駿王駿認為:「農產品價格保險在我國如果能推廣開來,將為廣大農民、合作社和相關農業企業打造一個嶄新的融資方式。農產品價格保險保障了農民、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的穩定收入,其可以將價格保險保單在銀行進行質押貸款,此前農民、合作社和農業企業貸款難的情況將得到有效改善。」
但他提出,在農產品價格保險的試點和推廣過程中需要各地政府部門能參與進來,撥付一定費用以保險費補貼的形式補貼給合作社、農業企業和農民,支持期貨交易所、農業保險公司、期貨公司三方共同將這一具有中國特色和金融創新的政策試點做下去。
新型經營主體受關注
項俊波認為,農業現代化過程中涌現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天然對金融保險有迫切需求。然而,現階段面臨的主要矛盾,是農業保險不能滿足廣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日益增長的風險需求。
據統計,我國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超過250萬家,是農業規模經營的主力軍。相比一般小農戶,新型經營主體已經不再是生計型或兼業型農戶的簡單再生產,而是走商品化經營、追求規模效益的擴大再生產,經營規模大、承擔風險高、現代要素多。韓長賦認為,「他們更需要金融,更需要保險。」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郭生臣透露,去年該公司在河北、吉林、廣東等15個省份開展了共計52個涉農「政銀保」項目,並設立了50億元額度的資管產品和投資基金,為參保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小微企業提供融資資金。
庹國柱坦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現代農業發展中呈現出了新特點、新風險和新需求。「通過農業保險產品創新,超越傳統產品"低保費、低保額"的局限,適應新型經營主體對風險分散水平和保障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滿足其規避大規模和高投入生產方式下面臨較高風險的需要,有利於促進現代農業和新型經營主體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庹國柱認為,應當將面向新型農村經營主體的創新產品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疇。目前中央財政主要對大宗作物保成本的傳統「低保費、低保額」農業保險提供保費補貼,這樣,對於面向新型農村經營主體的創新產品,其保險金額和保險費率超過現有傳統產品部分的保費將得不到中央財政的補貼。
目前,財政對農業保險的保費補貼實行統一補貼政策,補貼比例與投保人的種植規模以及保險產品的保障水平都沒有關系。「這種補貼政策在某種程度上與國家對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農業發展政策導向是不配套的。」庹國柱認為,目前的保費補貼政策並沒有體現促進現代農業和新型農村經營主體的政策導向。規模化經營的新型經營主體土地利用率、產出率、商品化率高,對國家的糧食安全貢獻大,國家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保費補貼理應向其傾斜。中央財政有必要適時將面向新型農村經營主體的高保障創新產品,比如收入保險產品或者覆蓋租地成本和勞動力成本的完全成本保險產品等納入補貼范疇。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⑶ 最近蔬菜價格暴跌,是什麼原因
近日,京魯豫等部分地區蔬菜價格迅速下跌引發各方關注。受去年冬季菜價高漲、流通環節成本過高影響,蔬菜市場出現「菜貴傷民,菜賤傷農」的怪圈。對此,商務部昨天緊急部署對策,穩定蔬菜市場,幫菜農尋找銷路。其中包括組織指導大型連鎖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等流通企業直接采購蔬菜,優先銷售滯銷蔬菜。
>>現狀
幾分錢一斤仍然賣不動
全國大部分地區的菜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商務部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11日至17日,全國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比前一周下降9.8%,三周以來已累計下降16.2%。
全國蔬菜種植第二大省河南多個地方的菜農在豐收之後,卻遭遇季節性蔬菜價賤與滯銷。鄭州市中牟縣的芹菜、惠濟區的萵筍及周口市淮陽縣的包菜,價格低至每斤幾分錢都少有人問津。
在目前我國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山東壽光農產品物流園,不少菜商反映,微利對他們來說已經是「萬幸」。「現在白菜在壽光當地根本沒人買,只能運到銀川去賣,每斤賣0.2元。除去包裝錢、人工費、市場管理費幾乎不掙錢。而去年的價格都到了每斤1元。」做大白菜生意20多年的壽光菜農說。
>>怪圈
消費者未感到菜價下降
與此同時,消費者並沒有認為目前菜價有下降趨勢。有報道顯示,在田間地頭收購的捲心菜8分一斤,到市區菜市場賣價就達到8-9毛一斤,近10倍差距主要來自運輸上的各種成本、人工成本、天氣影響下的蔬菜自身消耗成本、菜市場的攤位成本等各種因素。
有專家分析稱,蔬菜從田間地頭的生產到市民餐桌消費,往往要經歷4個環節。隨著物價的上漲,各環節的花銷肯定都要增加,再加上房租等隱性成本的上漲,最終導致高額菜價。
山東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藺棟華分析認為,菜價下跌大部分會由菜農最終承受,而菜價上漲則由消費者買單。流通環節過多,每道加價10%至15%以上,價格必然翻番,有的甚至上漲數倍。
>>探因
「大小年」因素或為主因
日前持續維持高位的菜價近期為何出現「跳水」?
