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十億理財資金被騙案
❶ 美的集團身陷10億理財騙局,是實情還是炒作
應該是真的吧!這樣的炒作,沒有意義,當然這其中有些貓膩肯定是不與外人道的!等著看吧!世界上沒有這么好騙的錢,如果不是內部有問題,這10億能這么容易被騙走?
❷ 美的10億理財騙局的法律分析銀行要不要承擔責任
如果銀行審核不嚴致使別人冒用你的名義開通了網銀那是銀行的責任自己輕信他人將銀行賬戶資料外泄是個人責任
❸ 美的十億騙案曝光是怎麼回事
據報道,去年3月,一場精心安排的騙局,騙取了美的集團10億元資金。今年6月29日,美的集團通過網路正式回應「遭遇10億元理財騙局」的傳聞稱,公司下屬合肥美的冰箱公司(合肥美的)在2016年3月購買10億元理財信託產品,
所有,我們不論是老闆還是日常生活,一定要多加留意,謹防上當受騙!
❹ 美的被詐騙十億是真的嗎
美的被詐騙十億,不知你是從哪裡聽到的消息。
十億的詐騙,屬於重大的詐騙了,媒體會及時公布。
你注意相關消息就可以了。
❺ 美的集團被騙7億我們該如何面對理財投資詐騙
非法集資屬公安機關管轄,抓緊報案,請公安機關最大限度追回被騙錢款
非法集資的形式多樣,隱蔽性和欺騙性越來越強,如何識別和防範非法集資?有關部門建議:
傳銷印象
1.要認清非法集資的本質和危害,提高識別能力,自覺抵制各種誘惑。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對「高額回報」、「快速致富」的投資項目進行冷靜分析,避免上當受騙。
2.要結合非法集資的基本特徵,主要看主體資格是否合法,以及其 從事的集資活動是否獲得相關的批准;是否承諾回報。
3.要增強理性投資意識。高投資往往伴隨著高風險,不規范的經濟活動更是蘊藏這巨大風險。
4.要增強參與非法集資風險自擔意識。要認真識別,謹慎投資。
對進行非法集資活動的,除了依照《商業銀行法》、《保險法》、《證券法》、《證券投資基金法》、《銀行業監管管理法》和《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取締非法從事金融業務的機構等行政處罰外,對構成犯罪的,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參與非法集資活動不受法律保護。有關法律明確規定:因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而所形成的債務和風險,不得轉嫁給未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國有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其他任何單位。債權債務清理清退後,有剩餘非法財物的,予以沒收,就地上繳中央金庫。在取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只負責組織協調工作,而不能採取財政撥款的方式來彌補非法集資造成的損失。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依法懲處非法集資有關問題的通知
國辦發明電〔2007〕3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非法集資在我國許多地區重新抬頭,並向多領域和職業化發展。2006年,全國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非法集資案件1999起,涉案總價值296億元。2007年1至3月,僅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兩類案件就立案342起,涉案總價值59.8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上升101.2%和482.3%。若不採取切實有效措施予以治理整頓,勢必造成更大的社會危害。為了維護正常的經濟社會秩序,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經國務院同意,現就依法懲處非法集資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非法集資的社會危害性,堅決遏制非法集資案件高發勢頭
非法集資涉及面廣,危害極大。一是擾亂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非法集資活動以高回報為誘餌,以騙取資金為目的,破壞了金融秩序,影響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二是嚴重損害群眾利益, 皖北非法集資案頻發高額回報影響社會穩定。非法集資有很強的欺騙性,容易蔓延,犯罪分子騙取群眾資金後,往往大肆揮霍或迅速轉移、隱匿,使受害者(多數是下崗工人、離退休人員)損失慘重,極易引發群體事件,甚至危害社會穩定。三是損害了政府的聲譽和形象。非法集資活動往往以「響應國家林業政策」、「支持生態環境保護」等為名,行違法犯罪之實,既影響了國家政策的貫徹執行,又嚴重損害了政府的聲譽和形象。 為切實做好依法懲處非法集資工作,國務院批准建立了由銀監會牽頭的「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以下簡稱「聯席會議」)制度。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務必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共同做好工作。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上來,統一到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社會穩定與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局上來,充分認識非法集資的危害性,加強組織領導,周密部署,果斷處置,有效遏制非法集資案件高發勢頭。
二、當前非法集資的主要形式和特徵