市場分析人員表示,今年出現了幾個蔬菜品種因集中種植、產量過大,導致價格暴跌,這種情況被稱為農民的「大小年」,也就是往往頭一年價格賣得高、賣得好的菜,第二年就有農民大量種植,然後造成價格暴跌,農民就賠錢,最終造成菜賤傷農。加之農民小散戶在蔬菜批發商面前缺乏議價能力,價格走低成為必然。
據了解,有的菜農甚至儲藏了大量白菜等,准備今年上市拋售。另有觀點認為,今年北方天氣異常,「北方菜」提前上市增加供給。這些都加大了今年蔬菜市場供應。
還有分析認為,日本地震並造成核泄漏後,「大葉蔬菜更容易沾染核輻射」的消息,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措施
組織批發市場直接采購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昨天表示,商務部已緊急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商務主管部門採取多項措施維護菜價穩定和市場平穩運行,同時要求商務部門與農業等部門建立密切協作機制,千方百計緩解蔬菜「賣難」。
各地商務部門要主動與農業部門互通蔬菜產銷信息,採取召開產銷對接會、組織大型連鎖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等流通企業與出現「賣難」的蔬菜生產大戶、合作社等建立密切的產銷合作關系,優先銷售滯銷蔬菜。鼓勵當地部隊、學校和集體伙食單位等直接采購滯銷蔬菜。
協調食品加工企業與蔬菜主產區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對滯銷蔬菜進行深加工,製成腌制蔬菜、脫水蔬菜、速凍蔬菜、凈菜與保鮮蔬菜等,緩解集中上市壓力,增加蔬菜附加值,盡可能減少農民損失。
此外,還將發揮地方政府儲備和商業儲備的應急調節作用,臨時收儲一批捲心菜等具備短期貯存條件的「賣難」蔬菜。
為切實保護農民利益,還將支持菜農投保,建立救助機制。協同有關部門研究提出政策措施,推動菜農投保,引導蔬菜生產流通主體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長期穩定的合作機制。
■上海舉措
為菜價「買保險」
記者昨天從上海市蔬菜辦公室了解到,為降低菜農種植風險,保護菜農的經濟效益,上海市已制訂了「夏淡菜價保險方案」,並進一步探索完善全國首創的蔬菜價格保險機制。
據了解,上海已於去年推出了「冬淡青菜成本價格保險」產品,「冬淡」青菜保險面積超過5.7萬畝,共發生賠款424萬元,畝均賠款近80元。相關專家認為,綠葉菜成本價格指數保險,將政策性業務和市場化運作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了農業保險的准公共產品特性,既保障了市場供應,平抑了菜價,又減少了菜農損失,調動了菜農種菜積極性,統籌兼顧了市民和菜農利益,有效緩解了「菜貴傷民」、「菜賤傷農」的問題。
據悉,上海已著手制訂今年「夏淡」綠葉菜成本價格保險方案,市級財政繼續補貼保費的50%,各區縣財政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補貼比例,投保人自繳保費比例不低於10%。相比「冬淡」保險,今年的「夏淡」保險的保險品種進一步擴大到青菜、雞毛菜、米莧等5個品種;計劃保險面積擴大到12.5萬畝次;保險時限進一步延長,從「冬淡」保險期的59天延長到「夏淡」保險期的77天。
■北京情況
近20種常見菜批發價不到1元/斤
菜價出現暴跌菜農面臨虧損
昨天,來自北京市各大批發市場的監測顯示,天氣轉暖後,蔬菜大量上市,本市蔬菜價格持續走低,目前市場上常見蔬菜如大白菜、菠菜、油菜等近20種蔬菜價格全部在一元以下。市場分析人員表示,大白菜、油菜、捲心菜等部分蔬菜品種因出現大量集中種植的情況,造成供過於求、價格暴跌,菜農面臨虧損。
⑷ 農產品目標價格指數保險
由於市場價格的不確定性,導致了種植戶收益不穩定,降低了農民開展蔬菜生產的積極性。通過實施蔬菜價格指數保險,有利於消除農戶種植蔬菜的後顧之憂,提高蔬菜產業化、規模化和標准化程度,增強蔬菜產業的市場競爭優勢。
根據《意見》要求,在蔬菜價格水平較高、已建立價格調節資金或地方財力能夠負擔的市縣可以率先開展試點。保費由投保人(企業、合作社、農戶)自行承擔10%,其餘部分由省級和市縣財政按1:1的比例共同承擔。目前,蔬菜價格指數保險是由縣財政補貼90%,農戶僅需要承擔10%。
同時,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願、協調推進」的原則,探索建立「保兩頭、放中間」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在市場價格低於目標價格時按差價補貼生產者,有效抵禦市場價格風險,保障蔬菜基本生產能力,促進蔬菜產業健康發展,保障農民利益和市場價格基本穩定。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⑸ 山東壽光洪災後蔬菜價格如何上漲
壽光別名中國菜都」,是全國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位於山東省中北部,濰坊市境西北部,渤海萊州灣西南岸,地處魯中北部沿海平原區。壽光在蔬菜種植與交易方面有著重要地位,其中壽光蔬菜指數是全國蔬菜價格走勢的「晴雨表」,壽光蔬菜價格走勢會對全國蔬菜價格造成一定影響。
本次洪水情況
洪災直接導致蔬菜價格明顯上漲,根據壽光市物價局蔬菜零售批發價格應急監測數據,8月20日至24日,壽光農產品物流園芹菜由每公斤2.1元上漲至每公斤3.2元,漲幅高達52.38%;尖椒由每公斤3.21元上漲至每公斤4.77元,漲幅高達48.60%;圓茄子由每公斤1.5元上漲至每公斤2.2元,漲幅高達46.67%。
其餘價格上漲明顯的蔬菜包括大白菜、洋白菜、菜花、白蘿卜、櫻桃西紅柿、長茄子、苦瓜、黃瓜等,漲幅從20%至45%不等。從相關價格指數來看,8月24日山東蔬菜批發價格指數125.59點,去年同期112.42點,同比上漲12%,自8月初以來上漲25%,壽光蔬菜價格指數自8月初以來上漲26%。
⑹ 上了農業保險一畝地能賠付多少錢
1、小麥保費18元/畝,保險金額450元/畝,費率為4%;玉米保費18元/畝,保險金額400元/畝。中央承擔35%,省級承擔35%,市級承擔5%,縣級承擔5%,農戶承擔20%。
2、水稻保費30元/畝,保險金額650元/畝,費率為4.62%。中央承擔35%,省級承擔35%,市級承擔5%,縣級承擔5%,農戶承擔20%。
3、花生保費24元/畝,保險金額600元/畝,費率為4%。中央承擔35%,省級承擔35%,市級承擔5%,縣級承擔5%,農戶承擔20%。
4、馬鈴薯分為兩類,一是春季馬鈴薯,保費60元/畝,保險金額1200元/畝,費率為5%;二是秋季馬鈴薯,保費40元/畝,保險金額800元/畝,費率為5%。中央承擔35%,省級承擔35%,市級承擔5%,縣級承擔5%,農戶承擔20%。
5、蘋果保費200元/畝,保險金額4000元/畝,費率為5%。省級承擔25%,縣級承擔25%,農戶承擔50%。
6、桃保費150元/畝,保險金額3000元/畝,費率為5%。省級承擔25%,縣級承擔25%,農戶承擔50%。
7、棉花保費30元/畝,保險金額500元/畝,費率為5%。各級財政補貼80%,農戶承擔20%。