非法集資情況復雜,表現形式多樣。有的打著「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倡導綠色、健康消費」等旗號,有的引用產權式返租、電子商務、電子黃金、投資基金等新概念,手段隱蔽,欺騙性很強。從案發情況看,非法集資大致可劃分為債權、股權、商品營銷、生產經營等四大類。2006年,以生產經營合作為名的非法集資涉案價值佔全部非法集資案件涉案價值的60%以上,需要引起高度關注。 非法集資的主要特徵:一是未經有關監管部門依法批准,違規向社會(尤其是向不特定對象)籌集資金。如未經批准吸收社會資金;未經批准公開、非公開發行股票、債券等。二是承諾在一定期限內給予出資人貨幣、實物、股權等形式的投資回報。有的犯罪分子以提供種苗等形式吸收資金,承諾以收購或包銷產品等方式支付回報;有的則以商品銷售的方式吸收資金,以承諾返租、回購、轉讓等方式給予回報。三是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集資目的。為掩飾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與受害者簽訂合同。
三、地方人民政府要切實擔負起依法懲處非法集資的責任,確保社會穩定
省級人民政府要把依法懲處非法集資列入重要工作議程,加快建立健全本地區依法懲處非法集資的工作機制和工作制度,做好相關工作。一是加強監測預警。要對本地區的非法集資問題保持高度警惕,進行全程監測,主動排查風險,做到早發現,早預警,防患於未然。二是及時調查取證。發現問題後,要組織當地銀監、公安、工商等部門提前介入,開展調查取證工作。對社會影響大、性質惡劣的非法集資案件,要採取適當預防措施,控制涉案人員和資產,保護證據,防止事態擴大和失控。同時,要制定風險處置預案,防止引發群體性事件。三是果斷處置。對於事實清楚且可以定性的非法集資,要果斷採取措施,依法妥善處置;難以定性的,要及時上報「聯席會議」組織認定。涉及多個地區的,有關省級人民政府之間要加強溝通協調,共同做好相關工作。省級人民政府要及時總結經驗,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參照各行業主管、監管部門的政策規定,制定本地區相關規章,為依法懲處非法集資工作提供法制保障。
四、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認真做好依法懲處非法集資工作
依法懲處非法集資工作政策性強,情況復雜,有關方面要加強協調,齊抓共管。有關部門要逐步建立健全反應靈敏、配合密切、應對有力的工作機制,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行業主管、監管部門要將防控本行業非法集資作為監督管理的重要內容,指定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建立日常信息溝通渠道和工作協調機制,認真做好非法集資情況的監測預警工作。一旦發現非法集資苗頭,應及時商省級人民政府依法妥善處置,並通報「聯席會議」。要抓緊制定和完善本行業防範、監控和處置非法集資的規章及行業標准。「聯席會議」要加大工作力度,對非法集資案件進行深入分析,集中力量查處典型案件,嚴懲首惡,教育協從,維護人民群眾的權益。銀監會作為「聯席會議」的牽頭部門,要主動與有關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加強溝通,切實做好組織協調工作。 要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大工作力度,加強宣傳教育,改善金融服務,逐步構建疏堵並舉、防治結合的綜合治理長效機制。對來非法集資案件多發的行業,要主動開展風險排查,防止風險進一步積聚。有關行業主管、監管部門要盡快公布舉報電話、信箱和電子郵箱,通過有獎舉報等方式鼓勵公眾參與,在門戶網站上開辟專門的投資者教育園地,探索建立風險提示和預警的長效機制。要加強對廣告的監督管理,依法落實廣告審查制度,加強監督檢查,對檢查發現、群眾舉報、媒體披露的線索要及時調查核實,對發布非法集資廣告的當事人和有關責任人要嚴肅查處。
五、加強輿論引導和法制宣傳,提高公眾對非法集資的識別能力
銀監會要牽頭制訂宣傳教育規劃,充分利用報刊、電視、廣播、互聯網等傳媒手段,宣傳依法懲處非法集資的法律法規,通報非法集資的新形式和新特點,提示風險,提高社會公眾的風險意識和識別能力,引導其遠離非法集資。要加大對典型案件的公開報道力度,以專欄文章、專題節目等方式揭露犯罪分子的慣用伎倆,震懾犯罪分子,形成對非法集資的強大輿論攻勢。要在廣大農村、城市街道、社區、車站等公共場所設置宣傳欄,張貼宣傳畫,擴大覆蓋面,強化宣傳效果。要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組織協調相關部門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地方人民政府要進一步根據本地區的特點,加強輿論引導和法制宣傳。
國務院辦公廳
二零零七年七月二十五日
❻ 美的理財騙局涉及哪些銀行
你好,美的理財是騙局嗎?你將情況說清楚點,讓我們更多的人知道
❼ 美的的理財產品被詐騙了嗎
騙子無處不在,手段越來越高明,要讓騙子消失是不可能的。
但我們可以自我保護,自我防範,不給騙子創造機會。
首先,我們不要貪小便宜了,更不要做一夜暴富的美夢。
其次,一旦暴露了信息,對方以公安、法院等要求你匯款時,千萬不要聽他們嚇唬,而給他們匯款。
騙子要的是財物,而不是其它。
❽ 被騙十億是美的集團太單純還是理財這行水太深
理財尤其是互聯網理財水太深。
裡面充斥著騙局,水軍,傳銷。
❾ 美的集團被騙走10億,理財信託產品到底能不能買
當然可以買啊,但是要注意操作風險:
1,要在正規金融機構買,比如銀行。注意要簽理財合同,銀行的產品要蓋銀行公章。注意要避免有人借用銀行的辦公室簽非銀行理財的產品,要避免蘿卜章的情況。
2,一般銀行的理財產品,都會在官方理財平台備案,注意按號查看。購買時候要做好雙錄等,同時注意不要偏信或聽信理財經理個人的建議和行為,避免飛單情況發生或櫃台外交易。
3,公司理財只要審慎一些,財務人員一般都能發現問題的,就怕公司本身有人和金融機構人員勾結出問題。