8、溫室大棚設施及棚內作物:根據棚體建造成本、折舊情況、棚內作物品種等因素,採取分項分檔方式,結合實際選擇確定。其中,日光溫室保險金額設置4檔,分別為17000元/畝、29000元/畝、45500元/畝、58000元/畝;保險金額分項設置,具體包括牆體、棚架結構、棚膜、保溫被、棚內作物等項。鋼架大拱棚保險金額設置3檔,分別為9000元/畝、13500元/畝、20000元/畝;保險金額分項設置,具體包括棚架、棚膜、棚內作物等。各級財政補貼50%、農戶承擔50%。
9、蒜薹、大蒜及馬鈴薯目標價格指數保險:蒜薹、大蒜及馬鈴薯保險金額1200元/畝,保費84元/畝,各級財政補貼60%,農戶承擔40%。
10、生薑、辣椒價格指數保險:生薑價格指數保險金額4500元/畝,保費315元/畝;辣椒價格指數保險金額1500元/畝,保費105元/畝。各級財政補貼60%,農戶承擔40%。
⑺ 蔬菜價格指數保險試點是什麼意思
由於市場價格的不確定性,導致了種植戶收益不穩定,降低了農民開展蔬菜生產的積極性。通過實施蔬菜價格指數保險,有利於消除農戶種植蔬菜的後顧之憂,提高蔬菜產業化、規模化和標准化程度,增強蔬菜產業的市場競爭優勢。
根據《意見》要求,在蔬菜價格水平較高、已建立價格調節資金或地方財力能夠負擔的市縣可以率先開展試點。保費由投保人(企業、合作社、農戶)自行承擔10%,其餘部分由省級和市縣財政按1:1的比例共同承擔。目前,蔬菜價格指數保險是由縣財政補貼90%,農戶僅需要承擔10%。
同時,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願、協調推進」的原則,探索建立「保兩頭、放中間」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在市場價格低於目標價格時按差價補貼生產者,有效抵禦市場價格風險,保障蔬菜基本生產能力,促進蔬菜產業健康發展,保障農民利益和市場價格基本穩定。
⑻ 給雞上保險 肉雞價格指數保險怎麼賠償
據悉,2016年以來,中國人保財險宣城市分公司積極與政府部門溝通,聯合推動肉雞價格指數保險試點項目。在2016至2017的保險年度期間,由於禽流感及產能過剩等因素引發了肉雞市場行情的持續低迷,致使養殖企業嚴重虧損,最嚴重時養一隻雞要虧五六元錢,在接到企業出險報案後,中國人保財險宣城市分公司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第一時間成立理賠工作組,深入企業,核定企業損失。經測算,在承保數量較少的情況下,中國人保財險宣城市分公司仍需向和超禽業支付賠款57.75萬元、向鴻運公司支付賠款101.255萬元、向木子禽業支付賠款411.98萬元,累計達到570萬元。該險種理賠款項的及時到位有效地降低了企業的經營風險,目前該險種賠付為全市首例。人保財險宣城市分公司除了肉雞價格指數險種之外,還擁有且在承辦各種農業保險,如蔬菜及蔬菜大棚保險、淡水魚、蝦,蟹養殖保險、特色種植物保險、林木保險等等一系列的全面的保障服務,後續出台的一系列新型險種也正在開發中,人保財險宣城市分公司正在努力、積極地尋求與政府部門的合作,力求在服務民生防災減損、服務三農、服務地方經濟、創新重點領域大力發展現代保險業務上真扎實干,充分發揮商業保險對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補充作用,逐步構築覆蓋面寬、保障范圍廣的社會責任綜合保障體系,為宣城市實現「五個振興」、建設「大美宣城」、「和諧宣城」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